春油菜苗期农药防治试验

春油菜苗期农药防治试验

一、春油菜苗期害虫药剂防治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妍[1](2020)在《4种杀虫剂对油菜黄宽条跳甲的毒力和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及生化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黄宽条跳甲(Phyllotreta humilis Weise)是内蒙古西部地区春油菜(Brassica juncea)苗期的主要害虫,化学防治是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本论文主要测定了噻虫嗪拌种与3种菊酯类杀虫剂叶面喷雾两种防治方式对黄宽条跳甲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处理对油菜幼苗的影响及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的毒力为: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2.69 mg/L,高效氯氰菊酯LC50=3.93 mg/L,溴氰菊酯LC50=23.77mg/L。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Na+-K+-ATPase的抑制程度高于Ca2+-Mg2+-ATPase,且存在浓度效应;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对Na+-K+-ATPase的抑制率最高,为47.62%,高效氯氟氰菊酯对Ca2+-Mg2+-ATPase的抑制率最高,为44.28%。苗期喷施7d后,高效氯氰菊酯对跳甲的防效为80.90%,毒死蜱的防效为78.41%。2.油菜苗期喷施3种菊酯类杀虫剂后,株高在第7d后均有显着增加,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处理株高第7d显着高于对照41.96%,高效氯氟氰菊酯第14d显着高于对照52.65%。药剂处理后3d,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处理油菜根长显着高于对照组。高效氯氰菊酯处理油菜叶面积在施药5d后显着高于对照组18.08%,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油菜叶面积在28 d显着高于对照4.24%,溴氰菊酯处理后3 d叶面积显着低于对照19.81%,其他时间无显着差异。3.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油菜防御酶活性有影响,油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药剂处理7d后发生变化,溴氰菊酯明显抑制了油菜SOD活性,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油菜SOD活性升高。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与SOD类似。3种菊酯类杀虫剂第1 d显着降低了油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之后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增加了 POD的活性,而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处理组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3种菊酯类杀虫剂处理均可引起油菜MDA含量的增加。4.不同剂量高效氯氰菊酯对油菜防御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不同。喷药后第7 d开始,喷施高效氯氰菊酯高剂量30 mg/L的油菜SOD活性均高于对照,推荐剂量和低剂量处理组SOD活性低于对照。3个剂量处理后油菜P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对油菜CAT活性影响比较复杂,受浓度和时间影响。喷施3个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后油菜MDA含量增加。5.噻虫嗪拌种对黄宽条跳甲2周防治效果最好,为38.46%。出苗1周和4周的防效分别为31.11%和33.96%。噻虫嗪拌种后油菜株高显着增加,噻虫嗪拌种对大黄油菜叶面积和产量均有促进作用,但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

郑果,黄勇,黄青岩,王立,李继平,惠娜娜,刘卫红[2](2019)在《药剂拌种对春油菜白粉病和茎象甲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明确不同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出苗率、病虫害防效及产量的影响,本文在3种不同种植密度下,针对春油菜白粉病、油菜茎象甲,选择25 g/L咯菌腈FSC、600 g/L吡虫啉SC、30%噻虫嗪SC、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进行了拌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各拌种处理对春油菜的出苗有一定的影响,其中600 g/L吡虫啉SC、30%噻虫嗪SC、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春油菜出苗的影响大于25 g/L咯菌腈FSC拌种;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白粉病和茎象甲的防效均高于单剂拌种;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春油菜白粉病的最高防效可达59.3%,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油菜茎象甲最高防效可达69.2%。白粉病病情指数与春油菜种植密度呈正相关,拌种防效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综合产量分析,最佳种植密度为28.5万~34.5万株/hm2。

郑果,韩宏,白云飞,王立,李继平,惠娜娜,杜蓉[3](2019)在《春油菜拌种对菌核病和跳甲的防效》文中研究表明为有效防控油菜病虫害,提升春油菜优质高效生产水平,以油菜菌核病和油菜跳甲为防治对象,在3种不同种植密度下,选择咯菌腈与吡虫啉、噻虫嗪混合或单独拌种,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拌种处理对油菜的出苗率有一定影响,其中杀虫剂拌种对油菜出苗率的影响大于杀菌剂;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拌种对菌核病和跳甲的防效均高于单独拌种;吡虫啉+咯菌腈拌种对油菜跳甲、春油菜菌核病的防效最高,分别可达66.80%和72.98%。春油菜菌核病病情指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梯度式增加,拌种防效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综合产量分析,最佳播种密度为28.5~34.5万株/hm2。

董晓亮,杨博慧,李海平,李青宇,刁青云[4](2017)在《吡虫啉拌种对油菜生长及苗期害虫黄宽条跳甲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吡虫啉对春油菜种子进行拌种处理,通过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拌种后吡虫啉对油菜幼苗生长、营养物质及产量的影响,对黄宽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吡虫啉在油菜幼苗叶片内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吡虫啉拌种对油菜株高和叶面积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油菜产量有显着增加作用。在幼苗期,吡虫啉对黄宽条跳甲防治效果随时间延长而加强,21天时达到最高的防治效果(60.98%)后下降。吡虫啉在油菜叶片内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董晓亮[5](2017)在《春油菜不同品种苗期抗虫性及吡虫啉拌种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春油菜是内蒙古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黄宽条跳甲是春油菜苗期最主要的害虫,对春油菜的保苗工作影响巨大,选择抗虫性油菜品种是解决虫害危害及保证优质安全油菜籽生产的最佳措施。为了解春油菜的抗虫机制及其体内的生理生化响应,本文首先通过嗅觉实验研究了黄宽条跳甲对春油菜三个不同品种的寄主选择性,并与跳甲嗜食的田间伴生杂草独行菜作了对比研究;同时测定了三种油菜苗期的生长状况,营养物质的含量,4种主要防御酶活性,以及产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主要的防治措施,用毗虫啉拌种大黄油菜,测定了吡虫啉对上述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Y型嗅觉实验的结果显示:在单独与空气作对照时,黄宽条跳甲对4种植物气味都有很好的趋性,对太空蒙Ⅳ、大黄油菜、独行菜、青油14选择率分别为6.5、7.5、8.3、8.2。将三个品种分别与独行菜进行比较时发现,独行菜对黄宽条跳甲具有很强的吸引性,与太空蒙Ⅳ、大黄油菜、青油14对比时,对独行菜的选择率分别达到了8.0,7.7和7.8。三个油菜品种间两两对比时,太空蒙Ⅳ的感虫性最弱,黄宽条跳甲更趋向于大黄油菜和青油14,而青油14与大黄油菜作对比时,黄宽条跳甲对青油14的选择率稍高(5.8)。2.测定了油菜不同品种苗期的生长状况及营养物质,得出如下结论:(1)整个苗期太空蒙Ⅳ的株高都高于大黄油菜和青油14,到第28天时,三种油菜株高分别达到了最高点,分别为8.5cm,7.1cm和5.5cm,差异显着。叶面积方面,太空蒙Ⅳ从出苗后到第22天,叶面积明显要大于其他两种油菜,在第28天时,太空蒙Ⅳ的叶面积最大为66.44cm2,大黄油菜次之为60.79cm2,青油14最小为55.39cm2,太空蒙Ⅳ和大黄油菜叶面积明显都大于青油14。鲜重测量结果显示:大黄油菜(0.37g)>太空蒙Ⅳ(0.33g)>青油14(0.31g),但是差异性不显着。(2)营养物质方面,太空蒙Ⅳ的可溶性糖含量为1.13mg/g,显着低于青油14和大黄油菜,青油14与大黄油菜分别为1.43mg/g和1.49mg/g,二者相比差异性不显着。太空蒙Ⅳ的蛋白质含量为3.26mg/g,明显低于青油14和大黄油菜;大黄油菜为3.53mg/g,且与太空蒙Ⅳ相比差异性极显着;青油14为3.44mg/g,与太空蒙Ⅳ相比有显着性差异。(3)连续三年的亩产结果对比显示,太空蒙Ⅳ的产量要明显高于青油14和大黄油菜,且在2014年,有极显着差异,在2015年和2016年,有显着差异。3.测定了油菜3个品种苗期三种防御酶活性。PAL的活性对比之下,太空蒙Ⅳ达到了 62.67 u/(g·min),显着高于青油14和大黄油菜;,而青油14和大黄油菜相比差异性不显着。PPO活性太空蒙Ⅳ为26.44 u/(g.min),明显高于大黄油菜和青油14,大黄油菜的PPO活性为21.33 u/(g-min),显着高于青油14(16.22u/(g·min))。青油14的POD活性为13.33 u/(g·min),显着低于太空蒙Ⅳ和大黄油菜,而大黄油菜与太空蒙Ⅳ相比无显着性差异。SOD活性结果显示,太空蒙Ⅳ为100.43 u/(g·min),显着高于大黄油菜,与青油14相比差异性极显着;大黄油菜的SOD活性达到了 83.76 u/(g·min),显着高于青油 14(70.94 u/(g·min))。4.吡虫啉拌种对大黄油菜的影响较大,毗虫啉拌种对油菜株高,叶面积,鲜重和营养物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油菜产量有显着增加作用,防御酶方面相比对照也有所提高。

黄亮[6](2018)在《吡虫啉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及苗期害虫发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种子包衣是我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项目。包衣处理后的种子及幼苗对种子自身携带的或土壤中的病虫均具防治作用。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目前欧美等农业发达地区多采用经包衣的油菜种子,但我国油菜在种植过程中鲜少使用该项处理,这与油菜在我国农业中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符的。基于此,本文对油菜种子的包衣处理展开研究,以期为实践操作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摘要如下:一、不同种衣剂剂量处理对不同品种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00 mg ai·L-1为吡虫啉处理油菜种子的最高剂量;但如果考虑种衣剂包衣的处理时间,如处理剂量提高到600 mg ai·L-1同时缩短处理时间,即在包衣处理后的2h内通过水洗消除种子表明药剂,其药害程度将减弱或消除。根据种子萌发和之后的幼苗生长情况,可以将本实验中的10个油菜品种分为3种类型:类型I包括浙平4和中双11,该类型的抗药害能力最强;类型III包括中核杂488和秦油79,该类型对吡虫啉处理的反应最敏感;其他的几个品种归为类型II。二、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用推荐剂量范围内的吡虫啉对油菜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后,其累积发芽率不受显着影响,但种衣剂处理后的种子在短期内,其α-淀粉酶活性提高受阻,因此还原糖累积含量不足,导致个体萌发变慢,从而造成整体萌发的集中程度降低,即萌发整齐度降低。随着α-淀粉酶活力逐步提高,这种萌发不齐的现象会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弱化,因此,适合剂量种衣剂处理的油菜种子,其个体间发芽速率随有所变化,但整体的累积发芽率不受显着影响。三、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600 mg ai·L-1对种子萌发及之后的幼苗生长都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幼苗生长而削弱,至六叶期,经处理的幼苗和对照不呈显着差异。幼苗子叶期根系生长受抑制,但到真叶期,根系和对照无显着差异。四、吡虫啉处理对油菜生长过程中虫害情况的影响经种衣剂处理后的幼苗的叶总面积比对照显着提高,而虫害总面积显着低于处理。种子处理过的幼苗植株平均虫口数显着减少。吡虫啉在以蚜虫为主要靶标害虫的作用剂量下,对烟粉虱和蓟马也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导致烟粉虱和蓟马的种群发展加快,从而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发展也更快。五、吡虫啉处理对油菜种子生长过程中蚜虫的影响在使用推荐剂量处理油菜种子后,蚜虫的死亡不能超过50%,但是蚜虫群体却发生了显着的逃逸现象,同时其后代的数量及存活率均显着降低。EPG结果则从另一方面证实了蚜虫取食处理后的油菜幼苗后,其食物摄入量显着降低,而这一结果说明由蚜虫取食而传播的病毒病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杨博慧,董晓亮,李海平,常静,刁青云[7](2016)在《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幼苗生长及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吡虫啉、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氟虫腈4种药剂拌种对油菜苗期生长及油菜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拌种对油菜出苗时间、出苗率无显着影响,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根长有显着的促进生长作用,除氟虫腈外其他3个药剂处理可显着促进苗高生长。在幼苗期,吡虫啉和毒死蜱拌种可显着降低黄宽条跳甲虫口密度,且与其他药剂及对照相比较差异显着;在生长期4种药剂处理都可降低萝卜蚜的虫口密度,与对照相比都有显着差异,其中吡虫啉拌种对萝卜蚜虫口密度影响最大;而对小菜蛾虫口密度的影响则以吡虫啉最大,毒死蜱影响最小。

杨博慧[8](2016)在《春油菜苗期害虫黄宽条跳甲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春油菜是我国北方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北方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黄宽条跳甲是危害油菜苗期的主要害虫,可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目前主要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因此本论文主要从农业栽培措施和化学药剂防治两方面研究了黄宽条跳甲的防治。结果如下:1不同播种密度对黄宽条跳甲危害及油菜产量的影响。选用250g/亩、300g/亩、400g/亩三个播种量,测定播种量对黄宽条跳甲危害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宽条跳甲的虫口密度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变大,三种播种量下黄宽条跳甲虫口密度顺序依次为:400g/亩>300g/亩>250g/亩。幼苗叶片被害指数也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变大,与虫口密度变化趋势相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300g/亩>400g/亩>250g/亩。说明300g/亩是最佳的播种量。2不同春油菜品种对黄宽条跳甲危害及产量的影响。选用大黄油菜、晋油6号、太空蒙Ⅳ、青油14号、青杂3号,共5个油菜品种,测定黄宽条跳甲危害及产量。两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五个品种油菜黄宽条跳甲虫口密度顺序依次为:太空蒙Ⅳ<大黄油菜<青杂3号<晋油6号<青油14号。被害指数调查也发现太空蒙Ⅳ在苗期各阶段被害指数最低,均不超过0.35,青油14号最高,均超过0.39。产量方面,青油14号产量最低,最高产量为102.26kg/亩,太空蒙Ⅳ最高产量为132.93kg/亩,青杂3号最高产量为128.22kg/亩,两年调查结果无显着差异,五种油菜产量顺序依次为:青油14号<大黄油菜<晋油6号<青杂3号<太空蒙Ⅳ。3不同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幼苗生长和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拌种药剂在油菜幼苗叶片中的含量变化及代谢过程。选用吡虫啉、噻虫嗪、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氟虫腈对油菜进行拌种处理,结果显示,各拌种处理与对照间最早出苗时间、出苗率无显着性差异,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处理对根长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除氟虫腈外,其他各处理油菜株高均显着高于对照,其中以吡虫啉处理后的影响最大。防治效果方面,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可以显着降低油菜跳甲、小菜蛾和萝卜蚜的虫口密度。所有药剂在油菜出苗第7天含量最高,均高于13.69mg/kg,之后逐渐降低,35天时含量均低于1.2mg/kg。毒死蜱7天时含量最高为23.2mg/kg,噻虫嗪、吡虫啉比毒死蜱代谢缓慢。4不同药剂对黄宽条跳甲的毒力及其作用机制等。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毒死蜱对跳甲的致死中浓度LC5o最低,为5.543mg/L,丁硫克百威的LC5o为6.016mg/L,噻虫嗪的LC50为12.236mg/kg,吡虫啉的LC5o为23.998mg/kg,说明跳甲对毒死蜱最为敏感。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结果显示,丁硫克百威I50值为0.3476mmol/L,毒死蜱I50值为0.03195mmol/L;,丁硫克百威抑制中时间IT5011.85min,毒死蜱为6.02min,最高浓度下吡虫啉对乙酰胆碱酯酶仅能抑制约20%。

王猛[9](2014)在《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棉花苗期害虫的局部施药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棉蚜、棉蓟马和绿盲蝽是危害棉花生产的重要害虫,目前主要依靠吡虫啉等化学农药喷雾防治。近年来利用吡虫啉种子处理防治蚜虫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由于其施药方式简单、对天敌昆虫影响较小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种子包衣和颗粒剂撒施防对棉蚜以及蓟马和绿盲蝽等害虫是否同样有效尚未见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种子包衣和颗粒剂撒施后药剂对棉花的安全性、对棉花蚜虫、蓟马和绿盲蝽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天敌昆虫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筛选出了防治棉花苗期刺吸式害虫高效的药剂。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棉花的室内安全性试验,确定了对棉花植株安全的剂量和田间试验剂量。试验发现,种衣剂在有效成分20克/亩的试验剂量内对棉花植株生长安全,发芽率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植株鲜重和株高有增加,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植株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颗粒剂在有效成分120和240克/亩的试验剂量下对植株安全,而360克/亩的噻虫胺、呋虫胺和烯啶虫胺造成棉花出苗率低、株高变小和棉花鲜重变小等不利影响。因此,种衣剂处理的安全剂量为有效成分20克/亩,颗粒剂为有效成分240克/亩,经过田间试验证明,两种方式处理对出苗及生长均无显着性影响。2、通过室内试验分别测定了6种新烟碱类药剂对棉蚜、绿盲蝽和蓟马,以及对瓢虫和草蛉的毒力,结果表明,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啉和呋虫胺对绿盲蝽的毒力测定中,吡虫啉、噻虫嗪和噻虫胺的毒力均在试验第3天达到最高,造成绿盲蝽达到100%死亡;上述6种药剂对棉蚜的毒力分别为9.81、4.54、6.34、8.16、17.39和7.14mg/L,噻虫嗪和噻虫胺对棉蚜的毒力最高;上述药剂对蓟马毒力分别为55.49、10.59、13.23、15.35、22.52和15.73mg/L,其中毒力水平较高的药剂是噻虫嗪和噻虫胺;药剂对草蛉和瓢虫的毒力最高的分别是烯啶虫胺和噻虫啉,其对草蛉和瓢虫的毒力值分别为0.53和1.26mg/L,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害虫均有较高的毒力;但均对瓢虫和草蛉的毒力也较高。3、在田间进行了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和颗粒剂撒施方式防治棉蚜、绿盲蝽和棉蚜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颗粒剂撒施对苗期蚜虫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烯啶虫胺和噻虫胺颗粒剂有效成分240克/亩处理,药后50天的防效仍达95%以上,可使整个苗期不用再喷施农药防治。棉花拌种对棉蚜的防治持效期约20天,因此还需额外进行喷雾防治。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颗粒剂有效成分240克/亩处理能够有效防治6月中旬开始发生的绿盲蝽,其中烯啶虫胺和噻虫胺的处理在药后75天的防效均为100%,有效控制了绿盲蝽的发生。颗粒剂处理还能减少第一代绿盲蝽造成的棉花破叶率,在颗粒剂有效控制下,德州地区药后75天破叶率为0,在夏津地区,烯啶虫胺和噻虫胺在有效成分240克/亩用量下,使破叶率最低并显着低于对照,破叶率分别仅为3.2%和4.87%。但是2013年山东地区7-8月期间持续降雨,虽然在调查中能发现有一定的防效,但是也可能受雨水冲刷的影响,有待继续试验确定;通过对害虫天敌草蛉和瓢虫的调查得到,瓢虫和草蛉卵的数量根据棉蚜数量同向变化,其中烯啶虫胺和噻虫胺240克/亩处理的瓢虫量和草蛉卵量最低,在试验第50天,每百株棉花瓢虫和草蛉卵量分别5和6头、7和11粒,其主要原因是两种药剂防效最高,导致蚜虫发生率较低,从而防效越高草蛉和瓢虫量最低。

刘伟宏,马旭洁,张淑芳,闫旭东[10](2013)在《2种药剂对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的防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油菜是临夏州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受多种害虫危害,尤其是苗期(子叶7叶)。本实验在2012年设在甘肃临夏州和政县,选用2种药剂(毒死蜱与辛硫磷)来防治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油菜跳蚤甲(Psylliodes punctifrons Baly)。比较了2种农药及2种施药方法对害虫防效的差异,分析防效与产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并从中选择出适宜保苗、保产的农药。对春油菜苗期害虫防治提出了建议,为临夏州春油菜区害虫综合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春油菜苗期害虫药剂防治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油菜苗期害虫药剂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4种杀虫剂对油菜黄宽条跳甲的毒力和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及生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油菜概况
    1.2 油菜主要病虫害
    1.3 跳甲的防治
    1.4 农药对植物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菊酯类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的生物活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植物与虫源
        2.1.2 实验仪器
        2.1.3 供试药剂及试剂
        2.1.4 菊酯类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的毒力
        2.1.5 菊酯类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ATPase活性的抑制
        2.1.6 蛋白质含量测定
        2.1.7 菊酯类杀虫剂对油菜田黄宽条跳甲的防治
        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成虫的毒力
        2.2.2 菊酯类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离体ATPase活性的抑制
        2.2.3 菊酯类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离体ATPase活性的剂量-效应关系
        2.2.4 菊酯类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成虫的田间药效
    2.3 讨论
3 菊酯类杀虫剂对油菜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植物
        3.1.2 供试仪器及药剂
        3.1.3 实验设计
        3.1.4 菊酯类杀虫剂对油菜生长影响的测定方法
        3.1.5 菊酯类杀虫剂对油菜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大黄油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2.2 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大黄油菜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4 高效氯氰菊酯不同浓度对油菜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植物
        4.1.2 供试仪器及药剂
        4.1.3 实验设计
        4.1.4 高效氯氰菊酯不同浓度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4.1.5 高效氯氰菊酯不同浓度对油菜抗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
        4.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高效氯氰菊酯不同浓度对大黄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高效氯氰菊酯不同浓度对大黄油菜的影响
    4.3 讨论
5 噻虫嗪拌种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植物与虫源
        5.1.2 供试药剂
        5.1.3 噻虫嗪拌种对黄宽条跳甲的防效
        5.1.4 油菜株高、叶面积的测定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噻虫嗪拌种对黄宽条跳甲虫口密度的影响
        5.2.2 噻虫嗪拌种对油菜生长状况的影响
    5.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药剂拌种对春油菜白粉病和茎象甲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2.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出苗及长势的影响
    2.2 不同药剂拌种对油菜茎象甲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春油菜拌种对菌核病和跳甲的防效(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2.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出苗及长势的影响
    2.2 药剂拌种对跳甲的防治效果
    2.3 药剂拌种对菌核病的防效
    2.4 不同药剂拌种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
3 讨 论
4 结 论

(4)吡虫啉拌种对油菜生长及苗期害虫黄宽条跳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药剂
        1.1.2 实验地点及供试油菜品种
    1.2 大田试验设计
    1.3 室内试验设计
    1.4 效果调查
        1.4.1 油菜苗期生长调查
        1.4.2 黄宽条跳甲的防治调查
        1.4.3 油菜产量测定
    1.5 油菜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6 吡虫啉拌种后在油菜幼苗植株中的代谢动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吡虫啉拌种处理对油菜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
    2.2 吡虫啉拌种处理对油菜糖和蛋白质的影响
    2.3 吡虫啉拌种对油菜对产量的影响
    2.4 吡虫啉拌种对黄宽条跳甲的防治效果
    2.5 吡虫啉在油菜幼苗叶片内含量的变化
3讨论

(5)春油菜不同品种苗期抗虫性及吡虫啉拌种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植物抗虫性的意义
    1.2 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1.3 昆虫的寄主选择性研究进展
    1.4 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抗性
    1.5 植物的抗虫性研究进展
    1.6 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防御作用
    1.7 植物体内四种主要防御酶的作用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黄宽条跳甲对不同寄主植物的趋性行为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植物
        2.1.2 供试虫源
        2.1.3 实验仪器
        2.1.4 黄宽条跳甲的寄主选择性测定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黄宽条跳甲对四种植物的趋性反应
        2.2.2 黄宽条跳甲在独行菜和三种不同油菜气味之间的选择
        2.2.3 黄宽条跳甲在三种不同油菜气味之间的选择
    2.3 讨论
3 不同品种油菜苗期生长状况、营养物质以及产量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植物
        3.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3.1.3 室内育苗设计
        3.1.4 大田播种设计
        3.1.5 油菜苗期株高的测定
        3.1.6 油菜幼苗叶面积的测定
        3.1.7 油菜幼苗鲜重的测定
        3.1.8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3.1.9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1.10 油菜产量调查
        3.1.11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品种油菜苗期生长状况
        3.2.2 不同品种油菜营养物质的比较
        3.2.3 不同油菜品种产量
    3.3 讨论
4 不同品种油菜苗期叶片中4种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植物
        4.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4.1.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4.1.4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4.1.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4.1.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4.1.7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
        4.2.2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4.2.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4.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4.3 讨论
5 吡虫啉拌种对大黄油菜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吡虫啉拌种处理对油菜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
        5.2.2 吡虫啉拌种处理对油菜苗期鲜重的影响
        5.2.3 吡虫啉拌种处理对油菜糖和蛋白质的影响
        5.2.4 吡虫啉拌种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5.2.5 吡虫啉拌种处理对油菜苗期4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吡虫啉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及苗期害虫发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油菜种衣剂的研究概况
    1.2 吡虫啉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概况
    1.3 吡虫啉种衣剂包衣对植物生长的研究概况
2 不同种衣剂剂量处理对不同品种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油菜品种和药剂处理
        2.1.2 种子萌发
        2.1.3 幼苗栽培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衣剂包衣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2.2 种衣剂包衣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2.3 讨论
3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油菜品种和药剂处理
        3.1.2 种子萌发
        3.1.3 种子生理活性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衣剂处理对种子萌发及萌发整齐度的影响
        3.2.2 种衣剂处理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3 种衣剂处理对种子生理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4 吡虫啉种衣剂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油菜品种和药剂处理
        4.1.2 种衣剂处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吡虫啉处理对子叶期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4.2.2 吡虫啉处理对真叶期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4.2.3 吡虫啉处理对不同品种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4.3 讨论
5 吡虫啉处理对油菜生长过程中虫害情况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油菜品种和药剂处理
        5.1.2 植株虫害情况观察
        5.1.3 抗虫性试验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种衣剂处理对植株虫害情况的影响
        5.2.2 种衣剂处理对害虫的影响
    5.3 讨论
6 吡虫啉处理对油菜种子生长过程中蚜虫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油菜品种和药剂处理
        6.1.2 种衣剂处理对植株抗蚜性的影响
        6.1.3 EPG方法调查蚜虫的取食情况
        6.1.4 解毒酶活性测定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剂量种衣剂处理后植株的抗蚜性
        6.2.2 种衣剂处理后的油菜幼苗上蚜虫的取食行为
        6.2.3 蚜虫解毒酶活性变化
    6.3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7)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幼苗生长及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药剂
        1.1.2 实验地点及供试油菜品种
    1.2 试验设计
        1.2.1 大田试验设计
        1.2.2 盆栽试验设计
    1.3 效果调查
        1.3.1 油菜苗期生长情况调查
        1.3.2 害虫虫口密度调查
        1.3.2. 1 黄宽条跳甲虫口密度调查
        1.3.2. 2 小菜蛾、萝卜蚜虫口密度调查
2 结果
    2.1 药剂拌种处理对油菜幼苗长势的影响
    2.2 药剂拌种处理对油菜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2.2.1 对黄宽条跳甲虫口密度的影响
        2.2.2 对小菜蛾虫口密度的影响
        2.2.3 对萝卜蚜虫口密度的影响
3 讨论

(8)春油菜苗期害虫黄宽条跳甲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油菜概况
    1.2 油菜在我国的分布
    1.3 油菜的类型及特点
        1.3.1 白菜型油菜
        1.3.2 芥菜型油菜
        1.3.3 甘蓝型油菜
    1.4 春油菜主要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
    1.5 油菜主要虫害的防治概况
        1.5.1 油菜种子处理研究进展
        1.5.2 油菜害虫的农业防治措施
        1.5.3 油菜害虫的其他防治措施
        1.5.4 油菜害虫的化学防治措施
    1.6 研究意义
2 播种量对春油菜产量及油菜跳甲虫口密度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油菜品种
        2.1.2 供试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黄宽条跳甲危害调查
        2.1.5 油菜产量统计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播种量对春油菜跳甲虫口密度的影响
        2.2.2 播种量对春油菜叶片被害指数的影响
        2.2.3 播种量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
    2.3 讨论
3 春油菜不同品种对产量及油菜跳甲虫口密度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油菜品种
        3.1.2 供试地概况
        3.1.3 试验设计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春油菜品种对跳甲虫口密度的影响
        3.2.2 春油菜品种对跳甲危害春油菜幼苗叶片被害指数的影响
        3.2.3 不同春油菜品种产量比较
    3.3 讨论
4 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幼苗生长、虫口密度的影响及药剂在幼苗叶片中的代谢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油菜品种
        4.1.2 供试药剂及仪器
        4.1.3 试验地点
        4.1.4 大田试验设计
        4.1.5 盆栽试验设计
        4.1.6 药剂残留试验
        4.1.7 药剂效果调查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药剂拌种处理对油菜幼苗长势的影响
        4.2.2 药剂拌种处理对油菜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4.2.3 不同药剂在油菜幼苗叶片内含量的变化
    4.3 讨论
5 不同药剂对春油菜跳甲的室内毒力及对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黄宽条跳甲
        5.1.2 供试药剂及仪器
        5.1.3 毒力测定方法
        5.1.4 AchE活性的测定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药剂对春油菜黄宽条跳甲的毒力
        5.2.2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黄宽条跳甲的毒力回归曲线
        5.2.3 药剂对黄宽条跳甲AchE抑制的浓度效应
        5.2.4 药剂对黄宽条跳甲AchE抑制的时间效应
    5.3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棉花苗期害虫的局部施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棉田主要刺吸式害虫
        1.1.1 棉蚜
        1.1.2 蓟马
        1.1.3 绿盲蝽
    1.2 新烟碱类杀虫剂研究进展
        1.2.1 吡虫啉
        1.2.2 噻虫嗪
        1.2.3 烯啶虫胺
        1.2.4 呋虫胺
        1.2.5 噻虫胺
        1.2.6 噻虫啉
    1.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1.4 新烟碱类杀虫剂种子处理及根区施药技术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虫
        2.1.1 绿盲蝽
        2.1.2 棉蚜
        2.1.3 蓟马
    2.2 供试药剂及仪器
        2.2.1 供试药剂
        2.2.2 主要仪器
    2.3 药剂对棉花安全性测定
        2.3.1 拌种药剂剂量
        2.3.2 颗粒剂剂量
        2.3.3 试验方法
    2.4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昆虫生物活性的测定
        2.4.1 棉苗培育
        2.4.2 水培棉苗法测定新烟碱类杀虫剂药剂对绿盲蝽成虫的生物活性
        2.4.3 水培棉苗法测定新烟碱类杀虫剂药剂对蚜虫的生物活性
        2.4.4 对蓟马的活性
        2.4.5 对瓢虫、草蛉的毒力测定
    2.5 新烟碱类杀虫剂种衣剂、颗粒剂防治棉花刺吸式害虫的田间试验
        2.5.1 试验设计和剂量
        2.5.2 种植品种及方法
        2.5.3 调查方法
        2.5.3.1 苗蚜调查
        2.5.3.2 绿盲蝽调查
        2.5.3.3 蓟马调查
        2.5.3.4 棉花叶片受害指数调查
        2.5.3.5 籽棉测产方法
        2.5.3.6 产量计算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培棉苗法测定新烟碱类杀虫剂药剂对绿盲蝽成虫的生物活性结果
    3.2 水培棉苗法测定新烟碱类杀虫剂药剂对蚜虫的生物活性结果
    3.3 药剂对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3.4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瓢虫和草蛉的安全性
        3.4.1 对草蛉的毒力
        3.4.2 对瓢虫的毒力
    3.5 6 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棉花的安全性
        3.5.1 拌种对棉花的安全性
        3.5.2 颗粒剂撒施对棉花的安全性
    3.6 6 种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和颗粒剂撒施对苗期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3.6.1 对棉蚜的防效
        3.6.2 对绿盲蝽的防效
        3.6.3 对蓟马的防效
        3.6.4 对棉田常见天敌的影响
    3.7 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棉花害虫局部施药技术的经济分析
4 结论
5 讨论
    5.1 六种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棉花苗期刺吸式害虫
    5.2 新烟碱类药剂不同施药方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6 论文创新及有待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春油菜苗期害虫药剂防治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4种杀虫剂对油菜黄宽条跳甲的毒力和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及生化机制[D]. 李妍.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2]药剂拌种对春油菜白粉病和茎象甲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J]. 郑果,黄勇,黄青岩,王立,李继平,惠娜娜,刘卫红. 植物保护, 2019(05)
  • [3]春油菜拌种对菌核病和跳甲的防效[J]. 郑果,韩宏,白云飞,王立,李继平,惠娜娜,杜蓉.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5)
  • [4]吡虫啉拌种对油菜生长及苗期害虫黄宽条跳甲的影响[J]. 董晓亮,杨博慧,李海平,李青宇,刁青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5]春油菜不同品种苗期抗虫性及吡虫啉拌种影响的研究[D]. 董晓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6]吡虫啉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及苗期害虫发生的影响研究[D]. 黄亮.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7)
  • [7]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幼苗生长及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J]. 杨博慧,董晓亮,李海平,常静,刁青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8]春油菜苗期害虫黄宽条跳甲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及机制研究[D]. 杨博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9]新烟碱类杀虫剂防治棉花苗期害虫的局部施药技术研究[D]. 王猛.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
  • [10]2种药剂对春油菜苗期主要害虫的防效比较[J]. 刘伟宏,马旭洁,张淑芳,闫旭东. 生物灾害科学, 2013(03)

标签:;  ;  ;  ;  ;  

春油菜苗期农药防治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