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化痰治疗颈性眩晕46例

益肾化痰治疗颈性眩晕46例

一、补肾化痰逐淤法治疗颈性眩晕46例(论文文献综述)

曹子月[1](2021)在《赵晓峰教授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赵晓峰教授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遣方用药及取穴规律,全面总结赵晓峰教授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为今后的学习及临床治疗眩晕病提供思路及方法。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借助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对收集到的经由赵晓峰教授门诊诊治的眩晕病患者的中药、穴位处方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别揭示导师治疗眩晕病的遣方用药及取穴规律,并结合临床实际和导师经验传授,全面总结导师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结果:1.导师临床用药研究结果如下:共纳入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147位患者和394条中药处方。药物使用频次排在前12位的药物分别是甘草(309次)、当归(191次)、茯苓(191次)、半夏(190次)、陈皮(182次)、牛膝(148次)、杜仲(141次)、白术(138次)、党参(134次)、天麻(130次)、黄芩(126次)、黄芪(117次);导师所用药物剂量基本处于常用范围内,使用频次≥30次的中药中,牛膝、杜仲、黄芪、葛根、山药、骨碎补、菟丝子、薏苡仁、益母草常以30g、60g为处方常用剂量;运用最多的药效统计结果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药性统计结果表明:导师治疗用药以温性、平性、寒性药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多,药物归经主要入脾、肺、肝经。药物规则统计中,药对频次最多的前3位为:半夏-陈皮(131次),茯苓-陈皮(130次),茯苓-半夏(115次);关联度最高的前3位为:为陈皮,黄芩->半夏,当归,半夏,陈皮->茯苓、茯苓,当归,半夏->陈皮。导师临床常用高频、高关联度的药对中反复出现的药物为:党参、茯苓、黄芪、白术、半夏、陈皮、当归、黄芩、甘草。2.导师临床选穴规律如下:共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共45位患者和264条穴位处方。穴位使用频次排在前12位的分别是完骨(229次)、风池(186次)、内关(185次)、足三里(177次)、上星(169次)、中脘(160次)、百会(158次)、印堂(158次)、天枢(144次)、大椎(143次)、天柱(143次)、丰隆(140次),高频次穴位分布部位以颈项、头面、腹部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5条经脉分别为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特定穴各类别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位为五腧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募穴。穴位规则统计中,穴位组合频次最多的前3位为:完骨-风池(179次)、完骨-内关(168次)、完骨-上星(154次);关联度最高的9条为:足三里,天枢->中脘、天柱->风池、完骨,天枢->中脘、内关,天枢->中脘、上星,天枢->中脘、风池,天柱->完骨、完骨,天柱->风池、天枢->中脘、天柱->完骨。导师临床常用高频、高关联度的穴位组合中反复出现的穴位为:风池、完骨、天柱、百会、上星、印堂、大椎、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丰隆。3.结合实际临床及导师言传身教,总结导师经验:导师认为,此病病在脑窍,总体病机以虚为主,“无虚不作眩”,其虚又以脾失健运为重,脾胃功能受损,气血亏虚,易生痰浊,日久化瘀化火;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升降失司则清气无法上盈于脑、浊气易挟风热之邪上攻清窍,最终发为眩晕。因此导师认为,此病实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涉及肝、肺、心、肾等多脏。当从虚论治,标本兼治,顾护脾胃、扶正祛邪。临床常从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浊中阻证、瘀血阻窍证、肝胃虚寒证、太阳失和证等证型论治,善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二陈汤、通窍活血汤、吴茱萸汤、葛根汤等中药治疗,以风池、百会、印堂、内关、外关、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丰隆、复溜、足临泣为基本穴方,并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加减用药及取穴,注重升清降浊、调神醒神。结论:1.赵晓峰教授认为眩晕病以虚为主要病理特点,兼有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其发病与脾胃、肝肾、心肺等多脏相关而关键在脾胃,升清降浊失司是发病的重要病机。当从虚论治眩晕,重在调理脾胃、标本兼治。2.导师用药以补虚为主,以清热、活血、解表、理气、息风、化痰、利湿为辅,多归脾经,适用重剂,常以甘温之品顾护中焦,辛苦并用、补泻兼施,扶正的同时兼顾祛邪。3.导师取穴注重温督通阳、调神益气、健运脾胃,兼顾疏肝利胆、清热化痰。以局部配穴为主,兼有辨证、辨病取穴。4.赵晓峰教授在辨证用药、取穴的基础上,常采用辛开苦降、益气升阳等治法,遵循升清降浊、调神醒神的治疗原则,临床多获良效。

刘家孟(ChiaMeng Liu)[2](2020)在《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采用“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总共有60例患者,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小样本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针刺对照组30例,通督调神治疗组30例,临床观察指标有三,分别是治疗前后的整体疗效、症状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最后评估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机理,为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相关症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根据设定的纳入与诊断标准,严格选取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为主,选取共60例。然后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研究条件的人按1~60依次编号,由随机数字表法产生随机数字60个,并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实验组(通督调神法)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按既定方案进行治疗,1天1次,5次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天,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临床观察的指标主要是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整体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收集并分析得到的数据,根据得到的结果数据,进行一个治疗前后的对比、最后的量化评分,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22.0进行。结果:本课题根据病例纳入标准筛取了颈性眩晕患者60例,研究实行期间,两组均无脱落病例,故实际共观察患者例数60例。1.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全部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4个疗程的治疗全部完成后,我们对各检测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剖析。(1)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了一个比对,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为93.33%,通督调神法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督调神法较常规针刺更有优势。(2)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且治疗组的积分下降水平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者均可以降低中医症状评分,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症状方面更突出。(3)在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面,两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经治疗后均有增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的增快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二者均可以提升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功能作用更优。结论: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在总有效率方面,在改善中医症状及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表明通督调神法在改善患者眩晕及其兼夹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疗效更好。

林丰基[3](2007)在《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疾病,发作的年龄常不限是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品质,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或中风,甚至危及生命。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西医的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内耳眩晕、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外伤等所致的眩晕等,均属于本病的范畴。由于眩晕病证在临床的出现频率很高,病因病机也复杂多样,所以医家对该病予以了很高的重视。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论述很多,其中有不少具有真知灼见者。历代医书中也有大量关于眩晕治疗的记载,积累了大量的方药组合规律。前人对眩晕病证的治疗留下的丰富内容,值得我们研究效法与发扬光大。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现代临床研究也证明使用中医药治疗眩晕有良好的疗效,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眩晕证治不仅为古代医家所重视,亦是近代医家及科研者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医家对眩晕的论着数据虽然非常丰富,却也因此显得较为紊乱,亟需要有一个切入点提纲撷领的进行文献数据的归类分析,经检索查阅也未见有过对现代眩晕论述作分门别类之系统性研究者。本论文尝试从眩晕学术源流、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方药治疗的历代具有代表性的论述作一归类整理研究,使前贤宝贵的学术经验更清晰地呈现在今人及后学者面前,对今后的研究及临床疗效产生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并通过对眩晕文献资料的整理,建立结构化数据库并进行临床调研的实践。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医诊治眩晕证的学术源流探讨,按照历史年代沿革之先后,先秦两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对历代医家之论述,从流溯源,知其由来,审其变迁,从纵向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中医诊治眩晕证文献整理研究,重点在近现代百年,对眩晕证的病因、证候、方药、治疗进行分类研究,取近代百年名医经验及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归类整理发掘,从横向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结构化的数据库,供临床教学科研查询使用,实现资源共享。研究方法:基础工作包括资料收集、资料汇编整理及临床调研三部分。一.资料收集在台湾地区图书馆进行数据的收集作为先行性基础工作。考虑中医古籍医书资料收集的困难,因此充分汇辑近人点校出版的中医典籍套书,如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清代蒋廷锡等原篡之《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精华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出版,张文康主编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邱德文等主编之《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一至五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出版,胡国臣总主蝙之《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收载明代13位、清代17位医家全书);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邱德文、沙风桐、熊兴平主编之《中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集》;万人出版社(台北)1990年出版,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朱邦贤、王若水总审阅之《历代中医珍本集成》;牛顿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0年出版之《中国医学大成》;世界书局(台北)1936年出版,裘吉生主编之《珍本医书集成》;海南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995年出版之《传世藏书·子库·医部》等均列入探查范围,这些套书的内容有些有所重复,正可作为相互校对之参考。单行本之医论医案则参考近代着名中医专家对眩晕证治的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整理,寻找他们对眩晕诊治的方法、思路、辨证、用药经验,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罗晓宁编辑,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编之《常见病证中医历代诊治经验荟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夏翔、王庆其主编之《历代名医医案精选》;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郭博信主编之《明清临证医话精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出版,马子密、傅延龄主编之《历代本草药性汇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江苏新医学院编之《中药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出版,原一祥、任继学、黄龙主编之《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授权,知音出版社(台北)1992年印行之《实用中医辞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谢观主编之《中国医学大辞典》均为参考过之书籍。古代医论医案则参酌原版医案文献等,并以能搜集到的医书为限,其中包含每次到广州时在广源科技书店、白云书城等购买;在台湾的代理商如名山堂书局、问津堂书局、秋水堂书局购买及在台湾的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台北市立图书馆能借阅得到的书籍为限。近代现代出版的眩晕专着,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出版,单书健、陈子华编着之《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尹国有主编之《中风眩晕的辨证与辨病治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唐先平主编之《眩晕古今名家验案全析》;以及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出版,李秀林着之《眩晕中风证治》亦列为参考范围。二.资料汇编整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之医论医案进行分析。有系统地对眩晕证治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取与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的眩晕医论医案精华。将古代及近现代医家之医论及医案的每一个论述均总结一个纲要,依风、痰、虚、瘀及肝、脾、肾之相关性,置于每一医论医案前,并予分门别类。古代医家之医论医案的搜寻过程中,藉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之《中华医典》光盘的使用确也节省了许多寻找数据的时间。由于台湾的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知网(CNKI)有长期订阅关系,因此到国家图书馆六楼汉学研究中心数据室可免费使用网络。进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下载现代核心期刊近20年有关中医诊治眩晕症的主要论文。归纳整理后,将其中重要的研究成果依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分类归纳,形成论文中近代研究项下的内容。三.临床调研临床调研部分工作是由深圳市布吉人民医院许国敏医师协助完成。笔者提供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而其中的300例病案则由许国敏医师负责实施。探讨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一.论文对眩晕证治学术源流进行探讨,从学术发展纵向的角度,从先秦的文献资料及经验积累,到以《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为标志的中医学体系的创立。晋唐时期巢氏病源提出“风头眩候”,并注重临床验方的诊治。宋金元时期诊治眩晕临证实践与理论创新,刘完素提出“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理论,强调风、火眩晕的相关性;朱丹溪“无痰则不作眩”理论,主张眩晕以治痰为先的原则。明清时期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证有新发展,张介宾认为眩运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提出“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理论影响至今。上述研究以前虽有学者进行,但不够系统,多无文献出处标引。因此,论文第一部分创新点,是补充考证了历代医家对眩晕论述的资料,使之更为系统贯穿而准确。二.论文对历代尤其近现代中医诊治眩晕文献进行整理,从横向的角度,以文献整理研究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之医论医案进行分析。有系统地对眩晕证治与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取与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的眩晕医论医案精华,将古代及近现代医家之医论及医案的每一个论述均总结一个纲要,依风、痰、虚、瘀及肝、脾、肾之相关性,置于每一医论医案前,并予分门别类,对日后眩晕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论文第二部分补充与眩晕有关的药物之历代医书记载,与眩晕有关的药物之历代医书记载:主要参考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出版,马子密、傅延龄主编之《历代本草药性汇解》,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江苏新医学院编之《中药大辞典》,将古医书收载有关眩晕的药物及其相关之重点叙述分列于风、痰、虚、瘀各分项下。近现代文献研究重点,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所收载近20年核心期刊中发表有关眩晕中医诊治理论认识、辨证方法、治疗手段、药物使用等,分析评价、归纳总结中医药介入眩晕证治的成果。将搜集到的眩晕论文依其内容分类归于论文中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及根据西医病名分型论治、专方治疗现代研究(古方化裁、自拟验方)、中成药治疗项下。论文第二部分内容丰富,要处理的文献资料较多,具有一定的可读性。研究过程中发现眩晕证治不仅为古代医家所重视,更是近代医家及科研者所重视的热点,值得我辈投注时间精力加以整理研究。三.将搜集到的古医集资料作成可搜寻的光盘,其内容仅限于眩晕之范围并仅供内部参考,因此不涉版权的问题,其中包括四大部份:①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文康主编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有关眩晕之医家44位。②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邱德文等主编之《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集·一至五卷》有关眩晕之医家30位。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出版,单书健、陈子华编着之《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有关眩晕之古代医家12位及现代医家23位。④台湾智慧财产局/生技、医化及中草药专利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医古籍全文检索网络收载有关眩晕之古医籍106件。另一部份是基础研究的应用性问题,理论探讨与文献整理研究,能否对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帮助,通过数据库建立与临床调研的方式,得到各方面支持协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数据库还有待于今后不断的完善,笔者提供的文献资料为临床调研300例病案服务,表明中医基础研究对应用研究的指导意义。结论:一.本论文的第一部份以朝代为主轴,对历代主要医家及论着的观点进行剖析,总结其成果,分析其医学思想,重点阐述先秦到明清文献中眩晕病证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眩晕论述的发展。大体而言,眩晕最早见于《内经》,开创了虚实皆可致眩的先河,眩晕的论述为后世医家辨证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对眩晕一证虽未有专论,但有多处对眩晕证治进行了阐述。晋唐时期是中医药学全面发展的阶段。宋金元医学,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上承秦汉晋唐医学的成就,下启明清医学乃至延续近代百年,形成中医各种学术流派,而追溯其脉络,都与宋金元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明清中医学日臻成熟,对眩晕病因病机的分析,颇为详尽。总之,中医有完美的理论体系,经典论着浩如烟海,历代医家在从先秦到明清二千多年的时间长河罩,临床经验无论从时间的跨度,或是从检验人群的广度,都是无出其右者,因此中医古籍绝对是珍贵的宝藏。正如全国着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所说:“我们正需要用实践去体验典籍,而不能主观臆测去否定古籍。因此不应把典籍与人体对立起来,而应研究典籍,使前人的宝贵理论与经验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并在实践中给予发展和充实,整理古籍便于子孙后代继续研究发展,这是一项振兴中医不可或缺的工作”。二.本论文的第二部份分为两条途径搜寻医论及医案。一是古代的医论及医案,古医籍对眩晕证治之论述多散见于各医家之内科病证论述中,缺乏有系统的整理研。搜集古代医书找出眩晕部份,仔细研读找出重点,提取眩晕与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相关的医论医案等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则是透过网络搜寻现代眩晕的研究报告,提取重点并予分类。搜集完备后对历、现代医家的医论医案作深层次的整理研究,并透过研究这些医家医论及医案中,分析是否对现代临床的眩晕证治具有参考意义和价值。把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依风、痰、虚、瘀及肝、脾、肾理论提出代表医案并予分门别类,并总结一个纲要,置于每一医案前,使能一目了然,冀望能对未来眩晕证治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及更充份的理论基础。三.眩晕一症,前贤各有创见,也都是呕心沥血之谈,吾辈不宜轻忽。临床工作者,通过阅读医论及医案可以开阔视野,获取间接经验,并避免错误,正如清·柳宝怡所说“欲求法外之法,方外之方,以助治病者之圆机活法,临证者之触类旁通,其惟历代名医之医案。”本论文汇编的中医眩晕的医论及医案整理,充实了历代医家对眩晕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论述,涉及领域广阔,若能对其中的独到经验加以探索学习,无疑将会提高我们的诊治水准。四.本论文的第三部分临床调研的300例病案的主要目是探讨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的相关性。其结果是证候分类比例风阳上扰证占36%,痰浊上蒙证占32.3%;气血亏虚证占17%,肝肾阴虚证占14.7%。证候分类存在兼风(火)、兼痰湿、兼虚、兼瘀现象。涉及相关脏腑主要为肝、脾、肾三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古方、经方辨证治疗眩晕总有效率92.3%。因此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血瘀致眩理论源自临床并指导实践。

江钊[4](2021)在《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医案类聚》中眩晕与肝脾肾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医案类聚》中关于眩晕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古代医家用中药治疗眩晕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并探讨眩晕与肝脾肾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医案类聚》中涉及到的眩晕所有医案进行整理筛选,并将符合的医案各信息一一录入EXCEL表格。统计每味中药的使用频数,以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并转换成可分析的数据,再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结果并讨论眩晕与肝脾肾之间的关系。结果:1.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对数据进行整理、收集,共计379例处方,共计278味药,用药总频次为3984次;用药频次≥19的有60味药,为本研究的高频药物,总频次为3043次,占总用药频次的76.46%;使用频次>50次的药物为本次研究的核心药物,总计有23味,按频次递减排列为:半夏、茯苓、菊花、白芍、茯神、蒺藜、天麻、陈皮、甘草、当归、石决明、生地黄、牡蛎、白术、麦冬、牡丹皮、何首乌、枸杞子、黑豆衣、羚羊角、钩藤、阿胶、熟地黄。2.高频药物以寒性药物(1170次)为主,占高频药物总频次的38.45%,其余为温性(30.86%)、平性(26.36%)、凉性(4.34%),高频药物无热性药物。药味以甘味药物运用频次最高,占比40.35%,其次为苦味(25.47%)、辛味(14.63%),淡、酸、咸、涩使用较少。3.高频药物归经最多的为肝经,占20.31%,其余依次为肺经、心经、脾经、肾经、胃经、胆经、大肠经、三焦经、心包经、膀胱经、小肠经。4.使用频次均在100以上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平抑肝阳药、清热药、化痰药、解表药、行气药、息风止痉药、安神药,占高频药物的95.23%。5.将60味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22个公因子和19个药对。结论: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古代医家治疗眩晕时多从肝、脾、肾三脏入手。常用健脾益气、行气化痰之法来健运中焦,杜绝生痰之源,恢复脾之升清功能;用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之法镇降上亢之肝阳;用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之法填补下焦精血。

张彧婧[5](2020)在《基于经筋理论指导冲击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利用经筋理论指导体外冲击波、针刀、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观察比较三种方式的改善效果,为经筋理论指导冲击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临床依据,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安全、操作简便、更易接受的方法。方法:收集来自山西省中医院骨关节科门诊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为3组,在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水平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分别选用体外冲击波、针刀、针刺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治疗后一月),记录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分(气血亏虚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数值(双侧椎动脉内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对比、评价。结果:1.本次共纳入96例患者,其中体外冲击波治疗组脱落2例,针刀组脱落1例,最终93例患者进行数据分析。2.三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表(颈椎病--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积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有可比性(P>0.05)。3.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ESCV):组内比较:在治疗后、随访时,3组患者ESCV评分分别比较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后、随访时,体外冲击波治疗与针刀治疗ESCV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均高于针刺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在治疗后、随访时,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随访时,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流动力学指标:5.1椎动脉内径:组内比较:在治疗后、随访时,体外冲击波治疗、针刀治疗双侧椎动脉内径对比治疗前均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后、随访时,体外冲击波治疗与针刀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均优于针刺治疗(P<0.05)。5.2椎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PSV):组内比较:治疗后、随访时,3组患者双侧椎动PSV对比治疗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随访时,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3阻力指数(RI):组内比较:体外冲击波治疗、针刀治疗在治疗后、随访时,双侧椎动脉RI对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在治疗后对比治疗前R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时对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针刀治疗左侧椎动脉阻力指数改善优于体外冲击波治疗、针刺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冲击波治疗与针刺治疗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在改善右侧椎动脉阻力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时,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对比:体外冲击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针刀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10%,针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5.63%;体外冲击波治疗组与针刀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冲击波治疗、针刀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其中体外冲击波治疗组中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自觉咽痒、咳嗽而脱落,及时停止治疗后患者自觉不适感消失。针刀治疗组中3例患者在行针刀治疗过程中出现晕针反应,分别表现为头晕心慌、疲倦、恶心、出冷汗,1例出现晕厥,及时停止治疗后,给予患者温水及相应心理安慰后晕针反应好转,1例因个人原因脱落。针刺治疗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筋理论下指导体外冲击波、针刀能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和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气血亏虚型)及椎动脉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椎动脉内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针刺在改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方面疗效较差。体外冲击波、针刀远期疗效好。相比针刀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无创伤,操作简单、安全,可作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优先选择。

李明伟[6](2020)在《清肝化痰通络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探析及现代文献的方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学习总结导师运用清肝化痰通络法治疗眩晕的诊疗思路和经验,并通过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现代医家治疗眩晕的方药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出相关的高频方剂,常用中药,分析出眩晕的方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眩晕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整理研究导师治疗眩晕的病案,并总结导师运用清肝化痰通络法治疗眩晕的诊疗思路及经验。2电子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对2000年1月-2019年12月内涉及眩晕的相关现代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将收集到的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到Excel表中,并参照相关工具书对录入的内容进行规范化整理,然后运用SPSS25.0对其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描述出眩晕的常用中药及方剂、聚类药类、公因子,从而得到眩晕遣方用药的规律。结果:1.导师运用清肝化痰通络法治疗眩晕。治疗上以清肝息风,化痰为主,辅以健脾理气,活血通络;常用药物有半夏、天麻、茯苓、白术、柴胡、地龙、川芎等,在临证中灵活运用,疗效显着。2.现代文献中治疗眩晕的药物使用情况:本研究共纳入135篇文献,共涉及147味中药,其中频次≥8次的中药共有46味;46味中药的药类频次≥50次的共有8个,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清热药。3.现代文献中治疗眩晕的方剂使用情况:本研究共涉及方剂84个,其中经典方剂26个。经典方剂使用频次≥2共11个,依次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补中益气汤、泽泻汤、益气聪明汤、苓桂术甘汤、补阳还五汤、归脾汤、温胆汤、八珍汤、通窍活血汤。4.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出6个药类,分别为:C1白术、茯苓、陈皮、半夏、泽泻、甘草、天麻;C2葛根、川芎、当归、丹参、黄芪、白芍、党参、生姜、大枣;C3桂枝、蔓荆子、柴胡、升麻、石菖蒲、竹茹;C4红花、桃仁、赤芍、僵蚕、地龙、胆南星;C5山茱萸、枸杞子、人参、何首乌、蔓荆子、远志、枣仁、山药、熟地黄、薏苡仁;C6杜仲、桑寄生、栀子、石决明、黄芩、牛膝、钩藤、菊花、牡蛎。5.高频药物因子分析结果:提取出15个公因子,分别为:公因子1:杜仲、栀子、桑寄生、石决明、黄芩、牛膝;公因子2:陈皮、茯苓、白术、半夏、泽泻、甘草;公因子3:红花、桃仁、丹参;公因子4:党参、升麻、柴胡、黄芪、天麻;公因子5:枸杞子、钩藤、菊花、山茱萸;公因子6:酸枣仁、远志;公因子7:大枣、生姜;公因子8:僵蚕、胆南星、地龙;公因子9:人参、蔓荆子;公因子10:赤芍、白芍;公因子11:熟地黄、当归、川芎;公因子12:葛根、山药;公因子13:牡蛎、桂枝、何首乌;公因子14:竹茹;公因子15:薏苡仁、石菖蒲。结论:1.清肝化痰通络法是导师治疗眩晕的重要方法。2.现代文献中常用方剂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补中益气汤、泽泻汤、益气聪明汤。3.现代文献中常用的药类(使用频次≥100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核心药物(频次≥20次)为甘草、白术、天麻、半夏、茯苓、川芎、陈皮、葛根、当归、泽泻、黄芪、丹参、生姜、白芍、党参、钩藤、大枣、牛膝,临床应用效果显着。

赵思浩[7](2020)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伴眩晕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背景:眩晕可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包括减少工作时长和干扰正常的活动。眩晕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医疗工作中对于眩晕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颈椎病引发的眩晕,即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又称颈源性眩晕,其病因机制尚不明确,没有明确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目的:通过观察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手术后伴随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探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伴有眩晕症状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颈性眩晕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36例伴有眩晕症状的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57.0岁,平均随访时间13.9个月。所有纳入的颈椎病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眩晕,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术前颈椎X片、CT及MRI,适宜行颈椎前路手术。手术术式包括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及颈椎前路杂交手术(Hybrid Surgery,HS)。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对患者的症状变化等进行记录。使用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对术前、术后眩晕程度进行评估,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对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对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颈椎X线侧位颈椎曲度、责任节段前柱高度测量手术前后影像学改变。结果:36例伴眩晕症状颈椎病患者中,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17比女19)P>0.05,年龄≥50岁患者占总人数72.2%(26/36)。10例患者责任节段包含C3/4,28例责任节段包含C4/5,33例患者出现C5/6,17例责任节段包含C6/7。术后随访过程中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内置物不良等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术后轴性疼痛,并持续至末次随访。术后12个月DHI、JOA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术前的DHI评分为(62.4±13.8)分,术后12个月的DHI评分为(17.4±14.3)分,术后12个月的DHI评分总体改善率86.11%(31/36);术前的JOA评分为(10.8±1.3)分,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为(14.7±0.8)分,JOA评分总体改善率为67.6%;术前的VAS评分为(4.1±0.8)分,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为(2.1±0.7)分。术前颈椎曲度为(10.1±5.6)°,术后12个月颈椎曲度为(21.9±4.7)°,术后颈椎曲度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颈椎前柱高度为(64.4±11.3)mm,术后12个月颈椎前柱高度为(69.3±11.5)mm,术后颈椎前柱高度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后,伴发的眩晕症状可得到改善,近期随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

翁俊利[8](2020)在《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提供新的选择方案,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二者疗效差异,初步探寻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理,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优势,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底前来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以及骨伤科就诊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1-60编成序号,然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即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施以常规推拿方法治疗[1],治疗组30例患者施以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两组中每位患者每次给予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2周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即可评估临床疗效。疗效观察的指标主要为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TCD测出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眩晕障碍量表(DHI)及眩晕强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并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资料均符合正态性),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差值符合正态性),非正态分布数据及等级资料对比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SCV评分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总评分治疗前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ESCV/眩晕症状、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生理及社会适应评分等五个方面,两组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眩晕症状、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等四个方面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生理及社会适应方面,P>0.05,说明两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别。(2)椎-基底动脉TCD检测结果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LVA(椎动脉左侧)、RVA(椎动脉右侧)、BA(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组间相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LVA、RV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A水平的改善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DHI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Z=-1.133,P=0.257>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对比,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861,P=0.006<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眩晕强度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t=0.888,P=0.378>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的眩晕强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眩晕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018,P=0.04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在改善眩晕强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临床疗效比较:经1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治愈2人(6.7%),显效18人(60.0%),有效2人(2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0人(0%),显效12人(40.0%),有效13人(33.3%),总有效率为83.3%,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经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Z=-2.002,P=0.03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和常规推拿法均能有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2)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TCD测出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眩晕障碍量表(DHI)及眩晕强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以及临床疗效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治疗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对治疗颈性眩晕病症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熊兰兰[9](2020)在《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病证结合,审证求机,研究探讨眩晕的辨证论治思路和方法。重点探讨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性眩晕的立论依据,观察评价补肾平肝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以期指导后循环TIA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分析古今文献对后循环TIA性眩晕的认识,结合导师30余年辨治眩晕的经验与体会,认为后循环TIA性眩晕以肾虚阳亢为基本病机特征,采取补肾平肝法,拟用“补肾平肝方”治疗。按照临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收集98例后循环TIA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予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予补肾平肝方治疗,对照组加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相关指标,通过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等级评定量表(DARS)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量表及眩晕肾虚阳亢证候积分量表,评价补肾平肝方治疗后循环TIA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进而从疗效反证肾虚阳亢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特征。结果:(1)后循环TIA性眩晕疗效:治疗组基本痊愈18例(36.73%),显效23例(46.94%),有效 7 例(14.29%),无效 1 例(2.04%),总有效 48 例(97.96%);对照组基本痊愈1例(2.04%),显效28例(57.14%),有效17例(34.69%),无效3例(6.13%),总有效46例(93.88%)。两组眩晕疗效总体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肾虚阳亢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痊愈0例,显效16例(32.65%),有效32例(65.31%),无效1例(2.04%),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6例(53.06%),无效23例(46.94%),总有效率53.06%。两组证候疗效总体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各量表积分改善情况:两组DAR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DHI总评分和各因子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评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平肝方治疗后循环TIA性眩晕的效果明显优于氟桂利嗪,补肾平肝方能显着减轻眩晕严重程度,减少眩晕发作次数,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及眩晕肾虚阳亢证候,并且相对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确有疗效,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整体治疗的优势。

胡延华[10](2013)在《针刺结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颈部疼痛、僵硬、上肢疼痛麻木无力,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等。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年龄及慢性劳损等有关,一般其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同时也常见于长期姿势不正确影响慢性劳损的人群中。有研究表明,目前颈椎病更趋于年轻化,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常见疾病之一。因此加强对颈椎病的研究,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等。本研究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对象,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卧位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X线、TCD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卧位理筋拔伸法治疗组与单纯针刺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体征、X线、血液流变学、TCD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疗程结束后并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能有效的改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和关节的肿痛),纠正颈椎的失稳,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均<0.01),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远期疗效稳定。结论:针刺结合卧位理筋拔伸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有效、安全、设计合理的方案。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缓解肌痉挛,调整颈椎骨性关节结构,恢复颈椎的内外力学平衡,降低对交感神经和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状态,达到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规范、科学的技术操作方法,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补肾化痰逐淤法治疗颈性眩晕4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肾化痰逐淤法治疗颈性眩晕46例(论文提纲范文)

(1)赵晓峰教授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赵晓峰教授治疗眩晕病遣方用药分析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药物频次剂量统计
        2.2 中药功效统计
        2.3 中药药性统计
        2.4 中药归经统计
        2.5 药物规则统计
        2.5.1 药对频次统计
        2.5.2 药物关联规则统计
    3 分析与总结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赵晓峰教授治疗眩晕病针灸取穴分析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穴位频次统计
        2.2 穴位归经统计
        2.3 特定穴类别统计
        2.4 穴位规则统计
        2.4.1 穴位组合频次统计
        2.4.2 关联规则统计
    3 分析与总结
第三部分 赵晓峰教授治疗眩晕病临床经验总结
    1 对本病的认识
    2 辨证用药
        2.1 肝肾不足
        2.2 气血亏虚
        2.3 痰湿中阻
        2.4 瘀血阻窍
        2.5 肝胃虚寒
        2.6 太阳失和
    3 针灸治疗
        3.1 主穴
        3.2 配穴
        3.2.1 辨证施针
        3.2.2 辨病、辨症选穴
    4 治法经验总结
        4.1 升清降浊
        4.1.1 辛开苦降
        4.1.2 益气升阳,调畅气机
        4.2 调神醒神
    5 验案赏析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施治
    3 中药汤剂治疗
    4 中成药治疗
    5 针灸治疗
    6 其他疗法
    7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1.1.1 病名源流
        1.1.2 病因病机
        1.1.3 中医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1.2 颈性眩晕在现代医学上的定义和现代医学对它的认识和发展
        1.2.1 颈性眩晕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
        1.2.2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治疗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案
    2.1 研究内容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病例纳入标准
        2.1.4 病例排除标准
        2.1.5 脱落标准
        2.1.6 剔除标准
        2.1.7 中止标准
        2.1.8 病例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疗程及频次
        2.2.3 注意事项
        2.2.4 观察指标
        2.2.5 疗效判定标准
        2.2.6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基线资料分析
        2.3.2 临床疗效分析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3.1 研究结果的分析
    3.2 通督调神法的研究运用和原理探究
        3.2.1 概述
        3.2.2 临床应用
        3.2.3 原理探究
    3.3 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
    3.4 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的选穴依据
    3.5 小结
    3.6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3)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
    一、先秦时期
        (一) 殷墟出土甲骨文对"眩晕"的记载
        (二) 先秦有关"眩晕"的零散文献
    二、《内经》论眩晕病因病机
        (一)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二) 上气不足,目为之眩
    三、《伤寒论》《金匮要略》论眩冒、头眩
    四、晋唐医家医着论眩晕
        (一)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头眩候》
        (二) 孙思邈《千金方》治疗眩晕方药
        (三) 王焘《外台秘要》诊治眩晕方药
        (四) 敦煌医学残卷陶隐居《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宋金元时期诊治眩晕临证实践与理论创新
        (一) 宋代医书对眩晕验方的收录
        (二)"眩晕"病名始见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 金元医家对眩晕理论的创新
    六、明清时期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证的新发展
        (一) 张介宾"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
        (二) 虞抟论治眩晕考虑体质与血瘀(死血)的因素
        (三) 李用粹《证治汇补》诊治眩晕提出病因证候辨证用药分类法
        (四) 何梦瑶《医碥》论眩晕证治
        (五) 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对眩晕源流总结
        (六) 明清医家对眩晕资料补充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中医诊治眩晕证文献整理研究
    一、病因病机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风证眩晕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三) 药书论述精华
        (四) 典型医案
        (五) 现代研究—肝阳上亢化风眩晕
    三、痰证眩晕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三) 药书论述精华
        (四) 典型医案
        (五) 现代研究—痰湿中阻眩晕
    四、虚证眩晕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三) 药书论述精华
        (四) 典型医案
        (五) 现代研究
    五、瘀证眩晕
        (一) 近现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药书论述精华
        (三) 典型医案
        (四) 现代研究
    六、眩晕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
        (一) 眩晕与肝
        (二) 眩晕与脾
        (三) 眩晕与肾
        (四) 眩晕与肝肾
        (五) 眩晕与肝脾
        (六) 眩晕与肝脾肾
        (七) 现代研究
    七、辨证施治
        (一) 古代医家重要论述
        (二) 近现代医家论述
        (三) 虚实之分
    八、根据西医病名分型论治
        (一) 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性眩晕。
        (二) 低血压性眩晕
        (三) 内耳眩晕
        (四) 颈性眩晕
        (五)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
        (六) 老年性眩晕
    九、专方治疗现代研究
        (一) 古方化裁
        (二) 自拟验方
        (三) 中成药治疗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诊治眩晕证数据库的建立以及临证检验
    一、眩晕证数据库的建立
        (一) 数据库内容
        (二) 数据库建立方法
    二、眩晕证候分类与风、痰、虚、瘀相关性的临床调研(附300例病案资料分析)
        (一) 临床资料
        (二) 诊断依据与证候分类
        (三) 调研结果
        (四)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图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医案类聚》中眩晕与肝脾肾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理论探讨
    1 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眩晕的病因病机
        1.2 晋唐时期眩晕的病因病机
        1.3 宋金元时期眩晕的病因病机
        1.4 明清时期眩晕的病因病机
    2 眩晕与肝脾肾的关系
        2.1 眩晕与肝
        2.2 眩晕与脾
        2.3 眩晕与肾
二、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文献纳入
    3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4 建立数据库
    5 统计分析
        5.1 频数分析
        5.2 因子分析
        5.3 聚类分析
三、结果
    1 一般统计
    2 用药频率分析
    3 高频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分析
        3.1 药物性味分析
        3.2 药物归经分析
        3.3 功效分析
    4 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4.1 高频药物因子分析
        4.2 高频药物聚类分析
四、讨论
    1 核心药物统计结果分析
        1.1 健脾益气、行气化痰
        1.2 平肝潜阳、息风止痉
        1.3 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2 高频药物分析
        2.1 高频药物性味分析
        2.2 高频药物归经分析
        2.3 高频药物功效分析
    3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讨论
        3.1 因子分析讨论
        3.2 聚类分析讨论
五、结论
六、本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综述 中医治疗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数据分析资料附图
致谢

(5)基于经筋理论指导冲击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1.8 不良反应处理
    1.9 伦理学原则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2.1 试验1组:体外冲击波治疗
        2.2.2 试验2组:针刀治疗
        2.2.3 对照组:针刺治疗
    2.3 安全性观察指标
    2.4 临床疗效判定
        2.4.1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2.4.2 中医证候积分表
        2.4.3 血流动力学指标
        2.4.4 疗效判定
    2.5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疗效性指标
        3.2.1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对比
        3.2.2 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3.2.3 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3.2.4 疗效对比
    3.3 安全性评价
4.讨论
    4.1 研究背景
    4.2 机理分析
    4.3 试验、对照组的选取
    4.4 观察指标的确立
    4.5 选穴原则
    4.6 不足与展望
    4.7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四 中英文略缩词对照表
致谢

(6)清肝化痰通络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探析及现代文献的方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清肝化痰通络法治疗眩晕的的临床探析
    1 从风痰瘀论治眩晕的理论基础
    2 焦师对眩晕的认识
    3 清肝化痰通络法的分析
    4 经典病案
    小结
第二部分 现代文献的方药规律研究
    材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眩晕的中医证治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伴眩晕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研究现状
        1 概述
        2 诊断方法
        3 发病机制——“似是而非的假设
        4 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1 颈性眩晕的中医认识
        2 中医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一般资料
        1.4 手术所用内置物
        1.5 手术相关内容
        1.6 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资料
        2.2 临床疗效
        2.3 影像学分析
        2.4 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CV的是否存在
        3.2 CV的机制
        3.3 DHI评分
        3.4 涉及的颈前路手术术式
        3.5 CV的治疗
    4 总结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资料
    1.1 病例的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排除、脱落病例的处理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疗效观察指标
    2.5 不良反应的处理和记录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对比
    3.2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总评分对比
    3.3 两组椎-基底动脉TCD检测结果
    3.4 两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对比
    3.5 两组眩晕强度评分(VAS)对比
    3.6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3.7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中医学理论依据
    4.2 西医学理论依据
    4.3 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6.1 存在的问题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1.祖国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药治疗
    2.现在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
        2.2 临床诊断
        2.3 西医治疗
    3.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知情同意书
附件2: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附件3:眩晕障碍量表
附件4:视觉眩晕强度评分表
致谢

(9)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
    1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概念的演变及临床意义
        1.2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危因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3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学研究进展
        1.4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进展
    2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2.1 中药治疗
        2.2 针刺治疗
        2.3 针药结合治疗
        2.4 其他非药物疗法
    3 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研究
        3.1 眩晕的病名沿革
        3.2 眩晕病因病机述要
        3.3 眩晕的中西医病证结合辨治纲要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补肾平肝方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49例疗效观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来源及分组方法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治疗药物及方法
        1.4 观测指标
        1.5 观测时点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人口学资料
        2.2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
        2.3 两组治疗前各观察量表比较
        2.4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与体会
    1 补肾平肝方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研究结果分析
        1.1 后循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1.2 补肾平肝方对治疗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1.3 补肾平肝方临床安全性分析
    2 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体会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针刺结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 诊断标准
        (二) 病例纳入标准
        (三) 病例排除和剔除标准
        (四) 病例脱落标准
        (五) 中止试验的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随机分组
        (二) 治疗方法
        (三) 各种针刺意外情况之处理
        (四) 观测指标
        (五) 总体疗效评定标准
        (六) 不良反应记录
        (七) 统计学处理
    三、病例一般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完成情况
        (三) 治疗前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比较
        (二) 两组治疗后体征改善率比较
        (三) 两组治疗后X线片各征象变化比较
        (四)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五) 两组治疗前后TCD变化比较
        (六) 治疗后两组中医辨证分型比较
        (七) 治疗后两组疗效分析比较
        (八)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九) 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
        (十) 治疗后随访情况见表
讨论
    一、有关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一) 椎动脉的解剖结构
        (二)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
    二、有关祖国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一)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二)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三)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三、疗效评价指标选择
        (一)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二) 颈椎X线片
        (三)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四、临床疗效总结与评价
        (一) 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比较
        (二) 治疗后体征改善率比较
        (三) 治疗后X线片比较
        (四) 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五) 治疗后TCD变化比较
        (六) 治疗后两组总疗效比较
    五、针刺结合整脊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一)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
        (二) 整脊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四、补肾化痰逐淤法治疗颈性眩晕4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赵晓峰教授中医药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研究[D]. 曹子月.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通督调神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刘家孟(ChiaMeng Liu).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D]. 林丰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06)
  • [4]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医案类聚》中眩晕与肝脾肾的关系[D]. 江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基于经筋理论指导冲击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张彧婧.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0(08)
  • [6]清肝化痰通络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探析及现代文献的方药规律研究[D]. 李明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伴眩晕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疗效[D]. 赵思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翁俊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从肾虚阳亢论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熊兰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针刺结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胡延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益肾化痰治疗颈性眩晕4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