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水机组设计选型中的两种节能方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清钊[1](2021)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与运行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具有高效环保、低碳节能、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式。目前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存在结构较为传统、运行策略落后、设备配置冗余等问题,未能最大化联供系统收益,故对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是实现其快速、高效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提出了天然气冷热电分供系统(SP)、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耦合地源热泵的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HP)、耦合储能装置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ST)、耦合地源热泵和储能的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HP-ST)等5种天然气冷热电供能方案,建立了各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包含多厂家、多型号、多类别的设备数据库,可用于实现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设备选型。其次建立综合考虑经济性、环保性、能效性的综合评价指标,并以其为优化目标,根据山东某医院建筑负荷和能源价格,分别对SP、CCHP、CCHP-HP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了各方案的设备选型优化结果、评价指标优化结果以及设备最优状态下的实时出力情况,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SP相比,CCHP、CCHP-HP可大幅提升供能系统的综合性能,提升比例分别为40.6%和46.9%,也表明地源热泵能够明显提升联供系统的综合性能。在同样负荷和能源价格下,仍然以联供系统综合性能最优,对加入储能装置的CCHP-ST和CCHP-HP-ST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储能装置对于联供系统综合性能有微弱提升。CCHP-HP-ST经济性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储能装置的“削峰填谷”特点对联供系统经济性提升很大。因此,CCHP-HP-ST是当前综合性能最优的方案。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天然气价格越低、电价越高时,CCHP-HP-ST的综合性能相比SP提升越明显。为保证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本文考虑电网故障和设备故障,采用“冗余”设计对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考虑电网故障时,联供系统孤网运行,以综合指标最优时,得到的优化方案与并网运行方案相差无几,表明以综合指标最优的并网运行方案可以应对电网故障;以经济指标最优时,孤网运行得到的优化方案相比并网运行方案会增大设备容量配置,降低经济性,但综合性能有所提升。考虑设备故障时,以综合指标最优得到的优化方案会增加各类型设备的台数和总容量配置,但每个类型设备的单台容量会降低,以此降低设备故障时对于系统供能的影响,提升系统可靠性。
袁杨[2](2020)在《广安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能效低污染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在我国得到推广。夏热冬冷地区(如西南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存在土壤取放热不平衡的现象,大多采用复合式系统。由此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包括分析建筑负荷、设计冷热源系统,机组选型、设计机组群控方案、设计地下换热器,评估系统性能等。本文针对广安地区某产业园区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的应用开展研究。该项目包括36栋建筑,供冷供热面积246391m2,卫生热水供热面积48729m2。本文(1)搜集建筑参数和用户信息,模拟计算用户空调负荷和生活热水负荷;(2)研究文献,设计采用土壤源热泵技术的冷热源系统;(3)参考土壤热响应报告参数,设计地下换热器方案;(4)建立地下换热器土壤传热模型;(5)提出解决用户冷热不平衡问题的机组群控方案;(6)基于地下换热器模型对冷热源系统性能和群控方案进行快速模拟检验。本文采用以EnergyPlus为内核的Designbuilder软件建模并模拟用户全年逐时冷热负荷。空调夏季高峰负荷18448.79KW夏季累计总负荷8913979.51KWH;冬季高峰负荷9095.20KW冬季总负荷5871218.79KWH,冬夏负荷不衡率为34.13%。全年生活热水热负荷为1849462.92KWH。本文提出“热回收土壤源热泵机组+土壤源热泵机组+冷水机组”的复合系统方案。选用3台2900KW(制冷功率)/3100KW(制热功率)地源热泵机组,1台960KW(制冷功率)/1020KW(制热功率)全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4台2200KW(制冷功率)冷水机组;1台290KW(制热功率)高温地源热泵热水机组。基于此提出3种机组群控方案:(1)群控方案一为夏季优先开启地源热泵机组承担夏季负荷,全部热泵机组满负荷后开启冷水机组承担剩余负荷,冬季负荷全部由地源热泵机组承担。(2)群控方案二为夏季不大于960KW负荷全部由全热回收地源热泵机组承担,高于960KW的负荷地源热泵机组承担50%其余负荷由冷水机组承担,冬季负荷全部由地源热泵机组承担。(3)群控方案三机组运行的前4年运行规则与方案一相同,从第5年开始在过渡季节(3、4、5、10月)将冷却塔与地下换热器管群相连,在冷却塔出水温度与钻孔壁温温差大于1℃的时刻开启冷却塔为土壤降温。参考土壤热响应实验和群控方案下的最大机组负荷设计了三种群控方案对应的地下换热器初步方案。群控方案一地下换热器方案:钻孔数目2300个,钻孔深度100m,孔间距6m。群控方案二地下换热器方案:钻孔数目2300个,钻孔深度100m,孔间距6m。群控方案三地下换热器方案:分区一钻孔数目50个,分区二钻孔数目2250个,钻孔深度100m,孔间距6m。为了模拟系统长期运行的性能,提出了竖直U型管地下换热器的一维有限元数值传热模型,输入参数为钻孔逐时负荷和钻孔逐时流量,输出参数为钻孔逐时土壤温度分布、钻孔逐时进出水温。与TRNSYS比较表明全年范围两者计算结果绝对偏差的最大差值不超过1℃,52.85%情况下偏差在0.2℃以下,约80%的情况偏差在0.6℃以下。可认为本模型的全年模拟准确性与TRNSYS相当。该模型全年计算时间约13min,能够快速得到结果,适合进行多方案长期性能预测。根据地下换热器模型提出用于检验群控方案及对应地下换热器方案的“热泵-地下换热器耦合计算模型”,其输入参数为:全年逐时机组负荷,逐时冷冻水流量、逐时冷却水流量、初始热泵机组蒸发器侧出口水温,钻孔初始出口水温、地下换热器参数(钻孔数、孔间距、孔深、钻孔热物性参数)。输出参数为钻孔吸放热量、钻孔进出水温、钻孔土壤温度分布。使用“热泵-地下换热器耦合计算模型”检验和优化三种群控方案的地下换热器方案:群控方案一在初始地下换热器方案下模拟结果为:全年累计吸热量5339716.8KWH;累计释热量9485923.95KWH,全年地下侧累计冷热量不平衡率约为43.70%。机组连续运行到第12年时钻孔最高出口水温为32℃,热泵机组无法正常运行。提出优化的群控方案:孔数3000个,孔深100m,孔间距6m。群控方案一在优化的地下换热器方案下模拟结果为:全年累计吸热量5243887.61KWH;累计释热量9457476.67KWH,全年地下侧累计冷热量不平衡率约为44.55%。连续运行30年钻孔最高出口水温为31.60℃,机组可连续运行30年群控方案二初始地下换热器方案下模拟结果为:全年累计放热量5394108.23KWH;累计吸热量5243896.20KWH。全年累计冷热量不平衡率约为2.78%,冷热平衡状况较好。机组连续运行30年中地下换热器的最高出水温为23.5℃,机组可以连续运行30年。群控方案三在初始地下换热器方案下模拟结果为:地下换热器单孔平均制冷季节放热量为4111.95KWH,制热季节单孔平均吸热量为2042.09KWH,回灌季节单孔吸热量随回灌年份逐渐增多,平均单孔吸热量为2612.12KWH。运行到第25年地下换热器出水温度32.11℃,该方案可以保障机组连续运行25年。提出优化的地下换热器方案为:用于5#高温热水热泵机组的换热的钻孔数:50个,用于1#4#地源热泵机组工作及冷水回灌措施的钻孔数:2500个,孔间距6m,钻孔深度100m。群控方案三在优化的换热器方案下模拟结果为:制冷季节单孔负荷为4099.62KWH,制热季节单孔负荷为2005.44KWH。回灌季节单孔吸热量随回灌年份逐渐增涨,平均单孔吸热量为2454.84KWH。机组运行30年中最高钻孔出口水温30.91℃。该方案可以保证系统连续运行30年。由于本文是对广安地区某项目采用土壤源热泵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因此仅从系统能否长期运行的角度考虑建议在第3章的冷热源配置下采用以下三种方案。(1)群控方案一,及地下换热器方案:3000个钻孔,孔深100m,孔间距6m;(2)群控方案二,及地下换热器方案:2300个钻孔,孔深100m,孔间距6m;(3)群控方案三及地下换热器方案:分区一钻孔数50个,分区二钻孔数2500个,孔深100m,孔间距6m;模拟研究说明:调整地下换热器方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系统土壤侧吸放热不平衡的问题,但可以缓解地温水温的增长趋势保证系统连续运行30年。调整群控方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解决系统土壤侧吸放热不平衡的问题。总之,本文计算了项目冷热负荷,研究了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配置,提出了三种机组群控方案,建立了地下换热器传热的快速计算模型,设计了地下换热器方案,通过对系统130年动态模拟得到可长期运行的群控方案及地下换热器方案。本文工作对冬冷夏热地区采用地源热泵复合系统优化设计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尤子威[3](2020)在《基于变频技术在超高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中节能研究与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建筑节能的研究,大量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空调节能技术能够降低20%至35%左右的空调设备能耗,有效改善了建筑多余能耗的基本现状,对建筑节能做出了突出贡献。根据我国空调设备在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环境下的实际应用情况,空调节能技术还存在着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提升空间。使空调设备运行过程中实现低能耗与高效率,既能满足人们实际需求又能效降低能源消耗,是目前空调节能的根本目标。本课题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变频空调技术,建立了空调节能体系,以变频冷水机组、变频水泵、变频空调机组为功能模块,结合BMS楼宇自控系统,针对超高层公共建筑变频空调系统设计、调试、运维管理、智能变频空调系统及其控制进行研究分析,评价系统节能效果。通过变频空调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根据调查法、理论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实测分析法等方法,根据变频空调设备,应用BMS楼宇自控系统,实现简化系统操作、降低运行能耗。应用Design Builder模拟软件,对超高层办公建筑变频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变频技术减少空调能耗,研究发现,通过运用水泵变频技术后的空调整体的冷水机组的年能耗量值降低了大概8.85万k Wh,而机组中的水泵年能耗量值则降低了62.53万k Wh在冷机及风机的能耗方面,通过采用变频技术后,冷机的年能耗量值大大降低了36.41万k Wh,风机的年能耗量值也降低了27.38万k Wh。在超高层建筑变频技术研究与分析中,通过仪器设备进行全年运行能耗数据实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能耗分析,得出变频冷水机组技术的应用使全年耗电量减少约20%;变频水泵技术的应用使全年耗电量减少近30%;变频空调机组技术的应用使全年耗电量减少约25%。上述各变频空调设备结合使用,并辅助以BMS系统进行实施检测、控制、调节,系统整体节能百分率可达到20%~25%,空调运行效果处于较高的节能状态。通过对BMS楼宇自控系统等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究,提高了系统自动化控制和调节的运行水平,节省了管理和运行成本,设备运行管理难度大、设备运行数据不易读取和保存等运维问题。运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减少对运行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依赖,提高系统自运行、自监控、自调整等自动化水平,不仅降低了运行的人工成本,同时通过系统及时、准确、高效的调节减少了系统运行能耗。
张瑞丰[4](2020)在《基于高效机房的空调冷却水系统低能耗研究 ——以烟台某商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建筑环境的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作为提升建筑环境舒适性的重要系统运行所需要的能源是十分巨大的,占据了建筑能耗的60%左右。由于空调系统在设计阶段是按照最不利工况进行设计选型,但是在运行使用阶段空调系统大部分时间处于部分负荷工况下运行,进而造成了中央空调系统能耗过高、资源浪费的现状。因此提高空调制冷系统能源利用率,建设高效空调机房对实现建筑节能至关重要。广东省首先发布《集中空调制冷机房系统能效检测及评价标准》,为设计、改造高效空调机房提供了一个执行标准。冷却水系统作为中央空调系统最为复杂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空调系统能耗的高低。因此,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控制优化成为降低空调系统能耗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DeST软件模拟计算烟台某商场建筑供冷季空调冷负荷逐时分布并划分负荷率区间。通过负荷时间频数确定供冷季51.7%的工作时间处于负荷率10%40%,验证了探究空调系统在部分负荷优化运行的必要性。本文结合烟台某商业建筑空调系统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厂家实验数据建立冷却水系统各设备: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能耗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参数识别。利用混合罚函数优化算法得到同等型号和不同型号冷水机组在不同负荷率下运行台数和负载的优化运行方案,在冷水机组设计选型阶段和实际运行阶段应注重如何使冷水机组在低负荷率区间实现高效运行。冷却水变流量运行是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和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各设备和总能耗进行对比: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整个供冷季比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节能约6.4万kWh电量。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中冷水机组能耗比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冷水机组能耗显着降低,但是冷却水泵和冷却塔能耗略有增加。通过对各个负荷区间定温差变流量和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能耗对比得到冷却水系统优化群控运行方案:负荷率100%80%时,采用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优化控制系统;负荷率80%5%时,采用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优化控制系统。文中以烟台某商场建筑为例,对现有冷却水控制模式和优化冷却水控制模式能耗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优化控制模式下,冷水机组节能12.0万kWh,节能率22.6%;冷却水泵节能2.1万kWh,节能率23.3%;冷却塔节能2.1万kWh,节能率36.9%;系统总能耗节能16.2万kWh,节能率23.9%。
徐伟[5](2020)在《基于PDCA的C公司某设备项目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空调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空调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客户对空调产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市场不断扩大,产品越来越先进,但是C公司的设备项目管理始终没有改进优化,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赢得市场,在行业内保持领先状态,对C公司设备项目管理进行优化,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C公司设备项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参考项目管理过程并采用鱼骨图方法分别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所在。查阅项目管理相关文献,参考国内外项目管理的方法理论并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相关理论对C公司设备项目现有管理方案进行分析,然后结合C公司设备项目管理实际情况从项目质量、项目成本、项目进度三个方面考虑,对现有设备项目管理方案进行优化,并采用多种方式对C公司设备项目管理进行控制,以保证优化后的管理方案能够切实落实,使得项目的运行更加合理和顺畅,避免工期的延误,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增加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同时,本文项目管理方案优化的成功应用将为更多企业设备项目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姜凯迪[6](2019)在《磁悬浮冷水机组在公共项目中的应用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政策促使空调行业不断进步,生产出无油、高效的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其实际运行能效及技术经济性备受争议,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需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结合机组运行特点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充分发挥机组性能优势,推动该技术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青岛市五个公建项目的实测数据,对比同一制冷季磁悬浮冷组与传统冷机的运行效率,合理评价磁悬浮机组能效水平。基于TRNSYS能耗模拟软件搭建空调系统,对磁悬浮空调系统进行动态能耗模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根据国内外厂家提供的不同类型冷水机组的性能参数,对比分析磁悬浮机组与普通机组的性能特点,磁悬浮冷水机组COP在6左右,IPLV达11左右,达到国家冷水机组一级能效标准。相对传统冷机,磁悬浮机组在部分负荷和低冷却水回水温度下表现出更高的能效水平。针对青岛地区多个公建项目进行实测,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每5分钟收集一次空调设备能耗、水系统温度、压力及流量数据,计算出建筑逐时负荷、各设备逐时耗电量、效率及整体机房能效等。根据数据分析评价磁悬浮冷机运行能效现状,对空调系统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诊断及分析,磁悬浮机组实测COP达到7.11,修正COP为5.51,磁悬浮机组未能与建筑负荷做良好匹配,修正COP低于传统冷机。辅助设备选型过大会抵消高效机组的节能效果,导致冷站整体能效降低。提高机房整体运行能效,宜根据建筑负荷对机组和辅助设备进行选型,搭配合理控制策略,使机组保持在高效情况下运行。针对所测项目辅助设备能耗过高导致磁悬浮机房整体能效偏低的情况,本文提出基于负荷预测的冷热源设备及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的理念,通过分析空调运行历史数据预测下一个时刻空调系统负荷变化及需求,提出更有利于空调系统节能的优化运行策略,促进磁悬浮机组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大量实际运行数据建立TRNSYS模型,模拟相同控制策略下磁悬浮机组与变频离心机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应用情况,研究磁悬浮机组更适用的建筑类型,推进该技术的发展。模拟结果显示,在同种类型建筑中,磁悬浮机组的运行能效高于变频离心机组,办公建筑中磁悬浮机组COP相对变频离心机提高6.7%,酒店建筑中提高7.2%。在不同类型建筑中,办公建筑磁悬浮机组COP为6.58,整体机房能效EER为4.26,酒店建筑磁悬浮机组COP为7.51,EER为4.37。磁悬浮机组在酒店建筑中的运行能效相对提高12.4%,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可见磁悬浮机组更适用于酒店建筑。
陈旭[7](2020)在《冷冻水大温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其中建筑能耗已经逐渐成为主要能耗之一,而空调能耗又是建筑能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调能耗由冷热源能耗、输送能耗、末端能耗以及新风能耗构成,提高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可以有效降低空调能耗。通过三级串联冷水机组,可实现15℃大温差空调系统,不仅大幅降低冷冻水流量、节约水泵输送能耗,冷水机组能效也可以显着提高。但由于温差的改变,目前已有的末端设备不足以匹配大温差空调系统的运行。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15℃大温差空调系统的末端展开系列研究。首先基于目前已有的大温差风机盘管机组与干式风机盘管机组,提出了串联风机盘管适配15℃大温差空调系统的末端方案,并通过对比常规风机盘管机组的各项参数,初步探讨了串联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得出串联方案拥有降低水流量、功耗增加不明显、参数可满足使用等特点;在此基础上,为便于工程应用,结合表冷器设计计算对串联风机盘管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串联风机盘管末端,利用CFD仿真软件对某空调房间串联机组的布置形式进行建模,模拟计算了不同布置形式对室内气流组织包括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得出最优的串联机组布置形式。针对单个风机盘管机组,利用正交设计方法,以供冷效率和(?)效率为评价指标对大温差风机盘管机组进行因素分析和优化计算,为设计大温差风机盘管机组提供技术支持。之后基于冷水15℃大温差空调系统,对常规空气处理机组和串联表冷器的空气处理机组进行方案分析,并针对某空调房间进行各方案的表冷器设计选型,对串联表冷器方案做出初步评估。最后基于已提出的末端方案,结合15℃大温差三级串联冷水机组,对某建筑空调工程设计进行初步分析,为大温差系统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为冷水15℃大温差空调系统提供了末端匹配思路,也为大温差末端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有望促进大温差空调系统的发展,为推广建筑节能助力。
周广[8](2019)在《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因在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的同时,又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dedicated outdoor air systems,简称DOAS)受到广泛关注。但无论是系统设计形式、新风处理技术还是热回收方式,其研究均有待深入和完善。建模仿真可以根据需要十分方便地改变双温冷源DOAS的结构、设备参数和控制,以较低的成本预测系统性能,为优化系统设计与控制提供决策支持。然而,现有DOAS的建模仿真研究较少系统地介绍其热流物理系统的建模方法,且热流物理系统模型不完善;大多数DOAS仿真研究的重点也不在控制,控制系统模型理想化。另外,传统的建模仿真平台采用命令式编程语言和因果建模方式,模型方程与数值求解方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存在建模效率低、技术门槛高、缺乏标准化组件接口及模型拓扑结构与实际不一致等问题。为解决现有研究的局限,本课题针对本文设计的新风处理系统及双温冷源DOAS,探索采用基于方程、面向对象的多领域统一建模语言Modelica建立具有标准化接口的DOAS模型库的方法,并按照实际物理系统的拓扑结构建立双温冷源DOAS模型进行实例研究。具体如下:(1)提出了一种变工况适应性强的双表冷器双旁通新风机组FHU-A。设计了喷雾蒸发冷却排风,然后通过板翅式换热器对新风进行预处理的热回收系统。基于不同新风处理方式,设计了三种双温冷源DOAS。根据双温冷源DOAS实际物理系统的拓扑结构,制定了仿真模型的基本架构。(2)介绍了Modelica语言建模的技术路线。系统地研究了各组件的数学模型,并采用Moedelica语言建立了DOAS热流系统对象模型库。其中,一方面建立了比现有模型更快速高效、精度更高的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FTHE)湿工况新模型。另一方面,新建了空气-空气板翅式换热器(PFHE)干工况模型。新PFHE模型也可用来模拟其它空气-1空气换热器的传热,只要换热器两侧的结构和几何尺寸一致,传热因子j=c1c2Rem(或者努塞尔数Nu= CRen),且不考虑冷凝。新FTHE和PFHE模型均不需要提供换热器几何数据、传热系数和性能数据文件,只需名义工况数据,就能预测换热器性能。(3)阐述了双温冷源DOAS控制系统对象建模方法。系统地提出接近工程实际的基于气象分区的工况划分方法,各工况对应的新风控制量算法与系统运行模式,以及各子系统设备的本地控制策略及算法。采用Modelica语言建立了双温冷源DOAS的控制系统对象模型库。(4)基于上述DOAS模型库,建立了三个双温冷源DOAS仿真模型。其特点是计算管网压力分布,可测试局部和监督控制算法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系统更接近工程实际;模型拓扑结构与实际物理系统一致。选取典型高湿地区广州市的某办公楼进行实例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本文设计的新风处理系统与双温冷源DOAS及其模型库,按仿真模型架构建立的三个DOAS仿真模型完全可以按预定控制策略和目标运行;系统设计和控制的改进措施改善了控制品质,有效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复杂性、FHU-A设备造价及各系统能耗。可推广应用的普适性规律:选择高效冷水机组对降低系统能耗十分关键;采用高压泵加雾化喷头的蒸发冷却或加湿方式是十分节能的方案;热回收系统成本回收周期过长,在广州地区不宜采用;高温冷水机组不仅承担了系统的全年大部分冷负荷,还可以承担全年湿负荷,对节能有利;在广州地区,新风处理系统有必要设置双旁通风道,以降低新风处理能耗。研究表明,基于Modelica语言建立的DOAS模型库,可帮助用户在设计阶段快速进行DOAS模型搭建和仿真,创建一个可以灵活地改变系统设计和控制策略的DOAS虚拟实验平台,为预测系统性能,优化系统设计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持,并为后续更多的研究创新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张贺[9](2019)在《某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面积仅占我国建筑总面积的5%,但其能耗占比却超过了全国城镇用电总量的20%。大型公共建筑中空调设备选型偏大、运行状况不合理及盲目追求室内环境舒适度等是导致该类建筑能耗偏高的主要原因。本文分别采用实测数据及EnergyPlus对某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及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对该建筑采用不同类型空调系统时的经济性进行比较。首先,对常见建筑能耗计算方法和模拟软件进行了介绍,着重介绍了 EnergyPlus中冷水机组系统模型及对应得相关理论和风机盘管换热模型,为下文的负荷模拟以及系统仿真做好理论铺垫。其次,通过对目标建筑全年电费的缴纳及各设备耗电状况的分析发现,空调系统是目标建筑中主要耗能设备,其能耗超过了建筑总能耗的45%,且空调系统中的主要的耗能设备为水冷机组。通过对空调系统基本参数的测定与分析发现,水冷机组平均能效偏低且需进行清洗;冷冻水泵平均工作效率偏低,且存在偏心及叶片磨损的可能;冷冻水和冷却水输送能效比(ER)均值偏高,且输送系统中冷冻水泵及冷却水泵选型偏大。再次,为对现有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提供理论意见,采用EnergyPlus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围护结构的改造中,外窗改造的节能效果最为明显,当其传热系数由2.69W/(m2·K)降至1.77W/(m2·K)时,建筑总负荷随之下降12.4%;冷水机组COP与系统节能率存在线性关系,冷冻水泵和冷冻水泵的节能潜力较大;在空调系统节能改造中采用变流量水系统的节能效果最为明显,采用变流量水系统后系统能耗降低5.45%,建筑全年单位面积耗电量降低1.88 kW·h/m2。最后对目标建筑分别采用水源热泵、VRV多联机和冷水机组时初投资及运行费用进行了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可知,三种方案各具优劣,但从寿命周期费用考虑,该建筑采用水源热泵系统更加合理,此时系统寿命周期费用约为3755万元,折合造价1801元/平米,且采用该系统可减轻日常维护及管理压力。
王皓天[10](2019)在《OC厂房空气净化方案设计应用》文中提出本论文以CHOT项目OC厂房的暖通系统为基础资料,设计一套基于PLC控制的厂房空气净化方案,并加以应用。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一、本论文在洁净空调技术的应用背景下,以对冷机制冷工作原理和洁净空调水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基础,并依据CHOT项目的MAU新风机组的原设计规格,对MAU新风机组各段部件进行了计算和选型,得出MAU设备配置及技术指标,完成了本论文MAU新风机组机械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以及对风机所使用的变频器进行品牌、型号的计算选型和对变频器首次开机设置进行了说明。二、本论文在洁净空调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面,为了满足所设计的洁净空调技术要求,结合PLC的I/O配置使用原则和洁净厂房的控制系统不能因故障中断的必要条件,设计PLC选型为SIEMENSS7-400系列的414-5H冗余CPU,以一台PLC柜和一台远程IO柜进行系统控制,且提出CPU、功能模块、信号模块及相关辅件的选配清单,并综合洁净空调的控制逻辑和MAU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对PLC控制系统IO点表、接线点位、控制电缆芯数进行规划,并进行PLC编程设计。三、完成方案设计以后,本论文对PLC盘柜、线管敷设、电气接线的安装过程提出要求,并进行MAU洁净空调控制系统的调试,分为网络交换机功能测试、PLC系统调试、MAU洁净空调的控制功能调试三个部分进行了调试记录的填写,最终本论文设计的基于PLC控制的洁净空调系统调试成功,进入运行阶段。对于节能控制的实施,采用当适当降低MAU送风温度的方法,PLC控制MAU的再热盘管PID回路可以实时、稳定的保证送风温度误差不超设定值±0.01℃,可降低DCC负荷,减少中温冷冻水用量,节约冷机耗电量,每月可节约电费约4.44万元。四、本论文的研究总结和基于PLC控制的洁净空调技术适用于多台空调联机系统的研究展望。
二、冷水机组设计选型中的两种节能方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水机组设计选型中的两种节能方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与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分布式能源系统设备模型及优化模型 |
2.1 系统介绍 |
2.2 主要设备及其数学模型 |
2.3 储能装置及其数学模型 |
2.4 设备数据库 |
2.5 优化方法 |
2.6 评价指标 |
2.7 优化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CCHP和CCHP-HP的规划研究与评价对比 |
3.1 建筑负荷参数 |
3.2 能源价格 |
3.3 设备选择 |
3.4 优化求解与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CHP-ST和CCHP-HP-ST的优化对比分析 |
4.1 综合性目标优化分析 |
4.2 经济性目标优化分析 |
4.3 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
5.1 考虑电网故障的可靠性研究 |
5.2 考虑设备故障的可靠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广安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热失衡问题 |
1.3 地下换热器土壤传热模型 |
1.4 热泵机组数学模型建立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建筑负荷计算 |
2.1 工程概况 |
2.2 室内外参数分析 |
2.2.1 空调室外设计参数 |
2.2.2 空调建筑面积统计 |
2.2.3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
2.2.4 电器、照明负荷 |
2.2.5 使用时间设定 |
2.3 空调负荷计算 |
2.3.1 DesignBuilder软件介绍 |
2.3.2 DesignBuilder模型建立 |
2.3.3 计算公式 |
2.3.4 负荷模拟计算 |
2.4 小结 |
3 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设计及群控方案设计 |
3.1 空调机组设计及选型 |
3.2 生活热水设备设计选型 |
3.2.1 水箱选型 |
3.2.2 热泵机组选型 |
3.3 水泵选型计算 |
3.4 冷却塔选型 |
3.5 群控方案 |
3.5.1 群控方案一 |
3.5.2 群控方案二 |
3.5.3 群控方案三:非运行季节冷水回灌 |
3.6 小结 |
4 地下换热器初步方案 |
4.1 地下换热器初步方案设计流程 |
4.2 土壤侧负荷计算 |
4.3 钻孔设计 |
4.3.1 岩土参数 |
4.3.2 钻孔参数 |
4.4 小结 |
5 热泵-地下换热器耦合计算模型 |
5.1 动态COP计算法 |
5.2 U型管地下换热器传热计算模型 |
5.2.1 物理数学模型 |
5.2.2 岩土温度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 |
5.2.3 水温计算模型 |
5.2.4 两种算法流程 |
5.2.5 验证 |
5.3 热泵-地下换热器耦合算法 |
5.4 小结 |
6 地下换热器方案检验及优化 |
6.1 检验及优化流程 |
6.2 群控方案1地下换热器方案模拟分析 |
6.2.1 初始地下换热器方案 |
6.2.2 优化地下换热器方案 |
6.3 群控方案2地下换热器方案模拟分析 |
6.3.1 初始地下换热器方案 |
6.4 群控方案3地下换热器方案模拟分析 |
6.4.1 初始地下换热器方案 |
6.4.2 优化地下换热器方案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变频技术在超高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中节能研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1 变频冷水机组 |
1.2.2 变频水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变频冷水机组 |
1.3.2 变频水泵 |
1.3.3 变频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变频空调系统理论基础 |
2.1 变频设备基础理论 |
2.1.1 变频冷水机组基础理论 |
2.1.2 变频水泵基础理论 |
2.1.3 变频空调机组基础理论 |
2.1.4 变频器基础理论 |
2.2 BMS楼宇自控系统基础理论 |
2.2.1 控制器原理 |
2.2.2 自动控制结构形式 |
2.2.3 控制规律 |
2.3 流体力学基础理论 |
2.3.1 水系统水利计算基本理论 |
2.3.2 风系统水利计算基本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变频空调系统设计与选型 |
3.1 课题工程背景介绍 |
3.2 空调系统设计说明 |
3.2.1 系统设计基本参数 |
3.2.2 中央制冷系统 |
3.2.3 中央采暖系统 |
3.2.4 冷冻/釆暖水分配输送系统 |
3.2.5 采暖/空调通风系统 |
3.3 空调冷源设计 |
3.4 循环水泵设计及选型 |
3.5 空调机组设计及选型 |
3.6 BMS系统整体设计 |
3.6.1 冷热源系统控制 |
3.6.2 空调机组系统控制 |
3.7 本章小结 |
4 空调及BMS系统调试 |
4.1 调试准备 |
4.1.1 调试仪器 |
4.2 单机调试 |
4.2.1 空调机组试运转 |
4.2.2 空调水系统冲洗 |
4.2.3 水泵单机试运转 |
4.2.4 冷水机组调试 |
4.2.5 设备的联动及平衡调试 |
4.3 BMS系统调试 |
4.3.1 空调机组BMS系统调试 |
4.4 本章小结 |
5 建筑能耗模拟分析 |
5.1 建筑能耗模拟分析概述 |
5.1.1 软件介绍 |
5.1.2 软件特点 |
5.1.3 分析方法 |
5.1.4 分析过程 |
5.2 空调模型建立 |
5.2.1 冷机模型 |
5.2.2 水泵模型 |
5.2.3 空调机组风机模型 |
5.2.4 模型参数的辨识 |
5.3 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
5.3.1 模拟时的气象数据 |
5.3.2 模拟能耗与实际能耗对比及分析 |
5.4 空调系统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1 设计日逐时冷负荷 |
5.4.2 制冷期逐时冷负荷 |
5.4.3 结果分析 |
5.4.4 节能措施研究模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高效机房的空调冷却水系统低能耗研究 ——以烟台某商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冷水机组优化运行现状 |
1.2.2 冷却塔优化运行研究现状 |
1.2.3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控制优化研究现状 |
1.2.4 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商业建筑冷负荷模型的建立与负荷分析 |
2.1 建筑模拟与DeST软件 |
2.1.1 建筑模拟国内外发展情况 |
2.1.2 DeST软件介绍 |
2.2 建筑模拟负荷计算参数的确定 |
2.2.1 室外干球温度 |
2.2.2 室外相对湿度 |
2.2.3 建筑围护结构参数 |
2.2.4 建筑内热扰参数 |
2.3 建筑负荷模拟与分析 |
2.3.1 建筑模型的建立 |
2.3.2 建筑模拟负荷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商业建筑空调机房设备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 冷水机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辨识 |
3.1.1 冷水机组运行原理 |
3.1.2 冷水机组变频及启停运行 |
3.1.3 冷水机组能效模型的建立 |
3.1.4 冷水机组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辨识 |
3.2 冷却塔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辨识 |
3.2.1 冷却塔换热模型的建立 |
3.2.2 冷却塔能耗模型的建立 |
3.3 冷却水泵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辨识 |
3.4 冷却水系统能耗模型的建立 |
3.4.1 冷却水系统各设备数学模型 |
3.4.2 冷却水系统优化模型数学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4 商业建筑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优化 |
4.1 冷水机组群控策略优化 |
4.1.1 混合罚函数算法优化算法 |
4.1.2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4.1.3 冷水机组最优运行负载及分析 |
4.1.4 额定制冷量不同的冷水机组群控策略 |
4.2 冷却水系统控制策略优化 |
4.2.1 不同负荷率下空气湿球温度分布 |
4.2.2 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优化 |
4.2.3 定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优化 |
4.2.4 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优化 |
4.2.5 定温差变流量和变温差变流量冷却水系统群控策略对比 |
4.3 冷却水系统群控运行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5 空调系统群控方案能耗对比分析 |
5.1 现有空调系统运行群控方案与优化运行方案对比 |
5.1.1 样本时刻冷负荷和室外干湿球温度分布 |
5.1.2 空调系统运行方案对比 |
5.2 群控运行方案能耗对比 |
5.2.1 样本时刻群控方案能耗对比 |
5.2.2 供冷季群控方案能耗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PDCA的C公司某设备项目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PDCA理论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C公司某设备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
2.1 该类设备项目管理行业现状分析 |
2.2 C公司简介 |
2.3 C公司设备管理的特点及现状 |
2.3.1 C公司设备项目管理的特点 |
2.3.2 C公司设备项目管理的现状 |
2.4 基于PDCA的C公司某设备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
2.4.1 P计划阶段存在的问题 |
2.4.2 D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 |
2.4.3 C检查阶段存在的问题 |
2.4.4 A处置阶段存在的问题 |
2.5 C公司某设备项目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
2.5.1 P计划阶段问题成因分析 |
2.5.2 D实施阶段问题成因分析 |
2.5.3 C检查阶段问题成因分析 |
2.5.4 A处置阶段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三章 C公司某设备项目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3.1 P计划阶段的优化 |
3.1.1 离心式冷水机组设备项目管理可行性分析 |
3.1.2 离心式冷水机组设备项目结构分解 |
3.1.3 离心式冷水机组设备工作排序及时间估计 |
3.1.4 离心式冷水机组设备网络计划编制 |
3.2 D实施阶段的优化 |
3.2.1 项目进度的优化 |
3.2.2 项目成本的优化 |
3.2.3 项目质量的优化 |
3.3 C检查阶段的优化 |
3.3.1 国家规范的校核 |
3.3.2 机组质量的校核 |
3.3.3 业主需求的校核 |
3.4 A处置阶段的优化 |
3.4.1 与下一阶段投资管理方的交接 |
3.4.2 投资效益评估 |
第四章 基于PDCA的C公司某设备项目管理方案实施与控制 |
4.1 项目进度实施与控制 |
4.1.1 项目进度优化方案实施 |
4.1.2 项目进度监控 |
4.1.3 项目进度更新 |
4.2 项目费用实施与控制 |
4.2.1 项目成本优化方案实施 |
4.2.2 项目费用控制 |
4.3 项目质量实施与控制 |
4.3.1 项目质量优化方案实施 |
4.3.2 项目质量控制 |
4.3.3 P计划阶段的控制 |
4.3.4 D实施阶段的控制 |
4.3.5 C检查阶段的控制 |
4.3.6 A处置阶段的控制 |
4.4 项目变更实施与控制 |
4.4.1 变更的因素 |
4.4.2 变更的控制 |
第五章 保障措施和效果分析 |
5.1 保障措施 |
5.1.1 人员职责设定 |
5.1.2 技术和售后保障 |
5.2 效果分析 |
5.2.1 经济性分析 |
5.2.2 稳定性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磁悬浮冷水机组在公共项目中的应用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2 磁悬浮冷水机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悬浮冷水机组的技术优势 |
1.2.2 磁悬浮冷水机组发展史 |
1.2.3 磁悬浮冷水机组研究现状 |
1.2.4 机组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磁悬浮冷水机组性能分析及对比 |
2.1 冷水机组性能评价标准 |
2.1.1 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
2.1.2 冷水机组能效相关国家标准 |
2.1.3 机房整体能效相关标准 |
2.2 磁悬浮冷水机组性能对比 |
2.2.1 磁悬浮冷水机组与传统冷机对比 |
2.2.2 不同厂家磁悬浮冷水机组能效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磁悬浮冷水机组实测能效分析 |
3.1 磁悬浮冷水机组能效测试方案 |
3.1.1 机组能效测试系统介绍 |
3.1.2 机组能效测试仪器简介 |
3.2 磁悬浮冷水机组能效实测及对比 |
3.3 机房整体能效实测及对比 |
3.4 磁悬浮机组及系统运行能效诊断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水机组制冷机房系统建模 |
4.1 TRNSYS简介 |
4.2 冷水机组模型 |
4.3 水泵模型 |
4.4 冷却塔模型 |
4.5 DeST仿真 |
4.6 空调系统模型搭建及校准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悬浮机组节能运行调节策略研究 |
5.1 磁悬浮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应用 |
5.1.1 典型办公建筑空调系统模拟分析 |
5.1.2 典型酒店建筑空调系统模拟分析 |
5.1.3 不同类型建筑中能效对比分析 |
5.2 空调系统负荷预测优化控制 |
5.2.1 空调系统负荷预测方法 |
5.2.2 基于负荷预测的空调系统优化运行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7)冷冻水大温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背景 |
1.2 项目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大温差系统 |
1.3.2 冷水机组 |
1.3.3大温差末端设备 |
1.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串联风机盘管的大温差末端方案分析 |
2.1 串联机组方案 |
2.1.1 方案简介 |
2.1.2 串联机组性能 |
2.1.3 串联方案进一步评估 |
2.2 串联机组与常规机组对比 |
2.2.1 常规样本的选取 |
2.2.2 水阻与功耗 |
2.2.3 噪声 |
2.2.4 风阻与功耗 |
2.2.5 机组冷量 |
2.2.6 单位冷量功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串联风机盘管的大温差末端设计研究 |
3.1 串联机组设计计算 |
3.1.1 设计方案 |
3.1.2 设计计算方法 |
3.2 串联机组设计案例 |
3.3 与常规机组对比 |
3.3.1 常规机组的选取 |
3.3.2 水阻力 |
3.3.3 空气阻力 |
3.3.4 供冷量 |
3.3.5 综合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温差串联风机盘管室内气流组织分析 |
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4.1.1 控制方程 |
4.1.2 模拟方法 |
4.1.3 湍流模型 |
4.1.4 计算步骤 |
4.2 建立计算模型 |
4.2.1 模型概况及假设 |
4.2.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2.3 网格划分与离散参数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温度场对比 |
4.3.2 速度场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温差风机盘管优化分析 |
5.1 正交设计 |
5.1.1 正交设计简介 |
5.1.2 正交表的设计及选取 |
5.2 计算方案与评价指标 |
5.2.1 设计计算方案 |
5.2.2 评价指标 |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1 设计计算结果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3.3 进水温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水大温差空气处理机组方案分析 |
6.1 大温差空气处理机组方案简介 |
6.1.1 常规空气处理机组 |
6.1.2 大温差空气处理机组 |
6.2 大温差空气处理机组方案分析 |
6.2.1 选取计算对象 |
6.2.2 表冷器选型 |
6.2.3 选型对比分析 |
6.2.4 新风适应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15℃冷水大温差系统的工程应用分析 |
7.1 项目概况 |
7.2 工程方案 |
7.2.1 负荷分析 |
7.2.2 空调系统 |
7.2.3 设备选型 |
7.2.4 水系统 |
7.3 能耗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双温冷源DOAS的设计形式 |
1.2.2 DOAS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
1.2.3 建模仿真平台综述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温冷源DOAS设计及仿真模型基本架构 |
2.1 概述 |
2.2 新风处理系统的设计 |
2.2.1 双表冷器新风处理机组 |
2.2.2 喷雾蒸发冷却排风式热回收系统 |
2.3 独立双温冷源DOAS原理图 |
2.3.1 FHU-A-DOAS |
2.3.2 FHU-B-DOAS |
2.3.3 HR-DOAS |
2.4 DOAS仿真模型的基本架构 |
2.5 模型分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流物理系统对象建模 |
3.1 概述 |
3.2 机房系统模型 |
3.2.1 冷水机组模型 |
3.2.2 水泵模型 |
3.2.3 冷却塔模型 |
3.3 新风机组模型 |
3.3.1 水-空气翅片管换热器湿工况模型 |
3.3.2 新风机组模型 |
3.4 热回收系统模型 |
3.4.1 空气-空气板翅式换热器干工况模型 |
3.4.2 热回收器模型 |
3.4.3 喷雾蒸发冷却器(喷雾加湿器)建模 |
3.5 房间与末端供冷系统模型 |
3.5.1 干风柜(干风机盘管)模型 |
3.5.2 末端空气处理与送风系统模型 |
3.5.3 房间模型 |
3.5.4 房间与末端供冷系统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1 概述 |
4.2 工况与运行模式划分模块的建立 |
4.2.1 工况划分与新风控制量 |
4.2.2 系统运行模式 |
4.2.3 工况与运行模式划分模块 |
4.3 本地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3.1 机房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3.2 新风机控制器建模 |
4.3.3 热回收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3.4 末端供冷控制系统对象建模 |
4.3.5 其它控制器模型介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例验证与分析 |
5.1 概述 |
5.2 建筑概况 |
5.2.1 外形尺寸 |
5.2.2 围护结构 |
5.3 负荷计算与设备选型 |
5.3.1 负荷计算 |
5.3.2 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 |
5.4 DOAS仿真模型 |
5.5 仿真 |
5.5.1 参数设置 |
5.5.2 仿真结果 |
5.6 设计改进 |
5.6.1 改进措施 |
5.6.2 新仿真模型 |
5.6.3 仿真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表 |
附录B 新 FTHE模型的详细数学推导及其验证 |
B.1 接触因子ζ的推导 |
B.2 (UA)_0的计算 |
B.3 和的计算 |
B.4 模型验证 |
B.4.1 实验 |
B.4.2 模型验证 |
附录C 新 PFHE模型的详细数学推导及其验证 |
C.1 h_i与h_(i,o)关系式的推导 |
C.2 x_i的计算 |
C.3 Υ的求解 |
C.4 (UA)_0的计算 |
C.5 模型验证 |
C.5.1 验证实验简介 |
C.5.2 验证结果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某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调系统能耗计算方法 |
2.1 常见能耗计算方法简介 |
2.2 计算机模拟 |
2.3 ENERGYPLUS模拟软件简介 |
2.3.1 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 |
2.3.2 EnergyPlus能耗分析理论基础 |
2.3.3 冷水机组系统 |
2.3.4 末端风机盘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运行状况及能耗分析 |
3.1 研究案例概况 |
3.1.1 建筑概况 |
3.1.2 暖通空调系统 |
3.2 建筑能耗分析 |
3.2.1 空调系统能耗诊断计算理论 |
3.2.2 建筑能耗 |
3.3 基本参数的测量与空调系统诊断分析 |
3.3.1 测试仪器及选取原则 |
3.3.2 空调系统诊断分析 |
3.4 结论 |
第4章 建筑负荷模拟与节能潜力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1.1 气象条件 |
4.1.2 围护结构参数 |
4.1.3 建筑内扰 |
4.2 建筑模拟状况 |
4.3 节能潜力分析 |
4.3.1 围护结构改造 |
4.3.2 设备运行参数与节能潜力分析 |
4.3.3 空调系统改造 |
4.4 结论 |
第5章 不同类型空调系统经济评价 |
5.1 系统初投资 |
5.1.1 系统初投资组成 |
5.1.2 投资估算的方法 |
5.2 运行费用 |
5.3 经济评价指标 |
5.4 经济比较 |
5.4.1 空调方案 |
5.4.2 空调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OC厂房空气净化方案设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应用背景 |
1.2 洁净空调自动控制的发展历程 |
1.2.1 空调与PLC控制 |
1.2.2 基于PLC控制的洁净空调技术的优势 |
1.3 课题来源和设计需求 |
2 CHOT项目OC厂房洁净空调系统概况 |
2.1 项目概况 |
2.1.1 室外设计参数 |
2.1.2 室内设计参数 |
2.1.3 空调水设计参数 |
2.1.4 MAU设计规格 |
2.2 本章小结 |
3 洁净空调水系统工作原理 |
3.1 洁净空调水系统工作原理 |
3.1.1 冷机工作原理 |
3.1.2 洁净空调水系统工作原理 |
3.2 本章小结 |
4 MAU新风机组的机械设计和电气选型 |
4.1 机械结构设计 |
4.1.1 初、中、高效过滤器选型 |
4.1.2 风机选型 |
4.1.3 盘管计算书 |
4.1.4 减震选型计算 |
4.1.5 箱体骨架强度及变形量计算 |
4.1.6 MAU设备配置及技术指标 |
4.2 电机设计选型 |
4.3 变频器设计选型 |
4.3.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
4.3.2 变频技术应用的优点 |
4.3.3 变频器产品需求 |
4.3.4 变频器选型 |
4.3.5 变频器开机调试 |
4.4 本章小结 |
5 洁净空调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 |
5.1 硬件设计 |
5.1.1 PLC的工作原理 |
5.1.2 PLC功能选择 |
5.1.3 SIEMENSS7-400 CPU414-5H |
5.1.4 SIEMENSS7-414硬件配置清单 |
5.2 软件设计 |
5.2.1 洁净空调控制系统的实现 |
5.2.2 MAU控制逻辑 |
5.2.3 DCC的控制逻辑 |
5.2.4 MAU选配的喷淋水洗加湿器自控逻辑 |
5.2.5 MAU选配的湿膜自控逻辑 |
5.2.6 洁净空调控制系统IO点表 |
5.2.7 洁净空调控制系统PLC编程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洁净空调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及节能测算 |
6.1 控制系统安装过程 |
6.1.1 自控盘柜安装 |
6.1.2 线管敷设 |
6.2 控制系统调试过程 |
6.2.1 调试内容 |
6.2.2 调试计划 |
6.2.3 调试过程及调试记录 |
6.3 节能测算 |
6.3.1 系统运行的节能思路 |
6.3.2 节能计算 |
6.3.3 节能方案执行过程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冷水机组设计选型中的两种节能方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多目标优化与运行特性研究[D]. 马清钊. 山东大学, 2021(09)
- [2]广安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应用研究[D]. 袁杨. 西华大学, 2020(01)
- [3]基于变频技术在超高层公共建筑空调系统中节能研究与分析[D]. 尤子威.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4]基于高效机房的空调冷却水系统低能耗研究 ——以烟台某商场为例[D]. 张瑞丰. 烟台大学, 2020(01)
- [5]基于PDCA的C公司某设备项目管理优化研究[D]. 徐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6]磁悬浮冷水机组在公共项目中的应用及研究[D]. 姜凯迪.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4)
- [7]冷冻水大温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研究[D]. 陈旭.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8]双温冷源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D]. 周广. 广州大学, 2019(01)
- [9]某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研究[D]. 张贺.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10]OC厂房空气净化方案设计应用[D]. 王皓天.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