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股骨骺损伤12例分析

儿童股骨骺损伤12例分析

一、小儿股骨下端骨骺损伤12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卢阳[1](2019)在《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在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1月到2016年12月本院收治住院的采用Ilizarov技术进行骨延长治疗的31例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31例患儿术前及术后肢体长度均不服从正态分布,随访6-60月,平均25月。肢体短缩长度为2.2-16 cm,术前双下肢长度差4.4cm(3.5cm,6.5c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0.5cm(0.3cm,1.2cm),骨延长1.4cm-6.9cm,平均3.90cm。愈合指数2463 d/cm,平均30.7d/cm。手术前后下肢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21例(67.74%),良7例(22.58%),中2例(6.45%),差1例(3.23%)。对男性与女性及股骨与胫腓骨的延长长度及愈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创伤性及非创伤性的延长长度及愈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izarov技术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治疗儿童LLD的方法,同时能矫正下肢的成角畸形,其中创伤性LLD骨延长及骨愈合效果更好,具有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不需要植骨、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钱驭涛,杨征,高雷,郭源[2](2018)在《小儿髋部加压锁定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股骨近端外侧切开复位小儿髋部加压锁定板(LCP PHP)内固定治疗小儿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6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使用LCP PHP钢板治疗的26例股骨粗隆部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指标包括使用Beaty标准影像学评估法评估影像学资料,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标准评定。结果共16例患儿获得满意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7.25,13.75]个月,16例患儿术后影像学资料评估全部为满意,14例患儿经过X线摄片提示骨折正常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1[7.75,16.00]周,随访中未见并发症发生,1例股骨粗隆下骨折合并多发骨折患儿因骨折延迟愈合出现内固定断裂,后期采用肱骨近端外侧钢板(Philos系统)内固定治疗获得骨性愈合,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因愈合不良导致内固定失效,出现髋内翻,16例患儿髋关节功能评定12例优,3例良,1例中,其中11例单纯股骨粗隆间或粗隆下骨折髋关节功能评定均为优。结论 LCP PHP内固定系统治疗儿童股骨粗隆部骨折,术后内固定稳定,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可适当缩短外固定佩戴时间,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恢复髋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大。

何明哲[3](2017)在《婴幼儿骨骺骨髓炎三种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骨骺骨髓炎是一种骨骺的感染性疾病,而且几乎只见于婴幼儿,这是因为在骺板发育成熟之前,骨骺与干骺端之间有血管通道存在,当骺板成熟以后则成为阻挡感染扩散的防御屏障。该疾病可造成骨骺早闭、骨坏死缺损、关节畸形、肢体不等长、患肢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目前各医院对婴幼儿骨骺骨髓炎的诊治经验不均衡,手术方式较为单一,对手术本身造成的骨骺损伤尚未有明确的认识,如果患儿出现骨骺早闭,致残率极高,因此总结手术经验,对比该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并降低致残率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手术方式多为骨骺及干骺端减张、单纯冲洗引流。骨骺及干骺端减张术是使用电钻及克氏针对骨骺或干骺端行钻孔减张,之后在关节内置入引流管,术后进行持续的灌洗引流,单纯冲洗引流术中不对骨骺或干骺端进行钻孔减张,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分析,对在临床工作中及时明确诊断以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的:分析骨骺骨髓炎的三种不同治疗方式,并对患儿进行随访调查,分析该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为骨骺骨髓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月2岁,病灶部位为肱骨近端骨骺、股骨头骨骺、股骨远端骨骺及胫骨近端骨骺,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血沉、C反应蛋白均高于正常值,均有病变部位红肿、关节疼痛、活动受限,X线或MRI检查均有骨骺区被破坏,其中行关节切开冲洗引流+骨骺及干骺端钻孔减张术30例(A组)、行单纯关节冲洗引流术30例(B组)、未行手术治疗30例(C组),由于部分病例失随访以及数据测量不健全,最终每组病例21例,其中各含肩关节8例、髋关节7例、膝关节6例。根据患儿所行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并选取未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入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术后每周复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连续复查3周正常后,改为每个月复查1次,重点复查X线及MRI,并对比骨骺有无进一步破坏或骨骺生长情况,3个月随访患儿肢体长度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6个月随访有无复发及肢体畸形的出现,通过分析检查健侧与患侧的肢体长度、关节最大活动度(rom)的变化(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x线及mri的影像学变化(破坏范围、骨质密度、周围软组织情况),对行不同治疗方式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该三种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行关节切开冲洗引流+骨骺及干骺端钻孔减张术的患儿中,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714天,住院时间1425天。3个月之后随诊:累及肱骨近端骨骺的8例患儿肩关节最大活动度:外展145°160°,前屈93°113°、后伸39°61°;累及股骨头骨骺的7例患儿髋关节最大活动度:屈曲141°159°,外展71°84°,内收36°53°;累及胫骨近端的6例患儿膝关节最大活动度159°。6个月之后随诊:累及肱骨近端骨骺的8例患儿肩关节最大活动度:外展157°185°,前屈112°136°、后伸71°91°;累及股骨头骨骺的7例患儿髋关节最大活动度:屈曲109°142°,外展75°89°,内收38°59°;累及胫骨近端的6例患儿膝关节最大活动度161°。行关节冲洗引流的患儿中,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1519天,住院2634天。3个月之后随诊:累及肱骨近端骨骺的8例患儿肩关节最大活动度:外展132°153°,前屈89°111°、后伸48°61°;累及股骨头骨骺的7例患儿髋关节最大活动度:屈曲101°116°,外展69°85°,内收31°49°;累及胫骨近端的6例患儿膝关节最大活动度149°。6个月之后随诊:累及肱骨近端骨骺的8例患儿肩关节最大活动度:外展139°156°,前屈102°118°、后伸48°62°;累及股骨头骨骺的7例患儿髋关节最大活动度:屈曲101°126°,外展74°94°,内收31°51°;累及胫骨近端的6例患儿膝关节最大活动度153°。未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住院时间3140天。3个月之后随诊:累及肱骨近端骨骺的8例患儿肩关节最大活动度:外展132°142°,前屈68°91°、后伸46°52°;累及股骨头骨骺的7例患儿髋关节最大活动度:屈曲67°83°,外展67°70°,内收28°32°;累及胫骨近端的6例患儿膝关节最大活动度143°。6个月之后随诊:累及肱骨近端骨骺的8例患儿肩关节最大活动度:外展134°156°,前屈81°91°、后伸47°56°;累及股骨头骨骺的7例患儿髋关节最大活动度:屈曲76°92°,外展60°76°,内收33°42°;累及胫骨近端的6例患儿膝关节最大活动度148°。行关节切开冲洗引流+骨骺及干骺端钻孔减张术可以有效的减轻干骺端张力、充分的引流、刺激干骺端血运恢复,患儿住院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明显缩短,术后长期随诊差异性显着,肩关节、髋关节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程度好于单纯行切开引流术的患儿和未行手术治疗的患儿。结论:对于行切开引流+干骺端钻孔减张术的患儿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有所缩短,可以有效的减少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病房床位周转率;对于术后3个月之后以及6个月之后的随访结果,行切开引流+干骺端钻孔减张术的患儿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的恢复以及影像学表现的恢复情况均好于单纯行切开引流术的患儿和未行手术治疗的患儿,可以降低该疾病的致残率,提高患儿术后生活质量。

崔庆达,刘伟,王鑫,马龙,张世谦,潘琦,毕郑刚,耿硕[4](2015)在《制备幼兔骺板周围骨折模型:跨骺板钢板置入内固定影响骺板的生长发育?》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当儿童四肢骨折涉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折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骺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也较多。但多局限于不同直径克氏针或空心螺钉内固定对骺板发育的影响,而钢板置入跨越骺板内固定,对骺板生长发育影响及影响程度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目的:制备幼兔骺板周围骨折模型,观察跨骺板钢板置入内固定以及取出内固定物后对骺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建立幼年家兔右股骨远端骺板上方5 mm横断骨折模型60只,应用相同型号"L"型钢板和4枚螺钉跨骺板及骺板周围骨折线钢板内固定。造模后2,4,8,12周处死8只,取出股骨标本,测量股骨长度、骺板总厚度及单位柱内肥大细胞计数,观察组织形态学和特殊软骨染色中肥大细胞及骺板厚度的变化;另外7只取出内固定,继续养殖2周后处死,再次观察以上指标。左股骨远端骺板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钢板组在造模后2周上述观察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钢板组在造模后4,8,12周上述观察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或<0.001)。造模后2,4周取下钢板,继续观察2周,发现股骨长度、骺板总厚度及单位柱内肥大细胞计数等观察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但造模后8,12周取下钢板,继续观察2周,发现股骨长度、骺板总厚度短缩,单位柱内肥大细胞个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01)。提示跨骺板钢板内固定初期(2周内),在内固定物不伤及骺板的前提下,适当压应力作用对骺板生长发育未见显着影响;但持久过度钢板限制(>4周)将导致骺板生长部分或者完全阻滞,主要引起肢体成角畸形及骺板发育阻滞。跨骺板分别固定2,4,8,12周后,取出内固定继续观察2周,发现在第2,4周两个时间点取出内固定后,股骨长度、骺板总厚度、单位柱内肥大细胞计数等观察指标都有不同程度恢复或者接近正常值。而在第8,12周两个时间点取出内固定后,继续观察2周,上述观察指标与正常值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增殖层和肥大层软骨细胞细胞核失去分化增殖能力,股骨长度和骺板厚度很难恢复到正常的程度。

李进元[5](2013)在《微创手术配合三期辨证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微创手术配合三期辨证治疗儿童胫骨骨折和单纯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收集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符合病例纳入标准并且资料齐全的病人,完成随访。把60例儿童胫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30例和B组对照组30例。A组组采用微创手术配合三期辨证治疗,早期使用骨折Ⅰ号内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晚期继续内服骨折Ⅰ号(加减汤)接骨续筋,促进骨折愈合;B组采用单纯微创手术治疗,两组术后均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肢肿胀、疼痛、主要活动能力、活动范围、解剖方面、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情况。采用用SPSS Statistic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等级资料比较用非参数检验中的Ridit分析,单变量两组资料之间的比较选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以P<0.05作为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指标,P>0.05作为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指标。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60例,完成随访的60例,随访率为100%。从患者手术前后消肿效果、疼痛情况、愈合效果情况,A组与B组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胫骨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血供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患儿患肢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但手术应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软组织条件、病人年龄及全身状况、医生的经验及技术水平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根据中医三期辨证内服中药制剂骨折Ⅰ号汤,可改善骨折局部血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骨折愈合,缓解疼痛,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疗效满意、安全可靠。3、微创手术配合三期辨证治疗儿童胫骨骨折,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并且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胡欣[6](2013)在《37例小儿股骨下端骨骺损伤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儿股骨下端骨骺损伤的临床情况。方法对37例小儿股骨下端骨骺损伤患儿行X线平片检查和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以检测数据分析患儿临床情况。结果根据检测数据,Saiter-Harrris分型中Ⅰ型10例,Ⅱ型11例,Ⅲ型9例,Ⅳ型7例。结论小儿股骨下端骨骺损伤患者入院后要及时行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直观观察骨骺位移及关节内情况。

阿布力孜·吐尔送[7](2013)在《Y形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内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Y形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内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10例14髋儿童发育性髋内翻。男4例5髋,女6例9髋;年龄5~12岁,平均7.8岁。患儿均有明显行走跛行,不同程度髋部外展、内收、旋转运动的受限。摄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颈干角为46~110°,平均87°;HE角为36~93°,平均57°;ATD值为-25~6mm,平均-3mm。采用股骨粗隆下股骨外侧Y形截骨矫形,联合外展截骨角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所有患儿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最短14个月,最长4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按刘建德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优:5髋,良:8髋,可:1髋;优良率达到92.8%。术后一周内复查X线片示,垂直的股骨近端骺板均恢复至水平位置,恢复患髋颈干角为130~153°,平均137°;HE角23~35°,平均27°;ATD值3~22mm,平均14mm。除1例于术后30个月因螺钉断裂髋内翻畸形复发,其余患儿均无髋内翻畸形复发。结论:Y形截骨术联合外展截骨角钢板内固定,矫形充分,内固定坚强,术后无需石膏外固定,增加了患肢真性全长,可以早期活动,甚至免负重下地活动,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发育性髋内翻的有效方法。

革军[8](2011)在《第二代定制化双动人工半膝关节假体设计及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骨肿瘤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骨肿瘤一般以局部切刮除病灶加辅助内固定、植骨等治疗为主;恶性骨肿瘤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广泛或根治手术,以至于造成大范围的骨缺损、关节损伤及破坏,甚至需要截肢。而儿童膝关节恶性骨肿瘤长期以来是医学界的热难点问题。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恶性骨肿瘤的预后生存率,也使得保肢重建手术成为代替截肢手术的重要治疗手段。由于恶性骨肿瘤的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保肢重建手术之后更要注重术后患肢的功能恢复。常见有人工假体置换术等机械重建方法和瘤段骨灭活再植术等生物重建方法,目前使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儿童膝关节恶性骨肿瘤较多。由于儿童(青少年)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在进行传统假体植入术后(单纯全膝关节置换等)势必造成未愈合的骨骺损伤和缺失,从而使得患儿患肢相对于健肢生长明显缓慢,导致患肢短缩。对于局限于干骺端的恶性骨肿瘤,当确实关节内及对侧另一端骨未受肿瘤侵袭后,可予以保留对侧骨的骨骺,从而可以减轻患肢在进行假体植入术后导致的患肢短缩的情况;半膝关节假体置换则是基于上述理念产生并运用于儿童膝关节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中。本课题组先后提出人工半膝关节假体复合异体骨保肢治疗和股骨端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的概念。“双动”的概念是指:将膝关节运动分解为双动的两个阶段,假体内部结构承担日常频繁屈曲0°-60°的运动,其间假体相对于胫骨平台静止;当膝屈曲超过频繁屈曲范围时整个假体才会在胫骨平台上滚动,结果表明双动结构能有效的降低假体与胫骨的摩擦频率,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胫骨骨骺生长能力,而且降低了胫骨平台的磨损。在此概念基础上,课题组利用CAD技术和RP技术设计制作出第一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然而一代双动半膝关节存在定制化程度不高,缺少有效的韧带附丽系统等缺点,从而导致假体近远期稳定性效果较差等不良后果。课题组采用工程学制造技术和仿生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第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第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保留了一代的原理和部分特点。二代半膝关节只有3个部分组成(FPJP,FCCP和连接中轴),具有组装简便、结构简单的特点;采用加大范围定制化的股骨髁部设计,定制化程度和仿生程度更高,并拥有髌骨滑道设计,更加符合人生理结构;拥有有效的韧带附丽系统(韧带附丽孔道)并提出相应的韧带附丽概念,可以保持假体安装后近期及远期稳定性。由于新型韧带附丽系统结构特殊性,需要确定关节初始固定角度,针对新型韧带附丽系统进行韧带初始安装的实验。利用树脂模型假体上的韧带附丽孔道进行模拟韧带附丽,结果表明,于105°屈曲角度为初始安装固定角度,既达到了比较大的屈曲角度,又接近生理状态下前后交叉韧带的标准,是第二代定制化假体最佳初始安装角度。对第二代双动半膝关节上部件及髓内针进行有限元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优化计算。在ANSYS 11.0软件中设置与Pro/Engineering 4.0的无缝连接接口,直接实现CAD与CAE文件的转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网格划分时采用三维十节点四面体单元(SOLID92),边界条件采用股-胫关节压缩力在行走负重相最大负荷为体重的4倍。而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纺锤形髓内针设计,髓内柄长度为70mm,髓内柄角度为6.0°时生物力学分布更为合理,实现优化设计。利用CAD技术和先进假体制作技术制作出第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并进行一例临床试验。患儿女性,主因右股骨恶性神经鞘瘤术后3年,瘤段切除术和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产生病理性骨折入院治疗。在获得病人家属同意,进行缜密的讨论和医学论证后,运用第二代双动半膝关节假体对患儿进行了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置换术,疗效确切,术后随访患儿患肢恢复良好,已恢复部分功能。双动半膝关节为本课题组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为全新概念;新型的韧带附丽装置则为解决半膝关节置换后稳定性差提出了新的方法;有限元结果表明第二代半膝关节设计结构的合理性;临床实验进一步表明了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置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双动半膝关节对于儿童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提出新的思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翼飞[9](2011)在《胫骨髁间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的对比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ARIF)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比较各种固定方法,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1)方法自2005年4月~2009年10月在我院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患者138例(138膝),其中男性88例(88膝),女性50例(50膝);患者平均年龄25. 7岁(9岁到43岁);分为4个组,A组:缝线30膝;B组:钢丝38膝;C组:使用AO医疗器械公司空心螺钉及垫片38膝;D组:进口的可吸收螺钉32膝。全部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率100%,术后随访3月~58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4.4月。分别观察患者膝关节术前及术后的X线片、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与ADT)、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的功能评价(Lysholm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关节感染,无皮肤坏死或切口延期愈合。(1)手术时间:A组40-48分钟,平均45分钟;B组40-50分钟,平均46分钟;C组:45-55分钟,平均50分钟;D组:50-60分钟,平均55分钟。(2)住院时间:A组:8-12天,平均10天;B组:10-20天,平均15天;C组;10-24天;D组:10-14天,平均12天。(3)解剖复位情况:A组:20例;B组48例;C组:32例;D组:24例;解剖复位率100%。(4)愈合时间:A组:3.0-4.0个月,平均3.5个月;B组:2.5-3.5个月,平均3个月;C组:2.0-4.0个月,平均3.0个月;D组:2.5-3.5个月,平均3.0个月。(5)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及轴移试验来评价手术后6个月膝关节的稳定性。“+”,Lahaman试验轻度前移;“++”前抽屉试验前移,但末端有抵抗;“+++”前抽屉试验及轴移试验均阳性。A组“+”1例;“++”2例;B组“+”1例;“++”1例;“+++”无;C无;D“+”1例;“++”1例。(6)膝关节活动度: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伸功能,A组:关节屈曲大于90o,30例;可以完全伸直;B组:关节屈曲大于90o,37例,1例未到90o;可以完全伸直;C组:关节屈曲大于90o,32例;可以完全伸直;D组:关节屈曲大于90o,32例;可以完全伸直。(7)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A组:87.51±3.38;B组:88.10±3.30;C组:88.48±2.71;D组:88.28±3.04;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A组:93.47±3.98;B组:92.92±3.95;C组:93.21±3.73;D组:93.75±3.84。所有患者膝关节自我感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固定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年龄、骨折类型、内固定物的特点与术者的习惯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何炳书,桂彤,杨星海[10](2010)在《新生儿骨骺骨髓炎治疗1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二、小儿股骨下端骨骺损伤12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股骨下端骨骺损伤1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肢体延长在儿童上肢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2)小儿髋部加压锁定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手术步骤
        1.2.2 术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1.3.1 影像学评定
        1.3.2 髋关节功能评价
2 结果
3 讨论

(3)婴幼儿骨骺骨髓炎三种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婴幼儿骨骺骨髓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微创手术配合三期辨证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评定标准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前肿胀消退情况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最初疼痛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愈合效果比较
        3.4 两组愈合时间比较见
讨论
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典型病例图片
致谢

(7)Y形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内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内容与方法
        2.1 基本概念
        2.2 手术指征
        2.3 手术治疗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8)第二代定制化双动人工半膝关节假体设计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一)
    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治疗及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特点
        一、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治疗
        二、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特点
文献回顾(二)
    人工半膝关节置换治疗进展
文献回顾(三)
    膝关节假体的有限元分析
第一部分 第二代定制化双动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的设计
    1.第二代定制化双动半膝关节假体的设计
    2.第二代定制化双动半膝关节假体设计及制作技术路线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新型韧带附丽概念及装置的相关研究
    1.新型韧带附丽概念及其装置
    2.定制化双动半膝关节假体新型韧带附丽装置韧带安装的研究
第三部分 第二代双动人工半膝关节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分析
    1.材料属性与单元类型的选择
    2.边界条件
    3.第二代双动半膝关节设计结果分析
    4.讨论
第四部分 一例定制化双动人工半膝关节临床试验及随访
    1.基本情况
    2.术前讨论
    3.临床试验方法与步骤
    4.手术情况
    5.术后情况及随访
    6.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胫骨髁间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的对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综述 胫骨髁间嵴骨折治疗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新生儿骨骺骨髓炎治疗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2 讨论

四、小儿股骨下端骨骺损伤12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D]. 卢阳.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2]小儿髋部加压锁定板治疗儿童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J]. 钱驭涛,杨征,高雷,郭源. 中国医药导报, 2018(21)
  • [3]婴幼儿骨骺骨髓炎三种不同治疗方式对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D]. 何明哲.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1)
  • [4]制备幼兔骺板周围骨折模型:跨骺板钢板置入内固定影响骺板的生长发育?[J]. 崔庆达,刘伟,王鑫,马龙,张世谦,潘琦,毕郑刚,耿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44)
  • [5]微创手术配合三期辨证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 李进元.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5)
  • [6]37例小儿股骨下端骨骺损伤的临床观察[J]. 胡欣. 中国医药指南, 2013(07)
  • [7]Y形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内翻[D]. 阿布力孜·吐尔送.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4)
  • [8]第二代定制化双动人工半膝关节假体设计及相关研究[D]. 革军.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4)
  • [9]胫骨髁间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的对比性研究[D]. 张翼飞. 河北联合大学, 2011(05)
  • [10]新生儿骨骺骨髓炎治疗1例分析[J]. 何炳书,桂彤,杨星海.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8)

标签:;  ;  ;  ;  ;  

儿童股骨骺损伤12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