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测定中致死中剂量的简单计算方法

毒性测定中致死中剂量的简单计算方法

一、毒力测定中致死中量的简便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郑宇[1](2019)在《基于Probit回归法的生防菌毒力测定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应用SPSS软件概率单位(Probit)回归方法,进行了生防菌玫烟色棒束孢毒力测定中致死中浓度(LC50)的计算和秩和检验。结果表明,SPSS和DPS这2个软件计算的LC50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利用SPSS计算方法可同时得出LC50的95%置信区间,而利用Probit回归法可用于生防菌半数致死量的计算,该方法具有可靠、直观、快速、方便的特点。

黄宇豪[2](2019)在《菩提树黑痣病的发生规律和化学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菩提树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经调查菩提树黑痣病是菩提树的重要病害。本试验开展了菩提树黑痣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菩提树黑痣病在林间的发生规律、林间子囊孢子的捕捉、杀菌剂的室内筛选和林间化学防治试验、病害风险分析,为菩提树黑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菩提树黑痣病的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病原菌子囊孢子的萌发温度范围在10℃~38℃,在25℃的条件下最适萌发,而在53℃以上的条件下处理20min会导致子囊孢子的死亡;在90%以上的空气湿度条件下才能萌发,相对湿度超过100%的条件下子囊孢子的萌发率最高,达到了66%;子囊孢子在pH值5~10的范围内可以萌发,当环境的pH值为7时,该菌的子囊孢子萌发率最高,达到70.5%,而当环境中的pH值低于5和高于10时,子囊孢子不能萌发;常见氮源中硝酸钠对菩提树黑痣菌的子囊孢子有刺激萌发的作用。2、菩提树黑痣病林间发生规律。菩提树黑痣病在全年均有发生,在4-8月,为菩提树黑痣病发生盛期,6月达到病情指数增长的高峰期,9~11月,病害增长速度变缓。12月到第二年2月为菩提树的落叶期,病情指数不发生变化;菩提树黑痣病的感病指数增长速度与平均降雨量和空气相对湿度之间呈极显着水平正相关,与温度关系达到显着水平正相关。3、菩提树黑痣病子囊孢子的林间孢子捕捉。菩提树黑痣病的孢子释放量在6月和10月有两个高峰期,分别达到4.50×105个/m2和4.78×105个/m2。且各月份间的子囊孢子释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显着性,1月份子囊孢子释放量最低为1.75×105个/m2,林间常年孢子数量充足。4、菩提树黑痣病室内药剂筛选及林地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咪鲜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对病原菌的子囊孢子萌发都有较强的抑制活性。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等量式波尔多液的EC50值最低,分别为0.007 mg/L、0.0075 mg/L。在林间防治中以波尔多液及代森锰锌与咪鲜胺轮换施用防效最好,分别达到50.25%和47.11%。5、菩提树黑痣病菌的风险评估。经评估,菩提树黑痣病菌的风险系数为2.024,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此病菌当前分布区域还很有限,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将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武海斌[3](2019)在《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俗称韭蛆,是我国特有的重要地下害虫,是制约韭菜产业发展的重大生物灾害。目前,防治韭蛆仍以化学杀虫剂为主,不仅导致其抗药性大幅度提高,还严重影响韭菜的食用品质。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作为一种有潜能的生物防治因子,但其田间杀虫效果缓慢且不稳定。为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同时提高EPN防治效果,本文系统研究了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和施用技术等因素对低浓度噻虫嗪与EPN混用防控韭蛆效果的影响,筛选出可应用于田间的增效组合,并明确其田间施用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处理方式下低浓度噻虫嗪对EPN杀虫效果及其韭蛆体内酶活性的影响以及低浓度噻虫嗪对EPN觅食能力和攻击能力的变化,阐明噻虫嗪对EPN防控韭蛆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结果对EPN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1.系统研究了温度、土壤含水量、噻虫嗪浓度、EPN浓度、韭菜迟眼蕈蚊虫态及龄期等因素对EPN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佳增效组合。嗜菌异小杆线虫H06(H06)、印度异小杆线虫LN2(LN2)、小卷蛾斯氏线虫NC116(NC116)、小卷蛾斯氏线虫All(All)、长尾斯氏线虫X-7(X-7)和芜菁夜蛾斯氏线虫SF-SN(Sf)等6种类EPN对该虫的致死率不同。EPN与低浓度噻虫嗪混用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利用100 IJs/虫的Sf、All和LN2分别与15 mg/L噻虫嗪混用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94%、89.92%和96.64%,均显着高于X-7、H06和NC116。在温度20℃~25℃、土壤含水量10%~18%条件下,60 IJs/虫Sf与15 mg/L的噻虫嗪混用对韭蛆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效果。2.创新Sf与噻虫嗪混用的施用技术,提出了“减药增效”科学施用方法。采用7.5亿IJs/ha的Sf与1.0 kg a.i./ha的噻虫嗪混用间隔28 d施用两次的方法,其防治效果均超过90%,持续防治达6周,显着高于噻虫嗪单用(6.0 kg a.i./ha)、Sf单用(30亿IJs/h)和Sf(15亿IJs/ha)与噻虫嗪(2.0 kg a.i./ha)混用的,且在处理56 d时,对韭菜具有最高的保苗效果和增产率,分别为97.75%和61.80%。3.明确Sf(60 IJs/虫)与噻虫嗪(15 mg/L)在不同处理方式下混用(噻虫嗪与Sf同时混用、Sf对噻虫嗪处理的韭蛆以及噻虫嗪对Sf处理的韭蛆)对韭蛆3龄幼虫杀虫效果显着高于Sf单用和噻虫嗪单用,且对韭蛆体内酶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Sf与噻虫嗪同时混用处理韭蛆3龄幼虫,处理72 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96.61%。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12 h、24 h和36 h时,两者混用时韭蛆体内酶原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3.88%、46.87%和57.99%,均显着高于对照组、Sf处理组、噻虫嗪处理组。处理24 h时,两者混用组SOD、CAT、AChE和GTSs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7.48%、28.73%、71.04%和29.97%;处理36 h时,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6.34%、42.22%、58.37%和11.87%,均显着低于对照组、Sf处理组和噻虫嗪组,比单剂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噻虫嗪处理韭蛆36 h后再用Sf处理36 h的校正死亡率为76.35%,较Sf对未处理韭蛆的提高了4.40倍。与Sf对未处理韭蛆相比,处理48 h时,其SOD、CAT、AChE和GTSs活性分别降低了27.66%、14.61%、19.42%和19.79%;在处理60 h时,则分别降低了33.71%、36.78%、24.13%和3.26%,具有更强抑制作用。Sf处理韭蛆24 h后再用噻虫嗪处理48 h的校正死亡率为87.16%,较噻虫嗪对未处理韭蛆的提高了1.65倍。与噻虫嗪对未处理韭蛆相比,在处理60 h时,其SOD、CAT、AChE和GTSs活性分别降低了38.50%、38.30%、25.80%和51.33%,具有更强抑制作用。4.明确了噻虫嗪处理的Sf在扩散、定向和募集等3个阶段中的觅食能力均显着高于未处理Sf的。处理12 h时,噻虫嗪处理的Sf对清水、韭蛆、韭菜茎和韭蛆+韭菜茎扩散距离较未处理Sf的分别提高了22.52%、16.17%、8.88%和21.06%,其中对韭蛆+韭菜茎的扩散距离均显着高于对清水、韭蛆和韭菜茎,且在pH值为7.0和20℃~25℃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扩散能力。噻虫嗪处理的Sf分别对韭蛆+韭菜茎、韭蛆、韭菜茎和清水的定向能力是未处理Sf的1.46倍、1.21倍、1.57倍和1.80倍,且对韭蛆+韭菜茎、韭蛆、韭菜茎的趋性指数均显着高于未处理的Sf,其中对韭蛆+韭菜茎趋性指数最高,趋性指数为0.23,表现高趋性,而未处理Sf对韭蛆+韭菜茎的趋性指数为0.13,表现较弱趋性。处理4 h~12 h时,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韭菜茎和蘸有韭菜茎汁液的韭蛆的募集能力均显着高于未处理的Sf,其中在处理12 h时,对蘸有韭菜茎汁液的韭蛆的募集能力最高,达到49.83%,比对韭蛆、韭菜茎的募集能力提高了1.25~1.98倍。5.明确了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攻击率、消耗率、日最大致死量和搜寻效应均高于未处理Sf的,而处理时间则显着降低。噻虫嗪处理的Sf对韭蛆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高于未处理的Sf,处理6 h时,较未处理的Sf的提高了2.13倍。当Sf浓度固定在6 400 IJs/皿时,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和Ш型方程,与未处理的Sf相比,噻虫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攻击率(a’=0.5592)提高了42.46%,处理时间(Th=0.0081d)则降低了44.90%,消耗率(a’/Th)提高了2.59倍,日最大致死量(Namax)则分别提高了1.81倍(HollingⅡ)和1.41倍(HollingШ)。而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搜寻效应均随韭蛆密度的增加而呈线性下降。当韭蛆密度固定在40头/皿时,噻虫嗪处理的和未处理的Sf对该试虫的致死效果均随着韭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搜寻效应则均先上升后下降,且噻虫嗪处理的Sf的搜寻效应和相互干扰参数均高于未处理Sf的。

顾中言,陈志谊,刘邮洲[4](2016)在《分析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的异同及探讨杀菌剂混用联合作用的评判》文中研究说明为提出混用杀菌剂增效作用统一的评判标准,通过浸渍34叶期的稻苗和接种稻瘟病菌孢子悬浮液测定三环唑和硫磺按3∶1、2∶1、1∶1、1∶2和1∶3混用对稻瘟病菌的联合作用效果。用增效系数评价测定结果,发现3∶1、2∶1、1∶1和1∶2混用为相加作用,1∶3混用为拮抗作用;用共毒系数评价,则显示3∶1、2∶1和1∶1混配为增效作用,1∶2和1∶3混用为拮抗作用。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都是以EC50和单剂在混剂中的比例进行计算,增效系数乘以100后,在数值上与共毒系数完全相等,是不同的评判标准造成了不同的评判结果。将混剂的EC50分解为三环唑和硫磺的单剂浓度,代入单剂回归方程计算的期望抑制率均大于50%,说明三环唑和硫磺混用后对稻瘟病菌没有增效作用,用Mansour的共毒因子进行计算,则3∶1、2∶1和1∶1混用为相加作用,1∶2和1∶3混用为拮抗作用。在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计算中,EC50只对应50%的病菌抑制率,没考虑对病菌的抑制率范围,而共毒因子则涉及了抑制率范围,研究结果证实用增效系数或共毒系数再辅以共毒因子,能更准确地判断混剂的联合作用方式。

常菊花,何月平[5](2014)在《应用Polo软件进行农药毒力数据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目前Polo(Probit and Logit Analysis)软件在生物测定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为了展示Polo软件在分析农药毒力数据时的优越性,以杀虫剂对二化螟的毒力数据为例,利用Polo软件对两组毒力数据的毒力回归线的平行性和相等性假设进行测验,采用致死中量比率(LDR50)的95%置信限为衡量参数来检验农药毒力差异是否显着,并与传统的采用LD50值的95%置信限是否重叠来判定不同毒力间是否有差异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Polo软件对不同毒力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的结果更加精确可靠,该方法可适用于比较不同药剂间的毒力、抗药性水平以及农药增效剂试验的数据分析等。

常菊花,何月平[6](2014)在《基于农药毒力计算的6个统计分析软件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选用了能够用于农药毒力数据机率值分析的通用软件(SAS、SPSS和DPS)和专门程序(Polo、BA和EPA机率值分析程序),以二化螟对三唑磷的室内毒力数据为例,比较分析不同统计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当对照组死亡率为0时,6个软件程序计算得到的LD值(LD5、LD50和LD95)、截距和斜率等基本相等,但是LD值的95%置信限有差异。当对照组死亡率不为0时,发现6个程序计算得到的毒力资料数值都有差异,其中LD(LD5、LD50和LD95)、截距和斜率的数值相差较小,但是LD值的95%置信限差异较大。

丁志平[7](2012)在《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生化机制研究及高效复配剂的筛选》文中提出吡虫啉(Imidacloprid)是近20年来发展最快、使用最多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机制为有选择性地作用于昆虫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受体,破坏昆虫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扰乱昆虫的正常神经活动使其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逐渐麻痹直至死亡。自从吡虫啉作为新烟碱类第一种杀虫剂在1991年被投入市场,由于其很好的效果和持效性,很快就成为了防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最主要的杀虫剂之一。但是,亚洲多个国家的田间褐飞虱种群调查显示,自2006年以来,褐飞虱对吡虫啉的田间抗性,不论在抗性强度还是在地理分布上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增加。2009年以来,我国农业部门建议暂停使用吡虫啉单剂防治褐飞虱。但是鉴于吡虫啉较低的防治成本和对与褐飞虱混合发生的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具有较好的防效,吡虫啉还不可避免地与褐飞虱的防治联系在一起,部分地区仍然是重要的药剂品种。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靶标不敏感性方面,本课题组在室内筛选的抗吡虫啉褐飞虱品系中,在吡虫啉作用靶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两个α亚基中发现了Y151S点突变,与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密切相关。代谢抗性方面,无论是室内抗性品系还是田间种群,都发现细胞色素P450酶系活性的上升是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的主要生化机制,虽然具体的P450基因还未能鉴定出来。本文首次从1mRNA表达水平研究了不同P450基因在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产生中的作用,发现了吡虫啉代谢的关键基因。另外为了充分发挥吡虫啉的防治效果、减少田间用药量,将吡虫啉与吡蚜酮复配,筛选出了两个吡虫啉的高效复配配比,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了增效效果。呋虫胺是吡虫啉未来的替代药剂,同样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在褐飞虱防治中,是吡虫啉的最佳替换品种,为此本文还筛选了呋虫胺与吡蚜酮的高效复配,增效效果显着。一、P450酶系在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中的作用本文使用qRT-PCR技术比较了14条P450基因/片段在吡虫啉敏感(Sus)和抗性品系(Res)褐飞虱中的:mRNA水平,发现了抗性品系中有6个P450基因在表达量上显着高于敏感品系。其中,CYP6AY1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最显着,抗性品系是敏感品系的17.9倍。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CYP6AY1蛋白,发现CYP6AY1可以高效代谢吡虫啉(峰值活性为37.6μg/mg蛋白/min)。采用RNAi对抗性品系褐飞虱的CYP6AY1基因进行干扰,降低其mRNA水平时,该品系对吡虫啉的抗性下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褐飞虱不同田间种群中CYP6AY1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且抗性倍数越高,CYP6AY1表达水平上升的倍数越大。CYP6AY1基因是第一个从褐飞虱中发现对吡虫啉抗性起重要作用的P450家族成员。二、吡虫啉-吡蚜酮增效复配剂的筛选由于吡蚜酮独特的杀虫机理,击倒活性弱,持效期长,对其生物测定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传统的稻苗浸渍法不能满足吡蚜酮生物测定的需求。本文为了满足后续复配筛选的需要,对已有的稻苗浸渍法进行改进以以满足吡蚜酮生物测定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吡蚜酮生物测定的流程,能够非常稳定、准确地测定吡蚜酮的毒力。在建立了标准生物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筛选了吡虫啉和吡蚜酮复配的最佳增效配比,得到了两个增效作用显着的复配比例,吡虫啉与吡蚜酮含量之比分别为3:2和1:3,共毒系数分别达到了410.38和616.17。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了这两个增效复配在田间使用中的增效效果,两个复配比例在田间对稻飞虱成虫和若虫的防治效果均好于等剂量的两种单剂,并且实现了速效性和持效性的统一。三、呋虫胺增效复配剂的筛选呋虫胺是一种新的新烟碱类杀虫剂,目前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推向市场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对稻飞虱等半翅目害虫表现出良好的防效。虽然目前还没有引入国内市场,但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在国内登记使用,将在褐飞虱的防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吡虫啉的高效代替品种。本文通过生物测定,将呋虫胺与吡蚜酮复配筛选,得到了2个增效复配比例,呋虫胺:吡蚜酮分别是1:7和4:175,共毒系数分别达到了3712.62和3206.61,体现出极高水平的增效作用。本增效复配剂的发明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呋虫胺的药效,减少药量、节约成本,还能够延缓害虫对呋虫胺抗性的产生和发展,符合农药科学使用的要求。

杨海智,马海霞,杨信东[8](2012)在《国内关于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算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定是筛选评价新药物、评价病原菌抗药性的重要工作,笔者对国内关于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评述,提出了不同专业背景人群的最适合使用的方法。

顾中言,陈明亮,许小龙,徐德进,徐广春[9](2010)在《共毒系数在杀虫剂混用联合作用评判中的偏差及校正》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单剂的LC-P线计算混剂的期望LC-P线和相加作用区间(期望死亡率±20%期望死亡率),并与混剂的实测LC-P线和95%置信区间一起作图;分解混剂的LC50值为相应单剂的浓度,并由浓度对应的死亡率计算共毒因子;用单剂LC50值95%置信区间的上限/下限与混剂LC50值95%置信区间的下限/上限计算共毒系数区间等方法来分析共毒系数在杀虫剂混用评判中的偏差及校正方法。结果发现①当整个共毒系数区间在100以上或100以下时,共毒因子则大于+20或小于-20,实测LC-P线在相加作用区间外侧或期望LC-P线在95%置信区间外侧,表明期望LC-P线和实测LC-P线之间有毒力差异;②当整个共毒系数区间在100左右、跨越拮抗-相加-增效作用之间时,凡共毒因子大于+20或小于-20的,实测LC-P线在相加作用区间外侧或期望LC-P线在95%置信区间外侧,同样表明期望LC-P线和实测LC-P线之间有毒力差异;③凡共毒因子在-20与+20之间的,虽然用LC50值计算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但相加作用区间和95%置信区间重叠,期望LC-P线和实测LC-P线彼此交缠,表明2条LC-P线之间没有毒力差异。因此,只有当共毒系数大于100,同时共毒因子大于20时,才能确认混剂对供试害虫的增效作用。

刘迎洲,位刚,卢恩双,袁志发[10](2010)在《杀虫剂毒力测定中试验数据生成模型和毒力指标估计》文中认为定义了杀虫剂的剂量反应函数,建立了一种试验中死亡率数据生成的数学模型,利用函数展开成泰勒级数的方法论证了毒力测定的机率值分析法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在估计机率值与剂量的对数的线性模型时要使用加权线性回归是因为随机扰动项的异方差性,所使用的权重正是随机扰动项的方差的倒数。对剂量取自然对数和取常用对数对估计的致死中量和95%致死量无影响,机率值取正值(+5法)与否对估计的致死中量和95%致死量无影响。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给出了估计致死中量和95%致死量的估计偏差的新方法以及它们的区间估计方法。

二、毒力测定中致死中量的简便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毒力测定中致死中量的简便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robit回归法的生防菌毒力测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SPSS19.0软件计算生防菌玫烟色棒束孢LC50的步骤
        1.1.1 数据来源
        1.1.2 数据输入
        1.1.3 参数选择
    1.2 验证数据来源及2种方法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SPSS19.0计算玫烟色棒束孢LC50输出结果
    2.2 2种方法计算结果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2)菩提树黑痣病的发生规律和化学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菩提树的特征和价值
    1.2 菩提树的病害综述
    1.3 黑痣菌的研究进展
    1.4 黑痣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
        1.4.1 侵染来源及其潜伏过程
        1.4.2 病害的传播和侵染途径
        1.4.3 病害发生的影响因子
    1.5 黑痣病的化学防治
        1.5.1 化学防治在黑痣病中的应用
        1.5.2 室内毒力测定
    1.6 菩提树黑痣病的研究进展
    1.7 本试验的目的及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介绍
    2.2 材料
        2.2.1 病害样品采集和病原菌子囊孢子的采集
        2.2.2 致病性测定的供试菩提树
        2.2.3 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试剂
        2.2.4 供试药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与致病性测定
        2.3.1.1 菩提树黑痣病的致病性测定
        2.3.1.2 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
        2.3.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2.3.2.1 温度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2.3.2.2 病原菌子囊孢子的致死温度测定
        2.3.2.3 湿度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2.3.2.4 pH值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2.3.2.5 碳、氮源营养物质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2.3.3 菩提树黑痣病病害发生规律研究
        2.3.3.1 病斑变化定点观察
        2.3.3.2 菩提树黑痣病周年发生规律观察
        2.3.3.3 气象因子与病害发生关系观察
        2.3.3.4 林间子囊孢子的捕捉
        2.3.3.5 数据采集与分析
        2.3.4 病原菌防治研究
        2.3.4.1 不同杀菌剂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2.3.4.2 杀菌剂对子囊孢子的萌发的室内毒力测定
        2.3.4.3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设计
        2.3.5 菩提树黑痣病的风险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的形态及致病性
        3.1.1 菩提树黑痣病病状及形态学观察结果
        3.1.2 菩提树黑痣病致病性测定
    3.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
        3.2.1 温度对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3.2.2 子囊孢子的致死温度
        3.2.3 湿度对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3.2.4 pH值对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3.2.5 碳氮源对菩提树黑痣病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3.3 菩提树黑痣病病害发生规律
        3.3.1 菩提树黑痣病病情指数消长的周年动态
        3.3.2 子囊孢子释放的周年动态
        3.3.3 气象因子、孢子捕捉量与病情指数增长的关系
    3.4 病害防治试验结果
        3.4.1 供试药剂对菩提树黑痣病的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4.2 五种杀菌剂对菩提树黑痣病病菌的抑制中浓度
        3.4.3 杀菌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3.5 菩提树黑痣病风险评估
        3.5.1 定性分析
        3.5.2 定量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4.1.1 菩提树黑痣病病原菌种类的确定
        4.1.2 菩提树黑痣菌子囊孢子的生物学特性
        4.1.3 菩提树黑痣病林间发生规律
        4.1.4 菩提树黑痣病的防治药剂
        4.1.5 菩提树黑痣病的风险分析
    4.2 讨论
        4.2.1 菩提树黑痣病的分布
        4.2.2 菩提树黑痣病病原名称
        4.2.3 菩提树黑痣病的化学防治
        4.2.4 菩提树黑痣病的发生规律
        4.2.5 林业技术防治
    4.3 创新点
    4.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概况
        1.1.1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特性
        1.1.2 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方法
    1.2 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2.1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类地位与鉴定方法
        1.2.2 昆虫病原线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2.3 昆虫病原线虫侵染昆虫的机理研究
        1.2.4 昆虫病原线虫生物防治主要害虫的情况
    1.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1.3.1 生物因素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1.3.2 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1.3.3 施用技术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1.4 外源有毒物质对寄主昆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1.4.1 对寄主昆虫保护酶的研究
        1.4.2 对寄主昆虫解毒酶的研究
    1.5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进展
        1.5.1 昆虫病原线虫单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
        1.5.2 昆虫病原线虫与化学杀虫剂混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
        1.5.3 昆虫病原线虫与杀虫剂混用的增效机理推测
    1.6 研究目的及设计思路
        1.6.1 研究目的意义
        1.6.2 设计思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昆虫病原线虫
        2.1.3 供试杀虫剂
        2.1.4 供试韭菜种
        2.1.5 主要试验试剂
        2.1.6 主要试验仪器
    2.2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杀虫效果
        2.2.1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的致病力测定
        2.2.2 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致死率的测定
        2.2.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
    2.3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防控韭蛆的科学施用技术
        2.3.1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盆栽试验
        2.3.2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大田试验
        2.3.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大田试验
    2.4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1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杀虫效果
        2.4.2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的测定
    2.5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觅食能力的影响
        2.5.1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扩散能力的测定
        2.5.2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定向能力的测定
        2.5.3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募集能力的测定
    2.6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杀虫效果和搜寻效应
        2.6.1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杀虫效果测定
        2.6.2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的测定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的杀虫效果
        3.1.1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的致病力
        3.1.2 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的致死率
        3.1.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
    3.2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防控效果
        3.2.1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盆栽防治效果
        3.2.2 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田间防治效果
        3.2.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田间防治效果
    3.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1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校正死亡率
        3.3.2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3.4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的觅食能力的影响
        3.4.1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扩散能力的影响
        3.4.2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定向能力的影响
        3.4.3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募集能力的影响
    3.5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
        3.5.1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杀虫效果
        3.5.2 噻虫嗪处理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对韭蛆的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
4 讨论
    4.1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的杀虫效果
        4.1.1 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蛆杀虫效果的影响
        4.1.2 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致死率的影响
        4.1.3 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与噻虫嗪混用杀虫效果的关键因素
    4.2 昆虫病原线虫和噻虫嗪混用防控韭蛆的科学施用关键技术
    4.3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生化指标影响
        4.3.1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的杀虫效果
        4.3.2 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噻虫嗪混用对韭蛆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4.4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觅食能力的影响
    4.5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杀虫效果和搜寻效应的影响
        4.5.1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攻击能力的影响
        4.5.2 噻虫嗪对芜菁夜蛾斯氏线虫搜寻效应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项目资助

(4)分析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的异同及探讨杀菌剂混用联合作用的评判(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2试验方法
        1.2.1药剂配制
        1.2.2水稻秧苗培育
        1.2.3室内毒性测定
        1.2.4混剂联合作用的评判方法
        1.2.4.1共毒系数法
        1.2.4.2增效系数法
        1.2.4.3共毒因子法[4]。
2结果与分析
    2.1 3种计算方法的判断结果不同
    2.2增效系数与共毒系数的异同分析
    2.3混剂的期望抑制率与共毒因子法
3讨论

(5)应用Polo软件进行农药毒力数据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测试数据
    1.2 软件使用和结果输出
2 结果与分析
    2.1 Polo软件对农药毒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示例
    2.2 Polo软件在杀虫剂活体增效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3 讨论

(6)基于农药毒力计算的6个统计分析软件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讨论

(7)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生化机制研究及高效复配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吡虫啉抗性研究进展
        1.1 吡虫啉简介
        1.2 吡虫啉抗性产生现状
        1.3 吡虫啉抗性机理研究概况
    2 复配杀虫剂
        2.1 复配杀虫剂简介
        2.2 复配杀虫剂的评价方法(研究方法)
        2.3 国内吡虫啉复配杀虫剂的研究情况
    3 本文复配所用杀虫剂简介
        3.1 吡蚜酮简介
        3.2 呋虫胺简介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4.1 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生化机制
        4.2 褐飞虱对吡蚜酮的生测体系的建立
        4.3 吡虫啉增效复配剂的筛选
        4.4 吡虫啉替代药剂呋虫胺的增效复配
第二章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对吡虫啉的抗性生化机制研究
    摘要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虫源及主要试剂
        1.2 毒力的生物测定
        1.3 mRNA水平的检测
        1.4 CYP6AY1基因在大肠杆菌(E.coli)上的表达和膜蛋白的提取
        1.5 酶活的测定
        1.6 RNA干扰
    2 结果
        2.1 生物测定和增效作用的评价
        2.2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mRNA水平的检测
        2.3 CYP6AY1基因的功能性表达以及吡虫啉的代谢
        2.4 CYP6AY1的RNA干扰
        2.5 田间种群褐飞虱的抗性水平以及CYP6AY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测定
    3 讨论
第三章 飞虱对吡蚜酮的生测体系的建立
    摘要
    1 材料和装置
        1.1 试验用虫
        1.2 试验药剂
        1.3 试验装置
    2 生物测定方法及流程
        2.1 生测若虫的准备
        2.2 吡蚜酮母液的配制
        2.3 吡蚜酮浸苗处理药剂的配制
        2.4 浸药处理
        2.5 生测小苗的接虫前处理
        2.6 接虫
        2.7 结果检查与数据处理
    3 试验条件参数分析
        3.1 有机溶剂的选择及对生物测定的影响
        3.2 药剂处理时间的选择
        3.3 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的选择及对生物测定的影响
        3.4 浸药时间对生物测定的影响
        3.5 对照死亡率及试验准确度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吡虫啉-吡蚜酮高效复配剂的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药剂的配制方法
        1.3 药剂毒力的生物测定
        1.4 增效复配配比的筛选方法
        1.5 大田药效试验方法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吡虫啉-吡蚜酮增效复配比例的筛选
        2.2 吡虫啉-吡蚜酮增效复配大田药效试验
    3 讨论
第五章 呋虫胺-吡蚜酮复配剂的筛选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药剂的配制方法
        1.3 药剂毒力的生物测定
        1.4 增效复配配比的筛选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力回归曲线的测定
        2.2 Mansour法初步评价联合毒力
        2.3 孙云沛法评价呋虫胺-吡蚜酮不同配比的联合毒力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国内关于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算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半数致死量及类似概念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1.1 半数致死量及类似概念
    1.2 半数致死量及类似概念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2 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2.1 采用SAS统计软件编写程序计算LD50
    2.2 采用SPSS统计软件编写程序计算LD50
    2.3 采用DPS统计软件计算LD50
    2.4 采用R统计软件编写程序计算LD50
    2.5 采用Excel软件计算LD50
        2.5.1 设置LD50计算表计算LD50
        2.5.2 基于Excel的VBA编程计算LD50
3 展望

(9)共毒系数在杀虫剂混用联合作用评判中的偏差及校正(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杀虫剂
        1.1.2 分析纯溶剂
        1.1.3 表面活性剂
        1.1.4 供试昆虫
    1.2 常规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计算方法
2 结 果
    2.1 杀虫剂室内活性测定的浓度区间及死亡率区间
    2.2 共毒因子的合理性和不确定性
    2.3 共毒系数及其区间
    2.4 增效作用的判断依据
3 讨 论

(10)杀虫剂毒力测定中试验数据生成模型和毒力指标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剂量反应函数及其参数含义
2 试验数据生成模型
3 LD50和LD95的估计法
    3.1 参数β0和β1估计法 定义观察频率的机率值为:
    3.2 LD50和LD95的估计法
        3.2.1 点估计。 由 (4) 中m、c与β0、β1的关系可得m、c点估计为:
        3.2.2 区间估计。
4 应用举例与分析
    4.1 实例计算
    4.2 分析与讨论

四、毒力测定中致死中量的简便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robit回归法的生防菌毒力测定分析[J]. 陈斌,郑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19(20)
  • [2]菩提树黑痣病的发生规律和化学防治研究[D]. 黄宇豪. 广西大学, 2019(01)
  • [3]噻虫嗪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控韭菜迟眼蕈蚊的增效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武海斌. 山东农业大学, 2019
  • [4]分析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的异同及探讨杀菌剂混用联合作用的评判[J]. 顾中言,陈志谊,刘邮洲. 江苏农业学报, 2016(06)
  • [5]应用Polo软件进行农药毒力数据的比较分析[J]. 常菊花,何月平. 浙江农业学报, 2014(06)
  • [6]基于农药毒力计算的6个统计分析软件比较[J]. 常菊花,何月平.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3)
  • [7]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生化机制研究及高效复配剂的筛选[D]. 丁志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8]国内关于半数致死量及类似生物效应指标测算方法研究进展[J]. 杨海智,马海霞,杨信东.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2(02)
  • [9]共毒系数在杀虫剂混用联合作用评判中的偏差及校正[J]. 顾中言,陈明亮,许小龙,徐德进,徐广春. 江苏农业学报, 2010(06)
  • [10]杀虫剂毒力测定中试验数据生成模型和毒力指标估计[J]. 刘迎洲,位刚,卢恩双,袁志发.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1)

标签:;  ;  ;  ;  ;  

毒性测定中致死中剂量的简单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