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膝关节僵硬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直膝关节僵硬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一、综合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廖莹莹,张鑫,温呈洪,陈科,周汇,苟青春[1](2022)在《膝关节僵硬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特点》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膝关节创伤后产生的关节僵硬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建立理想的膝关节僵硬动物模型是研究膝关节僵硬病理机制的基础,对探索膝关节僵硬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膝关节僵硬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动物的选择、不同固定方式、固定时间与成功周期等,为其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以"膝关节僵硬、膝关节挛缩、动物模型、knee stiffness、stiff knee、stiff knee、animal model"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Pub Med和Embase数据库检索2000-2020年的文献,最终纳入49篇参考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目前研究者主要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进行造模,即手术方法:通过手术伴或不伴有膝关节关节面的损伤,用内固定造成术后创伤性关节僵硬;非手术方法:通过单纯外固定或暴力损伤外固定的方式获得膝关节僵硬动物模型。(2)在临床中,下肢骨折后制动引起的膝关节僵硬十分常见,对于不波及膝关节面的下肢骨折引起的膝关节僵硬可以选择关节外损伤手术固定的方式进行造模,对于研究膝关节关节面损伤引起的膝关节僵硬可以选择关节内损伤固定的方式造模,手术固定的方法造模时间短、效率高、稳定性好,但无菌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在膝关节僵硬的结构变化和药效观察、矫形支具干预方面应用广泛。(3)石膏、夹板等单纯外固定的模型操作简便、避免了手术创伤,在模拟膝关节僵硬的疾病发展具有相对的优势,可以观察不同时期关节僵硬的病理变化,缺点是在动物活动过程中外固定易松动、脱滑,或发生啃咬,造模时间较长,固定易失败。(4)暴力损伤后固定可模拟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后制动而引起的膝关节僵硬,适用于保守治疗的疗效、筛选方面的研究。(5)综合来讲,最理想的膝关节僵硬造模方式为膝过伸+关节内手术创伤+固定,通过膝过伸损伤关节后囊、在股骨髁开窗模拟关节内骨折,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的方式进行造模,此方法建模时间短、成功率高、稳定性好。

陈一鑫,王开龙,陈小莉,高玉广,甘振宝,陈望龙,黄红敏,谢君萍,农章嵩,黄树武,耿宝忠[2](2021)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35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刀松解治疗,治疗组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松解治疗。观察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分级情况、膝关节肿胀度、滑膜厚度、膝关节屈曲最大被动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7.1%(34/35),高于对照组的20.0%(7/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滑膜厚度、膝关节被动屈曲最大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

唐兴[3](2021)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近期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中的假体选择及近期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骨科关节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从中挑选出因严重的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关节导致的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依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选取5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置入假体的不同分为CR组和PS组。两组患者在根据膝关节术前活动度分为轻度组(活动度为50°至90°)和重度组(活动度为0°至50°)。CR组26例患者,共30例膝,轻度组16例(20膝)年龄50~84岁,平均(62.69±10.87)岁,男性7例(8膝),女性9例(12膝)。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73.30±10.47)°,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为(36.60±7.05)分。重度组10例(10膝)年龄27~75岁,平均(50.0±14.41)岁,男性3例(3膝),女性7例(7膝)。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30.60±11.06)°,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为(33.10±5.84)分。PS组28例,共30例膝,轻度组18例(20膝)年龄50~84岁,平均(64.22±11.15)岁,男性8例(9膝),女性10例(11膝)。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72.50±9.47)°,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为(37.95±7.28)分。重度组10例(10膝)年龄47~80岁,平均(60.30±12.67)岁,男性5例(5膝),女性5例(5膝)。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29.60±10.28)°,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为(34.10±4.82)分。两组患者中需行双侧膝关节置换者均分期置换,其中CR组分期手术间隔3.2~6.3月,平均3.8月;PS组间隔3.0~5.4月,平均3.4月。术后统计四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等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月CR和PS两组患者中的轻度组ROM值分别为(95.65±6.23)度和(93.60±6.32)度;HSS 分别为(60.65±6.53)分和(61.50±5.81)分;VAS评分分别为(2.45±1.50)分和(2.80±1.40)分;AKS临床评分分别为(68.60±4.66)分和(67.35±5.33)分;功能评分分别为(48.00±8.34)分和(47.00±10.69)分,经比较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CR和PS两组患者中的重度组ROM值分别为(53.20±10.39)度和(52.40±9.02)度;HSS评分分别为(63.20±9.75)分和(60.90±9.94)分;VAS 评分分别为(3.70±1.57)分和(3.80±1.55)分;AKS 临床评分分别为(64.50±6.31)分和(65.90±6.38)分;功能评分分别为(39.00±3.94)分和(38.50±4.74)分,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CR和PS轻度组ROM值分别提高到(107.45±5.26)度和(106.25±5.49)度;HSS 评分分别提高到(68.85±5.20)分和(69.30±5.15)分;VAS 评分分别为(1.20±1.15)分和(1.40±1.23)分;AKS 临床评分分别为(73.25±3.11)分和(70.80±5.93)分;功能评分分别为(83.75±5.10)分和(85.25±5.73)分,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R和PS重度组ROM值分别提高到(81.80±4.24)度和(82.50±5.89)度;HSS评分分别提高到(64.30±6.64)分和(65.70±6.88)分;VAS评分分别为(1.90±0.99)分和(2.00±0.94)分;AKS 临床评分分别为(72.90±5.40)分和(68.10±5.47)分;功能评分分别为(74.50±5.99)分和(75.50±7.25)分,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对CR和PS组内进行比较,CR轻度组和重度组术后1月和3月ROM值分别为(95.65±6.23)度、(53.20±10.39)度和(107.45±5.26)度、(81.80±4.24)度;术后1月和3月AKS功能评分分别为(48.00±8.34)分、(39.00±3.94)分和(83.75±5.10)分和(74.50±5.99)分,经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PS轻度组和重度组术后1月和3月 ROM 值分别为(93.60±6.32)度、(52.40±9.02)度和(106.25±5.49)度、(82.50±5.89)度;术后1月和3月AKS功能评分分别为(47.00±10.69)分、(38.50±4.74)分和(85.25±5.73)分和(75.50±7.25)分,经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54例(60膝)均获得随访,CR轻度组4例腓静脉或肌间静脉血栓形成;重度组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切口浅层感染,1例术中胫骨结节撕脱。PS轻度组3例比目鱼肌肌间静脉或肌间静脉血栓形成;重度组2例切口浅层感染,1例假体周围感染。其余患者住院期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移位、衬垫脱出、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是可行的,但术后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有待提高。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最主要手术适应征是膝关节疼痛,其次才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此外,还应考虑患者的期望值。3.在轻度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中行膝关节置换术时,手术视野的显露首选股四头肌松解术。在重度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中行膝关节置换术时,手术视野的显露首选股四头肌斜切术。4.在后交叉韧带正常及术者十分熟悉PS和CR两种假体的手术差异的前提下。膝关节轻度僵硬,且年龄较小的患者,建议使用CR假体。膝关节重度僵硬,且年龄较大的患者,建议使用PS假体。5.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和僵硬原因与术后关节活动度有关。术前活动度越差的患者,术后活动度也越差。术前导致膝关节僵硬的病因与术后活动度有关,但有待进一步研究。6.膝关节术前僵硬程度越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唐兴,李正刚,段于平,杨毅,陈佳辉,李彪[4](2020)在《CR假体在TKA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中短期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CR假体在TKA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共54例因伸直型膝关节僵硬而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CR组26例(30膝),PS组28例(30膝)。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最大屈曲度、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6月(12~52月)。膝关节活动度CR组由术前(29.267±8.416)°提升至末次随访(73.933±14.943)°,P=0.01; PS组由(31.100±8.644)°提升至(71.433±13.843)°,P<0.001;术前膝关节最大屈曲度CR组由(34.867±12.087)°提升至(78.567±12.550)°,P<0.001,PS组由(32.133±10.846)°提升至(80.100±13.596)°,P<0.001。膝关节HSS评分CR组由术前(42.500±11.292)分提升至(76.467±6.135)分,P<0.001;PS组由(39.433±8.467)分提升至(74.500±6.683)分,P<0.001。CR组中有1例术后腓静脉肌间静脉血栓,PS组发生1例腓总神经损伤。结论 CR假体在TKA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是可行的,中短期疗效和PS假体相近,但和PS假体相比,满意度更高。

陈一鑫,陈小莉,王开龙,甘振宝,陈望龙,黄红敏,谢君萍[5](2020)在《伸直型膝关节僵硬外治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是膝周创伤或手术后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极易导致患者的步行障碍及屈膝下蹲困难,对患者步行功能影响非常大。一旦膝关节僵直发生,目前还没有一种单一高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松解、麻醉下手法松解、传统手法、中药熏洗、针刀松解等,效果不尽相同。文章通过对近几年以来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方法进行总结整理,目的是为了能够根据关节关节僵硬不同时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武蒙[6](2020)在《体外冲击波在大鼠膝关节僵硬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大鼠行造模手术构建大鼠膝关节僵硬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研究体外冲击波在大鼠膝关节僵硬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8周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组成A、B、C三组,A关节僵硬组;B关节僵硬冲击波治疗组;C正常对照组,A、B进行膝关节僵硬造模手术,C组不做处理。行膝关节僵硬模型构建手术后4周拆除内缝合线。拆除内缝合线前后在麻醉下测量大鼠膝关节被动活动度,膝关节被动活动度受限较正常大于30°为建模成功。A、B组在术后4周拆除缝合线测量膝关节活动度后,选出符合标准的大鼠。B组大鼠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标准探头,能量1.2bar,脉冲1000次,频率5HZ),1周2次,共治疗8周。治疗8周后,通过大鼠麻醉下膝关节被动活动度的改变、大体变化及组织学改变来分析大鼠膝关节的变化。结果:完成模型构建手术后4周,拆除膝关节内缝合线,大鼠膝关节被动活动受限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干预8周后,相比C组(正常对照组)关节僵硬组大鼠膝关节周围滑膜增生,软骨表面可见裂纹,且Mankin评分显着提高,而关节僵硬治疗组,大鼠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改善,Mankin评分明显降低。结论:体外冲击波通过改善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善了大鼠膝关节的粘连,从而提高了大鼠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

陈爽[7](2021)在《超短波通过对膝关节囊CTGF及TGF-β1表达的调控减轻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超短波对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进行干预,初步探讨超短波疗法对关节囊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O组,不予特殊处理,自由活动12周后处死)、单纯固定组(P组,固定8周后处死)、自然恢复组(N组,固定8周后解除固定,自然恢复4周后处死)、超短波治疗组(M组,固定8周后解除固定,超短波治疗4周后处死)。固定方法为应用管型石膏对兔左膝关节于完全伸直位进行固定,范围为自腹股沟至近端足趾处。处死后使用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测量肌切开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应用Masson染色检测膝关节后方关节囊胶原沉积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膝关节后方关节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固定组的肌切开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显着下降(P<0.05),膝关节后方关节囊内胶原沉积、TGF-β1的m RNA和蛋白表达、CTGF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2)与单纯固定组相比,自然恢复组的肌切开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膝关节后方关节囊内胶原沉积、TGF-β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CTGF的m 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CTGF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超短波治疗组的肌切开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显着升高(P<0.05),膝关节后方关节囊内胶原沉积、TGF-β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CTGF的m 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CTGF的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3)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超短波治疗组的肌切开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显着升高(P<0.05),膝关节后方关节囊内胶原沉积、TGF-β1的m RNA和蛋白表达、CTGF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结论(1)在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固定期间,发生关节功能障碍和膝关节后方关节囊纤维化,8周的固定可导致兔的稳定关节挛缩。膝关节后方关节囊纤维化作为关节源性挛缩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可能与TGF-β1和CTGF的表达水平升高相关。(2)在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模型恢复期间,关节功能障碍和膝关节后方关节囊纤维化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恢复。(3)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超短波可能通过降低关节囊内TGF-β1和CTGF表达,减轻膝关节后方关节囊纤维化,进而改善伸直型膝关节挛缩。(4)微热剂量的超短波介入对于兔膝关节挛缩的进展有抑制作用。但关于治疗的最佳剂量仍需进一步探讨。

陈永进,马艳,熊键[8](2019)在《肌内效贴联合静态进展性牵伸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静态进展性牵伸技术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骨折术后存在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关节松动、常规物理因子、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肌内效贴联合进展性牵伸设备(JAS)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治疗后的3种评分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进展性牵伸治疗能有效增强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

季春东[9](2018)在《手法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手法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伸直型膝关节僵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行手法松解术,对照组行股四头肌成形术,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直型膝关节僵直患者行手法松解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刘奕宁,刘利春,李晓彬,郭建邦,梁立国[10](2018)在《关节镜下治疗粘连僵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粘连僵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4月本科室收治的粘连僵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21例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开放手术)与观察组(n=11,关节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角度、术后出血量、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屈伸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均一期甲级愈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治疗粘连僵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好,具有出血少、疼痛轻、创伤小等优点。

二、综合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膝关节僵硬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1.1 检索人及检索时间
        1.1.2 检索文献时限
        1.1.3 检索数据库
        1.1.4 检索词
        1.1.5 检索文献类型
        1.1.6 检索策略
        1.1.7 检索文献量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估
2 结果Results
    2.1 膝关节僵硬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2.1.1 手术方法
        2.1.2 非手术方法
    2.2 不同固定方式的比较
    2.3 不同固定时间对关节僵硬的影响
    2.4 固定角度的确定
    2.5 模型动物种类的选择
    2.6 造模方式及成功周期
3 总结与展望Summary and prospects
致谢:
作者贡献:
经费支持:
利益冲突:
写作指南:
文章查重:
文章外审:
文章版权:
开放获取声明:

(2)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35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2.2 治疗组
    2.3 对照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标准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2组膝关节功能分级情况比较
        3.4.2 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程度、滑膜厚度比较
        3.4.3 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4 讨 论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近期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附录11. HSS评分
    附录12. 英国矫形外科协会患者满意度评分
    附录13 AKS评分
综述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伸直型膝关节僵硬外治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形成机理
2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西医治疗方法
    2.1 物理治疗与手法松解
    2.2 手术松解治疗
3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3.1 中药熏洗治疗
    3.2 推拿手法治疗
    3.3 各种针刺治疗
4 结语与展望

(6)体外冲击波在大鼠膝关节僵硬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语
1 背景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材料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试验设备及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体外冲击波干预
        2.2.2 大鼠膝关节僵硬模型造模手术方法
        2.2.3 局部解剖变化
        2.2.4 关节功能测定
        2.2.5 组织学检测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大鼠膝关节活动度检测
    3.2 大鼠膝关节解剖结构变化
    3.3 大鼠膝关节组织学检测结果(放大倍数:200 倍)
4 讨论
5 创新性及局限性
    5.1 创新性
    5.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超短波通过对膝关节囊CTGF及TGF-β1表达的调控减轻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关节挛缩中关节囊纤维化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肌内效贴联合静态进展性牵伸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Maitland关节松动术
        1.2.2 主动功能训练
        1.2.3 JAS治疗[6]
        1.2.4 肌内效贴治疗
    1.3 评定标准
        1.3.1 膝关节活动度的评定[9]
        1.3.2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9]评定
        1.3.3 Lysholm膝关节评分[1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膝关节ROM比较
    2.2 VAS及Lysholm评分比较
3 讨论

(9)手法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Judet疗效判定法为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 讨论

(10)关节镜下治疗粘连僵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屈伸角度、术后出血量、疼痛VSA评分比较
3 讨论

四、综合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膝关节僵硬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特点[J]. 廖莹莹,张鑫,温呈洪,陈科,周汇,苟青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15)
  • [2]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35例临床观察[J]. 陈一鑫,王开龙,陈小莉,高玉广,甘振宝,陈望龙,黄红敏,谢君萍,农章嵩,黄树武,耿宝忠. 湖南中医杂志, 2021(08)
  • [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近期疗效研究[D]. 唐兴.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CR假体在TKA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中短期疗效观察[J]. 唐兴,李正刚,段于平,杨毅,陈佳辉,李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10)
  • [5]伸直型膝关节僵硬外治方法研究进展[J]. 陈一鑫,陈小莉,王开龙,甘振宝,陈望龙,黄红敏,谢君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 [6]体外冲击波在大鼠膝关节僵硬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武蒙.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超短波通过对膝关节囊CTGF及TGF-β1表达的调控减轻兔伸直型膝关节挛缩的实验研究[D]. 陈爽.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肌内效贴联合静态进展性牵伸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J]. 陈永进,马艳,熊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17)
  • [9]手法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J]. 季春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20)
  • [10]关节镜下治疗粘连僵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效果分析[J]. 刘奕宁,刘利春,李晓彬,郭建邦,梁立国. 中国医学创新, 2018(06)

标签:;  ;  ;  

直膝关节僵硬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