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息产业走廊的成因、特点及趋势

广东信息产业走廊的成因、特点及趋势

一、广东信息工业走廊的成因、特点与走势(论文文献综述)

陈玟晔[1](2013)在《战后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与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地区技术及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技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过程息息相关,早期以培育各行各业的基础技术人力为主,政策系依照经济建设与人力发展计划做调整。由于特定的时空脉络,战后初期,为因应经济发展,技职教育配合着经济计划培养技术人才;及至其后,随着市场全球化与教育改革声浪,技职教育面临了多次的改革,值得加以审视。本文从历史结构的观点出发,以宏观的角度分析战后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历史发展脉络与当前改革状况,以期梳理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并深入研究发展过程所遭遇的问题与成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对策思考。本文分为八章连结论文架构。第一章,导论。在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梳理与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厘清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核心概念,提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发展的研究思路与问题,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台湾技职教育概念探讨。针对技职教育一词依据不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说法不一。本章主要阐述职业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及职业教育的基本意涵,并进一步说明台湾地区技职教育意涵与目标。第三章,战后台湾技职教育萌芽期。从历史纵向角度阐述战后至1960年台湾地区经济背景及技职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百废待兴,为力求复苏经济,提高生产力,技职教育政策俨然而生,揭示了该时期技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具备高度的关联性。第四章,台湾技职教育成长期。1968年实施9年国民教育,以职业及科学为主轴重建教育体系,然迈入80年代,职业学校的黄金光芒顿失,开启畅通技职教育浪潮,1974年增设技术学院,提供技职教育学生升学与提升技能的机会。本章主要针对1961年至1990年的经济背景做一阐述,并说明该时期技职教育发展与创造台湾地区经济奇迹的时空背景关联性。第五章,台湾技职教育成熟期。1991年提升竞争力、建构终身学习制度及加强基本能力成为全球化的教育改革趋势。为因应时代与社会经济趋势,1997年起普及技职教育升学渠道,完成了技职教育一贯升学体系,该时期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发展达到颠峰。第六章,台湾技职教育改革期。上世纪90年代后期技职校院不断地升格改制,造成人才质量供需产生结构性失调,台湾地区教育当局开始反思技职教育基础定位,2008年教育改革声浪再起,2010年起推动技职教育再造方案,本章探讨2007年到现在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教育改革动态,并针对主要改革方案进行实施效果分析,以利推动后续技职教育发展。第七章,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思考。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历经多次的教育改革,因传统观念限制、伴随着社会经济及产业升级,技职教育发展曾一度濒临衰退,尤其前几年废除高级职业学校一谈,让技职教育地位更加险峻;本章剖析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与成因,并进一步提出对策思考方向。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总结主要研究结果,并提出创新点、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针对台湾地区战后到现在的技职教育与经济发展进行剖析,获得下列三点总结:第一,技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具备高度关联性;第二,技职教育已完成一贯体系、畅通技职教育升学渠道;第三,技职教育发展仍存在问题,需持续推动教育改革。

郭而郛[2](2013)在《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研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文明是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重要的文明历程,人类在近现代取得的历史成就几乎全部来自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通过利用大自然换取的丰富文明成果也无不依赖于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经之路,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共识。然而,对自然界长期无限度的开发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在工业化的基础上采取了向生态化倾斜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有过漫长曲折的探索经历,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工业化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中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如何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成为了中国在新世纪初期需要抉择的重要问题。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和港口城市,在滨海新区被确立为国家重点试验区之后,天津的经济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全国甚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天津的工业基础雄厚、石油资源突出,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借助资源开发行业,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必然会增加生态环境影响,这与天津的生态城市发展目标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在天津这样一个工业城市实施城市工业生态化的尝试,对中国的经济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以及产业生态学理论主要观点及方法论的研究,分析了各个理论对于城市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指导意义,探讨了城市工业生态化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产业生态学中物质流与能流分析、生态效率等方法的研究和借鉴,研究了城市工业生态化的评价工具。文章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英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进行了工业化及工业生态化发展的研究,发现他们虽然在工业生态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殊途同归的选择了摒弃了资源依赖型的粗放型传统重工业,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升级转型以减缓工业污染,减少物质、能源的投入,再实现工业生态化的目标。文章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中国现阶段重化工业发展战略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的评价指标和具体指标的选取,并分析了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实施过程中及评价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的实施途径。在案例分析中,本文选择天津市作为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研究的案例,在研究天津市工业化进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天津市工业系统的物质流与能流进行数据核算,分析了天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物质输入、输出,能源输入与输出的变化特征,对天津市10年间主要工业污染物及物质流能流指标间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在物质流与能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文章还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的框架模型,对天津市2000年至2010年的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将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与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和相关的研究,发现天津市的生态效率处于逐年提高的态势,但经济发展仍然依靠大量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而物质输入与输出的指标与主要污染物之间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相关关系,说明天津市工业污染治理在有效性方面仍然局限在末端治理,没有建立工业化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机制;对此,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天津市工业生态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叶鹏[3](2012)在《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目前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章、贡、赣三江的交汇处,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在赣州历史上,包括古越文化、客家文化、徽州文化在内的多个文化都曾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层面对赣州的空间营造产生了影响。对于赣州的研究,将有益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营造。本文通过对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寻影响赣州空间营造的作用因子,研究赣州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并在此基础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本文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出发,将整个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列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赣州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通过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赣州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入手对于各个历史阶段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特征展开研究、从空间意象角度研究其空间尺度,运用易学思维建构其营造法则的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赣州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该部分包括三章:第二章介绍东晋之前赣州的城市起源和早期城址变迁,探讨古越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博弈规则。第三章研究东晋到五代十国时期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这一时期是赣州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客家人开始大量进入赣州,客家文化成为了影响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主要文化。本章重点介绍客家文化对于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并揭示新来的客家文化和旧有的古越文化之间的互动博弈。第四章是宋代到晚清(185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和明清时期赣州城的空间营造活动,以及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一章:第五章为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在赣州这个客家文化的大本营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及其对于当地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研究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两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岭南文化和蒋经国“新赣南“运动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这一时期,以骑楼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在赣州的流行正是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之间互动博弈的结果。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研究建国后,在国家计划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及其特征。第五部分研究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三章:第八章是1979~200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其特征。第九章总结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作用。第十章研究未来多元文化认同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博弈规则,展望未来三十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盛九元[4](2011)在《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两大特征。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化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建构起制度性的一体化,以进一步完善在区域内的经济互动关系。这一趋势也明显地体现在两岸经济合作之中,形成现阶段两岸以产业合作为基础的经济互动格局。两岸经济合作是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在市场机制与大陆单方面市场开放因素的推动下,两岸经贸合作以“民间、单向、间接”的方式,突破台湾的相关政策限制,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从原先的分散、零星状态发展到密切、热络、密不可分的经济互动,进而迫使台湾方面必须正视两岸经贸交流交往的现实及对台湾经济的正面影响,以默认既成事实的方式应对两岸经济合作的新情势,从而使两岸之间形成了基于“一个中国”框架下、市场开放基础上、密切互动的经济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两岸互蒙其利,功能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形态也逐步形成,并向制度性一体化的方向迈进。两岸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两岸20多年经贸互动的实践证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可逆转,但在这一进程中仍需要克服诸多的挑战与障碍,才能使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得以更有效的推进。文章从一体化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其他相关的理论对于两岸一体化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部分提出了从经济一体化角度两岸经济合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引出了论文研究思路。第一章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以WTO为背景,为研究的推展构建起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实践研究部分,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构成,以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两岸产业合作对一体化的影响及签署ECFA后的一体化走向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实践以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现两岸完全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与组织形式;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论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章在总结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具体包括:在对两岸经济合作进行适当定位的基础上,以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并全面审视两岸经济合作在不同时期调整与变化,从而将实现两岸一体化路径的选择与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之中,文章所做的一些研究与探讨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今后笔者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和思考,以使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布仁吉日嘎拉[5](2010)在《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多元化和自由化发展的今天,人民币区域化问题已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货币经济现象之一。人民币区域化的出现,是中国人民确立经济开放意识的具体表现,又是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的体现。然而,人民币区域化也是中国经济矛盾的集中反映,中国经济的内外部矛盾推动并制约着人民币的区域化。现实中的人民币区域化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社科课题,需要我们抓住并揭示其主要原因和深层矛盾,这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均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项研究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为主线,选择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与当今本土经济学相关理论,采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法,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有益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系统的解释人民币区域化的现状、程度、原因、动力机制和抑制因素等理论性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因应策略等方面进行总体探析。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由论文选题的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逻辑框架等内容组成。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性理论阐述篇。以人民币区域化的实际特点为基础,界定本文涉及到的人民币区域化相关概念和层次关系。为了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理论范示,从纯理论角度阐述一些关键性的西方货币理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经济矛盾论的重要借鉴部分,并对现行国际货币的演进过程进行评析。第三部分为第二章,是属实证分析篇。参考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对人民币区域化现状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包括其历史过程、空间分布特点、不同表现形式、接受区域内的流通数量等方面详细分类和比较,最终以最适度货币区标准模型和相关数量预测为依据,对人民币的现实区域化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目前,区域内还未满足最适度货币区条件,人民币空间分布和不同地区之间的通货功能差性明显,人民币国际度指数很低,尚处于区域化初期的起步阶段。第四部分为第三章,是正文重要内容部分,对人民币区域化原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篇。人民币越出国境并成为区域性货币是由其作为货币的本质所决定,人民币区域化现象的产生是以国内经济动力、周边经济动力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为动力机制的。第五部分为第四章,对人民币区域化的国内与国际抑制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也是正文重点部分。人民币区域化面临着国内和国际抑制因素的制约,其中,国内抑制包括中国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外主力军企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非主干性地位与自身发展的内外部制约、集权开放型经济特殊矛盾影响、假冒伪劣品对国际经济信用的损害等因素;国际抑制则包括美欧抵制与两岸关系的缺乏稳定性、东亚货币合作的障碍、日元制衡、周边国家预制行为、跨境地下经济与周边市场上的黑市交易等因素。在这一章里,重点运用中国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理论,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抑制问题进行较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解释。尤其以中国经济矛盾论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国内地下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和其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抑制作用展开归纳分析。随后,灵活运用经济哲学、货币哲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人民币区域化抑制所导致的经济问题、货币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等进行深入探析。第六部分为第五章,是宏观预测与对策篇。从国内经济发展预期、东亚货币合作趋向及国际金融环境分析,人民币区域化是个长期的必然趋势。我们应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抓住有利时机深化改革开放,其中,加强金融监管和提高政策协调灵活度是当务之急、事不宜迟。总之,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是本文最突出的创新之处。选择研究视角独特,研究重点与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有所不同,这也是本项研究中的重要创新点。人民币区域化是一个较为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对其研究难点的克服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探索的过程,文中得出的相关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张磊[6](2010)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2年,世界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多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市场化的深入,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后全球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第二大东道国。借助国际制造资本,中国建立了价廉物美的制造品生产体系,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竞技舞台与新兴制造业基地。在当前国内外经济深化转型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在于挖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与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之间的逻辑,剖析中国经济增长依赖外资模式的形成机理与外资发展的约束性,为正确把握宏观外资政策与微观企业运营策略,积极运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与资本缓解中国制造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直观的决策角度和决策依据。围绕研究主线“正面效应—〉决定因素—〉负面效应—〉归因”,本文从东道国角度,选取大量宏观数据与企业案例完成统计计量与实证检验,研究分为3个方面:一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正负面效应,二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宏观与微观决定因素,三是跨国制造资本流入中国的负面效应归因。各章节的论述兼顾完整性与独立性,章节之间逻辑紧密,且自成一体,研究结构与分析逻辑有一得之见。借鉴国内外前沿研究方法与成果,计量方法有皮尔逊乘积矩阵相关系数、霍夫曼检验、最小二乘法、横截面数据分析与回归建模。区域经济的宏观研究选取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圈为研究对象,跨国制造企业的微观分析选取可口可乐、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通过实战并购案例对经理人行为因素导致的公司定价偏差的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具有前瞻性。

李平[7](2007)在《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例保持在45%左右,农村工业被誉为“中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区域间农村工业发展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农村工业的生产力主要偏集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发展不足。这种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西部农村贫困和落后的根源。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农村工业更是首当其冲。然而西部农村工业结构层次低、组织状况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发展要素难以生成和集聚,同时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约束,西部农村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关发展战略的准确定位和发展理论的创新。本文在对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资源配置的方向、资源的组织形式、关键资源及要素的获取途径这一主线探讨了西部农村工业发展所面临的结构调整、组织优化和关键要素的获取及培育问题,最后从整体角度出发,探讨了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相关力量的耦合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通过对西部农村工业结构的分析发现,西部农村工业加工度低,资源依赖性强。基于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特征和现实条件,本研究提出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应遵循发挥比较优势和推进产业深化相结合的原则,使比较优势得以升级,从而增加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结构效益。对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分析突破了对工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认识,对西部农村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西部农村工业的组织状况是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本研究提出产业集群化、企业经营规模化和其它产业组织创新和优化方式。基于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群对农村工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本研究分析了西部农村工业培育集群组织的现实性,提出了不发达地区集群组织的培育途径,并分析了各种组织方式的选择问题。(3)技术、资本和制度是推动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西部农村的稀缺性要素。本文探讨了这些关键要素的培育及获取途径。在技术市场日益开放背景下,西部农村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面临着多种途径的选择,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提出西部农村工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应遵循渐进的路径,而遵循这一战略的关键是培养自身的技术能力;西部农村工业发展所需资金渠道不畅通,在工业自身积累能力弱、投资环境差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金融市场,同时,政府的政策性扶持也是必要的补充;农村工业的发展与制度环境密不可分,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要素的集聚都需要相关制度的激励和支撑,而企业制度的创新则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研究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提出制度创新的着力点。(4)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结构调整的实现,组织方式的优化,技术、资本的获取和制度的供给,是市场微观主体在市场竞争中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政府政策和制度导向的目标,本研究探讨了政府和市场在农村工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机制;城镇化是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伴生现象,两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以农村工业集聚为基础的城镇化发展无疑对农村工业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本研究从企业的集聚动力、城镇的吸引力以及消除相关的阻力等方面,探讨了农村工业的集聚机制;由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西部地区为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了要素和资源,自身则陷入“贫困的累积循环”,因此西部的发展应得到相应的补偿,而西部农村工业的发展是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根本途径,应成为扶持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针对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政府投入机制。

王剑[8](2006)在《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跨国公司诞生之日起,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就为学术界所关注,并且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核心地位逐渐确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剖析开始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并据此对FDI的区位选择进行解释。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间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为适应竞争形势的需要,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的地点选择上着眼于产业链的整合,国际直接投资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在次国家一级层面甚至更低层次的地区单元高度聚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基于聚集经济的分析框架,结合产业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FDI的区位选择问题,并对FDI的空间聚集现象作多方位的实证考察,揭示FDI聚集的深层规律性特征,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发现和政策建议。FDI在中国的总体分布呈现东、中、西渐次递减的态势,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的外商投资企业,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形成了较具规模的FDI聚集区,为追逐聚集经济的外部性利益,新建外资企业继续定位于这些地区,在因果循环的作用过程中,FDI的地区分布差异进一步扩大,Granger因果检验证实了FDI的聚集存量与新进流量的因果循环作用。省际层面的计量分析也显示FDI的聚集效应显着存在,并且聚集效应对FDI地区分布的影响力有所强化,聚集效应在地区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对FDI的聚集引力更为突出,而中西部地区的聚集效应则相对较弱。聚集经济主要表现为产业层面的经济现象,即由于同类产业或上下游关联产业在特定地点高度集中所形成的产业聚集。笔者构建了一个基于产业聚集的FDI区位选择模型,探讨产业聚集对外资企业定位决策的作用机制,结合产业特性将FDI的聚集问题向深层次延伸,提出若干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外资企业的数据资料对FDI在江苏的分布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产业聚集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对聚集效应的产业异质性作了详细的检验。在两位数行业代码的外资企业样本中,估计了产业聚集对FDI定位的作用程度、聚集效应的历史趋势以及单个行业的聚集倾向。在三位数行业代码的外资企业样本中,对FDI的产业聚集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同时考察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和科技含量特征对产业聚集效应的影响,从中得出丰富的经验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地理性聚集的特征,并呈现出显着的国(地区)别效应(即来源地效应)。投资者按相同来源国(地区)进行聚集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地理性聚集的一种主要形式。本文以江苏省的外资企业数据为样本,应用企业地理定位选择的计量模型(Conditional Logit Model和Nested Logit Model)对外资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外资企业的地理性聚集具有高度的母国(地区)聚集(即来源地聚集)倾向,非母国(地区)的一般性外资聚集对投资者定位决策的影响力较弱。动态角度的观察显示,来源地聚集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显着上升,而一般性外资聚集逐渐表现出负的外部性。此外,国(地区)别效应在不同来源地企业之间存在着异质性问题,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FDI聚集,国(地区)别效应在作用程度上是不同的。外资企业的规模异质性决定了对外投资的市场能力差异,例如风险承受能力、与东道国政府的谈判博弈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等,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对待聚集定位的倾向由此发生分化,从而形成FDI地区聚集的规模效应。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上的局限,对外投资的空间聚集特征更为明显,大型跨国公司往往是FDI聚集的始作俑者,而不是单纯的聚集跟随者,对外投资的聚集倾向相对较弱,甚至有可能做出避开竞争者聚集区的定位决策。文中以一个简化的博弈模型阐明了FDI聚集的规模效应成因,并以江苏省电子通信业中的台资企业为例,通过严谨翔实的计量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中的假说。

韦素琼[9](2005)在《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区域对比分析被国际地理学联合会LUCC工作组列为2004-2008年期间的四大研究目标之一,国际地圈生物圈项目(IGBP)的LUCC组也强调实案对比研究将极大深化对不同地理和历史背景下人类驱动力引起土地覆被变化的认识。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 首先对闽台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多指标的定量辨析,判断闽台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根据闽台官方统计资料、遥感解译资料(TM影像及ASTER影像解译数据),对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的数量、质量以及时空分布与过程进行了系统比较,并首次将闽台LUCC的格局、过程与两地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定量耦合,比较与探求闽台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模式,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手段对闽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与比较。借助多元同归分析、灰色预测以及灰色马尔柯夫预测等工具,参考与借鉴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参数,对福建省未来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进行模拟与演绎。提出福建耕地与城镇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高宏华[10](2004)在《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文中研究指明台湾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是攸关台湾未来经济发展之荣枯,其重要性可谓是台湾生存的命脉。 但因近年来,台湾遭逢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例如亚洲金融风暴、九·二一大地震、SARS疫情、政党轮替、政治不安、社会不稳,加上美国发生9·11恐怖攻击和对伊拉克用武等外在因素,总总都对台湾经济造成伤害。 岛内也有土地成本高居不下,劳动成本高、劳动力不均衡等不利因素。而开发中国家近几年来努力发展,让以外销导向型的台湾倍感压力,于是产业出走,失业率攀升。 两岸关系尚未改善,阻碍经济发展,台湾上下都是在集思解决之道,本文特别分析自1988年来,各学者专家立论,并解读2004年5月17日中国台办对台七点声明后,提出建议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Closer Economic Operate Framework)。 企业的荣枯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探讨台湾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本文以历史分析方法,在第二篇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从二战后开始,直到今日,对近60年的历史做一整理,再从第三篇台湾企业在台湾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战略角色,讨论到第四篇大陆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模式,第五篇台湾企业在大陆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表现,第六篇探讨台湾企业在大陆民族地区之发展战略,第七篇对台湾企业作针贬,以SWOT分析,并以五力分析法探讨台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第八篇,台湾企业发展之区位策略,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区位理论为依据,调查分析法为工具,分别就台湾的中小企业、上市上柜企业和跨国企业做区位策略分析,并求出结果。全文最后在第九篇做出三点结论、二点建议。 结论是: 一、台湾经济情势险峻 二、要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 三、台湾企业要运用大陆广大市场和国际关系积极全球布局 建议如下: 一、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Closer eeonomie CooprateFramework) 二、台湾企业发展战略:一条路径两面市场,亦即透过大陆这条路径,可以得到大陆市场和世界广大市场。 要落实这一个战略,台湾企业必须: 1.深入大陆市场 2.积极布局区域经济体 3.创新策略 4.品牌策略 5.从全中国区位布局,寻求互补性

二、广东信息工业走廊的成因、特点与走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信息工业走廊的成因、特点与走势(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与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案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台湾技职教育概念探讨
    第一节 技职教育意涵
    第二节 技职教育目标与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后台湾技职教育萌芽期(1945-1960)
    第一节 经济社会时代背景
    第二节 技职教育发展与改革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湾技职教育成长期(1961-1990)
    第一节 经济社会时代背景
    第二节 技职教育发展与改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台湾技职教育成熟期(1991-2006)
    第一节 经济社会时代背景
    第二节 技职教育发展与改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台湾技职教育改革期(2007-现在)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第二节 技职教育发展现状
    第三节 当前教育改革政策
    第四节 当前主要改革方案及实施效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思考
    第一节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
    第二节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问题的成因
    第三节 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论文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与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Ⅰ “教育部”2013年现行组织架构图
附录Ⅱ 台湾地区经济政策与改革项目一览表
附录Ⅲ 1945年至2012年台湾技职教育改革一览表
附录Ⅳ 产学计划相关条文规定
参考文献
后记

(2)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物质流分析研究进展
        1.2.3 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研究进展
        1.2.4 城市工业生态化研究进展
    第三节 论文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业生态化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1.2 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化
    第二节 工业化理论
        2.2.1 工业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2.2.2 工业化进程及其实质
        2.2.3 反思工业化
    第三节 生态文明理论
        2.3.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3.2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2.3.3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面临的挑战
        2.3.4 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化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理论
        2.4.1 产业生态学的理论发展
        2.4.2 产业代谢
        2.4.3 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
        2.4.4 产业生态学与工业生态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方法探讨
    第一节 物质流分析方法
        3.1.1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框架
        3.1.2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系统边界确定
        3.1.3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数据来源与处理
        3.1.4 经济系统物质流主要分析指标
        3.1.5 物质隐藏流
    第二节 能流分析方法
        3.2.1 经济系统能流分析基本框架
        3.2.2 能流分析系统边界的确定
        3.2.3 能流分析主要分析指标
    第三节 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评价
        3.3.1 生态效率评价
        3.3.2 资源生产力评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达国家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第一节 英国工业生态化
        4.1.1 英国工业化与工业污染
        4.1.2 英国工业生态化
    第二节 德国工业生态化
        4.2.1 德国重工业发展历程
        4.2.2 德国重工业转型
        4.2.3 德国工业生态化
    第三节 日本工业生态化
        4.3.1 日本工业化与工业污染
        4.3.2 日本工业生态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5.1.1 建国前的工业化发展
        5.1.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
        5.1.3 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提速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现状
        5.2.1 重工业化的基本判断
        5.2.2 中国现阶段工业化水平的评价
        5.2.3 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
        5.3.1 环境形势
        5.3.2 资源能源形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研究
    第一节 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主要指标
        6.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6.1.2 能源与资源类指标
        6.1.3 生态环境类指标
    第二节 中国工业生态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分析
        6.2.1 重工业发展的生态化转型
        6.2.2 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 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模式
        6.3.1 工业结构与布局的生态化调整
        6.3.2 生态工业园的突出作用
        6.3.3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6.3.4 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天津市工业生态化评价
    第一节 天津市工业化进程
        7.1.1 市情概况
        7.1.2 天津市工业化历程及现状
        7.1.3 天津工业化在全国的地位
    第二节 天津工业污染与能源消耗
        7.2.1 天津的工业污染表征分析
        7.2.2 天津市能源生产和消费分析
    第三节 天津市工业系统物质流分析
        7.3.1 系统范围界定及数据处理
        7.3.2 天津市工业系统直接物质输入
        7.3.3 输入物质的隐藏流
        7.3.4 天津市工业系统物质输入总量
        7.3.5 天津工业系统直接物质输出量
    第四节 天津市工业系统能流分析
        7.4.1 系统范围确定及数据处理
        7.4.2 天津市直接能源输入量
        7.4.3 天津市工业系统能源消费
    第五节 基于物质流与能流的天津工业生态化分析
        7.5.1 工业物质输入与工业污染排放问题
        7.5.2 能源输入与工业污染排放问题
        7.5.3 天津市工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价
    第六节 天津市工业生态化实施措施建议
        7.6.1 深化总量控制
        7.6.2 结构减排为切入点
        7.6.3 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7.6.4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7.6.5 生态化技术驱动的引导模式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1.1 研究结论
        8.1.2 创新点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研究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与思想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1.2.2 古城文化印记的保护
        1.2.3 思考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空间营造思想的来源和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的现状
        1.3.4 赣州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1.3.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
        1.4.1 空间营造
        1.4.2 空间营造的“身体”
        1.4.3 空间营造的“灵魂”
        1.4.4 空间营造的“成长”
        1.4.5 影响空间营造“成长”的三个层面
        1.4.6 古越文化
        1.4.7 客家文化
        1.4.8 徽州文化
        1.4.9 西风东渐
        1.4.10 岭南文化
        1.4.11 “新赣南”运动
        1.4.12 国家计划经济
        1.4.13 市场经济
        1.4.14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营造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背景
        1.7.1 自然地理概况
        1.7.2 赣州的社会人文环境
        1.7.3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简史
第二部分: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二章 东晋之前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2.1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2.1.1 先秦时期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2.1.2 秦人对于南野城的设计与建造
        2.1.3 汉代赣县的设计与建造
        2.1.4 西晋葛佬城的设计与建造
        2.2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博弈因子分析
        2.2.1 地处交通要冲的刺激作用以及防洪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2.2.2 古越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博弈活动
        2.2.3 古越人的巫术崇拜对于空间博弈的影响
    第三章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3.1 东晋时期赣州城的首次出现
        3.2 唐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3.3 五代卢光稠对于赣州城的设计与建造
        3.4 东晋至五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3.4.1 五代之前赣州城址变迁的分析
        3.4.2 赣州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和完善
        3.5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3.5.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空间营造
        3.5.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3.6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3.6.1 体:赣州“龟城”的形成以及五代城市规模确定的依据标准
        3.6.2 面:玄武“重城”和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3.6.3 线:从两街到六街的赣州街道
        3.6.4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3.7 小结:古越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3.7.1 多山封闭的自然环境对于赣州空间营造的影响
        3.7.2 古越族“巫”文化与客家堪舆文化的互动:客家风水文化
        3.7.3 个人诉求的体现—风水与营造
    第四章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4.1 时代背景
        4.1.1 唐朝梅岭古道的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对于赣州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刺激作用
        4.1.2 十八滩的开通对于赣州航运的影响
        4.1.3 客家人南下的影响
        4.2 宋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2.1 孔宗瀚修城
        4.2.2 赣州的福寿沟
        4.2.3 赣州浮桥
        4.3 元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
        4.3.1 文天祥抗元和赣州行政区划的调整
        4.3.2 元代城墙的拆毁与重建
        4.4 明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4.1 明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4.4.2 城市街道体系和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4.4.3 明代“狼兵”的进驻对于赣州城市语言的影响
        4.4.4 赣关的设立
        4.5 清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5.1 清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4.5.2 清代赣州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形成
        4.5.3 清代对于“福寿沟”的修缮
        4.5.4 赣州城市行政办公区的改变
        4.6 五代至清代中叶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4.6.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4.6.2 徽州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活动—徽派建筑
        4.7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7.1 体:五代“龟城”的延续
        4.7.2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4.7.3 线:城市街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
        4.7.4 面: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4.8 小结 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的互动博弈
        4.8.1 优越的商道位置刺激了徽商的到来
        4.8.2 客家文化的“农耕特点”和徽州文化“行商特点”的互动
        4.8.3 赣州士大夫从程朱理学到王阳明“心学”
第三部分: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五章 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1 历史发展背景
        5.1.1 九江开埠
        5.1.2 粤汉铁路的修建
        5.2 1859—188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5.2.1 赣州大公路天主堂和南康天主教堂
        5.2.2 赣州基督教堂
        5.3 1889—191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5.3.1 宾谷馆和群仙楼
        5.3.2 曾家药铺
        5.4 小结客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互动博弈
        5.4.1 城市交通地位的下降导致西方影响的弱化
        5.4.2 客家文化中的保守性对于“西风东渐”的影响
        5.4.3 从传教士的中式立面到客家人的西式立面的转变
第四部分: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六章 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1 1919—1933赣州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与民国初年对于赣州城市的呵护
        6.1.1. 新型工厂和商业设施的出现
        6.1.2 城市护城河的消失和城市机场的建设
        6.2 1933—1936粤系军阀在赣州的营造
        6.2.1 赣州市政公署的成立和《赣州市政计划概要》的制定和实施
        6.2.2 1933年—1936年,赣州市政公署完成的主要城市建设项目
        6.2.3 赣州市政公署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实施的办法
        6.2.4 市政公署的管理工作
        6.2.5 赣州市政公署的宣传工作
        6.2.6 1933年—1936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意义和特点
        6.3 1938—1945蒋经国对于赣州的呵护与保护以及侵华日军的破坏
        6.3.1 蒋经国主政赣州时期,赣州的建设和发展
        6.3.2 侵华日军对于赣州的破坏
        6.4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4.1 岭南文化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骑楼
        6.4.2 建设“新赣南”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
        6.5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6.5.1 体:对于五代确定下的城市框架的第一次突破,城市开始改变“龟城”的形态
        6.5.2 面:城市商业中心区的转移和城市风景区的彳广展
        6.5.3 线:赣州市政公署对于赣州街道的建设和蒋经国对于街道的呵IrP
        6.5.4 点:民国时期城市功能的中心点
        6.6 小结: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6.6.1 靠近广东的地理位置,使它易于接受岭南文化的影响
        6.6.2 客家文化开放性的表现
        6.6.3 广东军人政府的强势推动
    第七章 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7.1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1 1949—195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设计与建造
        7.1.2 1959年—197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与建设
        7.2 1949年—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7.2.1 国家计划经济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7.3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7.3.1 体:城市开始突破“龟”形的限制,向外扩展,初步形成了一主两副的组团式结构
        7.3.2 面:工业区和南部科教文化区的形成,以及城市新商业中心区的确立
        7.3.3 线:城市东西向交通走廊的形成
        7.3.4 点:时代思想的物质表现
        7.4 小结:计划经济下的内聚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7.4.1 沿江城墙的保护和新的道路与桥梁的建设
        7.4.2 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兴盛和客家文化的衰落
        7.4.3 共产党人平等追求下的住宅建设和“红色”价值观追求下的建筑破
第五部分: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八章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1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1 1979年—198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1.2 1989—199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1.3 1999—200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2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8.2.1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8.3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8.3.1 体:从六大片区到“一脊、两带、三心、六片”,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
        8.3.2 面:赣州城市商业中心区和工业区的转移
        8.3.3 线:从红旗大道到城市“金脊”
        8.3.4 点:从城市集会广场到商业广场的转变
        8.4 小结: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开放式城市空间博弈
        8.4.1 三江环绕的地形影响下的城市南向发展
        8.4.2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和客家文化的重生
        8.4.3 城市居民对于现代城市的追求和历史记忆的搜寻
    第九章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9.1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9.1.1 多文化互动下的空间博弈
        9.1.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
        9.1.3 经济体制的影响
        9.2 赣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9.2.1 空间体:三江环绕的“风水宝地”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
        9.2.3 空间线:中轴对称的城市格局
        9.2.4 空间点:多文化作用下的城市遗留物
        9.3 赣州城市营造的现状问题
        9.3.1 各片区内建筑混杂,城市特色不突出
        9.3.2 客家文化没有得到凸显
    第十章 展望:赣州城市未来发展预测
        10.1 2009—2039年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10.1.1 对于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的平衡:保障性住房建设
        10.1.2 历史与现代的平衡:对于赣州历史老城区的保护
        10.1.3 中心城区利益和周边区域利益的平衡:赣州都市区规划
        10.1.4 客家文化品牌的打造
        10.2 未来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预测
        10.2.1 体:“一主两副三圈双轴多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
        10.2.2 面:多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拼贴
        10.2.3 线:都市区的城市“金脊”—赣南大道
        10.2.4 点: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标志物
        10.3 小结: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10.3.1 江西省南部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
        10.3.2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10.3.3 城市居民多元价值观追求下的城市空间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10.4.1 纵向研究的思路
        10.4.2 横向研究的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4)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两岸及海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思路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合作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WTO 的规则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一、台湾的单独关税区地位
    二、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及在区域合作中的双层结构
    三、关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性质与定位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三、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与类型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第三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及对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影响
第四节、与“两岸经济一体化”相关的其它理论
    一、产业分工与转移理论
    二、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理论
    三、要素流动与结构调整的理论
    四、微笑曲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东亚合作:两岸经济合作的周边环境
第一节、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传导机制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走向
第二节、东亚地区产业结构比较与合作趋势
    一、总体趋势与分析架构
    二、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比较
    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产业结构特点
第三节、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
    一、台湾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二、中国大陆区域发展战略与两岸经济合作
    三、东亚经济发展格局调整与两岸合作契机
第四节、东亚经济区域合作格局变化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台湾对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考虑及面临的困境
    二、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体化效应
第一节、两岸经济合作概述
第二节、两岸经济合作的形成机制
    一、两岸经贸往来的进程与阶段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两岸经济互动的形成与发展
    一、两岸经贸互动的特征与内涵
    二、两岸经济互动的量化分析
第四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效应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静态效应分析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与一体化趋势
第一节、两岸产业合作概述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形成机制
    二、两岸产业的合作模式
    三、两岸合作的产业区域结构
第二节、台商投资长三角及其动因分析
    一、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与发展
    二、台商在长三角投资结构的演化
    三、台商在长三角投资集聚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两岸高科技产业关联度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一、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特征
    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以长三角为例
第四节、长三角地区台商高科技企业投资模式比较
    一、台资高科技企业投资大陆形态的调整
    二、台商高科技产业运作模式及对长三角投资的影响
    三、两岸高科技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合作
第五节、长三角经济发展趋势及两岸产业互动
    一、长三角的产业发展定位
    二、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趋势分析
    三、长三角两岸高科技产业合作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从 ECFA 到制度性一体化——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建构与前瞻
第一节、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
    一、两岸一体化的发展及面临的障碍
    二、ECFA:两岸一体化发展的阶段性突破
第二节、ECFA 与两岸经济合作
    一、ECFA 的形成与发展
    二、ECFA 早期收获计划实施效果的量化分析
第三节、ECFA 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ECFA 对台湾经济的直接效应分析
    二、台湾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的制约
    三、ECFA 对两岸经济合作模式的影响
第四节:从功能性一体化到制度性一体化
    一、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两岸经济一体化延伸的路径选择
    三、两岸经济制度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5)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逻辑框架
    五、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人民币区域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第一节 人民币区域化的概念界定
        一、定义和条件
        二、衡量标准
        三、内涵与外延
        四、阶段划分
        五、人民币区域化与国际化的异同
    第二节 货币区域化理论基础
        一、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二、其它相关理论
    第三节 中国经济理论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中国经济矛盾论
    第四节 大国崛起及其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趋势
        一、英镑
        二、美元
        三、马克
        四、欧元
        五、日元
    小结
第二章 人民币区域化现状分析
    第一节 港澳地区
        一、货币合作制度演进
        二、人民币流通及业务发展
    第二节 台湾地区
        一、经贸关系新进展
        二、人民币政策变迁
        三、人民币流通概况
    第三节 周边国家和地区
        一、在东南亚流通较为普遍
        二、在中亚和东北亚较多流入
        三、开始流入南亚和西亚的一些国家
    第四节 人民币区域化现状的总体判断
        一、区域内还未满足最适度货币区条件
        二、人民币分布及通货功能的差异性明显
        三、人民币尚处于区域化初期的起步阶段
第三章 人民币区域化动力机制
    第一节 理论逻辑
        一、货币的性质:人民币为何越境
        二、边境贸易、交易费用:人民币区域功能的提升
        三、制度的重要性:人民币区域化的正反向视角
    第二节 内在经济动力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优越的经济地缘关系
        三、稳定开放的货币金融
    第三节 周边经济动力
        一、经济互补性
        二、周边市场开放
        三、货币金融危机
    第四节 合作动力
        一、边境贸易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化推进
        二、跨境旅游贸易和直接投资活动的积极展开
        三、中华经济圈内合作与互动机制的深入改善
        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等有效政策的推广
第四章 人民币区域化抑制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内抑制因素
        一、中国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主推企业的国民经济地位与自身缺陷
        三、集权开放型经济特殊矛盾的影响
        四、"假冒伪劣品"对经济信用的损害
    第二节 国际抑制因素
        一、美欧抵制与两岸关系缺乏稳定性
        二、东亚货币合作困惑与日元制衡
        三、周边国家预制行为
        四、跨境地下经济与周边黑市交易
第五章 人民币区域化趋势展望与因应策略
    第一节 趋势展望
        一、当今国际金融形势及货币合作态势
        二、基于中国经济预期的人民币期望
    第二节 因应策略
        一、几个重要经济学前提条件的实现
        二、渐进式经济改革要抓住有利时机
        三、金融监管与政策协调事不宜迟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畴与理论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视角、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驱动效应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投资中国
    第二节 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圈的制造业地位
    第三节 两大经济圈制造业FDI 的驱动效应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 FDI 的驱动效应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检验
    第一节 简要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二节 长三角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回归模型
    第三节 长三角两省一市外资区位的皮尔逊系数检验
    第四节 珠三角制造业FDI 的宏观决定因素回归模型
    第五节 两大经济圈的比较
第四章 跨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并购投资的微观决定因素
    第一节 跨国公司并购投资中国制造业
    第二节 并购投资微观决定因素实证:基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例
    第三节 跨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并购的微观决定因素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FDI 的负面效应
    第一节 挤占国内企业
    第二节 独资化与技术溢出约束
    第三节 产业结构趋同
    第四节 区域经济失衡
第六章 跨国制造企业并购投资的微观挑战:投资的负面效应归因一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溢出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整合
    第三节 会计管理信息失真与目标公司定价
    第四节 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节 法律规范的国际化
    第六节 政府行政干预
    第七节 并购投资的微观挑战与投资负面效应
第七章 并购定价的行为偏差实证检验:投资的负面效应归因二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非理性
    第二节 公司定价与行为偏差
    第三节 公司定价的行为偏差实证:基于跨国企业案例
    第四节 基本结论
第八章 政策建言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总体思路与研究结论
    第二节 外资政策与企业发展建言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与网址
附录:插入图表索引
后记

(7)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工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1.3.2 关于农村工业的理论研究
        1.3.3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2.2 农村工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2.2.1 工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2.2.2 西部农村工业的战略地位
    2.3 相关理论与西部农村工业发展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后发优势理论
        2.3.3 非均衡增长理论
        2.3.4 相关理论在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的应用
第三章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环境
    3.1 西部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
        3.1.1 农村工业与农村居民收入
        3.1.2 农村工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3.2 西部农村工业在区域工业中的地位
    3.3 农村工业区域竞争力差异
        3.3.1 工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3.3.2 数据选取与计算方法
        3.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3.4 西部农村工业的特点及发展环境
        3.4.1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滞后
        3.4.2 西部农村工业组织效率低下
        3.4.3 技术水平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
        3.4.4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资金约束明显
        3.4.5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
    3.5 小结
第四章 西部农村工业的结构调整
    4.1 工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4.2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的特征
        4.2.1 西部农村工业的轻重结构
        4.2.2 西部农村工业的行业结构
    4.3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4.3.1 比较优势原则
        4.3.2 产业深化原则
        4.3.3 可持续发展原则
    4.4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4.4.1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
        4.4.2 重点加强传统产业的改造
        4.4.3 适当发展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
第五章 西部农村工业的组织优化
    5.1 产业组织的内涵
    5.2 西部农村工业组织优化的途径
        5.2.1 产业集群化
        5.2.2 企业经营规模化
        5.2.3 其它组织优化方式
    5.3 西部农村产业集群组织的培育
        5.3.1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集群组织的可行性
        5.3.2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集群组织的意义
        5.3.3 西部农村工业集群组织发展现状及特征
        5.3.4 西部农村工业集群组织培育的途径
    5.4 小结
第六章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要素获取及培育
    6.1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的技术获取
        6.1.1 技术进步的基本途径
        6.1.2 技术进步的具体方式
        6.1.3 遵循渐进的技术进步路径
        6.1.4 提升企业的技术能力
    6.2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融资方式
        6.2.1 西部农村工业企业融资现状
        6.2.2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融资障碍
        6.2.3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融资方式选择
    6.3 西部农村工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
        6.3.1 农村工业发展分异的制度原因
        6.3.2 现阶段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制度需求
        6.3.3 制度创新的着力点
第七章 西部农村工业的发展机制
    7.1 政府与市场的协调机制
        7.1.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7.1.2 政府对西部农村工业的推动
        7.1.3 政府与市场微观主体的有机结合
    7.2 农村工业的集聚机制
        7.2.1 农村工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
        7.2.2 农村工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偏离
        7.2.3 农村工业集聚机制的构建
    7.3 中央政府对西部农村工业的投入机制
        7.3.1 对西部农村工业进行投入的依据
        7.3.2 中央政府对西部农村工业投入机制构建
第八章 结束语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述评
        1.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文献述评
        1.2.2 企业聚集理论的文献述评
        1.2.3 FDI聚集现象的文献述评
    1.3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创新
第二章 FDI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2.1 FDI区位选择的传统影响因素
        2.1.1 市场规模
        2.1.2 劳动成本
        2.1.3 开放度
        2.1.4 基础设施
        2.1.5 政治风险
        2.1.6 政策激励
        2.1.7 人文因素
        2.1.8 货币汇率
    2.2 FDI地区分布的新趋势:聚集
        2.2.1 聚集的含义
        2.2.2 FDI全球分布的聚集趋势
        2.2.3 FDI聚集的外在特征
    2.3 FDI聚集的国际案例
        2.3.1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FDI聚集
        2.3.2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FDI聚集
        2.3.3 英国伦敦金融服务业FDI聚集
        2.3.4 马来西亚槟榔屿电子产业FDI聚集
    2.4 FDI聚集的规律性特征
        2.4.1 产业聚集
        2.4.2 国别聚集
        2.4.3 中小企业聚集
        2.4.4 空间演化
第三章 FDI聚集机制的理论分析
    3.1 产业聚集的形成诱因
        3.1.1 成本节约
        3.1.2 分工深化
        3.1.3 知识溢出
        3.1.4 自然禀赋
    3.2 FDI的聚集机制
        3.2.1 经济因素
        3.2.2 非经济因素
    3.3 FDI聚集的形成模式
        3.3.1 核心企业带动
        3.3.2 配套产业奠基
        3.3.3 地理优势诱导
        3.3.4 产业内外对接
        3.3.5 资源禀赋引致
        3.3.6 园区载体推进
    3.4 FDI聚集的案例分析——北京星网国际工业园
        3.4.1 园区背景介绍
        3.4.2 跨国公司聚集的起因
        3.4.3 跨国公司的聚集模式
        3.4.4 聚集成功的关键因素
        3.4.5 启示
第四章 FDI的地区分布特征
    4.1 FDI的地区分布概况
        4.1.1 总量的地区分布
        4.1.2 行业的地区分布
        4.1.3 分来源地的地区分布
        4.1.4 开发区中的FDI
    4.2 FDI的地区聚集特征
        4.2.1 总量聚集特征
        4.2.2 行业聚集特征
        4.2.3 国别聚集特征
        4.2.4 研发聚集特征
    4.3 FDI聚集的典型地区
        4.3.1 东莞
        4.3.2 苏州
        4.3.3 北京
        4.3.4 天津
        4.3.5 浦东
第五章 聚集经济对FDI区位选择的总体影响
    5.1 基本分析
        5.1.1 定性分析
        5.1.2 统计分析
    5.2 面板数据检验
        5.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5.2.2 计量方法说明
        5.2.3 计量结果
    5.3 GRANGER因果检验
        5.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5.3.2 计量方法说明
        5.3.3 计量结果
    5.4 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FDI区位选择、产业聚集与产业异质
    6.1 基本分析
        6.1.1 定性分析
        6.1.2 统计分析
    6.2 理论建模与假说
    6.3 计量检验
        6.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6.3.2 计量结果
    6.4 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FDI地区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
    7.1 基本分析
        7.1.1 定性分析
        7.1.2 典型案例——太仓德资聚集
        7.1.3 统计分析
    7.2 一个简化的理论模型
    7.3 计量检验
        7.3.1 计量模型说明
        7.3.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7.3.3 计量结果
    7.4 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 企业规模、市场能力与FDI地区聚集
    8.1 基本分析
        8.1.1 定性分析
        8.1.2 统计分析
    8.2 基于创新能力的博弈模型
    8.3 计量检验
        8.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8.3.2 计量结果
    8.4 结论与启示
第九章 FDI聚集的空间演化
    9.1 FDI聚集的空间外溢效应
        9.1.1 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9.1.2 变量和数据说明
        9.1.3 计量分析与模型比较
        9.1.4 结论与启示
    9.2 FDI聚集的动态演化机制
        9.2.1 FDI聚集的作用力
        9.2.2 FDI聚集的动力机制
        9.2.3 FDI聚集动态演变的例证
    9.3 FDI聚集的演化经济学分析
        9.3.1 理论假说
        9.3.2 总体的演化特征及解释
        9.3.3 行业层面的进一步分析
        9.3.4 结论与启示
第十章 基于聚集经济的引资战略
    10.1 引资政策的历史变迁
        10.1.1 第一代FDI政策——规制性政策
        10.1.2 第二代FDI政策——激励性政策
        10.1.3 第三代FDI政策——综合配套性政策
    10.2 促进FDI聚集的国际经验——爱尔兰的案例
        10.2.1 人力资源培养
        10.2.2 促进对外联系
        10.2.3 配套政策激励
        10.2.4 扶持本土企业
        10.2.5 创新体系建设
    10.3 制约FDI聚集的主要问题
        10.3.1 开发区规划不合理
        10.3.2 地区间过度竞争
        10.3.3 国内配套产业基础薄弱
        10.3.4 落后地区缺乏聚集条件
    10.4 聚集经济导向的引资策略
        10.4.1 整治各类工业园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0.4.2 调整优惠政策内容,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10.4.3 完善配套产业体系,强化聚集的根植性
        10.4.4 地方政府协调合作,实现区域错位发展
        10.4.5 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产业聚集
        10.4.6 各级政府因势利导,引领聚集发展路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际LUCC研究概况
        2.2 国内LUCC研究概况
        2.2.1 LUCC研究区的选择
        2.2.2 LUCC格局及过程研究
        2.2.3 LUCC驱动力研究
        2.2.4 中国LUCC研究的展望
    3 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区域对比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人地关系理论与LUCC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LUCC
        3.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LUCC
    4 研究的目标、意义、内容、方法
        4.1 目标与意义
        4.2 内容与方法
        4.2.1 研究内容
        4.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3 资料收集
        4.3.1 土地利用资料
        4.3.2 社会经济资料
第2章 闽台土地利用变化比较分析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基础
    1 研究区范围
    2 闽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2.1 暖热多雨的亚热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2.2 山多平地少的地貌结构
        2.3 流程短水流急的河流水文
        2.4 以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植物种类繁多的植被群落
        2.5 以富铝化土壤为主的土壤资源
    3 闽台土地开发利用历史比较
        3.1 福建土地开发利用简史
        3.1.1 新中国成立前土地开发利用
        3.1.2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开发利用
        3.2 台湾土地开发利用简史
        3.2.1 二战前土地开发利用
        3.2.2 二战后土地开发利用
        3.3 闽台土地开发利用历史的比较
    4 闽台文化发展比较
    5 战后闽台经济发展轨迹辨析
        5.1 国内外学术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
        5.2 闽台经济发展速度及发展规模比较
        5.3 闽台产业结构变化比较
        5.4 闽台就业结构变化比较
        5.5 闽台城市化水平变化比较
        5.6 闽台经济发展关联因子分析
    6 小结
第3章 闽台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动态对比
    1 闽台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比较
        1.1 福建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
        1.2 台湾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格局
        1.3 闽台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2 闽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2.1 福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2.1.1 福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1.2 福建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及变化强度的空间分异
        2.1.3 福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2.2 台湾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
        2.3 闽台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比较
    3 小结
第4章 闽台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对比分析
    1 闽台耕地面积的增减变化对比
        1.1 耕地总量变化对比
        1.2 耕地人均占有量变化对比
        1.3 耕地变化的形式与流向对比
    2 闽台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与增减耕地的生产能力对比
        2.1 闽台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对比
        2.3 闽台增减耕地的生产能力对比
    3 闽台耕地非农化对比
        3.1 经济发展与土地非农化
        3.2 闽台耕地非农化比较
    4 闽台耕地变化及耕地非农化驱动因子定量分析
        4.1 灰色关联分析的建模机理
        4.2 闽台耕地变化及耕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2.1 人口增长及城市化水平提高与耕地面积变化及耕地非农化关联分析
        4.2.2 第一产业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及耕地非农化关联分析
        4.2.3 工业化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及耕地非农化关联分析
        4.2.4 经济外向性与耕地面积变化及耕地非农化关联分析
        4.3 闽台耕地政策对耕地面积及耕地非农化影响的对比
        4.3.1 台湾土地政策及运行效果
        4.3.2 福建土地政策及运行效果
    5 福建耕地面积变化的演绎与预测
        专栏1 福建省晋江市耕地变化特点及启示
    6 小结
第5章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对比分析
    1 城镇建设用地内涵
        1.1 狭义城镇建设用地
        1.2 广义的城镇建设用地
    2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及增长比较
        2.1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比较
        2.2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比较
        2.2.1 福建城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分析
        2.2.2 台湾城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分析
        2.3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区域分异特征比较
        2.3.1 以台湾海峡为轴向外呈带状递减
        2.3.2 以交通干道为主轴逐步向外递减
        2.4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等级规模及景观格局特征比较
        2.4.1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等级规模特征比较
        2.4.2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景观格局特征比较
        专栏2 以中小企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概念与特点
        专栏3 福建省晋江市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用地布局特征及对策
    3 闽台城镇用地变化与工业化耦合关系对比
        3.1 福建工业化发展区域划分及台湾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
        3.2 闽台同一经济发展时期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变化对比
        3.3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综合变动系数及其与产业非农化弹性系数对比
    4 闽台城镇用地变化影响因子的通径分析
        4.1 通径分析的建模机理
        4.2 闽台城镇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4.3 福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影响因子的通径模型
        4.4 台湾城镇建设用地变化影响因子的通径模型
    5 福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预测与演绎
        5.1 福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预测
        5.1.1 多元回归预测法
        5.1.2 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法
        5.2 福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演绎
    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研究启示
    3 研究特色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详细摘要
致谢

(10)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背景与动机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 研究流程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
2.1 整编期(1945-1952)--战后的台湾经济
    2.1.1 战后台湾经济情势
    2.1.2 影响深远的农业改革
    2.1.3 战后台湾工业发展
    2.1.4 贸易的开展与币制改革
2.2 复兴期(1953-1960)--经建计划开展的台湾经济
    2.2.1 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
    2.2.2 国际贸易与工业的发展
    2.2.3 基础建设的开展
    2.2.4 本时期总体经济表现
2.3 基础期(1961-1972)--摆脱美援自力发展的台湾经济
    2.3.1 建设计划的持续推动
    2.3.2 政府部门的具体政策
    2.3.3 民间企业开始崭露头角
    2.3.4 整体经济的表现
2.4 发展期(1973-1985)--台湾经济的黄金十年
    2.4.1 十大建设的开展
    2.4.2 石油危机的淬炼
    2.4.3 对外贸易的起飞
    2.4.4 台湾自有工业体系的出现
2.5 加速期(1986-1996)--迈向科技岛
    2.5.1 国内外经济情势的挑战
    2.5.2 六年国建计划
    2.5.3 产业结构的脱胎换骨
    2.5.4 科技产业的崛起
    2.5.5 科技产业政策之检讨
2.6 调整期(1997~迄今)--结构转型的台湾经济
    2.6.1 经济结构转型
    2.6.2 开展以制造研发为导向的产业结构
    2.6.3 来自大陆与全球化体系的挑战
    2.6.4 WTO的冲击
    2.6.5 政治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阻力 第三章 台湾经济发展进程中企业的战略角色
3.1 追求成长的台湾企业本质
    3.1.1 从农业资本转为工业资本
    3.1.2 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企业变革
3.2 公共部门资源投入与经济发展
    3.2.1 公共部门的资源投入
    3.2.2 美援与外资政策
    3.2.3 国际环境与出口导向
3.3 台湾企业与大陆经济改革开放
    3.3.1 台湾企业在大陆市场的角色转换
    3.3.2 台湾企业在大陆的区域发展
    3.3.3 台湾企业在大陆发展产业分工 第四章 大陆经济发展历程与模式
4.1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奇
4.2 区域市场经济的形成
4.3 软着陆的经济构面分析 第五章 大陆经济发展中的台湾企业--台湾企业个案探讨
5.1 顶新康师傅方便面
5.2 宜兰食品--旺旺仙贝米果
5.3 永恩达芙妮女鞋
5.4 和成欣业卫浴设备
5.5 丽婴房童装
5.6 巨大机械捷安特自行车
5.7 宏碁计算机
5.8 趋势科技防毒软件 第六章 台湾企业在民族地区之发展战略
6.1 大陆西部大开发与台湾经济
    6.1.1 台湾近年来经济状况
    6.1.2 台湾企业西进
    6.1.3 西部大开发对台湾之影响
    6.1.4 台湾企业对西部大开发建议
    6.1.5 西部大开发是未来台湾经济的曙光
6.2 民族地区引进台资企业战略之研究
    6.2.1 前言
    6.2.2 台资企业投资模式分析
    6.2.3 民族地区吸引台资企业优、劣势分析
    6.2.4 台资企业投资民族地区优、劣势分析
    6.2.5 台资企业对民族地区之影响
    6.2.6 结论 第七章 台湾企业发展战略
7.1 台湾企业SWOT分析
    7.1.1 台湾企业内部环境之优势
    7.1.2 台湾企业内部环境之弱势
    7.1.3 台湾企业外部环境之机会
    7.1.4 台湾企业外部环境之威胁
7.2 台湾企业之核心竞争力
    7.2.1 结盟策略
    7.2.2 成本策略
    7.2.3 差异化策略
    7.2.4 专精策略
    7.2.5 价格策略
    7.2.6 提升台湾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八章 台湾企业发展之区位策略
8.1 理论探讨
8.2 调查分析
    8.2.1 中小企业方面
    8.2.2 上市上柜企业
    8.2.3 跨国企业方面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1.1 台湾经济情势
    9.1.2 两岸经贸关系选项
    9.1.3 台湾企业因应战略
9.2 建议
    9.2.1 两岸签订紧密经济合作框架(CECF Closer Economic Cooperate Framework)
    9.2.2 一条路线两个市场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表) 后记 作者声明

四、广东信息工业走廊的成因、特点与走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与变革[D]. 陈玟晔.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2]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研究应用[D]. 郭而郛. 南开大学, 2013(07)
  • [3]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D]. 叶鹏. 武汉大学, 2012(01)
  • [4]从ECFA到制度性一体化 ——两岸经济合作的性质、特征及走向[D]. 盛九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
  • [5]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D]. 布仁吉日嘎拉.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6]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的效应与决定因素研究[D]. 张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7]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研究[D]. 李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D]. 王剑. 东南大学, 2006(04)
  • [9]闽台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区域对比研究[D]. 韦素琼.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5)
  • [10]台湾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兼论两岸经济互补问题[D]. 高宏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广东信息产业走廊的成因、特点及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