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外直肌大面积后缩治疗小角度外斜视

单侧外直肌大面积后缩治疗小角度外斜视

一、单条外直肌大量后徙治疗小角度外斜视(论文文献综述)

付玥川,陶晨[1](2021)在《手术治疗周期性斜视两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例1:患儿,女性,2周岁。家属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出现左眼外斜视,未予以治疗。根据观察记录,患者外斜视周期性隔日出现。见图1。全身查体未见异常,足月顺产,其母妊娠期无明显临床疾病,家族无特殊眼病史。斜视日角膜映光检查显示左眼外斜15°;三棱镜联合角膜映光检查显示左眼外斜视30△。见图2A。双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各方向运动协调一致。在正位日,眼位正。见图2B。因验光检查和立体视觉检查无法配合完成,无相应结果。应用Mediworks S350型裂隙灯显微镜(上海美沃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检查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冯张青,李俊红[2](2020)在《《成人斜视PPP?》解读》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9月美国眼科学会(AAO)发布了《成人斜视临床指南》(PPP),基于循证医学的最佳临床证据为成人斜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目前最佳的指导意见。2019版斜视指南中对成人斜视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等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并融入近年来成人斜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对有关的内容进行更新。本文就2019版斜视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主要解读更新内容。

张晶议,苗泽群,许欣,欧阳倩如,付皓丽,郭丽莉,王乐今[3](2020)在《微创小切口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微创小切口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IXT)的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的患者52例(52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28例(28只眼);年龄3~16岁,平均年龄(7.3±3.1)岁。按照斜视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角度斜视组和大角度斜视组。检查并记录全部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远视力、屈光度、同视机融合功能及近立体视功能等指标;检查并记录全部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远近斜视度。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术龄、屈光度及斜视度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组的眼位正位率和近立体视提高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术前与术后同视机融合功能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本研究纳入的52例(52只眼)基本型IX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7±3.2)岁,术前平均斜视度为(-38.56±14.96)个三棱镜度(PD)。两组患者性别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P>0.05);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平均年龄、术眼及非术眼屈光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0.02,0.08,0.27,0.28;P>0.05)。两组术前平均斜视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5)。行R&R术的患者中采用"退5缩4"、"退6缩3"、"退6缩4"、"退7缩4"及"退7缩5"术式者分别有24例(24只眼)、8例(8只眼)、8例(8只眼)、12例(12只眼)、2例(2只眼)及6例(6只眼)。术后6个月时,小角度斜视组和大角度斜视组患者眼位正位率分别为82.1%和79.2%。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两组患者术后从第1周开始逐渐发生外斜漂移,并且术后1个月之前外斜漂移发展较快,之后眼位趋于稳定。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融合范围的绝对值分别为(14.56±9.53)°和(21.79±6.93)°。经t检验,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5)。小角度斜视组和大角度斜视组患者近立体视功能的提高率分别为53.6%和75.0%。经卡方检验,两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P>0.05)。结论对斜视度为-20 PD~-85 PD的基本型IXT患者行微创小切口单眼R&R术,术后6个月患者的眼位正位率较高,融合功能及近立体视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该术式对于小角度和大角度斜视患者均具有较好疗效。因此,该术式可作为治疗基本型IXT的手术选择。

董凤,颜世传,牛兰俊[4](2019)在《58例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治疗体会》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9年3月我院手术的58例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斜视度数与手术方式的关系。结果看近斜视度≤30△的15例患者行单眼内直肌缩短术,术后近期正位(≤±8△)者11例,正位率为:73.3%;正位患者中有8例术后3月(远期)复诊时出现小的外斜复发(外斜10~18△)。看近斜视度35△~80△的患者18例选择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后近期正位(≤±8△)者15例,正位率为:83.3%;远期正位(≤±8△)12例正位率为66.67%;欠矫6例(10△~15△),无过矫者。看近斜视度85△~110△的患者25例选择双眼外直肌后徙+单眼内直肌缩短,术后近期正位(≤±8△)者21例,正位率为:84.0%;看近正位看远过矫2例(10△~14△);看远正位看近欠矫2例(12△~15△)。远期正位(≤±8△)19例正位率为76.0%,1例过矫者发生继发性内斜视,5例欠矫。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看近及看远的斜视度,及看近、看远的斜视度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3例患者有双眼视,术后增加到24例。结论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应根据看近斜视角度的大小以及看近看远的斜视度差值选择具体手术方式。手术原则当以加强内直肌为主,术后看近欠矫看远正位者远期易发生眼位回退,看远轻微过矫者眼位不易回退,但过矫要避免发生继发性内斜视。

张柳蕙[5](2019)在《连续性内斜视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为研究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在不同水平直肌手术方式术后继发连续性内斜视所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通过临床随访,分析连续性内斜视患者不同临床治疗方式的临床过程及转归情况,以便为临床眼科医生对于此类患者的手术方案制定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性内斜视(consecutive esotropia)指原发性外斜视自发或外斜视矫正手术后即刻或经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内斜视,又称继发性内斜视。本研究对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确诊为外斜视(exotropia,XT),并行单眼或双眼水平直肌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共纳入患者958例,根据外斜视患者术后情况,分为连续性内斜视组(consecutive esotropia group)(19例),和无连续性内斜视组(no consecutive esotropia group)(939例),此外,并收集了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间于外院行外斜矫正术后发生连续性内斜就诊于新华医院眼科的26例患者,共45例连续性内斜视患者,根据术后连续性内斜视持续的时间以及选择进一步治疗的方式分为两组:(1)手术组(n=6),(2)非手术组(n=39)。分析比较连续性内斜视组及无连续性内斜视组间以及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之间的不同临床数据(包括患者性别,发病年龄,手术年龄,双眼屈光状态,视远及视近的、斜视度数,AC/A值,侧转非共同、A-V征,D.V.D.,斜肌亢进,不同水平直肌的手术方式及手术量,双眼视功能),及记录内斜视组术后早期(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中期(3-6个月)和终末期随访时间患者的临床数据(眼位,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探究连续性内斜视发生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转归。本研究中采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来检查患者视远(6m)和视近(33cm)的斜视度数,AC/A值采用同视机法,近立体视采用Titmus立体图。本研究中统计分析采用了SPSS 19.0软件。结果1.本研究中根据临床纳入标准,总计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外斜视患者共958例,男性患者489例,女性患者469例,男女比例为男性:女性=489:469。诊断为外斜视的患者初次手术时的年龄范围为1-5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8±2.46岁,其中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54岁。本次研究中所有纳入标准的患者临床随访的终末时间范围为6-18月,平均终末随访时间为10.5±2.4个月。2.本研究中我院外斜视术后连续性内斜视的总体发生率为2.4%(23/958),其中91%(21/23)的连续性内斜视会随时间逐渐降低或消失。我院及外院转诊的45例连续性内斜视患者中,39例(86.7%,39/45)患者接受了保守治疗,并在随访终期内斜度数消失,6例(13.3%,6/45)患者术后6个月仍存在>15PD的连续性内斜视,接受了进一步手术治疗。3.经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V征,斜肌亢进,眼位控制情况及外斜手术方式与连续性内斜视发生危险性相关联,p<0.05,连续性内斜视的发生与手术年龄、性别、视远、视近的术前斜视度数,手术类型上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伴有A-V征,斜肌亢进,眼位控制差以及行RR术式的外斜患者术后更易发生连续性内斜视。4.对于诊断为连续性内斜视的患者,针对其临床过程及转归结果显示,对于外斜术前伴有高AC/A,立体视功能差,无融合功能及Blc手术方式外斜术后产生连续性内斜视的患者术后更易出现长时间持续性的连续性内斜视,再次手术风险更高。此外对于伴有中低度远视的连续性内斜视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好,需要再次手术的风险低。5.外斜术后小部分连续性内斜视患者可伴有侧转非共同,外展运动受限以及产生复视,其中术后出现侧转非共同的连续性内斜视患者更易表现为持续≥3周的连续性内斜视。结论外斜视患者是否伴有A-V征,斜肌亢进,侧转非共同是连续性内斜视的发病危险因素,手术方式中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更易导致连续性内斜视的发生,具有统计学差异。对连续性内斜视的患者临床过程及转归进一步观察研究,发现对于外斜术前伴有高AC/A,立体视功能差,无融合功能,以及选择BLc手术方式的术后发生连续性内斜视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持续性的连续性内斜视,再次手术的风险高。而相对地,伴有中低度远视的连续性内斜视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好,再次手术风险低。

李志刚,荣军博,许丽敏,郎丽娟,曹木荣[6](2018)在《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术与内直肌斜向缩短术治疗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手术与内直肌斜向缩短术对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6年9月到2017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6例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患者行手术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手术组(A组,16例)、单眼内直肌斜向缩短术组(B组,9例)和双眼内直肌斜向缩短术组(C组,11例)。A组中外直肌按照看远斜视度数后徙,内直肌按照看近斜视度数缩短。B组和C组中内直肌肌止端上端按照看远斜视度数缩短,肌止端下端按照看近斜视度数缩短。术后正位的评价标准为看远斜视度在±10△以内。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随访期末,A组正位占比为14/16例,显着高于B组(2/9例)和C组(4/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看近和看远斜视度均小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手术后看近和看远斜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手术中外直肌按照看远斜视度数后徙,内直肌按照看近斜视度数缩短设计术式,可以有效治疗集合不足型外斜视,优于内直肌斜向缩短手术。

王丽娜[7](2018)在《IGF-I对外斜视猫模型内直肌Myf5和MyoD表达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对外斜视猫模型内直肌生肌因子5(myogenic 5,Myf5)、成肌分化因子(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protein,MyoD)表达影响,探讨外源性IGF-1治疗斜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处于视觉发育期内的幼猫27只,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标准对照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9只。各组动物均行右眼外直肌缩短联合前徙术制备外斜视模型。实验组和标准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立即及术后2周、4周、6周、8周、10周右眼内直肌注射50μL(5μg)IGF-I和50μL生理盐水,各组再根据治疗时间分为3个亚组(治疗4周组、治疗8周组、治疗12周组),空白对照组只做斜视模型,不做注射处理。分别于治疗后4周、8周、12周处死幼猫取眼外肌组织,提取RNA进行qPCR,观察各组动物右眼内直肌MyoD和Myf5 mRNA表达差异及与治疗时间的关系。结果:(1)治疗4周Myf5 mRNA表达量实验组高于标准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高于标准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治疗8周Myf5mRNA表达量实验组高于空白对照组、标准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高于标准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Myf5 mRNA表达量实验组明显高于标准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标准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9)。(2)治疗4周MyoD mRNA表达量实验组高于标准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高于标准对照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7)。治疗8周MyoD mRNA表达量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均高于标准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4)。治疗12周MyoD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标准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而标准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MyoD=0.095)(3)实验组治疗4周、8周、12周Myf5mRNA的表达量随治疗时间逐渐升高,且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r=0.949,P<0.01)。标准对照组治疗4周、8周、12周Myf5 mRNA表达量与治疗时间不相关(r=-0.158,P=0.685)。空白对照组术后4周、8周、12周Myf5 mRNA表达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治疗时间不相关(r=0.053,P=0.893)。(4)实验组治疗4周、8周、12周MyoD mRNA的表达量随治疗时间逐渐升高,且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r=0.949,P<0.01)。标准对照组治疗4周、8周、12周MyoD mRNA表达量与治疗时间不相关(r=0.158,P=0.685)。空白对照组术后4周、8周、12周MyoD mRNA表达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治疗时间不相关(r=0.527,P=0.145)。结论:IGF-I局部注射能够上调眼外肌中Myf5和MyoD mRNA的表达;随着IGF-I干预时间的延长其作用更加明显。

彭海鹰,张荻[8](2018)在《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对眼球外转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单眼外直肌后退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对眼球外转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7例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并初次行斜视矫正术并且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6个月的患者资料。非手术眼的测量值作为对照组(61眼)。将113眼术眼分为4个组:(1)外直肌后退(LR)组(27眼):单条外直肌后徙7~8 mm;(2)小量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组,简称小量R-R组(24眼):外直肌后徙5~6 mm,内直肌缩短4~5 mm;(3)中量R-R组(29眼):外直肌后徙7~8 mm,内直肌缩短5~6 mm;(4)大量R-R组(33眼)组:外直肌后徙8~10 mm,内直肌缩短7~8 mm。三棱镜交替遮盖测量手术前后的斜视度,数码照片记录手术后的眼球外转位置,计算手术后的眼球运动幅度,弓形视野计测量手术前后的外转单眼注视野。结果 87例患者术后6个月,71例为正位,手术成功率为81.61%,手术失败为16例,失败率为18.39%,其中过矫5例,占5.56%,欠矫11例,占12.64%。数码照相显示,对照组、LR组、小量R-R组、中量R-R组和大量R-R组病例术前平均外转幅度分别为(11.86±1.11)、(12.04±0.68)、(11.58±1.06)、(11.86±0.93)和(12.22±0.60)mm,术后平均外转幅度分别为(11.81±1.03)、(11.81±0.70)、(10.78±1.05)、(10.54±1.07)和(9.90±0.82)mm,术前各组外转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5,P=0.12),术后各组外转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4,P=0.00),组间比较对照组和LR组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其余各手术组术后外转幅度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弓形视野计测得对照组、LR组、小量R-R组、中量R-R组和大量R-R组术前平均单眼外转注视野分别为(50.82±3.30)°、(51.48±2.39)°、(50.13±3.51)°、(51.06±2.90)°和(52.09±2.61)°,术后各组单眼外转注视野分别为(50.52±3.51)°、(50.11±2.36)°、(46.38±3.67)°、(44.00±3.00)°和(41.84±2.46)°,术前各组单眼外转注视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5,P=0.14),术后各组单眼外转注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75,P=0.00),组间比较对照组和LR组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其余各手术组术后单眼外转注视野都减少。结论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对眼球外转功能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应避免因单眼手术量过大引起术后产生侧方注视的非共同性,从而影响双眼单视功能。

徐强[9](2017)在《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两种术式疗效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行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与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于2012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手术治疗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68例,因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36例,行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B组32例,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所有患者术后有定期随访记录,随访时间≥1年,分别比较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两组患者手术矫正后在眼位正位率、近立体视功能恢复、斜视度回退量方面的差异。结果1.A,B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500,P=0.338);手术年龄,斜视持续时间,屈光度,矫正视力,术前斜视度,随访时间,术前立体视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A组)组术后一周眼位正位率为83.3%,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B组)组术后一周眼位正位率为81.2%,两组眼位正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1,P=0.822);2.2.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A组)组术后一年眼位正位率为77.8%,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B组)组术后一年眼位正位率为53.1%,两组眼位正位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61,P<0.05),A组术后眼位正位率高于B组术后眼位正位率。3.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A组)组术后一年的三级立体视功能恢复率为61.1%,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B组)组术后一年的三级立体视功能恢复率为6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8,P=0.700)。4.1.随访两组术后斜视度变化情况,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A组)组术后一周,一年斜视度均值分别为1.810±5.148PD;-2.560±4.595PD;配对样本t检验(t=4.54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B组)组术后一周,一年斜视度均值分别为2.500±6.559PD,-6.563±6.710PD,配对样本t检验(t=11.95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均有回退。4.2.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A组)组术后斜视度数回退量均值4.370±3.729PD;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B组)组术后斜视度回退量均值为9.063±4.288PD,独立样本t检验(t=3.288,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B组)术后一年斜视回退量高于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A组)组术后一年斜视度数的回退量。结论: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疗效有差异,两种手术方式术后一周两组正位率无差异;观察术后1年后比较两组正位率,统计学有差异,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A组)的患者术后正位率高于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B组)的患者正位率。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在三级立体视功能的恢复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行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B组)患者术后斜视回退量高于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A组)的患者。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治疗可优先选择双眼外直肌等量后徙术。

张旭[10](2017)在《外斜视单眼水平直肌手术影响侧转非共同性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外斜视单眼不同水平直肌手术(Rc、Rc&Rs和Rs)术后侧转非共同性(LI)及其相关伴随体征的发生和转归特点,为临床手术设计和手术效果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2月-2016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由同一术者行单眼水平直肌手术的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直肌后徙组(Rc组)、内直肌缩短组(Rs组)和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组(Rc&Rs组)。术前1天和术后早期(1周)、中期(3-6月)和终末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的眼位、眼球运动、双眼单视功能、代偿头位和斜视度数。采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检查患者视远(6m)和视近(33cm)水平三眼位的斜视度数,侧方注视时头位采取侧转30°,侧方注视时斜视度数相对于第一眼位相差>5PD为LI。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99例符合标准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性:女性=53:46。手术时的年龄为5-52岁(平均10.1±7.9岁),终末随访时间为9-18月(平均11.5±2.4月)。术前LI总体发生率为31.3%(31/99),术后早期36.4%(36/99),较术前无显着差异性(p=0.743)。术后中期和终末随访时分别为43.4%(43/99)和26.3%(26/99),两者差异显着(p=0.011)。术后LI发生率亚组分析:Rc组分别为34.7%(17/49)、53.1%(26/49)和32.7%(16/49)(终末随访vs术后早期,p=0.831),Rs组分别为37.5%(6/16)、50.0%(8/16)和31.3%(5/16)(终末随访vs术后早期,p=0.710),Rc&Rs组分别为38.2%(13/34)、26.5%(9/34)和14.7%(5/34)(终末随访vs术后早期,p=0.028)。本研究中,手术量Rc≥7mm、Rs≥6.5mm和Rc+Rs>10mm术后早期更容易发生LI和眼球运动非共同性。术后早期共35例(35.4%)患者发生水平直肌手术眼外展运动不足,外展不足主要发生在Rc&Rs术后(21例),Rc组和Rs组可在术后3-6个月基本消失,Rc&Rs组术后可持续到终末随访,但发生率和程度均明显降低。术后早期19例(19.2%)主诉复视,大部分患者均在术后3-6月复视消失。术后代偿头位仅发生在Rc组和Rc&Rs组,在术后早期和中期均可发生,代偿头位可随着LI减轻和眼球运动功能恢复可逐渐好转。结论外斜视单眼水平直肌手术术前和术后LI总体发生率无显着差异性。不同术式术后LI发生率的转归不同,Rc&Rs终末随访时较术后早期LI发生率明显降低,Rc和Rs终末随访时较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超过一定程度的手术量可导致LI和眼球运动非共同性发生率明显上升。术后眼球运动非共同性、异常双眼视和代偿头位可随时间逐渐减轻或消失。

二、单条外直肌大量后徙治疗小角度外斜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条外直肌大量后徙治疗小角度外斜视(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术治疗周期性斜视两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期性斜视的流行病学
二、周期性斜视的发病机制
    1.融合机制失调学说:
    2.生物钟机制学说:
    3. 眼球运动中枢控制失调学说:
    4.大脑优势学说:
三、周期性斜视的临床表现
四、周期性斜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二)鉴别诊断
        1.急性共转性斜视:
        2.间歇性斜视:
        3.周期性动眼神经麻痹:
五、周期性斜视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

(3)微创小切口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一)基本型IXT的诊断标准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三、分组方法
    四、手术方法
        1.外直肌后徙术:
        2.内直肌缩短术:
        3.R&R术的设计量:
    五、检查指标与方法
        1.远视力:
        2.屈光度:
        3.斜视度:
        4.同视机融合功能:
        5.近立体视功能:
    六、评价指标
        1.术后眼位的情况:
        2.近立体视功能:
        3.同视机融合功能:
    七、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 果
    一、纳入本研究患者及分组情况的比较
    二、患者术前手术量的分布特征结果
    三、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矫正效果的比较
    四、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平均斜视度的比较
    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同视机融合功能的比较
    六、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近立体视功能的比较
讨 论
    一、基本型IXT的发病机制
    二、基本型IXT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原理
        1.基本型IXT的术式选择:
        2.基本型IXT的术式选择原理:
    三、两组患者术后眼位矫正情况的观察
        1.小角度外斜视患者:
        2.大角度外斜视患者:
    四、手术设计量的影响因素
        1.传统的手术量设计及其不足:
        2.手术量设计的改良:
    五、患者术后融合功能的改善
    六、患者术后近立体视功能的恢复
        1.基本型IXT对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
        2.手术治疗对近立体视功能的改善:

(4)58例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眼科常规检查
        1.2.2 眼肌专科检查
        1.2.3 手术方式
        1.2.4 术后眼位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近期眼位
    2.2 远期眼位远期眼位以末次随访时间为准。
    2.3 手术前后的双眼视觉功能
3 结论
4 讨论

(5)连续性内斜视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语表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1.1.1 资料搜集
        1.1.2 纳入标准
        1.1.3 基础信息
    1.2 斜视专科检查
        1.2.1 眼位
        1.2.2 眼球运动
        1.2.3 斜视度数
        1.2.4 双眼视功能
    1.3 基本定义
    1.4 手术方式
    1.5 随访方法
    1.6 统计方式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 连续性内斜视的总体发生率及转归
    2.3 连续性内斜视的危险因素
    2.4 连续性内斜视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
    2.5 外斜术后眼球运动非共同性
3 讨论
    3.1 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率
    3.2 连续性内斜视发生的危险因素
        3.2.1 手术年龄
        3.2.2 屈光状态
        3.2.3 A-V征与斜肌亢进
        3.2.4 手术方式
        3.2.5 水平直肌的手术量
        3.2.6 立体视功能
    3.3 连续性内斜视的保守治疗恢复率
    3.4 连续性内斜视再次手术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AC/A
        3.4.2 屈光状态
        3.4.3 外斜术后第一天斜视度
        3.4.4 立体视与融合功能
    3.5 眼球运动非共同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连续性内斜视危险因素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IGF-I对外斜视猫模型内直肌Myf5和MyoD表达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分组及动物模型的制作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外斜视模型的建立
        1.3 斜视猫右眼内直肌IGF-I干预
    2 标本的收集和保存
    3 实验主要试剂及耗材
    4 实验方法
        4.1 FFPE猫右眼内直肌RNA提取
        4.2 RNA逆转录及qPCR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Myf5在各组内直肌中的表达差异及与治疗时间的相关性
    2 MyoD在各组内直肌中的表达差异及与治疗时间的相关性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9)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两种术式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10)外斜视单眼水平直肌手术影响侧转非共同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1.1.1 资料搜集
        1.1.2 纳入标准
        1.1.3 基线资料
    1.2 斜视专科检查
        1.2.1 眼位
        1.2.2 眼球运动
        1.2.3 双眼视功能
        1.2.4 代偿头位
        1.2.5 斜视度数
    1.3 基本定义
    1.4 手术方式
    1.5 随访方法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2.1.1 患者基线资料
        2.1.2 术前斜视专科检查结果
        2.1.3 不同斜视类型术前基本情况
        2.1.4 不同术式术前基本情况
    2.2 LI的总体发生率
    2.3 LI的危险因素
    2.4 不同术式LI发生率及其转归
    2.5 不同术式术后LI表现特征
        2.5.1 水平注视方向
        2.5.2 视远和视近
    2.6 眼球运动非共同性
        2.6.1 表现特点
        2.6.2 转归
    2.7 手术量的影响
    2.8 异常双眼视和代偿头位
        2.8.1 异常双眼视
        2.8.2 代偿头位
3 讨论
    3.1 术前LI
    3.2 术后LI
    3.3 三种术式术后LI和眼球运动非共同性
        3.3.1 外直肌后徙术
        3.3.2 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
        3.3.3 内直肌缩短术
    3.4 异常双眼视
    3.5 代偿头位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四、单条外直肌大量后徙治疗小角度外斜视(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术治疗周期性斜视两例[J]. 付玥川,陶晨.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03)
  • [2]《成人斜视PPP?》解读[J]. 冯张青,李俊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06)
  • [3]微创小切口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观察[J]. 张晶议,苗泽群,许欣,欧阳倩如,付皓丽,郭丽莉,王乐今.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02)
  • [4]58例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治疗体会[J]. 董凤,颜世传,牛兰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76)
  • [5]连续性内斜视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D]. 张柳蕙.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9)
  • [6]单眼水平直肌后徙联合缩短术与内直肌斜向缩短术治疗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疗效对比[J]. 李志刚,荣军博,许丽敏,郎丽娟,曹木荣.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8(05)
  • [7]IGF-I对外斜视猫模型内直肌Myf5和MyoD表达影响[D]. 王丽娜. 青岛大学, 2018(12)
  • [8]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对眼球外转功能的影响[J]. 彭海鹰,张荻.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05)
  • [9]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两种术式疗效比较[D]. 徐强.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6)
  • [10]外斜视单眼水平直肌手术影响侧转非共同性的临床研究[D]. 张旭.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标签:;  ;  ;  

单侧外直肌大面积后缩治疗小角度外斜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