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Excel整理土工试验成果的几个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翔南[1](2018)在《土体裂缝演化过程的扩展有限元法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土体中的裂缝从产生到发展成宏观非连续面甚至完整破坏面的过程可称为土体裂缝的演化过程。准确模拟土体裂缝演化过程有助于对土体破坏进行深入理解和合理描述;对土工结构物的安全评价、危险土体的加固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对该问题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由于该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传统数值模拟方法的局限性,仍有很多难点尚未解决。扩展有限元法(e 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XFEM)可不重构网格而描述不连续场,在模拟裂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课题旨在研究和开发基于XFEM的土体裂缝演化过程模拟平台,重点针对二维条件下裂缝的生成和扩展过程的更合理模拟、考虑流固耦合的土体裂缝模拟、三维裂缝模拟等关键问题开展工作。论文的主要新成果有:(1)基于XFEM土体裂缝演化模拟平台的搭建。在本团队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考虑土体中不同的裂缝模式,深入分析了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和重分布特点,探讨了裂缝扩展判断条件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采用了合适的积分方案、非线性算法和高效的方程求解算法,搭建了基于XFEM的土体裂缝演化模拟平台并进行了验证。(2)二维条件下裂缝的生成和扩展过程的模拟方法改进。提出了基于单元应力分析和加载回溯的土体起裂判断方法;研究了裂缝的扩展机制并提出了基于扇形和圆形相结合的扩展控制域的扩展判别方法,可使程序能够更准确、灵活地判断土体破坏的类型、时间和方向。(3)考虑流固耦合的土体裂缝模拟。基于Biot固结理论构建了XFEM流固耦合格式,用弥散式的裂缝状态和嵌入式的裂缝形态共同描述土体经受水力劈裂破坏的过程,并讨论了孔隙水压力的演化过程。(4)土体中三维张拉裂缝模拟。将开裂势函数方法引入XFEM以从宏观上更准确地追踪开裂方向,给出了三维裂缝的描述方法和积分方案,并开发了三维XFEM程序,能够实现对土体三维张拉破坏问题的模拟。本文搭建的XFEM模拟平台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后续研究者可以方便地在该平台上开发新的功能。
徐雷[2](2018)在《横观各向同性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属于工程难题,其分析方法很多,但由于岩石边坡的复杂性,因此在多种方法分析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今很多边坡都采取各向同性的性质分析,本文则结合横观各向同性对岩石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首先,考虑岩石综合情况,结合Hoek-Brown强度准则对岩石强度进行折减,然后对岩石强度参数横观各向同性进行了拟合;运用极限平衡法(Bishop法与Spencer法)对两类岩石边坡进行分析,经过横观各向同性修正抗剪强度的岩石边坡的安全系数要比各向同性岩石边坡小10%左右;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强度折减法分析两类边坡,横观各向同性岩石边坡的安全系数比各向同性岩石边坡小10%,横观各向同性对岩石边坡影响效果明显;然后就节理对岩石边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节理对岩石的破坏模式产生巨大影响;最后结合工程实例汝郴高速公路的路堑边坡进行分析,证明横观各向同性边坡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的可靠性与前景。岩石边坡分析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岩石材料的不确定性。本文采取对模型优化处理的方法对岩石边坡进行分析,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横观各向同性对岩石边坡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边坡实际分析中应考虑岩石横观各向同性。
张涛[3](2013)在《基于Web的土壤养分信息管理及在线咨询施肥决策系统的研究 ——以农五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大都依靠盲目的提高肥料的投入来追求高产。我国化肥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但是作物的产量和化肥投入比例极不相称,因此,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数字化技术是目前提高施肥质量,减少肥料浪费的主要手段。施肥决策系统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施肥决策系统的运用,根据土壤肥力的空间差异和作物的生长状况,可以调节肥料的投入;对耕地和作物长势进行定量的实时诊断,充分了解大田生产力的空间变异趋势,以达到平衡地力、提高棉花产量的目的。以ArcGIS9.0控件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对用户的需求分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设计。本设计针对土壤肥力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数据的分类、编码,建立集文本、图形、表格于一体的施肥决策数据库系统。具体功能包括土壤养分信息浏览、专题图制作、在线咨询、SQL查询和施肥决策等功能模块,各模块之间彼此相互独立运行,便于系统维护。建立的基于Web的土壤养分信息管理与在线咨询施肥决策系统,对于指导新疆兵团农五师农作物科学施肥与农田有效管理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包括:(1)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农五师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案,进行采集数据,测定,数据经规范化处理后入库。采用ArcGIS9.0强大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对农五师土壤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研究区域的土壤养分信息数据库。(2)以B/S模式作为系统结构,利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将数据进行分布式存放,以WebGIS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构建远程土壤养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为各部门提供研究区完整规范的基础资料,可提高决策的时效性,有助于管理者深层次掌握农业相关信息,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3)以决策支持系统与WebGIS相结合,建立施肥决策系统,提供在线咨询平台,将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于作物的施肥指导,为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形象直观的,网络化、智能化信息服务。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网络共享,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查询到所需的数据,而且可以提供科学合理的施肥决策方案,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环境。
别怀庆[4](2012)在《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空间资源,并可兼作地下人防工程。因此,地下建筑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地下建筑的规模逐渐扩大。我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建设,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城市地下建筑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相比传统的施工方法可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减少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安全又能得保证,是施工高层结构地下室或地下结构的有效方法。但地下结构的理论分析起步较晚,特别是施工方面理论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对施工过程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结合常州武进花园街地下民防工程建设中成功采用的横向开挖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工艺,对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的施工关键技术做了详细的总结。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对横向开挖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典型工况的顶板及基坑内的土体结构应力、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对结构体系在转换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的现象,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与检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采用技术的可行性,并给出了专项施工措施的建议。进一步研究施工过程中主要参数如上部荷载、顶板中部的临空面积、土体参数等改变对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的影响,分析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为类似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陈子华[5](2012)在《金沙江流域某库岸古滑坡静力及动力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一批大型水电站已经在金沙江流域开建,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对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维系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库在蓄水后,库区特别是近坝段滑坡的稳定性将降低,因此,分析这些滑坡在蓄水后的稳定性成为目前水电站建设的紧迫性问题;同时,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研究滑坡在地震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也是目前库岸滑坡稳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针对金沙江流域某水电站库岸古滑坡在静力及地震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1.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系统总结了滑坡静力及动力稳定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并作了简要评述,结合所做的课题指出目前需要解决关键问题。2.古滑坡地质资料收集整理和现场地质调查。首先通过资料的收集,掌握了滑坡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岸坡结构以及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征;然后结合已有资料对滑坡开展现场地质调查。综合这两方面工作,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滑坡“上硬下软”和“上陡下缓”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得下伏软弱岩层在上覆巨厚岩体的巨大压力下,产生向临空方向的蠕滑变形,并逐步形成底滑带。在一定的因素(如暴雨、地震等)的诱发下,产生了高速的滑坡。3.现场试验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基于改进的试验设备开展了现场原位大型直剪试验;进行了原位密度测试工作。论文首先介绍这两种试验的基本原理、现场试验点的布置。然后详细论述了现场的试验方法以及试验数据的处理。针对原位大型直剪试验的剪应力-位移曲线出现的不规则变化段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试样的含石量和碎石粒径大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归纳出“小碎石小波动、大碎石大波动”的结论。本章最后对现场试验所取得的滑体及滑带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了列表总结。4.滑坡静力作用下稳定性分析。分别采用了极限平衡法和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库水位375m自然工况、431m施工期蓄水工况以及600m正常蓄水工况下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极限平衡法评估了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表明,三种工况下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较好,沿滑面发生整体滑动的可能性较低。弹塑性有限元法计算得到滑坡内部应力应变、位移的大小和塑性区展布等信息,从而评估古滑坡整体稳定性。通过有限元强度折减,计算得到了滑坡最危险滑动面及其安全系数。5.滑坡动力作用下稳定性分析。包括拟静力法和动力有限元法的计算。根据坝区设防烈度水平地震系数取值0.18,利用拟静力法计算三种工况下滑坡的整体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表明库水位375m和431m工况下,滑坡处于短期稳定性状;库水位位600m工况下滑坡将产生整体滑动,必须引起重视。利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在人工截断边界上输入经过调整的最大加速度为77.4cm/s2的汶川波,模型左右边界采用黏性边界来吸收反射波,通过时程积分法计算滑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结果表明:三种工况水平和竖直方向都发生一定位移;随着库水位升高,塑性区不断增大,但并没有贯通;基岩至坡面处加速度经历了先增大、至基覆面减小,而后增大在滑体中部达到最大,然后减小的过程;整个地震历时中,滑坡经历的循环拉伸和压缩变形过程是导致滑坡失稳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跃鹏[6](2012)在《某土石坝运行期渗流状态测试分析与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建国以来,我国陆续建造了很多土石坝水电工程。土石坝具有低廉的造价、简单的结构、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较好的抗震性、可靠的工作状态、较长的寿命以及较低的施工难度,因而能够被广泛的采用。但是滑坡、渗透破坏等灾害也一直困扰着众多土石坝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土石坝进行渗流监测并对成果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结合某土石坝项目的建设资料以及有限元渗流分析理论,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对运行期土石坝渗流监测项目的意义和设计思路、监测手段以及监测系统的组成进行了简要介绍。(2)采用传统手段结合工程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了数据整编、回归统计等项目的分析。包括坝体孔隙水压力、坝体浸润线以及渗流量等项目的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结论。(3)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非饱和土的渗流特性,渗流计算的数学模型以及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土石坝渗流场的方法,选择单元传导矩阵调整法进行分析。(4)以MIDAS/GTS岩土专业通用结构分析以及优化设计系统为平台,对该项目进行建模,并进行有限元渗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实测监测数据和有限元模拟的结果总体较为相近,出现偏差的数据一般是因为监测仪器读数不准,结构存在薄弱环节,提示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改造和处理。传统的代数统计分析方法仅能基于测点监测数据变化规律原理对监测数据进行甄别,而不能指出结构的合理值,应用MIDAS/GT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先取得理论值可较好地弥补这一不足,表明该软件在模拟渗流场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王正泓,王彪[7](2011)在《基于载荷试验计算土体变形模量的新方法》文中提出目前地基沉降计算选取的参数大都依据室内试验确定的压缩模量,并采用经验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该方法简单,但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大小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压缩模量是在侧向无变形的假定下而得,且室内试验取土无法避免土体的扰动。模量的选取是影响沉降计算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欲改进计算沉降的传统方法,量化土体的实际变形,优化土体的模量则变得十分必要。土的原位试验中,载荷试验既能克服土体的扰动,又无侧限变形的假定,可测得不同含水量、孔隙比、密度及应力状态下土体的变形特性,故依据载荷试验寻求新的方法确定土体的变形模量。
刘钦[8](2011)在《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在穿越高地应力、较大残余构造应力、浅埋偏压区域及软弱破碎围岩体时,围岩大变形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施工地质灾害。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铁路以及地下工程迅猛发展,穿越软弱破碎岩体或相对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产生具有累进性扩展和时间效应的塑性变形,常规支护难以抑制该变形,给施工处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处理不当将造成塌方、侵限等,进而造成施工机具毁坏、工期延误、施工成本增加等问题。本文以在建的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为依托工程,综合运用室内试验、粘弹塑性理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三维数值仿真等手段,深入研究了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的大变形机理,分析了软弱破碎岩体的大变形机制以及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的施工力学性态,提出了大变形控制综合技术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1)系统地调查研究了国内外大变形隧道的变形特征及支护对策,分析了现场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段的地质勘察及施工等实际情况,采集了典型软弱破碎围岩岩样,在室内开展了三轴常规压缩和三轴压缩流变试验,依据试验结果曲线,分析炭质页岩的流变力学特性,建立了可以描述依托工程炭质页岩蠕变全过程的粘弹塑性应变软化蠕变力学模型,基于模型的一维本构方程,推导了该蠕变力学模型的三维本构方程,确定了模型的4个参数。借助MATLAB程序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为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大变形的时间效应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2)通过对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新定义的探讨,发现了软弱破碎围岩的累进性扩展和时间效应两大特征;为充分考虑岩体的流变特性,在5项合理假设前提条件下,推导了隧道表面位移及表面位移速率的解析解,实现了对大变形理论的拓展,对比发现解析解与数值解基本吻合。结合依托工程超大断面开挖和软弱破碎围岩的流变特性,开展了现场炭质页岩大变形段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仿真,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前方的先行位移、掌子面位移及掌子面后方位移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考虑了流变时效特征。结果表明,掌子面位于隧道纵深方向某一位置时,受开挖卸荷的影响,掌子面前方1倍洞径左右的岩体将产生较大先行位移,掌子面处位移约占最终位移量量的36%;对于倾斜地层,岩层倾向与掘进方向成钝角时掘进引起的掌子面挤出变形比岩层倾向与掘进方向成锐角时掌子面的挤出变形大。隧道贯通后流变计算的结果表明,流变变形占开挖变形的25%左右,并且主要发生在初期,变形速率达到4.76mm/d,趋于稳定的时间约为60天。(3)基于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和现场岩样力学特性的测试结果,研制了软弱破碎岩体隧道施工过程及超载渐近破坏过程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相似材料、三维组合式模型试验台架、非均匀梯度加载系统和多元信息监测系统等。设计研制了新型低强度单轴压缩蠕变装置,对所研制的软弱围岩相似材料开展了单轴压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研制了大型三维组合式模型试验钢结构台架、非均匀梯度加载液压控制系统。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构建了以全自动信息采集的光纤监测系统为核心的多元信息并行实时监测方法,并辅以自主研发和改进的高精度机械式和光栅尺型微型多点位移计,配合电阻应变采集系统,能够全面捕捉开挖和超载过程中试验材料的位移场、应力场等多场信息的微小变化信号和大幅度波动值,解决了监测方法、仪器和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信息造成差异性的难题。经校核计算,模型试验系统主要构件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可实现同埋深和岩层产状条件下隧道施工过程及围岩渐进性破坏试验。(4)开展了软弱破碎围岩隧道的施工过程及超载渐近性破坏试验,首次从试验角度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掌子面挤出变形规律,以及掌子面前方的先行位移变化规律,针对不同支护条件,开展了隧道周围位移的影响范围及其最终沿径向分布规律研究。根据固定断面位移随开挖推进的变化规律,给出了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纵深影响范围以及掌子面前方径向位移变化规律,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掌子面挤出变形规律,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吻合较好,分析结果对实际工程的施工和设计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5)基于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大变形的理论分析、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所揭示的规律,通过对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了大变形的原因,建立了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期大变形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该体系对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期所产生的掌子面前方先行位移、挤出变形以及掌子面后方位移分别提出了针对性控制对策。基于该技术体系,将相应的控制对策在依托工程贵广线天平山隧道和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进行应用,成功穿越了天平山隧道DK372+535~DK372+335段和龙潭隧道YK70+969~YK70+800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实了该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王正泓[9](2010)在《黄土地基变形的弦线模量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黄土地区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黄土地基工程变形稳定性日益成为工程中关注的焦点。实际工程中需要合理地的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分析地基的沉降变形。通常,地基承载力依据工程性质、极限平衡分析理论和原位载荷试验确定;地基的沉降变形依据不同地基土的压缩模量,采用分层总和法来确定。但是,地基承载力的查表法和理论分析法误差较大,载荷试验法的成本较高;地基沉降变形的分层总和法采用侧限变形和给定附加应力条件下的压缩模量来计算,与实际条件差异大,常需要较大的系数修正计算结果。因此,完善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以黄土地基为研究对象,以黄土地基大量的载荷试验结果为依据,针对不同黄土地基附加压力与沉降的非线性变化曲线,开展了地基土弹性模量、弦线模量、地基承载力与其物理力学性质关系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通过58个黄土地基的载荷试验成果,分析了地基承载力、地基土的弹性模量与孔隙比、含水量、液塑限、液性指数等之间的关系,表明地基的工程性质与其结构性密切联系;2)提出了依据地基载荷试验曲线,将载荷板下地基土划分为三层,确定不同附加应力增量段地基土弦线模量的方法。给出了不同孔隙比、含水量、液限地基土不同附加应力的弦线模量表;3)应用同孔隙比结构性黄土的构度和压缩模量的关系,与相同附加应力条件的弦线模量比较,确定58个载荷试验地基黄土的构度,从而建立了基于构度、孔隙比的弦线模量表;4)基于弦线模量表进行了不同结构性黄土地基基底压力与沉降变形关系曲线的预测以及地基承载力的确定,从而为考虑黄土的结构性及合理确定黄土地基的承载力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黄土是我国西部地区普遍分布的特殊土类,具有典型的结构性。丰富和深化弦线模量表,在黄土地基基础工程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敏,熊华[10](2009)在《用Excel绘制函数平面曲线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应用Excel软件绘制函数平面曲线的方法.与专业绘图软件相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为非专业人员绘制函数平面曲线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应用Excel整理土工试验成果的几个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Excel整理土工试验成果的几个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土体裂缝演化过程的扩展有限元法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章 土中裂缝问题研究综述 |
2.1 裂缝萌生和扩展机理的试验研究 |
2.1.1 拉伸断裂试验 |
2.1.2 剪切特性试验 |
2.1.3 离心模型试验 |
2.2 土中裂缝扩展的理论研究 |
2.2.1 Bjerrum剪切带扩展理论 |
2.2.2 断裂力学方法 |
2.2.3 分叉理论 |
2.2.4 复合体理论 |
2.2.5 Cosserat理论 |
2.2.6 非局部理论 |
2.2.7 梯度塑性理论 |
2.2.8 弹塑性损伤理论 |
2.3 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方法 |
2.3.1 XFEM与其它模拟方法的比较分析 |
2.3.2 有限元类方法概述 |
2.3.3 非有限元类方法概述 |
2.3.4 扩展有限元法(XFEM)发展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土体裂缝演化模拟平台 |
3.1 土体裂缝演化模拟平台结构 |
3.2 非连续位移场的描述 |
3.2.1 非连续位移场的构造 |
3.2.2 裂缝形态的描述及富集结点的确定 |
3.2.3 控制方程的数值离散 |
3.3 非连续区域的积分 |
3.4 裂缝面上的接触本构模型和算法 |
3.4.1 接触算法的基本表述 |
3.4.2 描述张剪状态的黏聚裂纹模型 |
3.4.3 描述压剪状态的Willner摩擦理论 |
3.4.4 接触算法的流程 |
3.5 裂缝萌生的判断方法 |
3.6 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和重分布 |
3.6.1 压缩剪切试验 |
3.6.2 张拉试验 |
3.6.3 试验小结 |
3.7 区域控制裂缝扩展分析方法 |
3.7.1 扩展控制域的选择 |
3.7.2 扩展规则 |
3.8 裂缝扩展的计算步骤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XFEM裂缝演化模拟平台的验证 |
4.1 不连续位移场模拟技术的验证 |
4.2 裂缝扩展方向判别方法验证 |
4.2.1 模拟裂缝扩展试验 |
4.2.2 模拟平面剪切试验 |
4.2.3 模拟平面三点弯梁试验 |
4.3 考虑裂缝萌生和发展的综合验证 |
4.3.1 模拟黏性土坡开挖离心机模型试验 |
4.3.2 模拟Carsington坝的失稳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流固耦合的裂缝扩展模拟 |
5.1 XFEM中渗流固结理论控制方程的离散格式 |
5.1.1 力的平衡方程 |
5.1.2 孔隙水的连续方程式 |
5.1.3 平衡方程的离散化 |
5.2 裂缝处渗流的处理 |
5.3 基于流固耦合的XFEM程序结构 |
5.4 算例验证 |
5.4.1 算例1:薄弱面水压楔劈作用的模拟 |
5.4.2 算例2:Hyttejuvet坝心墙水力劈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土体三维张拉裂缝模拟计算方法 |
6.1 方法概述 |
6.2 开裂势场的建立和求解 |
6.3 裂缝面的处理和积分 |
6.4 算例验证 |
6.4.1 算例1:高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模拟 |
6.4.2 算例2:单边切口四点弯梁试验 |
6.4.3 算例3:土石坝心墙横向裂缝的模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横观各向同性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横观各向同性研究现状 |
1.2.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岩石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
2.1 岩石边坡特点 |
2.2 岩石力学参数 |
2.2.1 M.Geogri法 |
2.2.2 费森科法 |
2.2.3 Hoek-Brown强度准则 |
2.3 横观各向同性破坏准则 |
2.3.1 组构张量 |
2.3.2 各向异性状态参数 |
2.3.3 横观各向同性岩石类材料破坏准则 |
2.4 极限平衡法 |
2.4.1 瑞典条分法 |
2.4.2 Bishop法 |
2.4.3 Spencer法 |
2.4.4 不平衡推力法 |
2.4.5 总结 |
2.5 数值分析方法 |
2.5.1 有限元法 |
2.5.2 边界单元法 |
2.5.3 离散元法 |
2.5.4 快速拉格朗日法 |
2.5.5 总结 |
2.6 赤平投影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石边坡极限平衡法分析 |
3.1 模型及材料 |
3.1.1 模型假定 |
3.1.2 材料物理性质 |
3.2 岩石抗剪强度的修正 |
3.3 横观各向同性岩石抗剪强度拟合 |
3.4 各向同性岩石边坡极限平衡法分析 |
3.4.1 临界滑动面搜索 |
3.4.2 各向同性条块分析 |
3.4.3 Bishop法分析 |
3.4.4 Spencer法分析 |
3.5 横观各向同性岩石边坡极限平衡法分析 |
3.5.1 临界滑动面搜索 |
3.5.2 横观各向同性条块分析 |
3.5.3 Bishop法分析 |
3.5.4 Spencer法分析 |
3.6 不同坡度对横观各向同性的影响 |
3.6.1 坡度为15°的边坡分析 |
3.6.2 坡度为25°的边坡分析 |
3.6.3 坡度为35°的边坡分析 |
3.6.4 坡度对横观各向同性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石边坡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 |
4.1 ABAQUS软件介绍 |
4.1.1 有限元方程 |
4.1.2 弹塑性本构模型 |
4.1.3 强度折减法原理 |
4.2 各向同性岩石边坡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 |
4.3 横观各向同性岩石边坡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 |
4.3.1 横观各向同性对抗剪强度的修正 |
4.3.2 计算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贯通节理对岩石边坡的影响 |
5.1 同向贯通节理 |
5.1.1 同向一条节理 |
5.1.2 同向三条节理 |
5.1.3 同向五条节理 |
5.2 反向贯通节理 |
5.2.1 反向一条节理 |
5.2.2 反向三条节理 |
5.2.3 反向六条节理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6.1 工程概况 |
6.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岩石边坡分析 |
6.2.1 各向同性岩石边坡分析 |
6.2.2 横观各向同性岩石边坡分析 |
6.2.3 考虑地下水边坡安全系数 |
6.2.4 计算结果对比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Web的土壤养分信息管理及在线咨询施肥决策系统的研究 ——以农五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WebGIS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
1.2.1 WebGIS 技术概述 |
1.2.2 WebGIS 的应用现状 |
1.2.3 WebGIS 技术的特点 |
1.2.4 WebGIS 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5 WebGIS 的实现技术 |
1.3 农业决策系统 |
1.4 施肥决策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 Web 的土壤养分信息管理及在线咨询施肥决策系统的设计 |
2.1 系统设计目标 |
2.2 系统任务 |
2.3 系统设计原则 |
2.4 系统设计框架 |
2.4.1 基于 ASP.NET 的 WebGIS 体系结构 |
2.4.2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2.5 系统设计流程 |
2.6 系统开发平台 |
2.6.1 WebGIS 主流开发平台 |
2.6.2 系统开发平台 |
第三章 数据收集获取及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基础数据资料获取与整理 |
3.2.1 基础图件资料的获取 |
3.2.2 土壤养分数据获取 |
第四章 基于 Web 的土壤养分信息管理及在线咨询施肥决策系统的实现 |
4.1 基础数据库建立与访问 |
4.1.1 逻辑结构设计 |
4.1.2 属性数据库建立 |
4.1.3 空间数据库建立 |
4.1.4 条田空间数据与土壤养分数据的匹配 |
4.1.5 数据库的访问 |
4.2 知识库的建立 |
4.2.1 领域专家知识的来源 |
4.2.2 知识的表示 |
4.2.3 施肥知识库设计 |
4.3 施肥管理与施肥推荐 |
4.3.1 农田施肥等级划分与推荐施肥量 |
4.3.2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制作与施肥推荐 |
4.3.3 施肥模型 |
4.4 系统模块与功能的实现 |
4.4.1 用户登录模块 |
4.4.2 信息导航模块 |
4.4.3 SQL 查询模块 |
4.4.4 专题图制作模块 |
4.4.5 推荐施肥模块 |
4.4.6 专家咨询模块 |
4.4.7 系统管理 |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
5.1 结果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逆作法施工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盖挖逆作法概述 |
1.3.1 逆作法概述 |
1.3.2 盖挖法概述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关键施工技术 |
2.1 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原则及工艺流程 |
2.1.1 地下工程施工原则 |
2.1.2 施工总体步骤 |
2.1.3 地下逆作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
2.2 工程概况 |
2.2.1 工程简介 |
2.2.2 工程地质情况 |
2.3 本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
2.3.1 土方开挖方案 |
2.3.2 施工作业流程 |
2.3.3 基坑降水技术 |
2.3.4 竖井施工技术 |
2.3.5 地下部分盖挖逆作施工技术 |
2.4 监测技术研究 |
2.4.1 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及依据 |
2.4.2 施测流程 |
2.4.3 监测项目、频率、警戒值 |
2.4.4 监测方法 |
2.5 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横向开挖施工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 |
3.1 模拟计算参数的确定 |
3.1.1 土体参数 |
3.1.2 主体结构形式 |
3.1.3 结构材料特性 |
3.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工况的划分 |
3.2.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3 边界条件 |
3.2.4 荷载的施加方式 |
3.3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1 施工过程中结构位移分析 |
3.3.2 施工过程中结构内力分析 |
3.3.3 施工过程中最大主应力及位移分布 |
3.4 工程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3.4.1 监测结果数据 |
3.4.2 监测、检测数据的筛分处理 |
3.4.3 模拟结果与监测及检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
3.4.4 施工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施工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4.1 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影响因素研究 |
4.1.1 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过程中破坏形式 |
4.1.2 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影响因素 |
4.2 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4.2.1 施工中地下结构的影响因素和工况的划分 |
4.2.2 各工况位移及内力云图 |
4.2.3 施工影响因素模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金沙江流域某库岸古滑坡静力及动力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静力稳定性分析 |
1.2.2 动力稳定性分析 |
§1.3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1 发展趋势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2.1 滑坡地质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质构造 |
2.1.4 岸坡结构 |
§2.2 滑坡体工程地质特征 |
§2.3 古滑坡成因机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场试验 |
§3.1 现场试验项目 |
3.1.1 大型原位直剪试验 |
3.1.2 原位密度试验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点布置 |
3.2.2 大型原位直剪试验方法 |
3.2.3 原位密度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大型原位直剪试验成果 |
3.3.2 原位密度试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库水位变化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静力分析 |
§4.1 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 |
4.1.1 极限平衡法分析的基本原理 |
4.1.2 几种常见的简化分析方法 |
4.1.3 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 |
§4.2 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 |
4.2.1 基本概念 |
4.2.2 有限元强度折减稳定性分析成果 |
§4.3 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元法结果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震作用下滑坡稳定性动力分析 |
§5.1 拟静力法稳定性分析 |
5.1.1 拟静力法基本原理 |
5.1.2 拟静力法稳定性分析成果 |
§5.2 动力有限元稳定性分析 |
5.2.1 动力有限元基本原理 |
5.2.2 人工边界条件 |
5.2.3 地震波的选取 |
5.2.4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
5.2.5 计算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现场实验 |
6.1.2 静力分析 |
6.1.3 动力分析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某土石坝运行期渗流状态测试分析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渗流分析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发展情况 |
1.3 土石坝渗流及监测技术 |
1.3.1 土石坝渗流问题 |
1.3.2 土石坝渗流监测技术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坝渗流实测成果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概述 |
2.1.2 坝基工程地质概况 |
2.1.3 工程建设情况 |
2.2 坝体渗流监测内容及方法 |
2.2.1 坝体渗流监测的意义和设计思路 |
2.2.2 一般坝体渗流监测项目及手段 |
2.2.3 本工程坝体渗流监测介绍 |
2.3 监测资料整理与分析 |
2.3.1 坝体孔隙水压力监测 |
2.3.2 坝体浸润线监测 |
2.3.3 渗漏量监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石坝渗流场及自由面的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概述 |
3.2 有限单元法的一般分析过程 |
3.3 非饱和土的渗流特性 |
3.3.1 非饱和渗透系数 |
3.3.2 土体水分特征曲线 |
3.4 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MIDAS—GTS介绍 |
3.5 MIDAS—GTS软件进行渗流分析的原理 |
3.5.1 稳定流分析 |
3.5.2 非稳定流分析 |
3.5.3 基本方程式 |
3.5.4 有限元方程 |
3.6 MIDAS—GTS建模与参数的设定 |
3.6.1 建模的若干假定与简化 |
3.6.2 单元参数的选取与模型的建立 |
3.6.3 边界条件的设定 |
3.7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3.7.1 数值计算结果 |
3.7.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载荷试验计算土体变形模量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简述 |
2 弦线模量的确定方法及应用情况 |
2.1 关于弦线模量法的简单阐述 |
2.2 焦五一弦线模量法的不足之处 |
3 弦线模量的确定方法及应用情况 |
3.1 最大深度的确定 |
3.2 地基三层法的假定 |
3.2.1 模量的选取 |
3.2.2 模量的求解 |
3.3 模量表的整合 |
4 总 结 |
(8)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弱破碎围岩室内试验研究现状 |
1.2.2 隧道施工过程稳定性及大变形机理研究现状 |
1.2.3 相似模型试验系统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炭质页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炭质页岩的工程特性 |
2.2 炭质页岩的力学特性 |
2.2.1 页岩的三轴压缩试验 |
2.2.2 炭质页岩三轴蠕变试验 |
2.3 炭质页岩流变本构模型的建立 |
2.3.1 岩体流变基本特性 |
2.3.2 岩石流变本构模型 |
2.3.3 页岩蠕变本构模型的建立 |
2.3.4 页岩蠕变模型本构方程的建立 |
2.3.5 蠕变模型的参数辨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过程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 |
3.1 前言 |
3.2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 |
3.2.1 相似定理 |
3.2.2 相似模型 |
3.3 软弱破碎围岩流变相似材料的研制 |
3.3.1 相似材料的选材原则 |
3.3.2 相似材料组分的确定 |
3.3.3 工程概况与试验背景 |
3.3.4 模型试验相似材料的研制 |
3.3.5 模型相似材料的单轴蠕变试验 |
3.4 三维组合式模型试验台架的研制 |
3.4.1 三维组合式钢结构台架 |
3.4.2 高强反力架装置系统 |
3.4.3 减摩耐压装置 |
3.5 非均匀梯度加载系统的研制 |
3.5.1 高压加载系统 |
3.5.2 数字智能液压自动控制系统 |
3.5.3 反力装置系统 |
3.6 多元信息监测系统 |
3.6.1 多元信息光纤监测系统 |
3.6.2 微型多点位移计测试系统 |
3.6.3 电阻式应变监测系统 |
3.7 模型装置主要性能指标及校核计算 |
3.7.1 模型装置性能 |
3.7.2 模型装置的先进性 |
3.7.3 模型装置主要构件校核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平山隧道施工过程及渐近破坏规律模型试验 |
4.1 模型试验的设计及其实施 |
4.1.1 模型试验设计 |
4.1.2 监测方案设计 |
4.1.3 模型填筑及元件埋设 |
4.1.4 模型的开挖与支护方案 |
4.2 隧道施工过程试验结果分析 |
4.2.1 掌子面前方先行位移变化规律 |
4.2.2 不同支护条件下位移径向分布规律 |
4.2.3 固定监测断面随开挖步变化规律 |
4.2.4 掌子面前方挤出变形变化规律 |
4.2.5 模型蠕变测试结果分析 |
4.3 隧道渐近破坏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渐近破坏试验过程描述 |
4.3.2 渐近破坏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大变形理论解析与数值仿真 |
5.1 前言 |
5.2 大变形定义及理论 |
5.3 软弱破碎围岩的稳定性分析 |
5.3.1 塑性区半径和支护力的关系 |
5.3.2 软岩隧道大变形特性理论解析 |
5.3.3 考虑蠕变本构算例验证 |
5.4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仿真 |
5.4.1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
5.4.2 掌子面前方先行位移变化规律 |
5.4.3 固定断面周边位移随开挖步变化规律 |
5.4.4 掌子面前方挤出变形变化规律 |
5.4.5 蠕变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对策及其工程实践 |
6.1 前言 |
6.2 大变形控制技术 |
6.2.1 软弱围岩变形特征 |
6.2.2 大变形原因分析 |
6.2.3 软弱围岩大变形控制理念 |
6.2.4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控制体系 |
6.3 软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控制工程实例 |
6.3.1 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 |
6.3.2 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黄土地基变形的弦线模量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地基变形特性研究的意义 |
1.2 地基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1.2.1 模型试验研究 |
1.2.2 数值研究 |
1.2.3 原型试验研究 |
1.3 地基沉降的因素 |
1.3.1 地基沉降的外因 |
1.3.2 地基沉降的内因 |
1.3.3 黄土地基沉降的因素 |
1.4 地基沉降计算 |
1.4.1 弹性理论法 |
1.4.2 工程实用法 |
1.4.3 经验法 |
1.4.4 数值分析法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思路 |
2. 黄土地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 |
2.1 载荷试验简介 |
2.1.1 原理简述 |
2.1.2 试验加卸荷方法 |
2.1.3 载荷试验的应用及成果 |
2.2 黄土地基变形特性机理 |
2.2.1 黄土的成因特性 |
2.2.2 黄土的组成及其结构 |
2.3 黄土地基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P-S曲线分析的黄土地基的弦线模量 |
3.1 "焦五一弦线模量"的计算方法 |
3.1.1 简述 |
3.1.2 弦线模量计算思路 |
3.1.3 弦线模量的应用 |
3.2 地基土的弦线模量确定方法 |
3.2.1 最大计算深度的确定 |
3.2.2 地基三层法的假定 |
3.2.3 土的模量的反算 |
3.3 模量的整理及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黄土地基考虑结构性的弦线模量 |
4.1 黄土结构性的研究的意义及概况 |
4.1.1 黄土结构性研究的意义 |
4.1.2 黄土结构性研究概况 |
4.1.3 黄土结构性定量化的研究 |
4.2 构度的确定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样的制备以及操作过程 |
4.2.3 试验结果 |
4.2.4 试验结果分析 |
4.3 引入结构性指标——构度的弦线模量表 |
4.4 本章小结 |
5 弦线模量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
5.1 地基沉降变形 |
5.1.1 求解思路 |
5.1.2 工程实例的求解 |
5.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及其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应用Excel整理土工试验成果的几个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土体裂缝演化过程的扩展有限元法模拟[D]. 王翔南. 清华大学, 2018(02)
- [2]横观各向同性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D]. 徐雷.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3]基于Web的土壤养分信息管理及在线咨询施肥决策系统的研究 ——以农五师为例[D]. 张涛.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4]土体支承盖挖逆作法施工技术研究[D]. 别怀庆. 北京工业大学, 2012(01)
- [5]金沙江流域某库岸古滑坡静力及动力稳定性分析[D]. 陈子华.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12(06)
- [6]某土石坝运行期渗流状态测试分析与理论研究[D]. 李跃鹏. 中南大学, 2012(02)
- [7]基于载荷试验计算土体变形模量的新方法[J]. 王正泓,王彪. 四川建筑, 2011(06)
- [8]炭质页岩隧道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机理与控制对策及其应用研究[D]. 刘钦. 山东大学, 2011(12)
- [9]黄土地基变形的弦线模量分析方法研究[D]. 王正泓. 西安理工大学, 2010(11)
- [10]用Excel绘制函数平面曲线的研究[J]. 周敏,熊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