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过滤器生产纯生啤酒的微生物控制

普通过滤器生产纯生啤酒的微生物控制

一、普通过滤机生产纯生啤的微生物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朋丹[1](2015)在《浅谈啤酒的纯生化生产》文中指出纯生啤酒是一种不经过巴氏灭菌或高温瞬时消毒的无菌过滤、无菌灌装啤酒,属于啤酒中的高档品种[1]。由于未经低热或高温瞬时消毒,啤酒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保存完好,其风味稳定性更好,口味更纯正、新鲜、爽口。由于冷杀菌技术的不断完善,使纯生啤酒的产量同时增加,成为啤酒行业市场竞争的热点之一。可以预计,我国今后几年内的纯生啤酒将会在啤酒销售市场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纯生啤酒的灌装过程取消了巴氏热法杀菌工艺,使啤酒中的营养组分得到了更多的保留,抗氧化能力

鲁健章[2](2014)在《共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及其性能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啤酒酿造特别是纯生啤酒的酿造中,高分子物质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蛋白质等不仅增加了啤酒粘度还极易堵塞过滤装置,造成过滤困难,影响生产。啤酒酿造中,高分子化合物含量越高,助滤剂硅藻土的使用量就越大。全球啤酒行业每年消耗的硅藻土是惊人的,初步计算每年硅藻上的使用量在200万吨-300万吨之间,这不仅需要企业付出大量成本,也给环境带来大量的污染。因而,研究如何降低啤酒的粘度,改善啤酒的易滤性,已成为业界和相关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有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已经证明,啤酒酿造工艺中添加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可以降低啤酒中β-1,3-1,4-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从而降低啤酒粘度,是改善啤酒易滤性的可行途径之一。本研究从改造发酵菌株出发,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p-木聚糖酶的基因工程酵母,赋予重组酵母降解啤酒中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的能力。尝试通过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改善啤酒过滤困难的问题。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构建了组成型分泌表达β-1,3-1,4-葡聚糖酶(GluZ)和β-1,4-木聚糖酶(XylB)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通过对商品化酵母穿梭质粒YEplac181的改造,构建了组成型分泌表达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重组质粒载体,该载体的表达盒包含了克隆自酿酒酵母基因组的PGK1启动子、MFα1信号肽、ADH1终止子序列,以及来自PUG6质粒的遗传霉素G418抗性基因KanMX,构建了组成型启动了PGKl调控的酵母分泌表达载体YEplac181-PMAK。将全基因合成的β-1,4-木聚糖酶基因(XylB)和来自YEplac181-KPMBT质粒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GluZ)克降到YEplac181-PMAK上,构建了分泌表达XylB的YEplac181-PMXAK质粒和分泌表达GluZ的YEplac181-PMGAK质粒。分别将重组质粒YEplac181-PMXAK和YEplac181-PMGAK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分泌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PMXAK和S. cerevisiae PMGAK;同时将重组质粒YEplac181-PMXAK和YEplac181-PMGAK共同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共分泌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PMG-XAK,经透明圈实验证实三株重组酵母均可以分泌表达有活性的重组酶XylB和GluZ。摇瓶培养60h测得三株重组酵母的发酵液中酶活力分别为:S.cerevisiae PMXAK产XylB酶活为45.4U/mL; S. cerevisiae PMGAK产GluZ酶活为17.9U/mL; S. cerevisiae PMG-XAK共表达XylB和GluZ的酶活分别为21.7U/mL和8.7U/mL。第二,构建了组成型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以YEplac181-PMAK为出发质粒,分别克隆了XylB、GluZ以及凝集素C端320个aa的锚定序列,构建了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表达载体YEplac181-PMXAAK和YEplac181-PMGAAK。分别将重组质粒YEplac181-PMXAAK和YEplac181-PMGAAK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PMXAAK和S. cerevisiae PMGAAK;同时将重组质粒YEplac181-PMXAAK和YEplac181-PMGAAK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共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PMG-XAAK,经透明圈实验证实在三株重组酵母中两种酶均为有活性的展示表达。摇瓶培养60h测得三株重组酵母的发酵液中XylB和GluZ的活力分别为:S. cerevisiae PMXAAK产XylB酶活为8.9U/mL; S. cerevisiae PMGAAK产GluZ酶活为4.1U/mL; S. cerevisiae PMG-XAAK共表达XylB和GluZ的酶活分别为4.2U/mL和2.3U/mL。第三,构建了诱导型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以YEplac181-PMGAAK和YEplac181-PMXAAK为出发质粒,克隆了源自酵母基因组的GAL1启动子,构建了诱导型启动子GALI控制的展示表达载体YEplac181-PMGAAK和YEplac181-PMXAAK。分别将重组质粒YEplac181-GMXAAK和YEplac181-GMGAAK转化S. cerevisiaeWZ65,构建了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GMXAAK和S. cerevisiae GMGAAK;同时将重组质粒YEplac181-GMXAAK和YEplac181-GMGAAK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共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和菌S. cerevisiae GMG-XAAK,经透明圈实验证实三株重组酵母均可以展示表达有活性的重组酶XylB和GluZ。摇瓶培养60h测得三株重组酵母的发酵液中酶活力分别为:S. cerevisiae GMXAAK产XylB酶活为15.6U/mL; S. cerevisiae GMGAAK产GluZ酶活为7.3U/mL; S. cerevisiae GMG-XAAK共表达XylB和GluZ酶活公别为7.6U/mL和3.4U/mL。第四,本文对重组酵母分泌表达和展示表达的XylB和GluZ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重组酶XylB具有专一的水解β-1,4-木糖糖苷键活力,GluZ具有专一的水解β-1,3-1,4-葡葡糖糖苷键活力。(2)重组酵母菌株S. cerevisiae PMXAK、S. cerevisiae PMXAAK和S. cerevisiae GMXAAK所产XylB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0℃;重组酵母菌株S. cerevisiae PMGAAK和S. cerevisiae GMGAAK展示表达的GluZ最适反应温度是50℃;S. cerevisiae PMGAK分泌表达的GluZ最适反应温度是40℃。上述6种重组酶在10℃-50℃时都具有较高的的热稳定性,在最适反应湿度下保温1h后仍可保持70%以上的活力(3)重组酵母菌株S. cerevisiae PMXAK、S. cerevisiae PMXAAK和S. cerevisiae GMXAAK所产XylB最适反应pH为5.0;重组菌株S. cerevisiae PMGAK、S. cerevisiae PMGAAK和S. cerevisiae GMGAAK所产GluZ最适反应pH为6.0。上述6种重组酶在偏酸性环境中(pH3.0和pH4.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第五,本文对重组酵母的发酵性能和发酵中降低啤酒发酵液粘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重组菌与出发菌株相比较,生长性能略有下降,但是对啤酒的的表观发酵度和相实发酵度影响不大。(2)重组菌精酶液具有较好的降解麦汁葡聚糖和木聚糖的能力,麦汁粘度随葡聚糖或木聚糖含量的降低而下降。(3)三株共表达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重组菌在主发酵过程中都能不同程度的降低麦汁的粘度,其中分泌表达菌株降解能力最好,诱导型展示表达菌株降解能力最差。第六,为考察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的生产性能进行了实验室小规模酿酒试验。重组菌株酿造的啤酒口味纯正,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啤酒国家标准。重组酿酒酵母在啤酒主发发酵和后发酵中使麦汁中的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含量降低了60%-70%,与对照组S. cerevisiaeWZ65相比,啤酒粘度下降27%以上,麦汁中β-葡聚糖从312mg/L降至106mg/L和121mg/L,达到了管敦仪等人提出的啤酒在膜过滤除菌前β-葡聚糖含量应低于150mg/L的要求。

刘凯[3](2012)在《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生产纯生啤酒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选用海藻酸钠作为啤酒酵母细胞固定化载体,通过对固定化酵母细胞啤酒连续发酵工艺的研究,以及膜孔径大小、压力等因素对纯生啤酒膜过滤的影响,为固定化技术在啤酒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提高纯生啤酒风味和质量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研究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固化时间等因素对凝胶硬度的影响,优化出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的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5%、钙离子浓度2%、固化2h,在此条件下,载体硬度达482.74g。海藻酸钠载体固定化酵母进行啤酒连续发酵过程中,研究发酵温度、酒液流量和固定化酵母胶粒填充量等因素对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影响,获取连续发酵阶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12℃,酒液流量6L/h,胶粒填充量60%,此时发酵液中双乙酰含量最低,仅为0.085mg/L。采用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生产的啤酒主要理化指标与传统间歇发酵工艺生产的啤酒接近,对成品啤酒的品质和风味无不良影响。海藻酸钠载体固定化酵母啤酒连续后发酵工艺稳定性高,连续生产15d双乙酰含量稳定,酵母细胞活力无显着下降。采用错流膜过滤技术进行生啤酒过滤试验中,研究膜孔径大小、压力等因素对纯生啤酒错流膜过滤效果和渗透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醚砜膜可用于纯生啤酒的错流膜过滤。膜孔径越大,在初始阶段啤酒的渗透通量越大,随后稳定在0.6~0.9kg/m2·h。膜孔径对临界压力有影响,孔径越大,压力对通量的影响越大,压力超过一定值时,渗透通量趋于稳定。孔径为0.2μm、0.3μm和0.5μm的膜均有显着的除菌、除浊效果,采用0.5μm膜能满足生产需要。错流膜过滤有改善纯生啤酒理化指标的作用,截留双乙酰和蛋白质使纯生啤酒口味纯正爽口,风味稳定。

宫传立[4](2010)在《纯生啤酒的质量控制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啤酒产量已超4000万吨/年,纯生啤酒生产量还不到5%。纯生啤酒已代表中国啤酒市场的发展方向,它符合消费潮流,前景广阔。纯生啤酒与普通啤酒的根本区别在于普通啤酒是经过高温灭菌处理的熟啤酒,减少了啤酒原有的新鲜口味;纯生啤酒则未经高温杀菌,其口感新鲜,酒香清醇,口味柔和。

崔海波[5](2010)在《啤酒的紫外杀菌》文中提出啤酒作为生物发酵液体饮料,考虑到生物不稳定性和饮用安全性,大都经过杀菌工艺处理。但现在常用的热杀菌和膜过滤除菌都有损啤酒品质。本论文研究了啤酒的紫外杀菌,在保持啤酒原来风味和品质的基础上,使处理后生鲜啤酒不仅达到了国标中微生物卫生学标准,而且延长了保质期。首先,本论文研究了啤酒风味品评试验显示经紫外照射的啤酒与原啤酒在5%置信显着水平上无差别。即紫外杀菌装置处理啤酒对啤酒原风味几乎无损伤,可以进行紫外杀菌实验。其次,设计并实现了用于液体食品的光纤传输紫外不锈钢薄膜流杀菌装置进行啤酒杀菌实验。以金威2008瓶装啤酒作为测试酒样,以大肠杆菌(ATCC25922)、枯草芽孢(ATCC 9372)和酵母菌(AS2.4)作为指示微生物,在15根光纤每平方厘米,最佳3.0mm的板间距,两个杀菌装置串联的情况下杀菌率可以达到99.2%、99.9%和94%。其中对酵母菌效果不理想,但一定量活酵母存在反而使得啤酒风味更好。此外,对金威生啤杀菌实验显示在2.5mm的板间距下有最佳杀菌效果,对生啤天然生长大肠菌群、乳酸菌群、霉菌酵母菌群和菌落总数杀菌结果在3L/h流速下分别为0,6,70, 10cfu/ml,可满足国家标准GB2758-2005微生物标准。最后,从两方面研究紫外对啤酒品质的影响。其一,利用气相色谱测定啤酒中特定的风味及营养物质在紫外杀菌后芳香性酯类物质略有增加的基础上无显着变化;其二,测试生啤紫外杀菌后的保质期在4℃可以延长14天,25℃可以延长5天。啤酒的紫外杀菌在不破坏原来生啤新鲜风味、保持原来啤酒良好品质基础上,可以有效灭活微生物,从而增强啤酒的生物稳定性,延长保质期。这在未来实际应用中可能产生一种口味新鲜,价格低廉的新型啤酒品类,同时这也可能是解决液态食品安全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啤酒企业和消费者都有实际意义。

李姗姗[6](2009)在《桶内二次发酵法生产小麦啤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于啤酒质量特别是口味和营养要求不断提高,啤酒行业的技术和产品质量也在随着消费需要不断升级,从普通瓶装啤酒到桶装鲜啤酒,再到纯生啤酒,啤酒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高,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实验设计生产一种纯生桶内二次发酵小麦啤酒。其生产工艺为:以40%的小麦芽和60%的大麦芽为原料,采用优化的糖化工艺,增加44℃休止时间以增加小麦啤酒中重要呈香物质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含量。利用筛选出的上面发酵酵母No.303进行主发酵,发酵温度22℃,当残糖降至3.8°P时,结束主发酵。得到的发酵液除上面发酵酵母后,将下面发酵酵母No.308按照添加后发酵液中酵母个数为8×106-1×107个/mL的数量和1.5%浸出物(相当于3.8%主发酵液体积的11.0°P全麦芽汁)。立刻于无菌条件下灌装入无菌的5L桶内。将灌装入5L桶后的嫩啤酒进行后贮。后贮分为两个阶段,热贮为1819℃贮存7天,然后将迅速降温至68℃,冷贮14天。由此我们得到了一种原麦汁浓度为11.012.5°P,酒精度4.56.0%(v/v)的含酵母的浑浊小麦啤酒。采用桶内二次发酵工艺,二次添加酵母和可发酵性浸出物,利用酵母的生物活性,消耗啤酒容器中的残存溶解氧,克服了啤酒容器造成啤酒氧化的先天缺陷,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罐/桶装纯生鲜啤酒口味不新鲜和保证口味的新鲜却又无法长期保存的矛盾;进一步饱和二氧化碳,使其含量达到68g/L,令啤酒酒体更完美;含有活酵母,酒体呈均匀浑浊、色泽金黄,具有典型的古老德国小麦啤酒的酒体醇厚感;而且泡沫丰富,更富有营养。作为企业实际应用性课题,在我方的指导下企业于2008年1月试生产成功,并将产品推向市场。经过一年多的生产经营,消费者一致认为这种啤酒口味极其新鲜醇正,并且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同类进口产品,获得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同。实践证明,这种啤酒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周广田,李宁,任金艳[7](2007)在《纯生啤酒的特点和生产管理的重点》文中提出主要叙述了纯生啤酒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纯生啤酒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生产工艺、无菌过滤和无菌灌装等重点工序,严格实现无菌化操作,从而实现生产出优质的纯生啤酒。

贾凤超[8](2006)在《纯生啤酒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纯生啤酒酿造不仅是1个产品的生产,更重要的是生产理念的更新。作者从生产实际出发,对纯生啤酒酿造及其相关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把反映不同微生物状况的取样点分别定义为一级和二级微生物取样位点;一级取样位点的检测频次高于二级取样位点,后者期取样检测。2.用无菌压缩空气管道配置液体清洗接口,并在空气管道上串连逆止阀,防止麦汁窜入无菌压缩空气管道,防止麦汁冷却用薄板换热器及其清洗设备的泄漏及清洗、杀菌不彻底;根据污染菌特性及淡旺季生产频率建立不同的管道清洗杀菌制度。3.所有2次发酵酒生产的酵母不再作为种酵母,减少酵母污染可能性;无菌水制备时避免二次污染,过滤机前后设计缓冲罐及独立CIP设备,实现同时清洗、杀菌;啤酒过滤及清酒贮存系统采用定期清洗、杀菌工艺。添加罐使用CO2或N2备压,减少细菌污染机会。4.建立各种卫生制度。啤酒发酵以实现纯种酿造为中心;啤酒过滤以预防微生物二次污染为中心;CIP以预防颗粒物对被清洗设备的污染为中心。根据对CIP液温度、浓度、洁净度的不同要求,将CIP罐分为公用罐和专用罐两类。由12个CIP罐组成一体化CIP站,将CIP工艺操作过程分为几个独立单元,每个操作单元独立编程,明显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及CIP工艺的可改造性。5.尽可能早回收种酵母,提高酵母活力,发酵液过滤前采用瞬间深度冷却工艺处理,能有效提高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降温速度过快、离心泵及薄板换热器的机械剪切力会破坏酵母细胞,降低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使用四氢异构化α-酸,优泡剂、海藻酸丙二醇酯可以提高纯生啤酒初始泡持性,但不能抑制泡持衰减。

董小雷,张文杰,迟永卿[9](2005)在《生产纯生啤酒的关键要素》文中研究指明主要论述了如何控制关键因素如原料、设备、卫生和人员等 ,实现无菌化操作 ,生产优质纯生啤酒的目的。

万瑾[10](2005)在《纯生啤酒质量的稳定管理》文中研究说明 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生产纯生啤酒的厂家较多,不同厂家的情况不同,控制要求不同,质量的稳定性也不尽一样。现就我们的实际情况,谈谈纯生啤酒各环节稳定性的管理。1 主要原辅料的稳定性管理生产纯生啤酒的主要原辅料须达到以下要求:1)采用溶解良好,质量均匀,β-葡聚糖含量低,指标较好的淡色麦芽。2)采用刚碾的新鲜优质大米。3)使用贮藏指数低的优质酒花。

二、普通过滤机生产纯生啤的微生物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过滤机生产纯生啤的微生物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啤酒的纯生化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 啤酒纯生化的生产方式
    1.1 微生物抑制法
    1.2 紫外杀菌法
    1.3 无菌过滤法
2 生产管理的重点
    2.1 原料控制与工艺控制
        2.1.1 用水要求
        2.1.2 大米
        2.1.3 大麦芽
        2.1.4 合理的糖化工艺
        2.1.5 发酵工艺控制
    2.2 啤酒过滤的控制
    2.3 灌装车间的控制
        2.3.1 洗瓶
        2.3.2 空瓶检测
        2.3.3 冲瓶
        2.3.4 灌酒
        2.3.5 瓶盖消毒
        2.3.6 灌酒车间的消毒
3 完善的微生物检测系统
    3.1
    3.2 微生物检验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4 结论

(2)共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及其性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名词缩写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啤酒酿造的原辅料及特性
        2.1 啤酒酿造的主要原料—大麦
        2.2 啤洒酿造的辅助原料
        2.3 大麦和麦芽中与啤酒酿造有关的酶类
    3 啤酒酿造工艺
        3.1 原料粉碎
        3.2 糖化
        3.3 发酵
        3.4 后酵
        3.5 过滤
    4 啤酒过滤技术
        4.1 硅藻土过滤法
        4.2 膜过滤技术
        4.3 错流微过滤技术
    5 啤酒过滤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5.1 啤酒过滤问题产生的原因
        5.2 解决啤酒过滤困难的措施
    6 β-1,3-1,4-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6.1 β-1,3-1,4-葡聚糖酶的来源
        6.2 β-1,3-1,4-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6.3 β-1,3-1,4-葡聚糖酶的克隆表达和热稳定性研究
        6.4 β-1,3-1,4-葡聚糖酶的检测方法
        6.5 β-1,3-1,4-葡聚糖酶的应用
    7 β-1,4-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7.1 β-1,4-木聚糖酶的来源
        7.2 β-1,4-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7.3 β-1,4-木聚糖酶的克隆表达
        7.4 β-1,4-木聚糖酶的检测方法
        7.5 β-1.4-木聚糖酶的应用
    8 酿酒酵母展示表达系统
        8.1 酿酒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表达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8.2 常用酿酒酵母展示表达系统
        8.3 酿酒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表达系统的应用
        8.4 酿洒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表达系统的缺陷
    9 选题背景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分泌型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酵母的构建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和质粒
        1.2 引物
        1.3 主要试剂
        1.4 培养基
        1.5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密码子优化和基因合成
        2.2 PCR反应条件
        2.3 PCR产物纯化
        2.4 DNA片段的酶切与连接
        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2.6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8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2.9 基因测序
        2.10 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2.11 酿酒酵母的感受态制备和质粒的电击转化
        2.12 重组酵母的筛选及PCR检测
        2.13 酵母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2.14 透明圈实验
        2.15 β-1,4-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6 β-1,3-1,4-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优化和合成
        3.2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扩增
        3.3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扩增
        3.4 PGK1启动子基因的扩增
        3.5 MFα1基因的扩增
        3.6 PGK1-MFα1基因的连接和扩增
        3.7 ADH1终止子基因的扩增
        3.8 KanMX的扩增
        3.9 PGK1-MFα1的克隆
        3.10 ADH1终止子基因的克隆
        3.11 KanMX的克隆
        3.12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3.13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3.14 分泌表达β-1,4-木聚糖酶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15 分泌表达β-1,3-1,4-葡聚糖酶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16 共表达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17 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塘酶的分泌表达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三章 组成型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酵母的构建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和质粒
        1.2 引物
        1.3 主要试剂
        1.4 培养基
        1.5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PCR反应条件
        2.2 PCR产物纯化
        2.3 DNA片段的酶切与连接
        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7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2.8 基因测序
        2.9 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2.10 酿酒酵母的感受态制备和质粒的电击转化
        2.11 重组酵母的筛选及PCR检测
        2.12 酵母展示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2.13 透明圈实验
        2.14 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5 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6 酵母工程菌株细胞组分的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扩增
        3.2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扩增
        3.3 α-agglutinin基因的扩增
        3.4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3.5 α-agglutinin基因的克隆
        3.6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3.7 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8 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9 共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的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
        3.10 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在细胞表面的展示表达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四章 诱导型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酵母的构建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和质粒
        1.2 引物
        1.3 主要试剂
        1.4 培养基
        1.5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PCR反应条件
        2.2 PCR产物纯化
        2.3 DNA片段的酶切与连接
        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7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2.8 基因测序
        2.9 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2.10 酿酒酵母的感受态制备和质粒的电击转化
        2.11 重组酵母的筛选及PCR检测
        2.12 酵母展示表达载体的构建流
        2.13 酵母基因工程菌诱导产酶方法
        2.14 透明圈实验
        2.15 β-1,4-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6 β-1,3-1,4-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7 酵母工程菌株细胞组分的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GAL1启动子基因的扩增
        3.2 构建YEplac181-GMXAAK质粒
        3.3 构建YEplac181-GMGAAK质粒
        3.4 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5 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6 共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的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
        3.7 重组酿酒酵母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墉酶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五章 重组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的性质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培养基
        1.4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β-1,4-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2 β-1,3-1,4-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3 标准曲线制作
        2.4 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的表达
        2.5 酵母细胞的收集
        2.6 β-1,3-1,4-葡聚糖酶酶学性质研究
        2.7 β-1,4-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重组内切β-1,3-1,4-葡聚糖酶的底物专一性
        3.2 重组内切β-1,4-木聚糖酶的底物专一性
        3.3 β-1,4-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3.4 β-1,4-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
        3.5 β-1,4-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
        3.6 β-1,4-木聚糖酶的pH稳定性
        3.7 β-1,3-1,4-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3.8 β-1,3-1,4-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
        3.9 β-1,3-1,4-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
        3.10 β-1,3-1,4-葡聚糖酶的pH稳定性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六章 重组菌株的发酵性能
    1 材料与仪器
        1.1 主要试剂
        1.2 培养基
        1.3 菌株
        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生长曲线
        2.2 发酵力试验
        2.3 凝聚性试验
        2.4 热死火温度试验
        2.5 木聚糖含量与麦芽汁粘度的关系
        2.6 葡聚糖含量与麦芽汁粘度的关系
        2.7 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主发酵过程中分解木聚糖和葡聚糖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曲线
        3.2 发酵性能
        3.3 凝聚性
        3.4 热死灭温度
        3.5 麦芽汁粘度与β-葡聚糖含量的关系
        3.6 麦芽汁粘度与与木聚糖含量的关系
        3.7 木聚糖在啤酒主发酵过程中的降解
        3.8 葡聚糖在啤酒主发酵过程中的降解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七章 基因工程菌株酿酒试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酵母菌株及原料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麦汁培养基的制备
        2.2 啤酒酿造试验方法
        2.3 理化指标和性能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啤酒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3.2 酵母菌性能测试
    4 讨论与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具有降解木聚糖和葡聚糖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1.2 重组酶的酶学性质
        1.3 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性能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生产纯生啤酒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我国啤酒工业现状
    2 国内外纯生啤酒发展概况
    3 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应用
        3.1 固定化细胞技术
        3.2 固定化细胞方法
        3.2.1 吸附法
        3.2.2 包埋法
        3.2.3 交联法
        3.2.4 共价法
        3.3 固定化细胞载体
        3.3.1 有机高分子载体
        3.3.2 无机载体
        3.3.3 复合载体
        3.4 固定化啤酒酵母
        3.5 固定化细胞技术应用
        3.5.1 应用于食品发酵工业
        3.5.2 用于废水处理
        3.5.3 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
    4 啤酒发酵工艺
        4.1 间歇式发酵
        4.2 连续发酵
    5 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
    6 啤酒过滤技术
        6.1 发展状况
        6.2 传统啤酒过滤技术
        6.2.1 硅藻土过滤
        6.2.2 珍珠岩过滤
        6.2.3 膜过滤
        6.3 啤酒过滤新技术
        6.3.1 深床式多层次无菌过滤系统
        6.3.2 错流过滤
    7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7.1 立题意义
        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海藻酸钠固定化酵母细胞制备工艺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1.4 试验方法
        1.4.1 酵母菌悬液制备
        1.4.2 海藻酸钠固定化载体的制备
        1.4.3 海藻酸钠浓度对载体硬度的影响
        1.4.4 钙离子浓度对载体硬度的影响
        1.4.5 固化时间对载体硬度的影响
        1.4.6 固定化载体正交试验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1 酵母浓度
        1.5.2 海藻酸钠载体硬度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海藻酸钠浓度对载体硬度的影响
        2.2 钙离子浓度对载体硬度的影响
        2.3 固化时间对载体硬度的影响
        2.4 载体制备正交试验优化
        2.5 验证性试验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工艺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1.4 试验方法
        1.4.1 海藻酸钠固定化载体制备
        1.4.2 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系统
        1.4.3 发酵温度对双乙酰含量的影响
        1.4.4 酒液流量对双乙酰含量的影响
        1.4.5 胶粒填充量对双乙酰含量的影响
        1.4.6 固定化酵母连续后发酵正交试验
        1.4.7 啤酒主要物质含量及感官品评
        1.4.8 固定化酵母连续后发酵工艺稳定性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温度对双乙酰的影响
        2.2 酒液流量对双乙酰的影响
        2.3 胶粒填充量对双乙酰的影响
        2.4 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正交试验
        2.5 啤酒中主要物质含量及感官品评定结果
        2.6 固定化酵母连续后发酵工艺稳定性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纯生啤酒错流膜过滤工艺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1.4 试验方法
        1.4.1 材料预处理
        1.4.2 膜孔径对生啤酒渗透通量的影响
        1.4.3 压力对生啤酒渗透通量的影响
        1.4.4 膜孔径对纯生啤酒相关指标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膜孔径对生啤酒渗透通量的影响
        2.2 压力对生啤酒渗透通量的影响
        2.3 膜孔径对纯生啤酒相关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啤酒的紫外杀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啤酒的杀菌方式
        1.2.1 隧道式巴氏杀菌
        1.2.2 瞬时高温杀菌
        1.2.3 膜过滤除菌
        1.2.4 紫外杀菌
        1.2.5 四种杀菌方式比较
    1.3 紫外杀菌应用啤酒行业情况
        1.3.1 紫外啤酒杀菌面临的困难
        1.3.2 紫外啤酒杀菌的解决办法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1 紫外线作用啤酒基础研究
        1.4.2 紫外装置对啤酒杀菌实验
        1.4.3 紫外作用后啤酒品质影响
第2章 紫外线作用啤酒的基础研究
    2.1 引言
    2.2 目标测试啤酒筛选
    2.3 紫外穿透率测试
        2.3.1 光线液体传播的原理
        2.3.2 测定啤酒紫外穿透率
    2.4 紫外线对啤酒风味的影响
        2.4.1 啤酒的风味
        2.4.2 啤酒的感官品评
        2.4.3 紫外辐照啤酒风味品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紫外装置对啤酒杀菌实验
    3.1 引言
    3.2 紫外杀菌装置
        3.2.1 紫外杀菌装置原理
        3.2.2 紫外杀菌装置光源
        3.2.3 紫外杀菌装置光纤制备
        3.2.4 紫外杀菌装置杀菌室
    3.3 啤酒杀菌实验
        3.3.1 实验装置与流程
        3.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3 实验菌种与酒样
        3.3.4 装置灭菌与清洗
    3.4 啤酒中大肠杆菌紫外杀菌试验
        3.4.1 试验方法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 啤酒中枯草芽孢紫外杀菌实验
        3.5.1 试验方法
        3.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6 啤酒中酿酒酵母紫外杀菌试验
        3.6.1 试验方法
        3.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7 新鲜生啤紫外杀菌试验
        3.7.1 试验方法
        3.7.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紫外作用后啤酒品质影响
    4.1 引言
    4.2 紫外杀菌前后啤酒特定物质检测
        4.2.1 试验装置和方法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紫外杀菌啤酒保质期实验
        4.3.1 实验装置和方法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桶内二次发酵法生产小麦啤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啤酒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1.1 世界啤酒的发展历史
        1.1.2 中国啤酒的发展历史
        1.1.3 中国啤酒的发展现状
    1.2 小麦啤酒
        1.2.1 小麦
        1.2.2 小麦啤酒的起源与发展
        1.2.3 含酵母的小麦啤酒
    1.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3.1 课题产生的背景和选题依据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上面发酵酵母的筛选
        2.2.2 酵母的扩培工艺流程
        2.2.3 麦汁制备过程控制
        2.2.4 二次发酵工艺过程控制
    2.3 啤酒各项指标的测定
        2.3.1 啤酒中酒精含量的测定
        2.3.2 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测定
        2.3.3 发酵度的测定
        2.3.4 原麦汁浓度的测定
        2.3.5 啤酒酸度的测定
        2.3.6 啤酒色度的测定
        2.3.7 苦味质含量的测定
        2.3.8 大肠菌群的检测
        2.3.9 细菌总数的检测
        2.3.10 液体培养基NBB-B 检测啤酒有害菌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原料选择
        3.1.1 小麦麦芽
        3.1.2 酵母
        3.1.3 酿造用水
        3.1.4 啤酒花的选择
    3.2 麦汁制备
        3.2.1 麦芽粉碎
        3.2.2 糖化工艺优化
        3.2.3 麦汁过滤
        3.2.4 麦汁煮沸
        3.2.5 麦汁后处理工艺
    3.3 酵母菌种
        3.3.1 上面酵母与下面酵母
        3.3.2 上面发酵酵母菌种的筛选
        3.3.3 下面发酵酵母菌种的筛选
    3.4 主发酵
    3.5 灌装
        3.5.1 浸出物的添加
        3.5.2 下面发酵酵母的添加
    3.6 瓶内二次发酵
    3.7 啤酒检测结果
    3.8 啤酒有害微生物检测
        3.8.1 啤酒有害微生物
        3.8.2 啤酒有害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第4章 啤酒企业中试效果分析
    4.1 感官分析
    4.2 啤酒质量检验
    4.3 啤酒微生物检验
    4.4 经济效益分析
第5章 问题与探讨
    5.1 包装的选择
        5.1.1 玻璃瓶
        5.1.2 PET 瓶
        5.1.3 5L 啤酒桶
    5.2 小麦啤酒的酸味
    5.3 生产卫生与微生物控制
    5.4 库存以及售后的特殊存放条件
    5.5 瓶中压力对酵母发酵糖能力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纯生啤酒的特点和生产管理的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 纯生啤酒的特点[3]
    1.1 口感更新鲜
    1.2 口味更纯正
    1.3 生物稳定性与非生物稳定性更好
    1.4 营养价值更高
    1.5 纯生啤酒与熟啤酒的区别
2 生产管理的重点
    2.1 原料控制与工艺控制
        2.1.1 用水要求
        2.1.2 大米
        2.1.3 大麦芽
        2.1.4 合理的糖化工艺
        2.1.5 发酵工艺控制
    2.2 啤酒过滤的控制
    2.3 灌装车间的控制[5]
        2.3.1 洗瓶
        2.3.2 空瓶检测
        2.3.3 冲瓶
        2.3.4 灌酒
        2.3.5 瓶盖消毒
        2.3.6 灌酒车间的消毒
3 啤酒过滤、灌装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

(8)纯生啤酒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啤酒工业发展概况
    1.2 纯生啤酒开发的意义
    1.3 纯生啤酒生产技术综述
    1.4 立题背景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纯生啤酒酿造过程的污染微生物及关键控制点
    2.1 概论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培养基
        2.2.4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微生物检测计划及判定标准
        2.3.2 麦汁冷却及充氧
        2.3.3 残酒灭菌
        2.3.4 麦汁输送及啤酒发酵
        2.3.5 无菌水制备
        2.3.6 无菌空气、C02、N2 过滤
        2.3.7 啤酒过滤及清酒输送
    2.4 小结
3 纯生啤酒无菌酿造技术
    3.1 概述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提高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相关技术开发
    4.1 概述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2.4 主要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发酵工艺参数对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4.3.2 滤前深冷工艺对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4.3.3 鱼胶对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4.3.4 泡沫稳定剂对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4.4 小结
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生产纯生啤酒的关键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1 优质的原料
    1.1 水
        1.1.1 一般用水
        1.1.2 无菌水
    1.2 大米
    1.3 大麦芽
    1.4 制定合理的糖化工艺
2 先进的设备
    2.1 糖化和发酵设备
    2.2 过滤设备
    2.3 灌装设备
        2.3.1 洗瓶机
        2.3.2 灌装机压盖机
3 卫生管理严格
    3.1 清洗与杀菌
        3.1.1 气体的杀菌
        3.1.2 管道、阀门及罐体的清洗与杀菌
        3.1.3 啤酒过滤
        3.1.4 灌装车间的杀菌
    3.2 微生物检测
4 高素质的人才
5 总结

四、普通过滤机生产纯生啤的微生物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啤酒的纯生化生产[J]. 陈朋丹. 啤酒科技, 2015(06)
  • [2]共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及其性能的应用研究[D]. 鲁健章. 浙江大学, 2014(07)
  • [3]固定化酵母连续发酵生产纯生啤酒工艺研究[D]. 刘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4]纯生啤酒的质量控制措施[J]. 宫传立. 啤酒科技, 2010(07)
  • [5]啤酒的紫外杀菌[D]. 崔海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6]桶内二次发酵法生产小麦啤酒的研究[D]. 李姗姗.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09(03)
  • [7]纯生啤酒的特点和生产管理的重点[J]. 周广田,李宁,任金艳. 酿酒科技, 2007(05)
  • [8]纯生啤酒关键技术的研究[D]. 贾凤超. 江南大学, 2006(01)
  • [9]生产纯生啤酒的关键要素[J]. 董小雷,张文杰,迟永卿. 酿酒, 2005(02)
  • [10]纯生啤酒质量的稳定管理[J]. 万瑾. 啤酒科技, 2005(03)

标签:;  ;  ;  ;  ;  

普通过滤器生产纯生啤酒的微生物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