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环境与规划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熊则鑫[2](2021)在《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由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单位型老旧住区数量多范围广,具有环境舒适度差、交通组织混乱、设施陈旧不足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外环境亟待优化更新。城市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居民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且“城市病”造成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问题使居民愈来愈关注个人和社会健康问题,居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本文从健康视角研究和探讨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优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单位型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住区更新改造以及住区外环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以及健康行为活动类型,明晰了住区外环境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结合对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和标准的详细解读,提炼出健康导向下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以此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其次,选取西安市典型单位型老旧住区,通过实地调研、图表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其外环境现状、居民满意度及优化意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比对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进行病理分析。通过病理问题关系梳理总结出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构成及核心要素,并从整体层面及核心要素-场所空间两部分梳理总结此类住区外环境的病理问题。最后,在优化目标、原则及内容的指导下,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实施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整体优化策略,并从活动空间、绿化空间、交通空间及设施服务空间等四个方面对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并以中铁集团太乙路小区为例提出场所空间优化方案,探讨了西安市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健康化的可行性。本文研究目的是为单位型老旧住区创造支持性的健康生活环境,满足居民健康生活需求,以期探索适宜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优化之路,为同类视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张斯[3](2021)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策划是建筑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建筑设计思想与工具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在包容性社会发展与包容性设计思潮的共同引领下,针对建筑领域中出现的对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和实践难以弥合认识的差距,亟需一种在包容理念注入下而形成的新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对实践进行科学引导。本研究选取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论——建筑策划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建筑策划包含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策划内容,并对包容理念介入下形成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建筑策划的基本原理,重新对社会包容理论、包容性规划理论、包容性设计理论、环境行为心理理论、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进行整合思考,通过对各理论的核心内容与相互关系进行归纳,推理演绎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是基于包容理念对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就包容性设计所表达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并与建筑环境结合,形成建筑包容性的核心概念。对建筑包容性进行深入剖析,建立起二元、多元、多维与相对的价值认知。将建筑包容性与建筑策划再次结合,形成以包容理论中最为核心的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多样使用者、包容性建筑空间环境几方面区别于传统建筑策划的新的建筑策划理论。根据对建筑包容性的理论阐释,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要素、类型与目标,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研究部分,首先探讨了价值、问题与策划程序建构的关系,提出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将建筑策划与设计的程序与剑桥包容性设计轮相结合,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运作时序。再依据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以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程序模型为原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针对建筑包容性策划中环境解析、角色描述、问题搜寻等阶段,提出建筑环境信息获取、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空间情境创构的策划方法,以此构建了由包容性问题发现、包容性问题研究至包容性问题解决的建筑包容性策划核心方法体系。本研究将包容性理论与建筑策划理论贯穿融合,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研究探索。首先,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研究框架,拓展了基于包容性的建筑策划新领域。论文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人-环境”系统视角下构建了面向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环境包容关系的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框架。论文将价值思辩作为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提出了基于包容性价值的建筑策划新论题,并从其提出、原理、程序与方法几方面构建了相应研究框架,为建筑策划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参考。其次,本研究构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建筑策划原理。论文将建筑包容性策划与传统建筑策划相对比,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即建筑包容性策划是一种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论文基于建筑策划原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类型与目标,实现了在当代人本设计思潮下对建筑策划基本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再次,本研究提出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与应用方法,为建筑包容性策划提供了技术支撑。论文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程序是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在传统建筑策划问题搜寻法的基础上,结合剑桥包容性设计轮、挪威建筑包容性设计过程等理论模型,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论文在传统建筑策划方法基础上,融入基于共情的环境认知、体验与评估方法,基于人本设计的使用者角色描述方法,基于建筑师与使用者不同接触程度的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与基于软系统分析的空间情境创构方法,提出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应用方法。论文以案例研究为主要论证方法,选取若干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案例对论文提出的策划方法进行了应用阐释,并得出包容性环境设计导则为环境创构进行指导与建议,论证了建筑包容性策划理论与方法合理、有效,从方法层面为包容性环境的创构提供技术支持。
陈骏峰[4](2021)在《基于“接送需求”的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小学“中国式接送”的大背景下,大量的接送机动车辆成为导致中小学周边道路拥堵的元凶。传统的地面接送模式存在着其空间局限性,并由此引发的接送流线的混乱、交通拥堵以及小学上下学安全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与关注。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力推广,中小学校地下集散中心成为学生接送的新的解决路径。本研究以接送现状入手,对该现状进行描述、总结和追因,对既有的中小学校规划及接送模式进行反思和优化。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查从国内外中小学生出行模式与接送需求、相关建筑地下集散空间模式、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三方面进行归纳,发现利用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承载接送行为的可行性以及现状的不完善性。通过相关文献以及政策性文件的查阅研究,对中小学接送相关的法规政策进行梳理,并从规划层面的中小学校设点布局和停车配建标准以及建筑层面的地下集散空间开发建设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解析。通过实地的调研考察,分别对地面集散以及地下集散两类模式的中小学校接送现状与问题进行梳理对比,从空间层级、交通流线组织方式以及管理方式三个层面分析这两类接送模式的优劣之处以及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间的差异性。研究从接送人群指标、接送时间段、接送行为、接送效率四大板块分析家长的接送特征和行为模式;通过问卷获取学生与家长分别对于“接”与“送”就功能空间、流线组织、安全接送、物理环境以及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数据。以需求为切入点,通过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的六大设计原则——规划合理、安全有序、分区明确、高效便捷、资源共享以及差异化设计。在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中小学校的地下集散空间做功能植入以及流线组织与整合。最后从管理层面对现有的中小学接送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以及管理运营方面提出优化完善建议,从设计层面出发,提出功能重置、流线优配、环境提升以及空间活化四大层面的设计策略和优化方式。
郑权一[5](2021)在《基于休闲体力活动供需的深圳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研究》文中指出静态的生活方式易引发慢性疾病,这已成为当今公众健康的首要问题。休闲体力活动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城市公园作为休闲体力活动的首选空间,是满足全民健康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本研究首先引入了行为转变理论的三要素,即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来试图建立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供需的相互关系模型;通过需求层级理论,明晰了休闲体力活动限制需求和驱动需求;通过环境容量理论,建立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容量供需平衡路径;通过环境认知理论,建立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驱动力供需平衡路径。其次,研究分别解析和解构了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最后,研究从容量层面和驱动力层面分别阐释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供需平衡机制,从而建构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供需平衡机制的理论框架。城市公园的空间特征和休闲体力活动特征的数据,是建构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供需模型的基础。本研究以深圳市16个城市公园(4个郊野公园、6个综合公园、6个社区公园)及其周边200m缓冲区内的公共环境作为调研对象。通过网络采集和自主研发的PPGIS移动端获取等技术,获取并处理了POI数据、VGI数据、出租车数据、共享单车数据等城市公园的空间数据;通过PPGIS移动端和实地调研结合的方式,获取了休闲体力活动特征数据(个体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活动特征)和环境感知数据。在容量层面,研究以理论框架为基础,从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两个维度,建构了容量的供需关系模型。研究分别量化分析了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容量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容量(空间服务供给容量与空间承载供给容量)。随后,研究以深圳市城市公园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在驱动力层面,研究以理论框架为基础,从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两个维度,建构了驱动力的供需关系模型。研究基于获取的多源数据提取了驱动力因子,并计算各自的权重,建立了需求驱动力评价模型;研究基于提取的驱动力因子对公园空间配置供给进行评价。随后,研究以深圳市城市公园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研究针对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容量供需模型和驱动力供需模型进行供需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容量层面上,两者有服务范围存在盲区、公园空间的超负荷等供需矛盾;在驱动力层面上,两者存在环境感知满意度差、可达性配置不均衡、连通性多维阻隔、土地功能遏制活动等供需矛盾。研究针对供需矛盾,在容量层面上,提出了基于服务盲区类型划分优化对策和基于活动空间承载调适优化对策;在驱动力层面上,提出了基于多维度环境感知提升优化对策、基于规模匹配的可达性优化对策、基于交通组织的连通性优化对策和基于土地功能组合适配优化对策。依此研究实现了休闲体力活动和公园空间配置在容量和驱动力层面的供需平衡,从而促进了居民参与休闲体力活动的目标。
孙维[6](2021)在《老年友好理念下沈阳金地社区室外物理环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于文婷[7](2021)在《既有住区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的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至90年代,为了缓解爆炸式人口增长带来的居住问题,我国建设了大量的适应性住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住房出现了诸多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对于老年居民,由于身体机能的不断衰弱,住区内陈旧的建筑环境给老人的生活带来重重阻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本研究着眼于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既有住区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问题,采用生态系统理论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既有住区中影响老年人生活品质的环境因素,并据此提出了既有住区适老性优化策略,以期为既有住区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论文研究通过理论构建、现状分析、理论结合实际研究、提出策略四个步骤进行。首先,在论文第一、二章中,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述以及理论的分析,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将住区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划分为四个层面:社交、营养获取、个人卫生以及安全感。在接下来的三、四章中着重对住区现状物理及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物理环境的分析,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测绘、观察等方式对既有住区中物理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了物理环境与老人生活品质的影响;对于社会环境的分析,本文以问卷及访谈的方式对社会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并分别以类型化、交叉分析、独立性和相关性检验的方法分析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基于以上调研的数据,在本文第五章中应用理论模型进行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的研究,以社区养老设施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可行性为切入点,通过访谈数据对住宅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质问题进行定性分析、EVOLVE工具对受访老年人住宅的适老性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社区中物理及社会环境现状,分析在本研究理论下,利用住区现有资源解决老年人生活问题的可行性及矛盾点。最后在第六章中,基于前文提出的生活品质理论模型,从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对提升既有住区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出改造原则及策略,包括既有住区适老性改造的整体性原则及公共空间改造策略、养老设施建优化策略以及规划策略。研究认为,老年人生活品质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生活品质的下降是住区中诸多社会因素及物理因素交互作用引发的结果。在解决住区中老年人生活品质问题时,应采用多元的生态观分析问题,综合考虑物理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从住区的整体出发,以对住区外环境进行提升的方式间接解决目前住宅出现的问题。论文将生态心理学引入到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研究中,建立了既有住区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影响模型,归纳了住区生态系统的交互性、层次性、动态性的特征。重新审视了既有住区中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下提升住区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可行理论原则及改造方法,以期为既有住区的适老性改造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侯拓宇[8](2021)在《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商业活动日趋频繁,商业区功能拓展,大型商业区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城市双修、旧城更新的建设重点。在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效益受到严寒气候制约,人们的感知和活动常常受到气候的负面影响,室外空间的使用率也随着满意度的降低而下降。因此,使微气候满足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诉求,营造舒适、可驻足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已经成为严寒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在设计中对空间形态进行调整是调节微气候的有效方式,本文针对严寒城市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及其室外空间的活动者进行调查,结合微气候参数实测,定量微气候感知指标并建立了用于严寒城市的微气候感知指标预测模型,探讨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哈尔滨乃至我国严寒城市的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本研究按照“理论支撑—现状调查—模型构建—机制分析—规划指导”的研究框架展开。在理论支撑方面,本文提出“微气候感知”概念并以此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首先针对室外空间活动者群体及行为特征提出并阐释了“微气候感知”概念。同时,深入剖析了人体热平衡、环境知觉和热舒适理论对“微气候感知”基础理论与评价技术的支撑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托,通过揭示室外空间、活动者和微气候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实现微气候感知所包含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定量,搭建了本研究整体的研究理论和技术体系。在现状调查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哈尔滨市的大型商业区进行实地调研。本研究收集了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实例,归纳出三类布局形式,据此选择了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分为室外空间现状、人群行为活动和微气候满意度现状。为主、客观数据采集的地点、人群和问卷提供选择和设计依据。在模型构建方面,本文对微气候感知指标进行定量并建立了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本研究首先统计并计算出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的均值区间、区间阈值。其次,建立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得到适中阈值。最后,制定微气候感知评价指标等级,计算指标等级对应数值及权重,并明确各组评价指标的应用范围,为微气候感知的评价和计算提供依据。在机制分析方面,本文深入探讨了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首先针对空间形态因素进行微气候参数的实测,得出室外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特征。其次,将实测结果导入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预测模型并计算结果,分析影响要素。最后分别就层峡、建筑和下垫面三个方面,通过计算机模拟各项要素对微气候感知产生的具体影响效用,揭示其影响机制。在规划指导方面,基于微气候感知提出适用于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设计策略。在设计目标指引的统领下,首先提出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针对区域合理组织活动路径和节点,使有利空间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提出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通过层峡尺度、建筑组合和下垫面绿化控制室外空间形态,从而对微气候感知进行有效调节。最后提出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为了改善严寒城市微气候条件以提升活动者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的活动体验,本文深入分析了室外空间微气候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微气候感知作为理论切入点,将室外空间、活动者与微气候多重现实因素有机整合。微气候感知指标的定量,为活动者对微气候的主观评价提供了衡量依据。揭示空间形态影响机制,为改善室外空间的微气候提供了调整依据。研究所得的定量成果及方法路径,不仅丰富了微气候研究领域的理论及技术方法体系,而且为严寒城市商业空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支撑。
邓凌桐[9](2021)在《北方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声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滨海沿岸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声环境状态直接影响滨海沿岸空间的环境质量,因此,如何改善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托于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中国与克罗地亚非声学空间声舒适度评价研究”。以明确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感知和声环境的评价水平为主要研究目的,探寻海景声与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形态的关系,揭示城市滨海沿岸空间与非滨海空间声环境的差异。首先,对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进行系统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界定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的概念和范畴。选择中国北方滨海城市葫芦岛市为调研地点,采用现场测量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环境调研。其次,以海景声为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的切入点,运用Cadna/A噪声图软件进行海景声模拟,通过正交实验法设计和优化滨海沿岸空间海景声模拟方案,建立含有7个影响因子的海景声传播理想化模型,分析环境因子对海景声传播的影响,为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奠定基础。明确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构成,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特征、受访者特征及物理环境特征,明确影响声环境多维度评价、声环境舒适度评价、整体环境满意度评价和相关物理环境评价的相关因素,并进行了跨文化和地域背景下的滨海沿岸空间与非滨海空间声环境的比较研究。最后,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舒适度预测模型。研究发现,在海景声环境与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布局方面,滨海沿岸空间的临海距离、临海开放度、建筑密度、临海进深和临海高差显着影响着海景声的传播。在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方面,明确海景声、人声、儿童嬉戏声和音乐声为滨海沿岸空间的标志性主导声源,海景声可以被理解为线声源。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受访者对声源的感知存在较大差异。滨海沿岸空间的自然声和儿童声与声环境满意度评价呈正相关,与音乐声呈负相关。在国外非滨海空间人类活动声与声环境满意度呈负相关。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自然声与整体环境满意度均呈正相关,整体环境满意度与滨海沿岸空间的声环境满意度呈正相关,与国外非滨海空间呈负相关。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大多数声源与喜好度相关。在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感知方面,结果表明,到访目的是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相同的主导因素。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的健康水平与整体环境满意度相关。国内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的到访频率和居住地与声环境满意度相关,国外非滨海空间则不相关。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的学历与整体环境满意度呈负相关,受访者声环境多维度评价的喜好度和烦扰度与到访次数、年龄和居住地点相关。到访频率和目的是决定滨海沿岸空间与非滨海空间安静程度重要性的相同因素。性别因素在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声环境评价上没有显着差异。此外,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安静需求呈正相关,而国外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的年龄与安静需求呈正相关。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功能和人群活动应作为声环境设计时予以考虑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方面,结果表明,除热环境指标外,滨海沿岸空间的环境指标评价普遍低于国外非滨海空间,环境指标与满意度评价均存在显着差异。可以使用兴奋度中“兴奋的”评价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多维度评价因子为喜好度、烦扰度和静谧度3种因子。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舒适度与整体满意度呈正相关。在整体环境满意度主观评价中,自然条件、城市条件和物理环境是评价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非滨海空间自然环境是满意度评价的最重要因素,而滨海沿岸空间则不同。安静程度的重要性与国外非滨海空间的环境满意度呈负相关,而滨海沿岸空间则不相关。最后,建立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舒适度预测模型,以影响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的受访者社会特征、声环境特征和相关物理环境特征的结论数据为输入因子,以受访者的声舒适度评价作为输出因子,通过BP神经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构建滨海沿岸空间声舒适度评价的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的预测值与真实值间相关系数为0.887,证实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更适合滨海沿岸空间声舒适度的预测,为设计师解决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陈纵[10](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物理环境与规划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环境与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新经济常态下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 |
1.1.2 健康战略:推进健康中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
1.1.3 政策导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推进 |
1.1.4 社会需求:城市居民对健康生活环境迫切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相关研究 |
1.3.2 住区更新改造相关研究 |
1.3.3 住区外环境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健康导向 |
1.4.2 老旧住区 |
1.4.3 单位型住区 |
1.4.4 住区外环境 |
1.4.5 优化 |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健康导向下住区外环境相关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环境与健康理论 |
2.1.2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
2.1.3 健康促进理论 |
2.2 住区外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关联构建 |
2.2.1 住区外环境居民健康需求分析 |
2.2.2 住区外环境健康行为活动解析 |
2.2.3 住区外环境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 |
2.3 相关评价体系及标准解读及借鉴 |
2.3.1 相关评价体系及标准概述 |
2.3.2 重要评价体系及标准解读 |
2.4 健康导向下的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 |
2.4.1 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2.4.2 丰富多元的场所空间 |
2.4.3 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 |
2.4.4 安全适用的环境设施 |
2.4.5 舒适宜人的物理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现状调研 |
3.1 西安市既有住区发展概况 |
3.2 典型住区选取及调研技术路线 |
3.2.1 调研对象选取依据 |
3.2.2 调研方法及内容 |
3.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家属院 |
3.3.1 住区整体概况 |
3.3.2 场所空间现状 |
3.3.3 精神环境现状 |
3.3.4 环境设施现状 |
3.3.5 物理环境现状 |
3.3.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
3.4 中铁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 |
3.4.1 住区整体概况 |
3.4.2 场所空间现状 |
3.4.3 精神环境现状 |
3.4.4 环境设施现状 |
3.4.5 物理环境现状 |
3.4.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
3.5 纺织城六棉光明小区 |
3.5.1 住区整体概况 |
3.5.2 场所空间现状 |
3.5.3 精神环境现状 |
3.5.4 环境设施现状 |
3.5.5 物理环境现状 |
3.5.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病理问题分析 |
4.1 优化意愿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4.1.1 调研样本回收情况 |
4.1.2 调研居民基本情况 |
4.2 外环境优化意愿及健康病理问题分析 |
4.2.1 场所空间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2.2 环境设施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2.3 物理环境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2.4 精神环境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3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分析 |
4.3.1 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病理关系分析 |
4.3.2 场所空间为核心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构成 |
4.4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病理问题总结 |
4.4.1 缺乏统筹布局,消极空间增多 |
4.4.2 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不足 |
4.4.3 热环境质量差,影响生理舒适 |
4.4.4 健康意识薄弱,健康管理落后 |
4.5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病理问题总结 |
4.5.1 活动空间引导不足,减少活动时间 |
4.5.2 绿化植物配置失衡,破坏生态景观 |
4.5.3 交通空间秩序混乱,威胁安全出行 |
4.5.4 健康配套设施滞后,服务水平偏低 |
4.6 本章小结 |
5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目标、原则及策略 |
5.1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目标、原则及内容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1.3 外环境整体优化内容及重点 |
5.2 物质环境健康优化策略 |
5.2.1 强调统筹布局的空间规划,提高整体效率 |
5.2.2 加强自然调蓄的海绵建设,提高舒适水平 |
5.2.3 构建平灾结合的弹性空间,提升应急能力 |
5.3 精神环境健康优化策略 |
5.3.1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意识 |
5.3.2 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实现健康生活品质 |
5.3.3 增强居民情感归属,体现住区人文关怀 |
5.4 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实施保障策略 |
5.4.1 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 |
5.4.2 建立资源共享的服务机制 |
5.4.3 建立资金充足的筹集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优化策略 |
6.1 场所空间优化要素及重点 |
6.2 活动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2.1 营造健康多元的空间层次,提升空间品质 |
6.2.2 创建功能融合的复合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
6.2.3 兼顾弱势人群的活动需求,优化空间设计 |
6.2.4 增加安全舒适的环境设施,提升空间活力 |
6.3 绿化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3.1 丰富植物配置,恢复绿色健康的绿化景观 |
6.3.2 增设功能空间,构建多元共享的绿化空间 |
6.3.3 增加绿化面积,营造舒适美观的绿化环境 |
6.4 交通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4.1 构建舒适的慢行网络,提倡健康安全出行 |
6.4.2 优化动静态交通布局,减少人车互相干扰 |
6.4.3 增加保障性安全设施,营造安全交通环境 |
6.5 设施服务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5.1 补齐健康服务设施短板,完善服务设施体系 |
6.5.2 整合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构建全龄健康服务 |
6.6 典型住区优化方案——中铁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 |
6.6.1 整体优化方案 |
6.6.2 活动空间优化方案 |
6.6.3 绿化空间优化方案 |
6.6.4 交通空间优化方案 |
6.6.5 设施服务空间优化方案 |
6.6.6 精神环境优化方案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满意度及优化意愿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三 《健康住宅评价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四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五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六 WELL建筑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七 LEED-ND评价体系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3)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建筑策划的研究 |
1.2.2 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社会包容理论 |
1.3.2 包容性规划理论 |
1.3.3 包容性设计理论 |
1.3.4 环境行为心理理论 |
1.3.5 建筑策划与设计理论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提出 |
2.1 包容性设计价值及辨析 |
2.1.1 包容性设计的雏形:无障碍与通用设计 |
2.1.2 包容性设计的价值原则 |
2.1.3 包容性设计价值的辨析 |
2.2 建筑包容性的价值认知论 |
2.2.1 建筑包容性的概念 |
2.2.2 建筑包容性的二元论 |
2.2.3 建筑包容性的多元论 |
2.2.4 建筑包容性的多维论 |
2.2.5 建筑包容性的相对论 |
2.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涵义 |
2.3.1 以包容性价值为基础的建筑策划 |
2.3.2 以包容性问题为核心的建筑策划 |
2.3.3 以多样使用者为主导的建筑策划 |
2.3.4 以包容性空间环境策划为内容的建筑策划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原理 |
3.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建筑策划的关系 |
3.1.1 理论层面的关系 |
3.1.2 操作层面的关系 |
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要素 |
3.2.1 多方参与的策划主体 |
3.2.2 空间层化的策划客体 |
3.2.3 关注弱势的策划受体 |
3.2.4 直观易读的策划载体 |
3.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类型 |
3.3.1 根据建筑使用者类型划分 |
3.3.2 根据建筑类型划分 |
3.3.3 根据建筑使用者与建筑类型划分 |
3.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目标层次 |
3.4.1 保障环境正义 |
3.4.2 引导健康生活 |
3.4.3 促进社会交往 |
3.4.4 提高生活幸福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 |
4.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基础 |
4.1.1 价值在程序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
4.1.2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领域 |
4.1.3 基于包容性价值的问题搜寻过程 |
4.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建构 |
4.2.1 建筑包容性策划与设计的整合 |
4.2.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任务与构成框架 |
4.3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解析 |
4.3.1 环境解析·初识建筑环境 |
4.3.2 角色描述·拓展服务对象 |
4.3.3 问题搜寻·探索空间情境 |
4.4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程序特点 |
4.4.1 包容性价值融入与多利益主体认同 |
4.4.2 建筑师共情体验与多样使用者参与 |
4.4.3 问题具体性陈述与多维度情境演绎 |
4.4.4 策略建筑化转译与多学科技术融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方法 |
5.1 建筑包容性策划方法概述 |
5.1.1 在场与不在场兼顾的调查方法 |
5.1.2 小数据为主大数据为辅的分析方法 |
5.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5.2 建筑环境信息获取方法 |
5.2.1 建筑环境认知 |
5.2.2 建筑环境体验 |
5.2.3 建筑环境评估 |
5.3 建筑使用者角色建立方法 |
5.3.1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包容性立方体构建 |
5.3.2 建筑包容性策划的OGVPT模型生成 |
5.3.3 建筑使用者角色描述 |
5.4 “人-环境”系统中包容性问题研究方法 |
5.4.1 低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4.2 中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4.3 高度接触式研究方法 |
5.5 空间情境创构方法 |
5.5.1 使用者旅程法 |
5.5.2 切片叙事法 |
5.5.3 综合创构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接送需求”的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式接送”现象普遍存在 |
1.1.2 传统的地面接送模式存在局限性且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关注 |
1.1.3 “地下集散”模式的兴起且尚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对象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界定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接送行为 |
1.4.2 地下室 |
1.4.3 集散空间 |
1.4.4 公办学校 |
1.4.5 民办学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1 中小学生出行模式和接送需求 |
1.5.2 相关建筑地下空间集散模式——以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为例 |
1.5.3 中小学接送集散空间设计相关研究 |
1.6 基于多元主体的接送需求认知 |
1.6.1 对于小学和中学接送现状和需求的差异性认知 |
1.6.2 对于家长接送需求的认知 |
1.6.3 对于学生接送需求的认知 |
1.6.4 对于学校方面接送需求的认知 |
1.6.5 对于社会大众对接送需求的认知 |
1.7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2 中小学接送问题相关规范及接送空间组成解析 |
2.1 本章研究框架 |
2.2 “中国式接送”现象 |
2.2.1 中小学校教育模式 |
2.2.2 中国家庭伦理关系 |
2.3 中小学校接送问题相关法规解读 |
2.3.1 学校的设点布局 |
2.3.2 中小学校停车现行规范标准 |
2.3.3 学校地下集散空间的设计及利用相关标准 |
2.3.4 保障接送安全性的相关法规 |
2.4 中小学接送功能空间及其布局分析 |
2.4.1 接送等待空间 |
2.4.2 接送停车空间 |
2.4.3 接送交接空间 |
2.4.4 功能布局模式 |
2.5 小结 |
3 中小学校接送现状研究与对比分析 |
3.1 本章研究框架 |
3.2 样本选择与调查 |
3.3 地上接送模式现状 |
3.3.1 上学时段“送”的现状研究 |
3.3.2 放学时段“接”的现状研究 |
3.4 地下集散模式现状 |
3.4.1 上学时段“送”的现状研究 |
3.4.2 放学时段“接”的现状研究 |
3.5 中小学地上与地下集散空间优势劣势分析 |
3.5.1 中小学地上集散优劣势分析 |
3.5.2 中小学地下集散优劣势分析 |
3.6 小结 |
4 中小学“地下集散模式”下的接送行为与需求研究 |
4.1 本章研究框架 |
4.2 中小学上学时段“送”的行为特征 |
4.2.1 “送”—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关系) |
4.2.2 “送”—时间段 |
4.2.3 “送”—行为(方式比例、停留时长) |
4.2.4 “送”—效率 |
4.2.5 “送”行为方式总结 |
4.3 中小学放学时段“接”的行为特征 |
4.3.1 “接”-人群(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关系) |
4.3.2 “接”—时间段 |
4.3.3 “接”—行为(方式比例、停留时长、等待行为) |
4.3.4 “接”—效率 |
4.3.5 “接”行为方式总结 |
4.4 中小学上学时段“送”的需求研究 |
4.4.1 功能空间需求 |
4.4.2 流线组织需求 |
4.4.3 安全需求 |
4.4.4 物理环境与设施的需求 |
4.4.5 情感需求 |
4.4.6 其他需求 |
4.5 中小学放学时段“接”的需求研究 |
4.5.1 功能空间需求 |
4.5.2 流线组织需求 |
4.5.3 安全需求 |
4.5.4 物理环境与设施的需求 |
4.5.5 情感需求 |
4.6 接送需求整合下的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功能与流线设计要点 |
4.6.1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原则 |
4.6.2 中小学地下集散功能植入研究 |
4.6.3 中小学地下集散流线组织与整合 |
4.7 小结 |
5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优化与策略 |
5.1 本章研究框架 |
5.2 中小学接送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建议与方法 |
5.2.1 学校的设点布局与规模 |
5.2.2 对于接送车停车配建指标的建议 |
5.2.3 对校园地下集散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议 |
5.2.4 对校园安全建设的建议 |
5.3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管理与运营建议 |
5.3.1 停车区域管理运营建议 |
5.3.2 上下学模式建议 |
5.3.3 其他安全管理措施 |
5.4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策略:功能重置 |
5.4.1 接送中心建议在教学楼和对外家长步行出入口间做合理布局 |
5.4.2 停车区、等待区以及接送交接区,各分区独立且联系紧密 |
5.4.3 通过功能植入与合理高效布局,差异化应对上学与放学不同需求 |
5.5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策略:流线优配 |
5.5.1 上学时段流线优化策略 |
5.5.2 放学时段流线优化策略 |
5.6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策略:环境提升 |
5.6.1 物理环境优化 |
5.6.2 配套设施完善和提升 |
5.6.3 无障碍与人性化设计 |
5.7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策略:空间活化 |
5.7.1 空间活化的内涵 |
5.7.2 空间活化的方式 |
5.8 小结 |
6 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方法与实证 |
6.1 本章研究框架 |
6.2 实证样本选择 |
6.2.1 项目概况与样本选择 |
6.2.2 地下集散空间设计制约因素 |
6.2.3 地下集散空间相关建筑设计图纸 |
6.3 地下集散空间功能布局设计分析 |
6.3.1 地下集散中心相对位置合理布局 |
6.3.2 地下集散中心功能分区分析 |
6.3.3 功能植入合理应对上下学差异化的需求 |
6.4 地下集散空间流线设计分析 |
6.4.1 上学时段地下集散中心流线组织设计 |
6.4.2 放学时段地下集散中心流线组织设计 |
6.5 地下集散空间环境与配套设施设计 |
6.5.1 物理环境优化设计与功能区块配套设施设计 |
6.5.2 无障碍及人性化设施 |
6.6 地下集散空间活化设计 |
7 结论 |
7.1 总结 |
7.1.1 研究的创新性 |
7.2 不足及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基于休闲体力活动供需的深圳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休闲体力活动对公共健康重要影响 |
1.1.2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存在供需关系 |
1.1.3 利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公园空间配置 |
1.2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休闲体力活动 |
1.2.2 城市公园 |
1.2.3 公园空间配置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环境促进休闲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
1.3.2 公园与休闲体力活动测度相关研究 |
1.3.3 公园与休闲体力活动相互关系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与理论框架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行为转变理论 |
2.1.2 需求层级理论 |
2.1.3 环境容量理论 |
2.1.4 环境认知理论 |
2.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解析 |
2.2.1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层级 |
2.2.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差异 |
2.3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解构 |
2.3.1 公园空间配置分类 |
2.3.2 公园空间配置特征 |
2.4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供需平衡机制 |
2.4.1 容量的供需平衡机制 |
2.4.2 驱动力供需平衡机制 |
2.5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供需平衡机制理论框架 |
2.5.1 理论框架内涵 |
2.5.2 理论框架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园多源数据获取与实地调研 |
3.1 多源数据获取技术与处理 |
3.1.1 多源数据获取技术 |
3.1.2 多源数据的预处理 |
3.2 公园的实地调研 |
3.2.1 公园调研准备 |
3.2.2 公园调研实施 |
3.2.3 调研样本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容量供需模型建构与验证 |
4.1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容量供需模型构建 |
4.1.1 模型适应性分析 |
4.1.2 供需模型的建构 |
4.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容量 |
4.2.1 居住建筑的面积 |
4.2.2 公园的服务范围 |
4.2.3 服务范围内居民 |
4.3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容量 |
4.3.1 空间服务供给容量 |
4.3.2 空间承载供给容量 |
4.4 以深圳市为例的模型验证 |
4.4.1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容量 |
4.4.2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容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驱动力供需模型建构与验证 |
5.1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驱动力供需模型构建 |
5.1.1 模型适应性分析 |
5.1.2 供需模型的建构 |
5.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驱动力 |
5.2.1 需求驱动力因子提取与检验 |
5.2.2 需求驱动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驱动力 |
5.3.1 公园空间配置环境品质驱动 |
5.3.2 公园空间配置的可达性驱动 |
5.3.3 公园空间配置的连通性驱动 |
5.3.4 公园空间配置的临近性驱动 |
5.4 以深圳市为例的模型验证 |
5.4.1 公园空间配置环境品质评价 |
5.4.2 公园空间配置的可达性评价 |
5.4.3 公园空间配置的连通性评价 |
5.4.4 公园空间配置的临近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供需矛盾与公园空间配置的优化对策 |
6.1 容量层面的供需矛盾 |
6.1.1 服务范围存在盲区 |
6.1.2 公园空间的超负荷 |
6.2 驱动力层面供需矛盾 |
6.2.1 环境感知满意度差 |
6.2.2 可达性配置不均衡 |
6.2.3 连通性多维度阻隔 |
6.2.4 土地功能遏制活动 |
6.3 容量层面的公园空间配置优化对策 |
6.3.1 基于服务盲区类型划分优化对策 |
6.3.2 基于活动空间承载调适优化对策 |
6.4 驱动力层面公园空间配置优化对策 |
6.4.1 基于多维环境感知提升优化对策 |
6.4.2 基于规模匹配的可达性优化对策 |
6.4.3 基于交通组织的连通性优化对策 |
6.4.4 基于土地功能组合适配优化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既有住区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的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口特点及老龄化趋势 |
1.1.2 我国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外老年人居住环境研究综述 |
1.3.1 国外老龄化社会发展概况 |
1.3.2 国外老年人居住环境现状及法规 |
1.3.3 国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国内老年人居住环境研究综述 |
1.4.1 养老模式相关研究 |
1.4.2 老年人居住环境建设相关研究 |
1.4.3 老年人居住建筑相关政策及法规 |
1.4.4 国内研究总结 |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论文框架及技术路线 |
1.6.1 论文框架 |
1.6.2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住区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影响模型 |
2.1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心理学 |
2.1.2 生态系统理论 |
2.1.3 Mary Shaw住房健康模型 |
2.1.4 相关概念界定 |
2.1.5 理论基础的应用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方法 |
2.2.2 数据收集方法 |
2.3 住区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影响模型建立 |
2.3.1 物理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2.3.2 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2.4 既有住区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的生态观 |
2.4.1 既有住区环境的整体性原则 |
2.4.2 老年人生活品质影响因素的生态联系 |
2.5 本章小结 |
3 物理环境现状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3.1 既有住区调研样本概况 |
3.1.1 全国既有住区概况 |
3.1.2 大连市既有住区发展 |
3.1.3 调研对象整体概况 |
3.2 住区外环境现状及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3.2.1 住区外环境概况 |
3.2.2 住区外环境现状分析 |
3.2.3 外环境现存问题及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3.3 住区养老设施现状及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3.3.1 大连市社区养老设施概况 |
3.3.2 社区养老设施现状分析 |
3.3.3 社区养老设施存问题及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3.4 住宅内环境现状及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3.4.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 |
3.4.2 住宅现状分析 |
3.4.3 住宅内部现存问题及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社会环境现状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影响 |
4.1 社会环境调研概况 |
4.1.1 社会环境与老年人行为特征概述 |
4.1.2 社会环境数据收集 |
4.1.3 社会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
4.2 住区社会环境数据分析 |
4.2.1 住区基本社会环境因素 |
4.2.2 社会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 |
4.3 社会环境对老年人行为类型的影响 |
4.3.1 老年人行为类型特征 |
4.3.2 社会环境与老年人行为类型的相关性 |
4.3.4 老年人行为类型的差异性 |
4.3.5 老年人行为类型对生活品质的影响 |
4.4 社会环境对老年人场所选择影响 |
4.4.1 老年人场所选择的特征 |
4.4.2 社会环境与老年人场所选择的相关性 |
4.4.3 老年人场所选择的差异性 |
4.4.4 老年人场所选择对生活品质的影响 |
4.5 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社区评价的影响 |
4.5.1 老年人社区评价的相关性特征 |
4.5.2 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社区评价的相关性 |
4.5.3 老年人社区评价的差异性与生活品质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5 物理及社会因素协同作用下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的可行性 |
5.1 基于EVOLVE的住宅物理环境适老性评估 |
5.1.1 EVOLVE工具概述 |
5.1.2 评价对象整体状况 |
5.1.3 住宅分因素适老性评价 |
5.1.4 住宅功能空间适老性分析 |
5.1.5 住宅适老性评估总结 |
5.2 社区老年人生活品质分析 |
5.2.1 老年人社交行为及空间分析 |
5.2.2 老年人营养获取行为及空间分析 |
5.2.3 老年人个人卫生行为及空间分析 |
5.3 社区现有设施影响下的老年人生活品质模型分析 |
5.3.1 社区养老模式及日间照料设施发展历史简析 |
5.3.2 社区养老设施作用概述 |
5.3.3 养老设施对老年人生活品质影响模型 |
5.4 基于现有设施资源的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的可行性 |
5.4.1 物理环境的可行性 |
5.4.2 供需关系的可行性 |
5.4.3 社会环境的阻碍 |
5.4.4 以设施为中心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可行性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既有住区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策略 |
6.1 住区适老性规划体系策略 |
6.1.1 规划体系框架 |
6.1.2 健全养老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机制 |
6.1.3 规划体系运作模式建议 |
6.2 住区养老设施优化策略 |
6.2.1 住区养老设施体系框架 |
6.2.2 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设施需求 |
6.2.3 住区养老设施配建类别及指标建议 |
6.3 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方法 |
6.3.1 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类别 |
6.3.2 住区公共空间老年人行为特征 |
6.3.3 住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1.1 主要研究成果 |
7.1.2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住区调研数据 |
附录B 住区养老设施调研 |
附录C EVOLVE住宅数据 |
附录D 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严寒气候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亟待突破 |
1.1.2 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利用需求持续提升 |
1.1.3 活动者关于改善微气候的诉求逐步明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严寒城市 |
1.4.2 微气候与微气候感知 |
1.4.3 大型商业区 |
1.4.4 室外空间及空间形态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框架构建 |
2.1 微气候感知概念解析 |
2.1.1 概念缘起 |
2.1.2 概念阐释 |
2.1.3 内涵解析 |
2.2 微气候感知理论基础与评价技术 |
2.2.1 理论基础 |
2.2.2 评价技术 |
2.3 基于微气候感知的室外空间研究理论框架 |
2.3.1 框架构成 |
2.3.2 技术体系 |
2.3.3 研究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现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
3.1.1 空间形态收集与归类 |
3.1.2 行为活动观察与记录 |
3.1.3 微气候满意度主观调查 |
3.2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现状 |
3.2.1 主要布局 |
3.2.2 典型案例 |
3.2.3 空间类型 |
3.2.4 空间构成 |
3.3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人群活动现状 |
3.3.1 活动人群组成 |
3.3.2 高频活动类型 |
3.3.3 高频活动空间 |
3.4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微气候现状 |
3.4.1 哈尔滨城市气候及微气候总体特征 |
3.4.2 不同活动空间的微气候满意度差异 |
3.4.3 微气候要素对活动者主观判断的影响程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微气候感知定量研究 |
4.1 微气候感知指标定量样本的处理流程 |
4.1.1 定量样本数据采集 |
4.1.2 样本容量、信度与效度检验 |
4.1.3 定量样本统计与计算 |
4.2 微气候感知分项指标定量 |
4.2.1 分项指标样本分布 |
4.2.2 分项指标均值区间 |
4.2.3 分项指标阈值确定 |
4.3 微气候感知综合指标定量 |
4.3.1 综合指标样本分布 |
4.3.2 综合指标预测模型 |
4.3.3 综合指标适中阈值 |
4.4 微气候感知指标评价量表 |
4.4.1 综合指标等级、换算及评价量表 |
4.4.2 分项指标等级、权重及评价量表 |
4.4.3 评价量表的应用范围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形态的微气候感知影响机制 |
5.1 影响机制关系框架及研究流程 |
5.1.1 关系框架及内容 |
5.1.2 研究流程与方法 |
5.2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参数的影响特征 |
5.2.1 实测案例及测点分布 |
5.2.2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
5.2.3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
5.2.4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空间形态的影响特征 |
5.3 影响微气候感知的空间形态要素 |
5.3.1 步行街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
5.3.2 组团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
5.3.3 综合体型大型商业区的微气候感知评价分析 |
5.3.4 对微气候感知具有影响的空间形态要素 |
5.4 空间形态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4.1 层峡尺度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4.2 建筑组合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4.3 下垫面绿化对微气候感知的影响效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
6.1 设计目标指引 |
6.2 空间布局的引导性组织设计策略 |
6.2.1 通过微气候感知进行设计节点布局 |
6.2.2 更新微气候有利空间的活动路径 |
6.3 空间要素的控制性调节设计策略 |
6.3.1 层峡尺度控制 |
6.3.2 建筑组合控制 |
6.3.3 下垫面绿化控制 |
6.4 规划管理实施保障策略 |
6.4.1 构建空间联动的技术路线 |
6.4.2 推广微气候感知定量内容 |
6.4.3 完善实施中管理监督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北方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声景 |
1.3.2 声环境评价 |
1.3.3 声环境预测 |
1.3.4 声舒适度 |
1.3.5 声喜好 |
1.3.6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 |
1.3.7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调查方法 |
2.1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调查地点的选择 |
2.1.1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调查的区位 |
2.1.2 明确城市滨海沿岸空间调查地点 |
2.2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测量方法 |
2.2.1 测量仪器及声学参数 |
2.2.2 测试方法 |
2.2.3 模拟方法 |
2.3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调查方法 |
2.3.1 问卷调查法 |
2.3.2 现场调查 |
2.3.3 数据处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分析 |
3.1 滨海沿岸空间形态分析 |
3.1.1 城市形态特点分析 |
3.1.2 滨海沿岸空间规划类型 |
3.1.3 滨海沿岸空间岸线形态类型 |
3.1.4 滨海沿岸空间影响因素 |
3.2 滨海沿岸空间海景声现状环境分析 |
3.2.1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样本 |
3.2.2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源特点分析 |
3.2.3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参数 |
3.2.4 海景声环境现状模拟 |
3.3 海景声影响下的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 |
3.3.1 滨海沿岸空间海景声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2 滨海沿岸空间海景声环境理想化模型的建立 |
3.3.3 海滩空间海景声量化研究 |
3.3.4 台地空间海景声量化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及受访者感知 |
4.1 受访者特征分析 |
4.1.1 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特征 |
4.1.2 滨海沿岸空间受访者特征之间的关系 |
4.1.3 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特征 |
4.1.4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受访者特征与多维度评价的关系 |
4.1.5 受访者需求分析 |
4.2 声源主观识别 |
4.2.1 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构成 |
4.2.2 滨海沿岸空间的声音识别度及主导声源分析 |
4.2.3 非滨海空间的声源构成 |
4.2.4 滨海沿岸空间与非滨海空间的声源识别度比较 |
4.3 声源特征分析 |
4.3.1 滨海沿岸空间的声源类别及统计指标 |
4.3.2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声源与受访者评价的关系 |
4.3.3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声源与受访者社会特征的关系 |
4.3.4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的LAeq差异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 |
5.1 基于语义差异法的声环境多维度评价 |
5.1.1 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多维度评价 |
5.1.2 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多维度评价之间的影响 |
5.1.3 滨海沿岸空间和非滨海空间声环境多维度评价比较 |
5.2 声环境整体评价 |
5.2.1 声环境和声舒适度及整体满意度 |
5.2.2 空间安静需求与使用者社会特征及声环境评价 |
5.2.3 使用者社会特征对声环境评价的影响 |
5.3 声环境相关的环境满意度评价 |
5.3.1 滨海沿岸空间物理环境满意度 |
5.3.2 非滨海空间物理环境满意度及比较 |
5.3.3 滨海沿岸空间环境因子对整体环境满意度评价的影响 |
5.3.4 非滨海空间环境因子的影响及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舒适度预测 |
6.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6.1.1 人工神经网络 |
6.1.2 BP神经网络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构建 |
6.2.1 可行性分析 |
6.2.2 数据的预处理 |
6.2.3 参数与结构 |
6.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声舒适度预测模型 |
6.3.1 建立模型 |
6.3.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检验与预测 |
6.3.3 不同预测模型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2 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评价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附录3 声环境调研区域基本情况 |
附录4 海景声环境理想化模型模拟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四、物理环境与规划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D]. 熊则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建筑包容性策划研究[D]. 张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接送需求”的中小学地下集散空间设计研究[D]. 陈骏峰. 浙江大学, 2021(02)
- [5]基于休闲体力活动供需的深圳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研究[D]. 郑权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6]老年友好理念下沈阳金地社区室外物理环境优化研究[D]. 孙维.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7]既有住区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的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D]. 于文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8]基于微气候感知的严寒城市大型商业区室外空间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侯拓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9]北方城市滨海沿岸空间声环境研究[D]. 邓凌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10]“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