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自发随意运动功能的恢复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自发随意运动功能的恢复

一、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自发性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论文文献综述)

高松坤[1](2021)在《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颈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预后较差的疾病,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颈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体感诱发电位在临床上用来辅助脊髓疾病的诊断和术中脊髓功能监测。(1)目的:针对脊髓型颈椎病制作了大鼠颈髓慢性压迫模型分析,分析行为学、体感诱发电位和组织病理学随压迫时间的变化。方法:建立了大鼠C5节段慢性颈髓压迫模型,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压迫1周、2周、4周、8周、12周、24周时行行为学评分、体感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在压迫1周时BBB评分最低,随着压迫时间逐渐升高,在压迫4周后达到平台期;SEP幅值在压迫1周时最低,随着压迫时间逐渐幅值逐渐恢复,压迫4周后逐渐稳定;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在压迫2周时最少,脊髓后索髓鞘蓝染强度在压迫1周、2周、12周、24周时均小于对照组,脊髓前索髓鞘蓝染强度在术后4周、8周、12周、24周时均小于对照组。结果显示本模型在建模成功后1周-2周神经损伤最严重,4周后神经功能逐渐稳定,4周-8周为稳定期,8周-24周大鼠自发性恢复达到平台期,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本模型脊髓损伤在研究治疗时机的最佳观察窗口在压迫后4周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最佳观察窗口在4-6周,大鼠损伤后6-8周成为研究干预方法的效果观察期,SEP可作为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2)目的:在大鼠慢性颈髓模型上模拟不同减压时间行为学、SEP和组织病理学减压前后的变化。方法:在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取出压迫材料模拟手术减压,4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减压组每组10只,不减压组和对照组各5只,分别在压迫1周、2周、3周、4周时进行模拟减压,在减压术后4周行行为学、体感诱发电位、组织病理学评估。结果:在压迫1周时减压,BBB评分较减压前改善,压迫2周时减压BBB评分较减压前无差别;在压迫1周时减压SEP幅值较减压前升高,在压迫2周时减压后相比压迫1周、对照组幅值降低;在压迫1周时减压脊髓后索髓鞘染色强度较减压前增大,在压迫2周时减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较减压前减少,相比压迫1周时减压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后索髓鞘染色强度降低。结论:在压迫1周时减压可改善脊髓功能和脊髓病理损伤,在压迫2周时减压其效果较1周时减压差,提示早期减压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改善脊髓病理损伤。(3)目的:对比SEP时频分析在大鼠颈髓压迫、挫伤、牵拉损伤模型的时频成分(TFCs)分布特征。方法:分别建立大鼠颈髓C5节段压迫损伤、挫伤、牵拉损伤模型,每组各10只,对照组10只,在损伤后行正中神经SEP数据采集,采集的SEP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TFCs分布区域进行分析。结果:取最大的成分为主成分,挫伤组主成分在潜伏期相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挫伤组相较压迫损伤组主成分潜伏期延长,各组SEP主成分在频率分布上无明显差异,挫伤组主成分能量值相较对照组降低;其他成分为次成分,比较各组次成分PDF(概率密度函数)分布,标记概率密度最高的三个位置为S1、S2、S3,各组S1、S2、S3有着相似的位置分布,在S1挫伤组、牵拉损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3个损伤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在S2挫伤组、牵拉损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各组频率相差不大,在S3压迫组、挫伤组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3个损伤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压迫损伤组、挫伤组、牵拉损伤组的TFCs存在差异特征。综上,本模型脊髓损伤在研究治疗时机的最佳观察窗口在压迫后4周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的最佳观察窗口在4-6周,大鼠损伤后6-8周成为研究干预方法的效果观察期,早期减压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改善脊髓病理损伤,SEP可作为评价脊髓损伤程度的指标,不同损伤模式的SEP时频成分存在差异特征。

王文丽[2](2021)在《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静息态fMRI和EEG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MRI研究[目的]从大脑结构、功能、网络不同层面研究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改变,探究灰质体积(GMV)和皮层形态的改变,以及结构协方差网络(SCNs)的拓扑属性差异,研究GMV变化和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局部一致性(ReHo)和低频振幅(ALFF)探讨静息状态下大脑功能网络的差异,以更全面地认识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重塑改变,为这类患者制定更准确和具体的康复训练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4例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利用基于灰质的形态学测量法(VBM)和基于皮层的形态学测量法(SBM)分析大脑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基于GMV和皮层形态的SCNs图论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病程在1年内的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SCNs的变化,采用偏相关分析来探讨GMV变化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ReHo和ALFF值,探究静息状态下神经元自发活动的差异。[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左侧中额叶皮层、右上眶额叶皮层和左下眶额叶皮层GMV下降(FWE校正,体素水平p<0.05)。②SBM分析,患者组较健康对照组在眶额叶外侧和脑岛区域折叠系数降低,额上回区域沟深减少,中额叶前部、颞上回、额下回岛盖部、额下回三角部区域皮层厚度明显降低(P<0.001,团块水平FWE校正)。③基于灰质体积结构共变网络分析,患者组右侧前扣带皮层(ACC)和左下眶上额皮质(OFC)的中介中心性(BC)明显增高,双侧中OFCs节点度和节点效率明显增高。患者组右侧壳核B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④基于皮层厚度结构共变网络分析,患者组左侧三角部和左内嗅皮层的BC明显增高,而左侧中央前回的BC低于健康对照组;患者组双侧楔状叶的节点度和节点效率明显降低;右侧顶上皮层的节点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⑤偏相关分析仅显示患者组右侧中额叶皮层的GMV与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呈负相关(r=-0.503,p=0.017)。⑥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右中央后回、右小脑、右梭状回的ReHo明显增高(p=0.001,cluster=10)。⑦双侧小脑ALFF增高(p=0.05,cluster=80)。[结论]①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GMV减少主要涉及心理认知相关脑区,而非感觉运动脑区,心理认知脑区信息传递效率提高,神经心理治疗应被考虑到康复治疗的早期阶段,以防止不可逆的心理认知脑区的结构变化。②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初级运动皮层以及视觉相关的脑区的信息传递效率降低,而与运动控制相关的脑区信息传递效率增加,主要涉及到运动观察和运动模仿,为康复训练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③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自发神经元活动发生了变化,主要涉及躯体感觉运动相关脑区。第二部分 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静息态EEG研究[目的]探讨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静息态脑电(EEG),包括脑电波的活动特征及脑电波的相干性(Coherence),探寻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方法]本研究按照入选标准招募了 27例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利用功率谱和相干性分析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大脑自发脑电的频域特征。[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Delta、Theta、Alphal频段的功率谱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余频段的脑电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②患者组的注意指数(TBR)(p=0.484)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③与健康对照组的脑电相干分析比较,闭眼状态下,患者组在Theta、Alpha1、Alpha2频段各电极对的相干系数低于健康对照组,睁眼状态下各脑电波的电极对相干系数无显着差异。[结论]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静息态Delta、Theta、Alpha频段功率谱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患者的抑郁、情绪、认知相关,而这类患者的注意力障碍可能是被忽略的方面。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相干值的变化可能是损伤后出现工作记忆及注意力、任务执行能力下降的可能原因。第三部分 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后的纵向fMRI及EEG研究[目的]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及脑电(EEG)研究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发生的改变。[方法]本研究共招募8例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工伤患者。利用VBM、SBM方法,以及基于GMV和皮层形态的SCNs图论网络分析研究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经过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大脑的结构和网络的变化;通过ReHo和ALFF分析,探究康复训练后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变化。通过静息状态下EEG功率谱和相干值的分析研究康复训练后的神经电生理改变。[结果]①经过康复训练后患者的体空间GMV较训练前显着增加,中央后回、中央前回、扣带回、海马旁回的皮层厚度较康复训练前增加;②拓扑结构网络分析发现全局属性在康复训练前后无显着性差异,基于GMV的结构共变网络分析发现训练后颞下回的节点度增加和杏仁核、梭状回的BC增高,而基于SBM的结构共变网络分析发现眶额叶、颞上回的节点度增加;③静息态核磁共振中ReHo和ALFF较训练前减低。④脑电分析发现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部分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患者的Delta、Theta、Alpha、Beta频段的功率较3个月前有变化,主要在额区、顶区、枕区;大部分脑区之间相干性增高。[结论]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大脑结构及功能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除了涉及感觉运动功能相关的脑区,还涉及到与情绪行为、认知、视觉等非运动感觉区域的脑区,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在以后的康复训练中在关注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的同时,情绪行为及认知方面也需要被关注。

宋旆文[3](202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CM)对神经分化和免疫炎症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在体外细胞实验,将BMSC-CM和神经干细胞(NSCs)进行共同培养7天,随后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共培养7天后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比例。在动物实验通过建立脊髓孙损伤动物模型,注射BMSC-CM利用组织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其对损伤局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再生的影响。同时,利用ELISA、WB、He染色、BBB评分,分别检测BMSC-CM对损伤局部炎症因子表达、神经细胞凋亡、空洞大小及大鼠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细胞实验发现,BMSC-CM的加入共培养7天后,明显提高神经元所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同时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所占比例。在脊髓损伤局部,BMSC-CM治疗也能够促进损伤空洞周围瘢痕减少,促进神经元再生和神经纤维向瘢痕内芽生。同时,还发现BMSC-CM能够通过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上调抗炎因子分泌,进而减少损伤局部细胞凋亡、空洞大小,提高下肢神经功能评分。结论:BMSCs在抑制脊髓损伤后过度炎症反应和有效促进内源性NSCs更多的向神经元方面两个方面,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目的:检测BMSC-CM对BMP/Smad 1/5/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在NSCs中分别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和BMP+BMSC-CM共培养7天,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SCs分化情况。WB检测BMSC-CM对p-Smad 1/5/8表达的影响;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利用WB检测BMSC-CM对脊髓损伤大鼠局部组织BMP4和p-Smad 1/5/8表达的影响。结果:在NSCsz中加入BMP4后,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比例明显增高,但这一生物学效应在加入BMSC-CM后,受到明显抑制,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比例下降,同时Map-2阳性神经元比例增高。WB结果表明BMSC-CM能够明显抑制NSCs早期p-Smad 1/5/8的表达。在脊髓损伤动物局部组织,BMSC-CM处理的大鼠,其局部BMP4和p-Smad 1/5/8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抑制BMP4/Smad 1/5/8信号通路,BMSCs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减少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目的:验证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BMSCs诱导SCI大鼠神经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利用HGF和BMP4与NSCs共培养,检测其p-Smad 1/5/8表达及对其分化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ELISA、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等方法研究HGF对SCI大鼠神经细胞再生和炎症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了HGF/c-Met与BMP/smad1/5/8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利用c-Met抑制剂或和si RNA,通过阻断BMP/c Met信号通路和沉默BMSCs中HGF的表达,检测影响BMSC-CM对SCI大鼠神经细胞再生和炎症、BMP/Smad 1/5/8信号通路产生影响。结果:通过抑制BMP/Smad信号通路,HGF在体外能够促进NSCs更加有效的向神经元分化,在SCI大鼠,促进损伤局部瘢痕边缘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和突起生长,并通过调节炎症过程减轻继发性损伤,其与BMSC-CM具有类似生物学效应。当功能性阻断BMSCs中的c-Met抗体或HGF敲除可显着逆转BMSC-CM介导的功能改善。结论:MSC对SCI大鼠恢复的生物学效应主要依赖于HGF的分泌。目的:探讨BMSC-CM对NSCs和脊髓损伤SCI大鼠smad6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神经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NSCs)和体内(SCI大鼠)检测BMSC-CM和TGF-β对Smad6表达的调节作用。采用western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及阻滞剂体内外对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再生的影响。采用BBB评分评价不同时间点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情况。结果:BMSC-CM在体外可上调smad6的表达。TGF-βI型受体激酶抑制剂SB431542预处理可抑制BMSC-CM相关Smad6表达的上调。BMSC-CM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Smad6基因敲除部分减弱了这种神经分化作用,导致共培养7天后,神经元表达比例的降低。在体内,损伤后期Smad6的表达在早期被BMSC-CM所下调,但在损伤7天后其表达在BMSC-CM加入后升高。更重要的是,加入TGF-βI型受体激酶抑制剂仅能够抑制晚期BMSC-CM在脊髓损伤大鼠局部对Smad6的上调作用。结论:BMSC-CM可通过分泌TGF-β上调smad6的表达。它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部分是通过上调Smad 6.

蒋暑雨[4](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赵磊[5](2020)在《Miro1在脊髓损伤中抑制神经元凋亡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目的:1.建立合适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模型;2.观察并验证神经元在SCI后的形态变化及凋亡情况。研究方法:1.将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73-282g),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lank,3只)、假手术组(Sham,18只)和脊髓损伤组(SCI,33只)。2.SCI大鼠的造模采用动脉瘤钳夹法(目标节段为T10,动脉瘤夹标定力量70 g,钳夹持续时间30s)。假手术组(Sham)大鼠手术显露T10脊髓节段后,旷置4分钟后缝合。Blank大鼠不予手术。3.对T10及周围脊髓组织取材:随机选取Sham组大鼠3只在手术后72h取材;SCI大鼠18只,在造模后6个时间点分别随机抽取3只大鼠取材(12h、24h、48h、72h、7d、14d);Blank大鼠在体重=278±2g取材。将取材组织制作成冰冻切片。4.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BBB评分;对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进行评分(SCI组15只;Sham组15只),记录术前以及术后12h、24h、48h、72h、7d、14d共7个时间点的BBB评分。5.取不同组的大鼠脊髓冰冻切片进行尼氏染色(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及尼氏小体的变化。进行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大鼠在造模后即发生全瘫(BBB Score=0),72h的BBB评分略微波动(0.43±0.40),在7d出现明显的上升(8.03±0.53);Sham组大鼠术后24h内BBB评分较正常略有下降(24h:20.33±0.61),48h后恢复正常(BBB Score=21)。尼氏染色见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尼氏小体逐渐减少,72h最少,之后稍有恢复。TUNEL染色见脊髓损伤大鼠在72h神经元凋亡数量最大。Sham组与Blank组切片,两种染色后的结果均接近。结论:本研究利用的动脉瘤夹钳夹法可成功制备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建模方法。本组研究发现SCI后72h的神经元凋亡是峰值。第二部分Miro1在大鼠脊髓损伤不同时间段的变化目的:1.观察Miro1在SCI后的变化规律;2.明确Miro1变化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研究方法:1.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76-285g),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lank,6只)、假手术组(Sham,9只)和脊髓损伤组(SCI,39只)。SCI造模、Sham组及Blank组处理同第一部分。2.随机选取Sham组大鼠6只、SCI组大鼠36只与6只Blank大鼠分别取材,提取脊髓的RNA及总蛋白。Sham组在空白手术后72h进行;SCI组在6个时间点进行(12h、24h、48h、72h、7d、14d)n=6×6;Blank组大鼠在体重=278±2g时取材。3.采用qRT-PCR定量检测SCI组6个不同时间点及Blank、Sham组大鼠的T10节段Miro1的基因表达情况(n=3);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Miro1的表达量(n=3)。4.Sham组及SCI组在术后72h各取三只大鼠制作脊髓冰冻切片(n=3),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其Miro1表达阳性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观察和计数。结果:qRT-PCR:SCI后T10节段Miro1的基因表达量逐渐增高,在72h达峰,后有所回落,至14d仍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SCI后T10节段Miro1的表达量增高,72h达最大值。免疫荧光染色: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中均可见Miro1的阳性表达;SCI-72h组脊髓节段Miro1表达阳性的神经元细胞占总神经元细胞的比率较Sham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星形胶质细胞增多,Miro1表达阳性的细胞亦增多(p<0.01)。结论:Miro1在脊髓损伤之后会出现反应性增高;其变化趋势与神经元凋亡趋势吻合,Miro1可能参与调控了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过程。第三部分Miro1在脊髓损伤中对神经元凋亡的抑制及其机制探讨目的:1.抑制SCI后Miro1在脊髓中的表达并验证;2.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及脊髓功能的改变;3.观察与Miro1可能相作用的线粒体转运分子及凋亡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并探索Miro1对SCI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1.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73-282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生理盐水对照组(NS)、溶剂对照组(MOCK)和实验组(Si RNA)四组。Sham组接受空白手术,同前两部分;其余三组显露T10节段:NS组在T10节段以微量注射泵推注生理盐水8μl;MOCK组推入转染试剂8μl;实验组推入含有Si RNA的转染复合物8μl。上述操作后将NS组、MOCK组及Si RNA组大鼠以动脉瘤夹钳夹造成脊髓损伤。2.每组选取6只大鼠,记录术前、术后12h、24h、48h、72h、7d和14d七个时间点的BBB评分并记录统计。3.实验取材均在手术后72h进行,进行RNA、脊髓总蛋白提取及冰冻切片制作。4.qRT-PCR检测不同组间脊髓节段Miro1的基因表达情况(n=3);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组间Miro1的表达情况(n=3)。5.Western-Blot法检测驱动蛋白重链(Kinesin Heavy Chain,KHC),驱动蛋白轻链1(Kinesin Light Chain 1,KLC-1),动力蛋白中间链(Dynein Intermediate Chain,DIC),线粒体锚定蛋白(Syntaphilin,SNPH),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和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的表达情况。6.不同组间大鼠脊髓切片TUNEL染色观察凋亡情况(n=3)。结果:1.qRT-PCR及Western-Blot都提示在SCI后72h,Si RNA组Miro1的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量较MOCK组及NS组均下降。2.Si RNA组较MOCK组及NS组的KHC及SNPH表达明显下降,DIC及KLC-1无显着变化;Si RNA组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BAX/Bcl-2增大。3.TUNEL染色:Si RNA组阳性细胞较MOCK组及NS组明显增多。4.BBB评分:SCI后Si RNA组的BBB评分(7d:6.5±0.45;14d:8.58±0.80)较MOCK的BBB评分(7d:7.67±0.75;14d:9.67±0.75)在7d和14d均有明显下降(7d:p<0.01;14d:p<0.05)。结论:Miro1通过与驱动蛋白(Kinesin)相结合和线粒体锚定蛋白(Syntaphilin)作用,参与调控的线粒体运动作用于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的凋亡过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神经元。且这一调控过程最可能是通过调节BAX/Bcl-2两种蛋白量的比例这一通路实现的。其中与驱动蛋白作用位点主要考虑为驱动蛋白重链(KHC)。第四部分慢病毒载体注射致Miro1过表达对改善脊髓损伤预后的探讨目的:1.利用慢病毒载体技术使Miro1在脊髓节段中过表达;2.观察并验证SCI后脊髓节段Miro1的表达量改变;3.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及脊髓功能的改变;4.进一步验证Miro1对SCI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1.依照Miro1基因(RHOT1)设计,对GV492-Miro1慢病毒载体进行构建与生产;2.将空载慢病毒(GV492)和过表达载体慢病毒(GV492-Miro1)调成1×109TU/ml的悬液。SD雄性大鼠6只(体重271-276g)并分成两组,在T10节段分别将8μl空载慢病毒悬液和Miro1过表达载体慢病毒悬液推入大鼠脊髓;术后第7天将两组大鼠处死及取材,制作冰冻切片,DAPI封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证实感染效率。3.6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78-287g)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Sham)、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空载慢病毒对照组(Lenti-Ctrl)和实验组(Lenti-Miro1)四组。各组大鼠进行两次手术:a.注射手术:NS组、Lenti-Ctrl组和Lenti-Miro1三组大鼠显露T10脊髓节段,分别缓慢将8μl生理盐水、空载慢病毒悬液和过表达载体慢病毒悬液推入脊髓T10。Sham组大鼠作为对照,仅暴露不注射,操作同第一部分实验Sham组大鼠相同。第一次术后大鼠饲养七天进行下一阶段。b.脊髓损伤手术:NS组、Lenti-Ctrl组和Lenti-Miro1三组大鼠再次显露T10脊髓节段并钳夹造模。Sham组大鼠接受二次手术作为对照,显露硬膜囊后暴露创面120s后缝合伤口。4.对四组大鼠均随机选取6只进行BBB评分,在第一次手术前和手术后的12h、24h、48h、72h、7d;第二次手术后的12h、24h、48h、72h、7d、14d观察大鼠的BBB评分。5.每组大鼠均在二次手术结束后72h处死进行取材,提取脊髓RNA或总蛋白。6.qRT-PCR检测不同组间Miro1的基因表达情况(n=3);Western-Blot检测不同组间Miro1的表达情况(n=3)。7.Western-Blot法测定KHC、KLC-1、DIC、SNPH、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n=3)。8.不同组间大鼠脊髓节段TUNEL染色观察凋亡情况(n=3)。结果:1.大鼠T10节段在注射空载慢病毒(GV492)和过表达载体慢病毒(GV492-Miro1)后7d,共聚焦显微镜下可检测到病毒转染阳性神经元细胞,且两组阳性细胞数无显着差异。2.qRT-PCR及Western-Blot均提示在SCI-72h,Lenti-Miro1组Miro1的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量较Lenti-Ctrl组及NS组均上升;3.Lenti-Miro1组较Lenti-Ctrl组的KHC及SNPH表达亦明显上升,DIC及KLC-1无显着变化;Lenti-Miro1组的BAX表达变化不明显,Bcl-2表达升高,BAX/Bcl-2下降。4.TUNEL染色:Lenti-Miro1组阳性细胞较Lenti-Ctrl组及NS组减少。5.BBB评分:Lenti-Miro1组的BBB评分(SCI术后7d:8±0.45;14d:11.75±1.17)及Lenti-Ctrl组评分(7d:7.67±0.75;14d:9.75±0.52),7d时两组差异不大(p>0.05);14d显着增高(p<0.01)。结论:慢病毒载体使得脊髓局部过表达Miro1可改善脊髓损伤神经元的凋亡情况,保护神经元功能。进一步证实了Mrio1在脊髓损伤中通过与Kinesin及Syntaphilin作用,调控线粒体转运,进而抑制神经元的凋亡而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慢病毒载体局部注射使脊髓过表达Miro1,为生物治疗改善脊髓损伤对脊髓功能的损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保磊[6](2020)在《督脉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进而出现各种原因造成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越来越高。SCI是一种中枢神经上的严重的创伤,且有着极大的并发症和致残率,迄今为止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因为其非常高的医治花费,给广大脊髓损伤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很沉重的负担。脊髓损伤给患者带来最直接的就是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的丧失,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全球将治疗的最终目的集中于这一功能改善上面,因此找到切实可行的、经济有效的脊髓损伤治疗方式是十分急迫的。随着中医治疗手段的推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例印证了督脉电针对于治疗脊髓损伤有着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治疗机制尚且不是很明确。而且随着运动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也同样成为了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比较好的方式,但是目前人们对于康复治疗采用的方式多种多样且无法提供确切的训练方案,且对于联合治疗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研究目的:明确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是否有所改善,明确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治疗是否要比单纯电针单纯转轮跑步训练效果好,明确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治疗改善其功能的形态学依据,并探讨其调控机制以期待能够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方向。研究方法:实验选取SPF级成年雌性健康SD大鼠5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分组情况如下: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Control组)、电针组(EA组)、转轮组(Wheeled treadmill组)、电针转轮联合组(EA+Wheeled treadmill组)。正式试验开始前一周进行每天20分钟的转轮跑步适应训练,而后进行脊髓损伤模型制作。随后根据各分组情况进行连续7周的督脉电针、转轮跑步以及联合的治疗。期间每周六进行一次体重测量、尿量测量;BBB评分来检测脊髓损伤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甩尾实验检测大鼠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每两周进行一次斜板实验;治疗7周完成后进行核磁共振扫描检测大鼠脊髓损伤部位的各向异性分数,神经纤维的数量;治疗7周完成后进行PET-CT检测大鼠脊髓损伤部位、膀胱及后肢的能量代谢情况;治疗7周完成后进行电生理实验检测大鼠脊髓损伤修复后皮质运动区对后肢肌肉的控制能力以及大鼠后肢的肌电图;各种检测完成后取材大鼠的脊髓损伤部位进行尼氏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来观察大鼠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研究结果:(1)大鼠的体重检测发现大鼠损伤后各组大鼠体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同组的大鼠体重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假手术组的大鼠体重回升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各治疗组,电针组、转轮组以及电针联合转轮组相比对照组体重明显回升;且相对单独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的回升趋势更加明显。(2)大鼠的尿量检测发现各组大鼠尿量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减少,电针组、转轮组以及电针联合转轮组相比对照组尿量下降明显;且相对单独治疗组,电针联合转轮组的尿量减少趋势更加明显。(3)大鼠的BBB评分中,假手术组一直保持最高分21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的BBB评分都有一个逐步上升的趋势,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电针组、转轮组以及电针联合转轮组BBB评分与相照组比对明显增加;且相对单独治疗组,电针联合转轮组的BBB评分增加更加明显。(4)在大鼠的甩尾实验中,假手术组的大鼠温痛觉阈值耐受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各治疗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各组大鼠的温痛觉阈值耐受能力明显增加,其中电针组、转轮组以及电针联合转轮组的温痛觉阈值耐受能力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且相对单独治疗组,电针联合转轮组温痛觉阈值耐受能力增加更加明显。(5)在大鼠的斜板实验测试中,假手术组的大鼠在斜板上停留最大的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各治疗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在斜板上的停留最大的坡度明显升高,且电针联合转轮组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6)在大鼠的核磁试验中,大鼠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指标中,假手术组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治疗组,其中电针组、转轮组以及电针联合转轮组的分数相比对照组增加明显,;且相对单独治疗组,电针联合转轮组的分数增加较明显。(7)在大鼠的PET-CT实验中,假手术组的脊髓损伤位点、膀胱、后肢肌肉代谢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个治疗组,其中电针组、转轮组以及电针联合转轮组的代谢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相对单独治疗组,电针联合转轮组的代谢能力明显较高。(8)在大鼠的电生理实验中,肌电图和运动诱发电位假手术组的波幅差值和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治疗组,其他各组的波幅差值和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电针联合转轮组的波幅差值和面积明显高于两个单独治疗组。(9)在大鼠的形态学检测实验中,尼氏染色显示假手术组的神经元尼氏体呈现正常状态,数量多,且尼氏体饱满;对照组的神经元尼氏体呈现非正常形态,神经元数量较少,且尼氏体可见水肿、空泡甚至碎裂;各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神经元数量增加,且其形态明显改善,其中电针联合转轮训练组改善最为明显;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各治疗组,其他各治疗组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电针联合转轮组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低于两个单独治疗组。研究结论:(1)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治疗对于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感觉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比单纯电针和单纯转轮跑步训练效果都好。(2)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治疗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的脊髓神经纤维束,修复其神经传导功能;同时加强了后肢肌肉的锻炼,减少后肢肌肉的萎缩,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3)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治疗是通过修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抑制脊髓损伤大鼠损伤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从而减少瘢痕的产生,来实现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何剑波[7](2020)在《补肾活血方通过Notch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在原发损伤的基础上会出现严重的继发性损伤,造成二次伤害,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二次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既往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使损伤局部出现微循环血管网的破坏,目前对于脊髓损伤后血管破坏有一定的研究,但对于血管网破损及其血管新生和修复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本研究目的之一即观察脊髓损伤后血管网的变化情况,并且基于Notch通路、VEGF、Ang-1/Tie-2等血管新生因子探讨血管新生的相关机制;同时观察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变化情况,为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治疗SCI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2)研究Notch-1蛋白和EGFL-8蛋白对HUVEC血管内皮细胞和Schwann神经细胞增殖、划痕和迁移等的影响,探讨它们对血管新生和神经保护的作用。(3)在中医辩证理论指导下,急性脊髓损伤属于肾虚血瘀证,治当补肾活血。本实验拟通过运用补肾活血方(BSHXF)进行相关研究,体外实验中观察BSHXF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成血管的作用;体内实验中观察其对SD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组织区域血管网修复的影响和相关机制,及其对SCI后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1)脊髓损伤后微循环血管网的变化及相关机制研究。将正常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SCI组),观察SCI后不同时间点BBB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损伤区域的病理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相关血管二维情况;microfil血管灌注造影后行micro-CT扫描,观察血管的三维结构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otch-1、VEGF、Ang-1/Tie-2和EGFL-8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免疫荧光实验观察损伤区域GFAP和MAP-2蛋白的表达情况。(2)运用细胞增殖、划痕、tube formation和Western blot相关实验观察Notch-1蛋白和EGFL-8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划痕愈合、迁移及血管形成功能的影响,以及它们对Schwann细胞的增殖、划痕和在transwell小室中迁移的影响。(3)BSHXF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血管新生和相关机制的研究。体外实验观察BSHXF对HUVEC细胞的增殖、划痕、迁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其对鸡胚血管新生的作用。体内实验中观察BSHXF对SCI大鼠BBB行为学评分的影响,检测BSHXF对损伤局部血管网的修复情况,Western blot和PCR实验检测BSHXF对损伤脊髓中Notch通路、Ang-1/Tie-2和EGFL-8等相关通路的影响;检测BSHXF对SCI动物模型氧化应激反应、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影响。结果:(1)BBB行为学评分提示脊髓损伤造模后会即刻出现双下肢完全瘫痪,在损伤后第1周和第2周会有一定程度的康复,BBB评分恢复程度较多;第3周和第4周进入较为缓慢的康复期,其BBB评分改善程度较小。microfil血管造影和CD31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提示脊髓损伤后出现血管密度下降;尽管在损伤后会有一定的自我修复,但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到第28天时仍然存在血管网的缺损。WB实验探讨相关机制研究结果提示,在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Notch-1首先会出现应激性上调,在损伤第3天时其表达量达到高峰,在第7天时虽然较第3天有所下降,但仍然比正常组要明显上调;到第14天时,其表达量出现下降;到第28天时,会进一步地出现下降,明显低于正常组的表达量。相应地,N otch下游通路Jag-1,Hes-1,以及VEGF和Ang-1/Tie-2的表达量也出现与Notch-1大致类似的先升后降的表达趋势,说明Notch-1调控VEGF和Ang-1/Tie-2等相关血管新生因子参与脊髓损伤后的血管新生。同时,EGFL-8蛋白在脊髓损伤后,在损伤第7天时,出现升高的趋势,达到高峰;在第14天开始逐渐下降,但仍然较正常组的表达量要高;到第28天时持续下降,提示EGFL-8可能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但其参与血管新生的时间点与Notch不一致。伴随着脊髓损伤后血管网的破坏,损伤区域神经元细胞数量出现减少,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活化,尤其是后期由于过度活化形成的胶质瘢痕可能对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修复造成一定的影响。(2)体外实验结果提示,Notch-1蛋白在200ng/ml浓度时能够促进HUVEC细胞的增殖、划痕愈合、迁移以及血管形成的能力,对Schwann细胞的增殖、划痕愈合和迁移有促进作用,其抑制剂DAPT会减弱其效果。EGFL-8与Notch-1蛋白具有类似的效果,在100ng/ml时,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划痕和血管的形成,同时,也能促进Schwann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的作用。(3)在BSHXF的相关实验中,当浓度为7.5mg/ml时,可以促进HUVEC的增殖、细胞划痕愈合、迁移和血管形成,同时对鸡胚血管新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动物实验中,SCI大鼠进行BSHXF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BSHXF治疗组中BBB评分得到明显的改善。microfil血管造影及荧光染色提示BSHXF对局部血管网的修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Western blot和PCR实验结果表明,经过BSHXF的干预治疗,Notch-1、Ang-1/Tie-2和EGFL-8的蛋白表达量出现升高,提示BSHXF通过Notch-1调控血管新生参与急性脊髓损伤后血管网的修复。伴随着损伤区域血管的修复,脊髓损伤组织中SOD、MDA活力情况得到平衡,Nox-1和H0-1等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得到改善;GFAP蛋白的表达量出现降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水平减小,同时,MAP-2的表达量升高,说明神经元细胞得到一定的保护,因而促进了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结论:(1)Notch-1调控VEGF、Ang-1/Tie-2和EGFL-8参与脊髓损伤后血管新生的机制中。(2)Notch-1蛋白和EGFL-8蛋白可促进HUVEC细胞增殖、划痕愈合、迁移和血管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对Schwann细胞的增殖、划痕愈合和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3)体外实验中,补肾活血方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体内实验中,补肾活血方可以通过Notch-1调控VEGF、Ang-1/Tie-2和EGFL-8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血管新生,可改善局部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对神经元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从而起到改善SCI后神经功能的作用。

李可[8](2020)在《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与意义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创伤或非创伤事件导致脊柱骨折或脱位,患者长期的残疾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严重的负担。脊髓损伤继原发性损伤后发生的一系列的继发性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细胞凋亡、炎症和神经变性,是影响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和恢复的主要障碍。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inosm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凋亡、自噬,参与机体免疫、代谢等重要机体活动的信号通路之一,对脊髓损伤的发展、治疗、预后至关重要。电针大椎穴、命门穴治疗脊髓损伤在临床上取得明确疗效,但相关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阐明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电针改善脊髓损伤后病理损伤的机制,为临床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科学依据。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18只,模型组、电针组各54只。模型组、电针组各54只大鼠随机分1天亚组、14天亚组、28天亚组各18只。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利用改良式Allen’s打击法复制T10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后。电针组大鼠每日于大椎穴、命门穴进行电针干预20分钟,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不予电针刺激,仅每日相同时间、相同强度进行抓取、固定,以保证相同的处理条件。1天亚组、14天亚组、28天亚组大鼠分别再干预1天、14天、28天后进行取材、检测。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大鼠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评价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形态组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WB)分析检测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组织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包括PI3K、p-PI3K、AKT、mTOR、p-mTOR、p70 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p70S6K)、p-p70S6K、10 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 白 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论证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WB检测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 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3,caspase 3)评价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受损后细胞凋亡、自噬的影响。3研究成果3.1 BBB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结果示:干预1天、14天、28天,模型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分值均明显低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分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电针干预大椎穴、命门穴干预时间越长,脊髓损伤大鼠肢体功能恢复越明显(P<0.01)。3.2 MRI结果示: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脊髓无变形、脊髓信号无异常,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脊髓损伤、脊髓受损区域有高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1天、14天、28天),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炎症区面积逐渐减小(P<0.01);电针组大鼠脊髓损伤炎症T2WI高强度区面积减小程度明显高于模型组,随着时间的推移(1天、14天、28天),差异越明显(P<0.01)。3.3 HE染色结果示: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结构完整,灰质呈蝴蝶状,白质排列致密,与灰质间界限清晰。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明显破坏,随着时间推移,受损脊髓组织有一定的自我恢复。总体来说,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破坏严重,脊髓损伤部位脊髓灰质与白质分界不清、结构混乱,白质松散不规则,且有较多大的坏死空洞存在,血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电针组和模型组相比,脊髓空洞腔小,且腔处组织较更紧密,细胞排列较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细胞明显减少。3.4免疫组化结果示:干预1天、14天、28天,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caspase 3、p-PI3K、p-mTOR的MOD值经统计学分析,均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caspase 3的MOD值低于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PI3K和p-mTOR的MOD值高于模型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1)。3.5 WB结果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p-mTOR的表达明显高于腹腔注射mTOR阻滞剂雷帕霉素后,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p-mTOR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天、14天、28天,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 p-PI3K/PI3K、p-mTOR/mTOR、p-p70S6/p70S6、AKT 水平明显降低,caspase3、PTEN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电针组大鼠脊髓损伤组织中p-PI3K/PI3K、p-mTOR/mTOR、p-p70S6/p70S6、AKT 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caspase 3、PTEN 则低于模型组(P<0.01)。并且各指标与一天亚组相比,变化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4.1电针大椎穴、命门穴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模型大鼠下肢的运动功能恢复。4.2电针大椎穴、命门穴能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部位的组织起到修复作用,且干预时间越长。4.3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可能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干预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组织细胞凋亡、自噬。

梁卓文[9](2019)在《光生物调节治疗在急性脊髓损伤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脊髓损伤(SCI)是一种全球性、高发性、致残性的疾病,给患者本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为外力引起急性或慢性压迫,目前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压迫重建脊柱结构的稳定性,但是由原发性损伤造成的二次免疫炎性反应却继续进展,造成损伤局部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循环障碍,毒性物质增加和胶质瘢痕形成等一系列的生物细胞学改变,造成了神经通路的不可逆损伤。虽然损伤后残损神经细胞具有增殖的潜力,但是再生程度却难以达到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要求。目前根据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多种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例如大量的激素冲击疗法,神经营养因子使用,神经生物支架和干细胞移植等一系列的治疗方法,但均未获得被公认的治疗效果。而光生物调节作用在神经系统显现出无创、促神经再生、抑制炎性细胞表达、抑制胶质瘢痕形成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独特光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研究,尤其在利用一些特殊的光敏剂后可以实现对神经细胞的光敏离子通道实现精确的调控效果。将光生物治疗方法应用脊髓损伤的治疗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目前光生物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脑损伤和退行性疾病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脊柱部位组织厚度对光能严重的衰减作用阻碍了该方法在脊髓损伤中应用,根据这一临床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可椎管内埋置的360°发光光纤,在急性脊髓损伤的病人手术减压固定后,将光纤埋置于椎板上方,可将光能直接投射到脊髓表面,从而确保具有治疗效果的最低有效光能到达脊髓损伤处,同时通过结构与人类最为相似的猪为研究对象,测试了光纤埋置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并筛选出安全的光生物治疗参数。第一部分椎管内可埋置光生物治疗仪的研制目的:以810nm半导体光源为基础,设计体外放置的全自动光源治疗仪和体内可埋置光纤两部分。方法:以内置光纤、电源系统、微处理器控制系统、操作显示系统、散热系统、激光器模块及安全警报系统组成体外光生物治疗仪部分。以医用高透明性硅胶镀层光纤同时加入显影线,光纤体外部分通过与可埋置光纤配套的耦合接口与光生物治疗仪相连接。结果:光生物治疗仪分为数控激光发射器和光纤两部分组成,激光器的脉冲类型、时间设定、自我检测、温度检测、制冷系统和电源系统都由微芯片控制,全数字界面控制。埋置光纤部分抗弯曲、抗拉伸强度高,高透明度的医用硅胶保证了其透光性和生物安全性,同时光纤包裹材料中加入可显影材料,经过光功率计检测设备输出端和光纤端实际输出功率基本一致,误差小于5mw,对于人体治疗该误差不影响疗效。结论:经过一系列的光学检测表明,由微芯片和数字控制系统组成的光生物治疗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加有保障。同时使用医用硅胶材料镀层的光纤既不影响光的通透性也避免了光纤材料外泄的可能性,同时硅胶材料的柔韧性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医源性脊髓压迫。第二部分360°发光光纤埋置照射脊髓的可行性、安全性验证和照射参数的筛选目的:探索脊柱椎板上方埋置柔性光纤,精准照射目标脊髓节段的可行性并筛选安全的照射参数。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将一根360°发光光纤埋置于小香猪T9脊髓上方,将近红外光(810nm)传输到脊髓表面,以200mw、300mw、500mw和1000mw连续照射14d,1次/d,1次/h,检测不同参数的近红外光照射至正常脊髓表面引起的升温、光毒性(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炎性细胞浸润和轴突结构完整性,观察照射部位脊髓的病理组织结构,用磁共振观察照射过程脊髓及光纤位置,评估照射过程中动物的双下肢神经功能和步态。结果:该装置在体内安放简单易行,光能可直接投射到脊髓表面。通过对不同照射参数的筛选,200mw和300mw脊髓表面直接照射不会引起明显的升温、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500mw照射可引起轻度的升温、应激反应、免疫炎性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1000mw照射可引起明显的升温、应激反应、免疫炎性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200mw、300mw和500mw照射组,脊髓组织病理学分析均未见结构损伤,1000mw局部有轻微的热损伤表现,轴突结构紊乱。但所有照射组动物神经功能和步态评分均正常,运动诱发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均能引出,与对照组相比200mw、300mw和500mw照射组波幅均正常,1000mw组波幅虽然有轻度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安全稳定的体内光纤埋置方法,可直接将光能投射至脊髓表面,并且照射参数以200mw和300mw为安全范围。为光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展示了一种新方法。第三部分光生物调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前研究目的:本研究是一项开放性、非盲、非随机及非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可埋置360°发光光纤在急性脊髓损伤中进行光生物刺激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9个急性脊髓损伤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ASAI评分B级。术后光纤埋置于损伤部位椎板上方,连接光生物治疗仪确保光能投射到脊髓损伤部位,然后缝合切口,300mw,连续波长,30min/次,1次/d,连续照射7天,照射治疗期间评估光照是否会引起病人不适,光能刺激及长时间的光纤埋置是否会引起感染,凝血功能改变等生化指标的改变,同时7d照射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拔除光纤时,将光纤体内照射部位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同时记录其他脊髓损伤后常见的不良事件,例如:呼吸系统并发症,心血管事件,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等。所有不良事件均进行记录并提交伦理委员会。7d和1月时行肌电图评估、神经性疼痛评估和神经功能评分指标,肌电图选取体感诱发电位为评价指标,神经功能的评估使用ASIA运动和感觉评分。结果:接受光生物治疗的9名患者在连续7天的照射治疗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波动,光纤本身未造成患者的不适反应和翻身活动不便,光生物照射治疗前、中、后期患者体温正常,均未出现明显的体温变化,治疗期间每天对光纤皮肤出口处进行换药消毒,直至治疗结束拔除光纤时切口及光纤出口处皮肤无红肿渗液,照射治疗期间无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神经功能减退现象,血常规、肝肾功、离子系列、凝血功能检查异常但无临床意义,主要考虑手SCI本身造成的异常改变。7d照射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拔除光纤时,将光纤体内照射部位送检,细菌培养均为阴性。1月随访时,9名患者ASIA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名患者由ASIA B级变为C级。结论:通过椎管内埋置360°发光光纤治疗人急性脊髓损伤是一种简便可行、安全无创的治疗方式,810nm、300nw,连续波长,30min/次,1次/d,连续照射7天的治疗参数,在人体应用中是安全治疗参数,后期需要更多的病例研究来验证该治疗参数的有效性。

陈杰[10](2019)在《转录因子ZBTB38靶向修复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重大疾病的一类,也是临床上脊柱外科常见的严重疾患之一,分为初级阶段的原发性损伤和次级阶段的继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是在原发性损伤基础上,逐级引发的一种可逆的细胞主动调节过程,探究次级阶段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分子机制,对脊髓损伤的认知及治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降低脊髓继发性损伤是临床研究重点。ZBTB38,在人类基因中被表达的蛋白叫CIBZ,属于锌指蛋白家族,且具有典型的BTB结构域。这类蛋白家族多属转录因子,能够调节多种目的基因的转录活性,还能够参与细胞内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在机体细胞分化、表达调控等生命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基因在脊髓中高度表达,并且在SCI诱导的细胞凋亡中起到负调节剂的作用,但通过何种途径来调控这一事件的发生尚未见有相关报道。在真核生物中,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自噬(Autophagy)是机体必不可少的两道防御和保护机制。持续或严重的ERS可诱发机体意外的细胞凋亡,尽管对ERS反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凋亡途径,但需要更多的体外研究来了解脊髓损伤后ERS相关凋亡的机制。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自噬,具有高度保守的溶酶体依赖性降解途径,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区别于ERS的另一重要防御和保护机制,然而ZBTB38是否在中枢神经元细胞自噬性调控通路中发挥作用尚未有相关研究报道,脊髓损伤后自噬和凋亡可能共享一些信号通路共同参与了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过程,但自噬具体通过什么信号通路调控凋亡还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在本研究中,体外证明了ERS触发ZBTB38的表达下调,增加了SH-SY5Y细胞线粒体定位的促凋亡基因如Bak,Noxa,Puma和Bim的表达水平,当ERS发生时由ZBTB38表达抑制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创伤性SCI的继发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一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认为ZBTB38在SCI后通过线粒体途径负调节细胞凋亡。ZBTB38基因被沉默下调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增殖与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自噬标记蛋白LC3B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着性下降,p62表达有所上升,除此之外,LC3B免疫荧光染色及电镜下观察自噬小体的形态等均表明人骨髓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自噬作用显然被抑制了,但同时观察到ERS调节自噬发生的重要调控元件eIF2α磷酸化水平(P-eIF2α)却显着增加了,表明ZBTB38在调控ERS触发的细胞凋亡的同时,很可能跳过ERS的诱导直接影响到细胞自噬的发生。为了探寻ZBTB38具体通过某一通路影响到自噬的发生,本研究基于体外RNA转录组高通量测序进一步探讨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ZBTB38基因表达下调情况下的基因转录变化规律,根据测序结果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2438个,其中下调基因占83.5%,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聚类GO(Gene Ontology)和信号传导通路数据库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生物信息学分析,首次发现ZBTB38的表达抑制导致神经细胞凋亡最显着相关的信号通路是神经营养因子TRK受体信号传导途径(Neurotrophin TRK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除此之外,ZBTB38的下调还可通过调控p53信号通路上关键基因以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凋亡;与自噬起始密切相关RB1CC1的表达被显着抑制,结合QRT-PCR的mRNA表达水平验证,结果显示ZBTB38的表达下调与自噬小体生物合成起始阶段关键因子RB1CC1的差异表达显着相关,ZBTB38基因敲低导致RB1CC1基因下调4.2倍;表明ZBTB38下调后使细胞阻断了程序性死亡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自噬的发生,加速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凋亡,我们还观察到将过表达RB1CC1质粒再次转染至ZBTB38下调的SH-SY5Y细胞中,自噬标识相关因子LC3B和p62均恢复表达,自噬得以再次启动,共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和活力也显着促进。在体内实验创伤性SCI小鼠中,再次证明了ERS诱导ZBTB38表达抑制并触发ZBTB38介导的细胞凋亡。另ChIP-QPCR分析结果显示ATF4作为一种ERS诱导型转录因子,是通过与ZBTB38启动子结合来直接激活ZBTB38转录调控,但在SCI后这种结合却呈现显着降低,从而导致ZBTB38的表达急剧下降。通过向SCI小鼠注射含有ZBTB38的慢病毒恢复受损脊髓中的ZBTB38功能,显着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减少ERS相关凋亡和部分恢复脊髓功能,另外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不同阶段RB1CC1与ZBTB38基因的表达趋势保持一致,且自噬体合成显着增强,促进了小鼠运动神经元功能的修复。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ZBTB38表达的恢复可以减少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组织损伤,并提示靶向ZBTB38的治疗策略可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脊髓损伤患者。后期研究中通过调节ZBTB38基因的表达变化来探索自噬启动基因RB1CC1与神经性疾病功能恢复的分子机制,为治疗开辟一种新的策略。

二、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自发性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自发性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论文提纲范文)

(1)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一览表
第1章 绪论
    1.1.颈髓损伤
        1.1.1.脊髓型颈椎病
    1.2.颈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1.2.1.颈脊髓挫伤模型
        1.2.2.颈脊髓压迫损伤模型
        1.2.3.颈脊髓牵拉损伤模型
        1.2.4.颈脊髓切割损伤模型
        1.2.5.模型动物的选择
        1.2.6.模型动物的行为学评估
    1.3.脊髓损伤的体感诱发电位评价
        1.3.1.体感诱发电位
        1.3.2.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形
        1.3.3.体感诱发电位成分的起源
        1.3.4.体感诱发电位的时频分析
    1.4.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评估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2.1.实验动物
        2.2.2.实验材料与仪器
        2.2.3.压迫材料的制备
        2.2.4.实验分组
        2.2.5.大鼠的麻醉
        2.2.6.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2.2.7.大鼠行为学评分
        2.2.8.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2.2.9.脊髓取材与固定
        2.2.10.脊髓切片组织学染色
        2.2.11.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2.3.实验结果
        2.3.1.术后一般情况
        2.3.2.大鼠行为学评分结果
        2.3.3.大鼠损伤侧SEP潜伏期和幅值分析
        2.3.4.大鼠组织学结果
    2.4.讨论
        2.4.1.颈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2.4.2.本研究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
        2.4.3.压迫时间与BBB评分的变化
        2.4.4.压迫时间与SEP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
        2.4.5.压迫时间与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2.4.6.本研究动物模型的不足
    2.5.本章小结
第3章 大鼠慢性颈髓压迫损伤模型模拟在不同减压时间点的疗效研究
    3.1.前言
    3.2.对象与方法
        3.2.1.实验对象
        3.2.2.实验仪器与试剂
        3.2.3.实验分组与流程
        3.2.4.大鼠的麻醉
        3.2.5.造模手术
        3.2.6.减压手术
        3.2.7 .大鼠行为学评分
        3.2.8.体感诱发电位检测
        3.2.9.脊髓取材及固定
        3.2.10.脊髓切片组织学染色
        3.2.11.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3.3.实验结果
        3.3.1.术后一般情况
        3.3.2.大鼠行为学评分结果
        3.3.3.大鼠损伤侧SEP潜伏期和幅值分析
        3.3.4.大鼠组织学结果
    3.4 .讨论
        3.4.1.不同减压时间点BBB评分的变化
        3.4.2.不同减压时间点SEP潜伏期和幅值的变化
        3.4.3.不同减压时间点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3.4.4.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预后因素
        3.4.5.本研究的不足
    3.5.本章小结
第4章 大鼠颈髓不同模式损伤的SEP特征分析
    4.1.前言
    4.2.对象与方法
        4.2.1.实验对象
        4.2.2.实验试剂及器械
        4.2.3.大鼠的麻醉
        4.2.4.大鼠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
        4.2.5.大鼠挫伤模型的建立
        4.2.6.大鼠牵拉损伤模型的建立
        4.2.7.SEP数据采集
        4.2.8.SEP时频分析
    4.3.实验结果
        4.3.1.主成分分析
        4.3.2.次成分分析
    4.4.讨论
    4.5.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5.2.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5.3.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己授权专利
致谢

(2)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静息态fMRI和EEG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MRI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大脑静息态EEG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完全性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后的纵向fMRI及EEG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MRI和EEG技术在脊髓损伤后大脑重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1
Abstract1
摘要2
Abstract2
摘要3
Abstract3
摘要4
Abstract4
第一部分 BMSC-CM 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的作用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BMSC-CM促进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3.2 BMSC-CM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再生的影响
        3.3 BMSC-CM对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3.4 BMSC-CM对损伤局部凋亡、空洞及大鼠下肢功能评分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BMSCs通过抑制BMP/Smad1/5/8 信号通路调控NSCs分化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BMSC-CM抑制BMP4 促进NSCs胶质化作用
        3.2 BMSC-CM通过抑制Smad1/5/8 磷酸化调控NSCs分化
        3.3 BMSC-CM对脊髓损伤后BMP/Smad1/5/8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BMSC-CM通过分泌HGF调控炎症反应和NSCs分化
    1 引言
    2 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BMSCs分泌HGF
        3.2 HGF通过BMP/Smad1/5/8 调控NSCs分化
        3.3 HGF通过免疫调控降低损伤局部细胞凋亡,缩小空洞大小
        3.4 c-Met抑制剂阻断HGF及 BMSC-CM生物学效应
        3.5 HGF沉默消除BMSC-CM的生物学效应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BMSC-CM通过上调smad6 的表达阻止NSCs向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分化
    1 引言
    2 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试剂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
        3.1 BMSC-CM影响神经干细胞Smad6 的表达
        3.2 BMSC-CM通过分泌TGF-β调控Smad6 的表达
        3.3 BMSC-CM部分通过上调Smad6 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3.4 Smad6 基因敲除减弱BMSC-CM对 BMP信号转导的抑制作用
        3.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TGF-β在脊髓损伤后期上调Smad6 的表达
        3.6 SB431542 不同时期注射度脊髓损伤大鼠组织形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脊髓损伤与修复的细胞生物学
    参考文献

(4)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二十四节气简介
        1 节气的由来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具体步骤
    3 结果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3.5 结果总评价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3.9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简历

(5)Miro1在脊髓损伤中抑制神经元凋亡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iro1在大鼠脊髓损伤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Miro1在脊髓损伤中对神经元凋亡的抑制及其机制探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四.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慢病毒载体注射致Miro1过表达对改善脊髓损伤预后的探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综述 线粒体相关蛋白在神经元细胞凋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及注释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督脉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脊髓损伤的概念
        1.1.2 脊髓损伤的发病率
        1.1.3 脊髓损伤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
        1.1.4 脊髓损伤目前的治疗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明确电针联合转轮跑步是否对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有所改善
        1.2.2 明确电针联合转轮跑步是否比单纯电针或转轮跑步对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改善效果好
        1.2.3 明确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改善效果的形态学依据
    1.3 文献综述
        1.3.1 脊髓损伤简述
        1.3.2 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1.3.3 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
        1.3.4 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1.4.1 实验动物及其分组
        1.4.2 实验器材和试剂
        1.4.3 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构建
        1.4.4 术后护理
        1.4.5 电针模型构建
        1.4.6 转轮跑步机训练
        1.4.7 体重、尿量测量
        1.4.8 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
        1.4.9 温痛觉实验
        1.4.10 斜板实验
        1.4.11 核磁共振(MRI)
        1.4.12 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计算机断层成像(CT)
        1.4.13 电生理实验
        1.4.14 实验取材
        1.4.15 尼氏染色
        1.4.16 免疫荧光染色
        1.4.17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研究结果
    2.1 脊髓损伤大鼠的体重和尿量变化结果
        2.1.1 脊髓损伤大鼠的体重变化结果
        2.1.2 脊髓损伤大鼠的尿量变化结果
    2.2 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学实验结果
        2.2.1 脊髓损伤大鼠BBB评分结果
        2.2.2 脊髓损伤大鼠的斜板实验结果
    2.3 脊髓损伤大鼠温痛觉功能实验结果
    2.4 脊髓损伤大鼠影像学结果
        2.4.1 脊髓损伤大鼠核磁共振结果
        2.4.2 脊髓损伤大鼠PET-CT结果
    2.5 脊髓损伤大鼠电生理结果
        2.5.1 运动诱发电位
        2.5.2 肌电图
    2.6 脊髓损伤大鼠形态学结果
        2.6.1 脊髓损伤大鼠尼氏染色结果
        2.6.2 脊髓损伤大鼠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第3章 讨论与分析
    3.1 脊髓损伤大鼠的体重和尿量变化结果讨论与分析
    3.2 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讨论与分析
    3.3 脊髓损伤大鼠的温痛觉功能变化结果讨论与分析
    3.4 脊髓损伤大鼠的影像学变化结果讨论与分析
    3.5 脊髓损伤大鼠的电生理实验变化结果讨论与分析
    3.6 脊髓损伤大鼠的脊髓损伤处形态学变化结果讨论与分析
第4章 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7)补肾活血方通过Notch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脊髓损伤概况
        1.1.1 脊髓的基本结构与解剖
        1.1.2 脊髓损伤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1.1.3 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
        1.1.4 脊髓损伤的发病因素
        1.1.5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
    1.2 急性脊髓损伤发病机制
        1.2.0 脊髓组织中微循环血管的破坏与血管新生
        1.2.1 炎症反应
        1.2.2 氧化应激反应
        1.2.3 神经细胞的自噬、凋亡
        1.2.4 血-脊髓屏障损害
        1.2.5 胶质瘢痕的形成
    1.3 脊髓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与血管新生的相关机制研究
        1.3.1 micro-CT在脊髓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1.3.2 血管新生相关因子
    1.4 中医对急性脊髓损伤病机的认识
    1.5 中医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
第二章 NOTCH调控VEGF、ANG-1/TIE-2等信号通路参与脊髓损伤后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设计
        2.2.2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护理
        2.2.3 BBB评分
        2.2.4 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
        2.2.5 microfil血管灌注实验
        2.2.6 Western blot
        2.2.7 micro-CT扫描
        2.2.8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脊髓损伤后行为学评分BBB评分
        2.3.2 HE病理染色
        2.3.3 CD31荧光染色评价大鼠SCI后脊髓血管面积
        2.3.4 microfil血管造影评价SCI后脊髓血管密度
        2.3.5 脊髓损伤后血管新生及Notch-1等相关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
        2.3.6 星形胶质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的活化情况
        2.3.7 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出现损伤
    2.4 讨论
        2.4.1 SCI模型中,前期BBB评分恢复较快,后期神经功能的康复成为难点
        2.4.2 脊髓损伤后机体出现代偿性血管新生
        2.4.3 Notch调控VEGF、Ang-1/Tie-2信号通路参与脊髓损伤后的血管新生
        2.4.4 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出现活化
        2.4.5 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出现凋亡
    2.5 小结
第三章 NOTCH-1和EGFL-8蛋白对血管形成及神经保护的作用
    3.1 实验材料
        3.1.1 细胞
        3.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3.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3.2 实验方法
        3.2.1 MTS实验检测细胞活性
        3.2.2 细胞划痕和tranwell实验
        3.2.3 HUVEC细胞管腔形成(tube formation)实验
        3.2.4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3.2.5 蛋白印迹实验
    3.3 实验结果
        3.3.1 Notch-1蛋白对HUVEC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3.3.2 Notch-1蛋白对Schwann细胞的影响
        3.3.3 EGFL-8蛋白对HUVEC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3.3.4 EGFL-8蛋白对Schwann cell的影响
    3.4 讨论
        3.4.1 Notch信号通路与血管新生及神经保护功能
        3.4.2 EGFL-8蛋白对HUVEC血管内皮细胞和Schwann细胞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补肾活血方通过NOTCH促进血管新生对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和细胞
        4.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补肾活血方的制备
        4.2.2 HUVEC的培养
        4.2.3 MTS实验检测细胞活力
        4.2.4 BSHXF干预细胞后对HUVEC划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的影响
        4.2.5 BSHXF对HUVEC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
        4.2.6 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CAM)
        4.2.7 BSHXF对胚体外置明胶海绵血管新生的影响
        4.2.8 动物实验分组
        4.2.9 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护理(同前)
        4.2.10 BBB行为学评分
        4.2.11 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同前)
        4.2.12 microfil血管灌注(同前)
        4.2.13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实验
        4.2.14 脊髓组织中ROS活性的检测
        4.2.15 RT-PCR
        4.2.16 micro-CT扫描(同前)
        4.2.17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BSHXF对HUVEC细胞的毒性实验
        4.3.2 BSHXF促进HUVECs划痕愈合
        4.3.3 BSHXF对HUVEC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中迁移的影响
        4.3.4 BSHXF促进HUVEC管腔形成
        4.3.5 BSHXF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4.3.6 BSHXF促进尿囊膜血管新生和诱导血管向明胶海绵长入
        4.3.7 BSHXF可改善脊髓损伤后BBB评分
        4.3.8 脊髓取材外观图
        4.3.9 BSHXF可改善SCI后的病理改变
        4.3.10 CD31免疫荧光染色
        4.3.11 microfil血管造影结果
        4.3.12 BSHXF对Notch-1、VEGF、Ang-1/Tie2和EGFL-8蛋白的影响
        4.3.13 BSHXF对Notch通路、VEGF、Ang-1/Tie2等基因的影响
        4.3.14 补肾活血方对脊髓损伤后ROS的影响
        4.3.15 补肾活血方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4.3.16 补肾活血方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影响
    4.4 讨论
        4.4.1 补肾活血方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4.4.2 补肾活血方通过血管新生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4.4.3 补肾活血方促进脊髓损伤后血管新生的机制
        4.4.4 补肾活血方减轻脊髓损伤后氧化应激反应
        4.4.5 补肾活血方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影响
    4.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土大黄苷通过NFATcl和R0S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致谢

(8)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大椎穴、命门穴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1 脑卒中
        2 认知功能障碍
        3 阿尔兹海默病
        4 颈椎病
        5 脊髓损伤
        6 腰椎间盘突出症
        7 小儿脑性瘫痪
        8 其他
        9 小结
    综述二 人体神经系统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概况
        2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3 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
        4 小结
    综述三 脊髓损伤临床治疗进展
        1 手术
        2 升高血压
        3 干细胞移植
        4 药理学治疗
        5 中医药
        6 运动训练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肢体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二 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受损脊髓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三 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mTOR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实验四 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光生物调节治疗在急性脊髓损伤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椎管内可埋置光生物治疗仪的研制
    引言
    1 材料
    2 系统设计
    3 技术参数
    4 安装调试
    5 360°发光光纤
    6 具体实施方式
    7 日常维护
    8 光纤的具体实施方式
    9 测试
    10 结果
    11 讨论
第二部分 360°发光光纤埋置照射脊髓的可行性、安全性验证和照射参数的筛选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5 讨论
第三部分 光生物治疗技术在急性脊髓损伤中应用的临床前研究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设计
    3 手术操作及光纤的埋置
    4 安全评估的主要研究终点
    5 安全性评估的次要研究终点
    6 有效性的探索
    7 数据统计分析
    8 结果
    9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10)转录因子ZBTB38靶向修复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ZBTB38 转录因子与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二、自噬性细胞死亡参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进程
    三、调节内质网应激反应修复继发性脊髓损伤进程
    四、内质网应激与自噬的相互关系
    五、转录组学分析的研究进展
    六、本文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ZBTB38 基因表达下调促进SH-SY5Y细胞凋亡和抑制自噬的体外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分析ZBTB38在SH-SY5Y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转录因子ZBTB38 靶向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四、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自发性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论文参考文献)

  • [1]体感诱发电位特征分析在颈髓损伤与疾病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D]. 高松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完全性胸段脊髓损伤后大脑静息态fMRI和EEG研究[D]. 王文丽.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神经再生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D]. 宋旆文.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Miro1在脊髓损伤中抑制神经元凋亡及其机制研究[D]. 赵磊. 苏州大学, 2020(06)
  • [6]督脉电针联合转轮跑步训练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D]. 张保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补肾活血方通过Notch通路促进血管新生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研究[D]. 何剑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电针大椎穴、命门穴对脊髓损伤大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D]. 李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光生物调节治疗在急性脊髓损伤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D]. 梁卓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10]转录因子ZBTB38靶向修复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D]. 陈杰.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自发随意运动功能的恢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