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UDY ON CLIMATIC FEATURES OF SURFACE TURBULENT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THERMAL SOURCES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赖欣,范广洲,华维,丁旭[1](2021)在《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区域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其中高原植被及热力作用的气候效应是高原陆气相互作用的两个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高原植被和陆-气水热交换的变化特征,高原植被及热力作用对高原季风、东亚季风和东亚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高原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呈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趋势。近几十年,高原NDVI、植被覆盖度和NPP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西藏东南部年平均和生长季平均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均呈增加趋势。(2)高原感热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呈显着减弱趋势,夏季高原大部分地区地表潜热通量呈增加趋势。(3)高原植被与高原地表热源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当高原植被退化成荒漠,会减少地表吸收的净辐射,减弱地表热源,导致南亚高压位置偏西,西太平洋副高减弱,中国南方和东北地区降水增加,北方地区降水减少。(4)当高原大气热源偏强(弱)时,高原夏季风偏强(弱)。高原大气热源与东亚夏季风的建立和维持密切相关。4-5月中旬高原加热效应使大气柱增温,有利于四周大气向高原汇合及热带暖湿气流北上,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高原加热作用也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的维持。近几十年高原春季感热减弱,造成我国东部降水北方异常偏少、南方异常偏多。高原上空各层年平均大气温度与高原夏季风显着相关。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当高原对流层低层至中上部升温而对流层上部降温时,我国江南和华南夏季降水显着偏多,东北降水显着偏少。
范广洲,吕世华,华维,朱克云,张永莉,赖欣[2](2021)在《青藏高原地-气水热交换特征及影响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科学考察和研究进展,详细总结了近年来高原地—气水热平衡和交换的特征,及其对高原低涡、降水和东亚季风的影响研究。青藏高原地气水热交换可通过边界层过程导致高原热力作用改变,同时还能通过影响高原低涡,引起降水非绝热加热释放导致高原热力作用乃至海陆热力差异异常从而影响东亚夏季风气候。研究发现冷空气事件、土壤湿度和地表潜热对边界层厚度有重要影响;高原土壤温、湿度对低值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原涡频数与地温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但土壤湿度与高原涡间无显着相关关系;高原热状况与高原涡频数间也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对高原低值系统降水分析发现高原涡降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波动剧烈呈多峰多谷变化;季风边缘区夏季降水与高原西部加热呈显着正关系,而与高原东部加热作用相关性并不显着;夏季风北部边缘区面积变化与高原中部和北部加热显着相关。研究结果进一步加深了对青藏高原气候学效应的理解。
郭小璇,王凯,李磊,张寒,马磊,姚志生,张伟,胡正华,郑循华[3](2021)在《若尔盖高原高寒草甸地表能量交换和蒸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若尔盖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地区地面水热通量观测数据非常缺乏。本研究基于涡动相关法,于2013年1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利用三维超声风温仪和红外开路二氧化碳/水汽分析仪在若尔盖高原一典型高寒草甸开展周年通量观测,以揭示其地表能量交换和蒸散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寒草甸地表能量通量各组分呈显着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年均值分别为94.5、21.0、51.8和1.2W·m-2。非生长季感热稍占优势,生长季潜热占绝对主导地位,波文比全年平均值为0.70,能量平衡闭合率年平均值为0.77。辐射是感热通量的主要气象影响因子,潜热通量则受温度、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共同影响。日蒸散量变化范围为0.12~5.09mm·d-1,全年平均值为1.82mm·d-1。非生长季蒸散主要受土壤表面导度因子控制,生长季则由辐射主导,土壤和植被表面导度因子为次要影响因素。在季节尺度上,蒸散的变化取决于降水分布,全年降水和蒸散量分别为682.7mm和673.6mm,其中生长季分别占全年总量的84%和82%。6-7月降水匮乏抑制了蒸散,此时土壤储水成为蒸散的主要水源,从全年看,降水基本都以蒸散的方式返回大气。与青藏高原上同类观测研究相比,地表能量通量和蒸散都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但观测到的年平均波文比和年蒸散量最大,气温、降水、地表植被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这一结果。研究数据可作为地面验证资料,用于若尔盖地区陆面模式参数化方案的优化和卫星遥感反演资料的校验。
赵兴炳[4](2021)在《青藏高原西部戈壁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与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文中认为地表能量平衡过程对净辐射进行分配与转换,是地表辐射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格局形成及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地表的能量平衡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探究各种地表的能量平衡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整体空气动力学方法在天气和气候模式中广泛应用,动力、热力粗糙度和稳定度等陆面参数是其工作之前提。青藏高原对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乃至东亚的天气气候的形成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关于青藏高原西部的研究长期缺乏。因此,在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镇建设近地层综合观测实验站,利用实验站获取的长期观测数据,分析该地区的能量平衡特征,计算陆面过程关键参数,评估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于数值模式模拟该地区陆面过程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青藏高原西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观测与研究的不足。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狮泉河常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辐射平衡过程和地表能量平衡过程的月平均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地表能量闭合情况及形成原因。狮泉河站以较弱(年平均2.17 m·s-1)的偏西气流为主导(年偏西风频次59.2%),气温季节变化明显,湿度较小(分析时段平均比湿2.6 g kg-1)但干湿季分明,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6-9月,气压变化符合典型高山气压变化特征。辐射平衡分量(向下短波辐射、向上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和向上长波辐射),热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和CO2通量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净辐射主要受向下短波辐射影响,向下长波辐射变化幅度(最大50 W m-2)比向下短波辐射变化幅度(最大1078.24 W m-2,最小632.14 W m-2)和向上长波辐射变化幅度(最大218.88 W m-2,最小132.67 W m-2)都小。干季潜热通量日变化很小,不超过5 W m-2。夏季下午(冬季午夜)CO2通量表现为明确的碳汇(源),强度可达0.1 mg m-2 s-1,可能是由土壤中生物和化学过程引起的,年平均而言,这种源、汇的作用可相互抵消。辐射、湍流通量和土壤热通量逐日白天(北京时10:00–19:00)平均序列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物理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是主要能量支出项,潜热通量在湿季可达到净辐射的20%。能量闭合率,夏季月份在0.6以上,冬季在0.5左右,实验期间平均为0.58。(2)计算分析了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的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结果表明:狮泉河站的零平面位移和动力粗糙度,各方位存在差异,零平面位移和动力粗糙度随方位的变化与各方位的粗糙元分布一致,平均而言动力粗糙度为5.58×10-2 m,零平面位移为0.44 m。热力粗糙度与大气层结状态有关,边界层大气层结以不稳定为主,Z95方案计算的不稳定层结热传输附加阻尼k B-1与基于观测数据采用Monin-Obukhov相似理论计算的结果分布最为接近。狮泉河地表反照率变化范围为0.18~0.24,全年平均为0.2,与沙漠和戈壁下垫面相当。狮泉河站土壤热容量、土壤热传导率、土壤热扩散率和土壤水通量密度年平均值依次为0.95×106 J m-3K-1、0.24 W m-1K-1、2.73×10-7 m-2 s-1和0.12×10-5 m s-1,受降水影响有微弱的变化,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敦煌戈壁的观测结果较一致。狮泉河干旱少雨,下垫面状况稳定,与所在区域一致,因此地表反照率、土壤属性参数具有区域代表性,可供相关研究参考。(3)基于Noah LSM评估了5种常用的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陆面模式模拟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oah LSM能够模拟出高原西部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向上长波辐射和土壤温度等的日变化趋势和季节特征,模拟结果对采用的稳定度参数化方案敏感,改进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可以提高陆面模式的模拟能力。与Noah LSM默认迭代方案相比,非迭代方案在计算效率方面具有优势。根据模型效率指数、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均方根偏差等统计参量综合评价,Li等提出的方案表现最佳,其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向上长波辐射以及10和40 cm土壤温度的模拟效率分别比Noah默认方案高1%,88%,8%,6%,和13%,该方案更适合于不稳定情形,而青藏高原西部狮泉河及类似地区不稳定情形发生频率较高,因此,该方案具有改善青藏高原陆面模型的潜在应用价值。
陈宇航[5](2021)在《冬季青藏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的联系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受到了显着的影响。北极海冰减少,青藏高原(下称“高原”)积雪减少,但在高原西部地区,近二十年来冰川略有扩张,高海拔地区积雪面积没有大范围地减少,这表明高原西部冰冻圈出现截然不同的气候响应,高原西部积雪气候变化是否与北极海冰存在联系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使用卫星观测的积雪和海冰数据、再分析数据和大气环流模式,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冬季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的年际和年代际联系,并通过动力学诊断和数值模拟对北极海冰影响高原西部积雪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存在显着的年际联系,高原中西部地区积雪深度增加,对应巴伦支海冰增加和拉布拉多海冰减少。积雪与海冰的联系主要通过两种北大西洋涛动下游环流型(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NAO)作为纽带。当对流层中层NAO的南部中心位于西欧附近时,NAO负位相激发由西欧传播至阿拉伯海北侧的南支罗斯贝波列,高原西南侧位势高度场降低,形成气旋式环流异常,促进南风水汽输送,有利于高原西部降雪和积雪深度增加。当对流层中层的NAO南部中心位于大西洋上空时,NAO负位相主要通过沿欧亚大陆传播的北支罗斯贝波列影响高原西部积雪;(2)巴伦支海冰增加且拉布拉多海冰减少易对NAO产生影响,加强NAO通过南支波列影响高原中西部积雪。海冰的影响主要由拉布拉多海冰减少形成,而巴伦支海冰增加可以调节拉布拉多海冰减少形成的下游罗斯贝波列的传播路径。大西洋中纬度海温异常有利于NAO通过南支罗斯贝波列影响高原西部积雪,大西洋中低纬度海温异常有利于NAO通过北支罗斯贝波列影响高原西部积雪;(3)高原西部积雪的年代际变化与海冰显着相关。积雪在1990年之前减少,1990年之后略微增加,积雪的年代际变化主要由NAO负位相期间高原西南侧气旋环流形成的经向风水汽通量辐合引起。NAO对积雪的年代际影响受到阿留申低压的调控,当NAO与阿留申低压同位相变化时,NAO对积雪的影响更为显着。北极海冰的年代际变化易促进南支罗斯贝波列的传播,加强NAO对高原西部积雪的年代际影响;(4)巴伦支海冰可以通过纬向风影响高原西部积雪。海冰的增加削弱海洋向大气的热输送,降低低层大气温度,增加欧亚大陆的经向温度梯度,加强极锋急流,激发由北极向高原传播的罗斯贝波列,形成高原北侧反气旋环流异常,在高原中西部形成东南风爬坡运动,有利于降雪的发生和积雪的累积。其季节滞后效应易通过经向风温度平流作用形成春季WP环流型响应,进而影响东亚春季降水,而高原西部积雪可以作为其季节滞后效应的气候预测因子。
王俏懿[6](2021)在《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地表热通量及蒸散发量异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选取喜马拉雅北坡三个综合观测站(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珠峰站)、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那曲站)及中国科学院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慕士塔格站)和南坡三个综合观测站(Kirtipur站、Simara站、Tarahara站)6个站点2016年的观测资料(南坡为2016年3月—11月)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南北坡地表热通量变化、下垫面加热方式和蒸散发等有何异同。所用的观测站资料包括常规气象资料、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以及地表辐射通量。论文中分析了各个观测站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变化特征、地表辐射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能量闭合程度、蒸散发变化特征以及热源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等,并将南北坡结果进行了对比,且分析了存在的异同并试图揭示其原因。研究结果如下:(1)喜马拉雅南北坡各个站点的降水分布基本一致,春冬季降水少,夏秋季降水多,最大降水量出现在5~9月份。南坡地区的土壤含水量远高于北坡地区,南坡地区Kirtipur站的土壤含水量在夏季时为北坡地区各站的2~4倍。北坡地区那曲站、珠峰站、慕士塔格站海拔高,气温偏低,且雨水相比于南坡而言较少;南坡的Kirtipur站、Simara站以及Tarahara站海拔低,气温偏高,常年都较为温暖,降雨量远高于北坡地且数值约为北坡地区各站的6~7倍。(2)北坡地区的波文比远大于南坡地区各站。各个站点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月平均日变化均呈单峰结构,北坡地区呈现出感热大潜热小,南坡地区潜热大感热小的热通量交换特征,表明下垫面加热方式北坡是以感热交换为主,南坡则是潜热交换占主导地位。(3)地表辐射平衡各分量日变化显着呈单峰结构,且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北坡的向下短波辐射和向上短波辐射均高于南坡,南坡因气温和地温远高于北坡导致向下长波辐射和向上长波辐射明显高于北坡,净辐射在春冬季是南坡较高,夏季与北坡相差略小。(4)地表反照率均为典型的“U”型日变化特征,早晚大中午小,5-10月份各站反照率均值北坡地区为0.21~0.23,南坡地区为0.14~0.16,由于南部地区植被状况好,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导致了其反照率低于北坡。(5)利用TDEC法订正土壤热通量得到的那曲站、珠峰站、慕士塔格站、Kirtipur站、Simara站以及Tarahara站的能量平衡闭合率分别为85.1%,51.2%,53.5%,64.3%,65.6%,68.2%,由于地表植被覆盖的影响致使南坡地区总体上的能量闭合程度优于北坡地区。(6)各个观测站蒸散发均有着显着的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最强,秋季和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北坡地区除那曲站外各站点月累计蒸散发量低于南坡。(7)地面热源与净辐射、地温、土壤含水量及气温的相关性显示,地面热源与净辐射、地温和气温的相关性都较为显着,基本上全部都通过了95%的显着性检验,与土壤含水量相关性较差。
张伟[7](2021)在《青藏高速冻土路基分层界面热效应及机械通风控温效能研究》文中认为多年冻土这一特殊的工程地质体是寒区工程建设的巨大挑战之一。高速公路“宽”、“厚”、“黑”特点,及其诱发的尺度热效应,使得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的修建面临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发现,已有的冻土路基调控温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宽幅路基带来的强吸热作用及次生病害的产生。因此,本文聚焦于冻土路基分层界面热效应及机械通风控温效能研究,首先基于冻土路基复杂耦合换热过程及青藏高原气象数据分析,建立了青藏高速冻土路基地气耦合换热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宽幅冻土路基换热特性及分离式路基合理间距;对不同气温条件下整体式和分离式路基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求解,基于冻土路基热收支平衡理念提出了主动导冷的分层界面热量控制调控温方法,并以路基下伏冻土人为上限不低于天然上限为调控目标,确定了关键参数;建立了机械通风路基计算模型,针对不同气温工况,评估了机械通风降温效果,设计了通风管道系统,并计算了通风系统能耗。通过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整体式路基传入基底总热量较分离式路基少,但基底单位长度传入热量多,说明整体式路基具有更为强烈的聚热效应。南北走向下,路中具有最大融化深度,且整体式路基最大融深显着大于分离式。以最小路基热扰动为考量,依据所建模型计算结果,可得出分离式路基合理间距约为9m(3倍路基高度)。(2)冷季时路基内存在高温融化核,整体式路基较分离式路基高温融化核面积更大且温度更高。整体式路基下伏冻土年平均地温年均升温率和最大融深均显着高于分离式,且随运营时间的增加,差距更为明显。随气温降低,整体式路基融化盘形态近似成比例缩小,分离式路基融化盘形态则趋于扁平化。同时,整体式路基融化盘面积均超过分离式路基,说明路基尺度效应将导致更为严重的冻土退化及融沉现象。(3)基于分层界面热量控制的冻土路基热量控制界面宜接近基底。对不同气温条件下整体式与分离式路基关键界面热量控制所需冷量量化分析发现:环境气温越高,界面热量控制所需冷量越多,且整体式路基所需冷量显着多于分离式。(4)机械通风控温路基结构可有效抬升人为冻土上限,在合理风速下,人为冻土上限形态横向分布均匀,冻土路基可长期保持较好热稳定性。年平均气温为-3.0℃分离式路基通风合理风速约为3m/s,所需电动机功率约为31.15W,沿公路走向单位千米能耗约为3.54k W;年均气温为-4.5℃分离式路基通风合理风速约为1m/s,所需电动机功率约为1.24W,沿公路走向单位千米能耗约为0.14kW。
王伟[8](2021)在《阳坡与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下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致灾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青藏工程走廊带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重要战略通道,区内密集分布着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和高压输变电工程等多项重大线性工程。随着西藏地区进一步发展,走廊带内工程密度将持续增加。走廊带整体呈南西四十五度走向,道路工程受路基阴阳坡效应明显。走廊带沿线由于热融与工程取土原因导致大量路侧湖塘的存在,在湖塘强烈的侧向水热侵蚀作用下,路基的水分场和温度场也将呈现强烈的非对称特征,进而诱发工程病害。阴阳坡或路侧湖塘对冻土路基换热特征的影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而上述双重因素共同作用于冻土路基换热过程的影响机制和耦合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通过现场监测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多年冻土区阴阳坡和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下路基病害致灾机理及防治研究。本文首先以青藏公路为研究主体,对西大滩至唐古拉山口段路基走向与路侧湖塘进行统计分析分布,选取K2952+300处阳坡和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下的典型路基断面,并于断面内布设温度-水分传感器探究路基内部水热迁移状况,根据监测数据对阳坡和路侧湖塘双重作用下路基水热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评估热棒对该路基病害的治理效果。为研究单一因素对冻土路基的热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开放系统冻土路基地气耦合模型,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对阳坡和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下冻土路基病害致灾机理进行分析。根据断面现场病害状况,基于冻土路基能量平衡理论提出机械式通风管治理路基非对称热效应,并通过数值计算对其治理效果进行验证分析。综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青藏公路西大滩至唐古拉山口段80%的路基走向为西南走向,受阴阳坡效应影响明显,西大滩至昆仑山垭口和不冻泉至五道梁段路基阴阳坡效应较为严重;青藏公路沿线250米内分布900多处路侧湖塘,沱沱河和楚玛尔河地区路侧湖塘分布较多;其中不冻泉至五道梁段路基工程受阴阳坡与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最为明显。(2)根据典型断面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热棒对于阳坡和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下路基热灾害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受其制冷性能的影响易造成蒸发端局部过冷,表现为路基温度场非对称分布。因其径向强烈制冷造成温度梯度增加,水分向冻结锋面迁移进而引起径向冻胀,最终引发严重的纵向裂缝等工程病害。(3)通过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冻土路基双重热影响进行解析,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阳坡和路侧湖塘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阳坡效应对冻土路基热影响显着强于湖塘的侧向热侵蚀,且随道路服役年限的增加阳坡效应影响权重逐渐增大。(4)基于冻土路基能量平衡理论提出的机械式通风管路基,可有效降低路基体及其下层已融化冻土层温度,改善阳坡和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下冻土路基非对称热效应;通风管作用五年时间路基中心和阳坡侧路肩处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分别抬升约2.3米和1.5米。
元天刚[9](2021)在《青藏高原吸收性气溶胶的来源及输送机制》文中认为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是中纬度拥有冰川量最多的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强大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对亚洲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大量观测指出青藏高原受到了外源污染物的影响,一些污染物浓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以黑碳和沙尘气溶胶较为明显。由于对太阳光具有强烈的吸收性,传输到高原的吸收性气溶胶会改变高原大气热力结构,加速积雪消融,因此也是高原显着增温的原因之一。因此,厘清青藏高原吸收性气溶胶的来源,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屏障,预测未来高原天气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with chemistry)模式进行了长时间模拟,结合多种观测手段分析了青藏高原沙尘和黑碳气溶胶的潜在来源及输送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相比,模式较好地再现了模拟区域温度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与站点观测的相关系数超过了0.96;与卫星和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站点观测相比,模式也抓住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印度北部、青藏高原地区、中国东部和北部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逐日变化和高原附近气溶胶的垂直结构特征,在一些站点与观测的相关系数高达0.65;通过与前人对高原黑碳气溶胶的采样结果相比,模式较为合理地展现了高原地面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分布。但是模式低估了印度和孟加拉国附近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这可能与南亚地区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忽略了排放清单的年变化特征以及参数化方案的不确定性有关。(2)对春夏两季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在各个方向的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原北部的沙尘与塔克拉玛干沙尘的经向输送有关。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夏季的起沙通量低于春季,但是从整个大气层的柱浓度来看,青藏高原北部和天山地区夏季的沙尘柱浓度显着高于春季,差值可达90 mg m-2。卫星观测和数值模拟也表明,夏季塔克拉玛干的沙尘粒子聚集在青藏高原北坡至天山一线3-8 km的高度处,浓度比春季高30μg m-3。进一步分析塔克拉玛干沙尘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输送通量发现,经向输出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尘的东向输出,特别是在夏季。从春季到夏季,东向输出通量由总输出量的74%减少至61%,而南向输出由21%增加至30%。春季冷空气较强,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起沙较高,但是由于高空强西风气流的影响,沙尘主要向东输送。而在夏季,西风急流北移减弱导致沙尘东向输出减少。伴随沙漠地区强的地表感热加热,沙尘粒子很容易抬升到3-8 km的高度并聚集。由于夏季高原近地表是一个强的辐合中心,塔克拉玛干沙尘在偏北风和地形抬升的作用下辐合进入高原并抬升,进一步影响高原热源。(3)研究了冬季高原黑碳气溶胶的来源及输送机制。结果表明,高原东坡是青藏高原地区黑碳气溶胶逐日变化最为显着的区域。当高原东坡黑碳气溶胶偏高时,东亚大气环流表现为:高原南侧西风气流增强,北侧西风气流减弱,东亚大槽东移。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印度的黑碳一方面会在对流层中层沿平直西风气流到达高原东部;另一方面在对流层低层伴随增强的南支西风气流到达高原南部。同时在中国西南地区强的西南气流会将源自四川盆地的黑碳气溶胶向青藏高原东北部输送。在边界层内,冷高压前增强的东北气流使得来自中国中部和东部的黑碳向高原东坡输送。与此同时,高原北侧减弱的西风气流和高原东坡异常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黑碳气溶胶的抬升,从而使得高原东坡至中国中部存在一个高浓度的黑碳气溶胶带。另一个环流形式与上述环流形式相反,导致高原黑碳气溶胶浓度偏低。两种大气环流模态可能与东亚低层经向温度梯度异常有关,这是因为冬季低层大气经向温度梯度的变化会通过瞬变涡反馈影响上层大气环流。
李娜[10](2020)在《青藏高原地面热源的计算及变率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位于副热带地区亚洲大陆中东部,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可以影响高原上空及其邻近区域的大气环流,同时也可以激发亚洲-太平洋涛动遥相关,调节着热带ENSO的发展,这说明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对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也有一定的影响。在青藏高原热力驱动下,大尺度的大气水分循环构成了一个持续的青藏高原“亚洲水塔”,进而调节着区域和全球的水循环。青藏高原加热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率对我国乃至整个季风区的降水有至关重要的调制作用。合理地计算青藏高原地面热源有助于加强我们对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的理解。然而,以往的研究使用多层温湿梯度、地表粗糙度、湍流交换系数等数据和整体输送方程计算地表热通量,由于在近地层这些变量的不确定较大,导致计算的青藏高原的地表热通量差异较大。最大熵产生(maximum entropy production,简称MEP)模型在计算地表热通量时可以避免使用近地层变量,仅需要使用地表净辐射、地表温度和空气湿度或者土壤湿度。因此,本文使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III)”观测资料、多种再分析资料(ERA5、ERA-Interim、JRA-55、MERRA-2、NCEP-I和NCEP-II)以及卫星资料,结合MEP模型计算1980-2018年夏季青藏高原全区的地面热源,并使用我国地面气象台站逐日降水量、0 cm地温、气温和风速以及多种统计方法,研究青藏高原地面热源变率和影响青藏高原热源变率的气候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使用2014年8月-2015年9月的TIPEX-III观测资料和MEP模型计算青藏高原中部安多站、班戈站、比如站、嘉黎站以及那曲站的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MEP模型计算的地表感热通量(SHMEP OBS)和潜热通量(LEMEP OBS)与观测的地表热通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高原中部五个站点的SHMEP OBS和LEMEP OBS与观测资料的相关系数(r)分别在0.88和0.73以上。SHMEP OBS和LEMEP OBS高原中部区域平均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34.3和55.5 W m-2。当观测的地表热通量的能量闭合率越接近1时,SHMEP OBS和LEMEP OBS与观测数据越接近。就数值而言,SHMEP OBS和LEMEP OBS的数值小于以往研究中由整体输送方法计算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同样地,使用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TIPEX-III观测资料和MEP模型计算高原西部狮泉河站夏季的SHMEP OBS和LEMEP OBS。结果表明,狮泉河站的SHMEP OBS和LEMEP OBS与观测资料的r分别为0.59和0.82,RMSE分别为11.1和9.2 W m-2。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MEP模型基于观测资料计算的高原中西部的SHMEP OBS和LEMEP OBS的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综上所述,MEP模型可以用于计算青藏高原中西部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2)使用2014年8月-2016年8月夏季的ERA5、ERA-Interim和MERRA-2的地表感热通量计算青藏高原中西部安多站、班戈站、比如站、那曲站和狮泉河站的感热通量(SHmerged),使用MEP模型和ERA5、ERA-Interim和MERRA-2的地表净辐射、地表温度、土壤湿度和地表潜热通量计算以上高原中西部五个站点的潜热通量(LEmerged)。结果表明,SHmerged和LEmerged与观测资料的r分别为0.81和0.69,RMSE分别为13.71和24.40 W m-2。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SHmerged和LEmerged的r和RMSE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基于以上融合方案,本文计算了1980-2018年夏季青藏高原全区的SHmerged和LEmerged。SHmerged在高原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区的夏季年平均值分别为37.4、45.0、45.7以及41.8 W m-2,且呈现出从高原东南部向高原西北部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LEmerged在高原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区的夏季年平均值分别为65.9、43.1、28.6以及49.4 W m-2,呈现从高原东南部向高原西北部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3)在1980-2018年夏季,SHmerged在青藏高原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区以-1.0、-1.3、-0.35以及-0.94 W m-2 decade-1的趋势下降,LEmerged在青藏高原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区以1.2、1.4、0.2以及1.0 W m-2 decade-1的趋势上升。SHmerged和LEmerged均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高原全区的SHmerged在1980-1994年上升(3.4 W m-2 decadal-1),在1995-2018年下降(-2.2 W m-2decadal-1),LEmerged在1980-1995年下降(-3.4 W m-2decadal-1),在1996-2018年上升(1.5 W m-2 decadal-1)。地面热源(Qmerged=SHmerged+LEmerged)在高原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全区的线性趋势分别为0.2、0.1、-0.2以及0.1 W m-2 decadal-1。青藏高原全区的Qmerged和LEmerged有显着正相关(r=0.48),因此,LEmerged对青藏高原全区的Qmerged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1980-2018年夏季青藏高原全区的SHmerged与地气温差呈现显着的正相关(r=0.51),这说明,地气温差对SHmerged的年代际变化影响较大,尤其是在青藏高原中东部地区。1980-2018年夏季青藏高原全区的LEmerged与土壤湿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r=0.44),这说明,降水和土壤湿度对LEmerged的年代际变化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青藏高原中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
二、STUDY ON CLIMATIC FEATURES OF SURFACE TURBULENT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THERMAL SOURCES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CLIMATIC FEATURES OF SURFACE TURBULENT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THERMAL SOURCES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原植被变化特征 |
3 高原陆-气水热交换的变化特征 |
4 高原植被及热力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的影响 |
4.1 高原植被变化对东亚区域气候的影响 |
4.2 高原热力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的影响 |
4.2.1 高原大气热源对高原季风、东亚季风的影响 |
4.2.2 高原地表热源、积雪及反照率对东亚季风和气候的影响 |
4.2.3 高原上空大气温度与高原季风、东亚区域气候的关系 |
5 结论与讨论 |
(2)青藏高原地-气水热交换特征及影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原地-气水热交换对大气边界层过程的影响研究 |
1.1 高原积雪对土壤不同冻融阶段温湿变化的影响 |
1.2 土壤湿度对高原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影响 |
1.3 典型冷空气事件对高原湖泊大气边界层的影响 |
1.4 地表感热和潜热对高原大气边界层厚度的影响 |
2 高原地-气水热交换对非绝热加热的影响和相对贡献 |
2.1 土壤湿度对地表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影响 |
2.2 高原积雪对地表感热通量的贡献 |
2.3 降水凝结潜热对大气热源的贡献 |
3 高原地-气水热交换对高原低涡的影响机理 |
3.1 土壤温度对高原涡频数和强度的影响 |
3.2 地表感热和潜热对高原涡频数和发展的影响 |
3.3 高原热低压对高原涡频数和强度的影响 |
3.4 高原季风活动对高原涡的影响 |
4 高原地-气水热交换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机理 |
4.1 高原土壤湿度对东亚季风及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
4.2 高原温度与东亚季风之间关系 |
4.3 高原大气热源与东亚夏季风和川渝夏季旱涝的关系 |
4.4 高原大气热源年际和季节内变化对季风边缘区/带异常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3)若尔盖高原高寒草甸地表能量交换和蒸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站点概况 |
1.2 通量观测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观测期环境因子变化 |
2.2 观测期地表参数变化 |
2.3 观测期能量交换分析 |
2.3.1 能量通量的季节变化 |
2.3.2 能量通量的日变化 |
2.3.3 能量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4 能量分配 |
2.4 观测期地表蒸散变化 |
2.5 观测期水分收支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4)青藏高原西部戈壁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与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观测研究进展 |
1.2.2 青藏高原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研究进展 |
1.2.3 近地层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观测实验与研究方法 |
2.1 观测实验站点 |
2.2 观测实验仪器 |
2.3 观测实验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
2.3.1 慢响应传感器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 |
2.3.2 快响应传感器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 |
2.4 研究方法 |
2.4.1 湍流通量观测与参数化方法 |
2.4.2 地表能量闭合率 |
2.4.3 陆面过程参数和土壤热属性参数计算方法 |
2.4.4 湍流通量参数化方案适用性评估方法 |
第3章 青藏高原西部地表能量平衡季节特征分析 |
3.1 气象背景分析 |
3.2 地表能量月平均日变化 |
3.2.1 辐射分量月平均日变化 |
3.2.2 湍流通量月平均日变化 |
3.3 地表通量季节变化 |
3.3.1 辐射分量季节变化 |
3.3.2 湍流通量季节变化 |
3.4 地表能量平衡特征 |
3.5 小结 |
第4章 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参数与土壤热属性参数计算 |
4.1 稳定度 |
4.2 动力粗糙度和零平面位移 |
4.3 热力粗糙度 |
4.4 地表反照率 |
4.5 土壤热属性参数 |
4.6 小结 |
第5章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介绍与对比 |
5.1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介绍 |
5.2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比 |
5.2.1 稳定情形下稳定度方案对比 |
5.2.2 不稳定情形下稳定度方案对比 |
5.3 小结 |
第6章 稳定度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模拟的影响研究 |
6.1 模拟试验设计 |
6.2 模拟结果分析 |
6.2.1 湍流通量 |
6.2.2 辐射通量 |
6.2.3 土壤温度 |
6.2.4 土壤湿度 |
6.3 模拟结果讨论 |
6.3.1 稳定和不稳定情形下各参数化方案模拟差异 |
6.3.2 稳定度方案影响模拟结果的机制 |
6.3.3 模拟时长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与研究特色 |
7.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习工作经历 |
三、主持和参与的部分科研项目 |
四、获奖情况 |
五、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5)冬季青藏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的联系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高原积雪的变化特征 |
1.2.2 高原积雪变化的影响因子 |
1.2.3 高原积雪的气候效应 |
1.2.4 北极海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
1.2.5 北极海冰的气候效应 |
1.3 研究问题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观测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值模式 |
第三章 冬季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的异常变化特征 |
3.1 高原西部积雪的异常变化特征 |
3.2 北极海冰的异常变化特征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冬季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的联系 |
4.1 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年际间的关系 |
4.1.1 高原西部积雪与大西洋北侧海冰的关系 |
4.1.2 两类NAO环流型在积雪与海冰联系中的作用 |
4.2 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年代际间的关系 |
4.2.1 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的年代际关系 |
4.2.2 第一类NAO环流型在积雪与海冰联系中的作用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冬季北极海冰通过NAO影响高原西部积雪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数值模拟性能评估和试验设计 |
5.1.1 数值模拟性能评估 |
5.1.2 数值试验设计 |
5.2 北极海冰通过NAO影响高原西部积雪年际变化的数值试验 |
5.2.1 统计分析结果 |
5.2.2 数值模拟结果 |
5.3 北大西洋海温通过NAO影响高原西部积雪年际变化的数值试验 |
5.4 北极海冰通过NAO影响高原西部积雪年代际变化的数值试验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冬季巴伦支海冰对高原西部积雪及东亚春季降水的年际影响 |
6.1 冬季巴伦支海冰通过欧亚大陆西风带影响高原西部积雪 |
6.2 冬季巴伦支海冰影响高原西部积雪的数值试验 |
6.3 冬季巴伦支海冰与高原西部积雪对东亚春季WP环流型的影响 |
6.4 结论和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未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地表热通量及蒸散发量异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地气相互作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观测数据与处理介绍 |
2.1 观测站点概况 |
2.2 数据和数据处理方法 |
2.2.1 涡动数据处理和数据质量控制 |
2.2.2 土壤热通量的计算方法(TDEC) |
2.2.3 地表能量平衡方程 |
第三章 喜马拉雅南北坡基本气象要素和地表湍流通量的变化特征 |
3.1 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
3.2 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地表热通量变化特征 |
3.3 小结 |
第四章 喜马拉雅南北坡能量交换特征 |
4.1 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地表辐射的日变化特征 |
4.2 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地表辐射的月变化特征 |
4.3 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地表反照率的变化特征 |
4.4 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能量平衡闭合程度变化特征 |
4.5 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地表蒸散发季节变化特征 |
4.6 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地表蒸散发月变化特征 |
4.7 小结 |
第五章 喜马拉雅南北坡地表热源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5.1 地表热通量月平均季节变化 |
5.2 地面热源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青藏高速冻土路基分层界面热效应及机械通风控温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多年冻土路基调控温措施研究 |
1.2.2 多年冻土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藏高速冻土路基地气耦合换热数值模型研究 |
2.1 冻土路基地气耦合换热数值模型的建立 |
2.1.1 冻土路基地气耦合换热过程 |
2.1.2 控制方程的建立 |
2.1.3 物理模型的建立和热物性参数选取 |
2.1.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2.2 数值模型验证 |
2.3 宽幅冻土路基换热特性及分离式路基合理间距 |
2.3.1 物理模型及计算工况 |
2.3.2 宽幅冻土路基换热特性 |
2.3.3 宽幅冻土路基人为上限 |
2.3.4 分离式路基合理间距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藏高速冻土路基尺度热效应研究 |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 冻土路基温度场变化分析 |
3.2.1 冻土路基温度场年内变化分析 |
3.2.2 冻土路基温度场年际变化分析 |
3.3 冻土路基年平均地温变化分析 |
3.4 冻土路基融化特征分析 |
3.4.1 冻土路基不同位置融化深度对比分析 |
3.4.2 冻土路基最大融化深度对比分析 |
3.4.3 冻土路基融化盘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分层界面热量控制的冻土路基调控温方法 |
4.1 冻土路基分层界面热量控制调控温方法 |
4.2 冻土路基分层界面温度及热通量分析 |
4.2.1 冻土路基分层界面温度分析 |
4.2.2 冻土路基分层界面热通量分析 |
4.3 冻土路基分层界面热量控制关键参数确定 |
4.3.1 热量控制时段确定 |
4.3.2 关键界面高度确定 |
4.3.3 关键界面冷量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械通风路基调控温效果数值分析 |
5.1 机械通风路基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5.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5.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5.2 机械通风路基调控温效果分析 |
5.2.1 风速估算 |
5.2.2 调控温效果分析 |
5.3 通风系统能耗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阳坡与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下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致灾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阴阳坡效应防治措施研究现状 |
1.2.2 冻土区路侧湖塘演化机理及其热效应研究现状 |
1.2.3 多年冻土人为上限抬升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多年冻土区路基热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青藏公路阴阳坡与路侧湖塘分布特征研究 |
2.1 青藏公路阴阳坡效应分布统计 |
2.2 青藏公路路侧湖塘分布统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阳坡与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下典型断面监测分析 |
3.1 K2952+300监测断面概况 |
3.2 青藏公路K2952+300断面监测方案设计 |
3.3 路基断面温度场监测与结果分析 |
3.3.1 路基典型位置地温分析 |
3.3.2 路基温度场对比分析 |
3.4 路基断面水分场监测与分析 |
3.5 路侧热融湖塘水温监测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数值计算模型研究 |
4.1 冻土路基温度场特征 |
4.2 冻土路基温度场传热求解过程 |
4.3 边界条件 |
4.3.1 风速风向边界条件 |
4.3.2 气温边界条件 |
4.3.3 其他边界条件 |
4.4 物理模型及物性参数 |
4.4.1 物理模型 |
4.4.2 物性参数 |
4.5 模型验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双重热影响致灾机理分析 |
5.1 初场条件导入 |
5.2 路基温度场计算 |
5.3 双重热影响致灾机理分析 |
5.3.1 阴阳坡热影响分析 |
5.3.2 路侧湖塘热影响分析 |
5.3.3 双重热效应影响权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冻土路基非对称热效应治理措施 |
6.1 通风路基控温技术原理 |
6.2 通风管路基模型建立 |
6.2.1 初场条件 |
6.2.2 边界条件 |
6.3 机械通风理论分析 |
6.3.1 通风管布设方式 |
6.3.2 通风参数选取 |
6.4 通风管治理效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青藏高原吸收性气溶胶的来源及输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青藏高原吸收性气溶胶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 |
1.2.2 青藏高原沙尘气溶胶研究进展 |
1.2.3 青藏高原黑碳气溶胶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论文的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1.1 地面观测资料 |
2.1.2 卫星观测资料 |
2.1.3 再分析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WRF-Chem模式 |
2.2.2 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沙尘气溶胶与塔克拉玛干沙尘的联系 |
3.1 引言 |
3.2 模式评估 |
3.3 TD沙尘的释放和传输 |
3.4 TD沙尘经向输送机制 |
3.5 夏季TD沙尘经向传输的观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黑碳气溶胶的来源及其与冬季大气环流的联系 |
4.1 引言 |
4.2 冬季气溶胶模拟效果的评估 |
4.3 冬季青藏高原黑碳浓度变化显着的区域及输送路径 |
4.4 影响高原黑碳浓度变化的大气环流模态及其与温度的可能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青藏高原地面热源的计算及变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青藏高原热源观测资料研究进展 |
1.3 基于观测资料计算青藏高原热源研究进展 |
1.4 基于陆面模型计算青藏高原热源研究进展 |
1.5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科学假设 |
1.6 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
2.1 数据 |
2.1.1 观测资料 |
2.1.2 再分析资料 |
2.1.3 卫星资料 |
2.2 方法 |
2.2.1 MEP模型 |
2.2.2 统计指标 |
2.2.3 线性趋势分析法 |
2.2.4 显着性检验 |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中部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计算 |
3.1 引言 |
3.2 青藏高原中部的基本气象要素特征以及地表能量平衡分析 |
3.3 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模拟 |
3.4 本章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西部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计算 |
4.1 引言 |
4.2 青藏高原西部观测资料的能量平衡特征 |
4.3 基于观测资料和MEP模型计算青藏高原西部的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
4.4 基于再分析资料和MEP模型计算青藏高原西部的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
4.5 本章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地面热源的计算 |
5.1 引言 |
5.2 再分析资料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评估 |
5.3 基于再分析资料和MEP模型模拟的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评估 |
5.4 夏季青藏高原全区的地面热源的计算 |
5.5 本章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地面热源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
6.1 引言 |
6.2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
6.3 青藏高原地面热源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
6.4 影响青藏高原地面热源的气候因子 |
6.5 本章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变量参数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STUDY ON CLIMATIC FEATURES OF SURFACE TURBULENT HEAT EXCHANGE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THERMAL SOURCES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进展[J]. 赖欣,范广洲,华维,丁旭. 高原气象, 2021
- [2]青藏高原地-气水热交换特征及影响研究综述[J]. 范广洲,吕世华,华维,朱克云,张永莉,赖欣.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4)
- [3]若尔盖高原高寒草甸地表能量交换和蒸散研究[J]. 郭小璇,王凯,李磊,张寒,马磊,姚志生,张伟,胡正华,郑循华. 中国农业气象, 2021(08)
- [4]青藏高原西部戈壁地表能量平衡特征与湍流通量参数化研究[D]. 赵兴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冬季青藏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的联系及其机理研究[D]. 陈宇航.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6]喜马拉雅南北坡地区地表热通量及蒸散发量异同分析[D]. 王俏懿. 兰州大学, 2021(09)
- [7]青藏高速冻土路基分层界面热效应及机械通风控温效能研究[D]. 张伟. 长安大学, 2021
- [8]阳坡与路侧湖塘双重热影响下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致灾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 王伟. 长安大学, 2021
- [9]青藏高原吸收性气溶胶的来源及输送机制[D]. 元天刚. 兰州大学, 2021(09)
- [10]青藏高原地面热源的计算及变率研究[D]. 李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