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根治术后前臂游离皮瓣一期舌重建术的改进

舌癌根治术后前臂游离皮瓣一期舌重建术的改进

一、舌癌根治术后游离前臂皮瓣一期舌再造术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杨蓉[1](2020)在《舌癌术后股前外侧皮瓣功能性舌再造的中远期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带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与常规ALTF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患者术后6个月以上的感觉、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差异,探讨局部晚期舌癌术后ALTF功能性舌再造的中远期疗效。方法研究纳入75例局部晚期舌癌(T3-4N0-3M0)患者,均行根治性舌癌切除。试验组使用带感觉和运动神经重建的ALTF行功能性舌重建,对照组使用常规ALTF行舌重建。1.根治性舌癌切除:全麻后,距离肿瘤边缘1.5~2cm切除肿瘤原发灶,同时清扫患侧口底粘膜、肌肉、舌下腺,并根据淋巴结状态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2.制备ALTF:术前超声多普勒对股外侧穿支动脉体表定位,术中依据穿支动脉的走行及口腔缺损大小设计皮瓣,试验组注意保留股外侧皮神经及运动神经分支。3.舌及口底缺损重建:于显微镜下将皮瓣的供体血管与颈部的受体血管吻合,皮瓣分别与口底、残舌、颊肌缝合,并重塑舌的外形。试验组将皮瓣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分别与受区的舌神经、舌下神经吻合。4.皮瓣监测及随访:术后密切观察皮瓣情况,预约患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统计并分析舌癌患者的生存结果。5.中远期功能检测及生活质量评估:术后半年每3个月评价再造舌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温度觉、痛觉)及功能恢复(运动、吞咽、语音、咀嚼)。通过钡剂吞咽造影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评估吞咽障碍类型。使用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ead and neck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UW-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75例患者,2例皮瓣坏死改胸大肌皮瓣重新修复,皮瓣存活率97.3%。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12~72个月),排除坏死皮瓣2例、失访病例3例、未检测患者2例,纳入68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总体生存率为51.5%,其中试验组为52.9%,对照组为50.0%,两组生存结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999)。2.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完成感觉、功能检测的患者分别为68例、41例、24例。感觉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两点辨别觉、冷温度觉恢复较对照组敏感(P<0.05),痛觉、热温度觉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24个月试验组所有类型的感觉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评价结果:吞咽功能在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运动功能、语音功能、咀嚼功能在术后各阶段均无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3.吞咽障碍检测结果:25例患者完成VFSS检测,结果显示舌对食团失控制、口腔残留、吞咽延迟、舌根回缩受限、咽部残留为常见的吞咽障碍。对照组吞咽启动明显较试验组迟钝(0.21±0.01s vs 0.17±0.01s,P=0.027),口腔通过时间(0.75±0.16s vs 0.68±0.09s,P=0.026)较试验组延长,咽部通过时间两组无显着差异(0.69±0.12s vs 0.60±0.16s,P=0.668)。4.生活质量评分:术后6个月咀嚼、味觉、唾液、焦虑问题突出,至术后12个月、24个月逐渐改善,但唾液评分始终较低。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应用ALTF行舌癌术后重建,术后皮瓣存活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局部晚舌癌术后修复的理想皮瓣。2.行带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重建的ALTF功能性舌再造,可较好恢复再造舌的感觉,有利于改善中远期吞咽功能,提高局部晚期舌癌患者的中远期生活质量。再造舌的运动功能有待进一步观察。

王栋[2](2020)在《影像学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口腔癌术后常遗留较大的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形态及生理功能,这往往需要运用邻近或远隔皮瓣进行缺损的修复。近年来,随着“精准、微创”的外科理念在皮瓣外科的确立,穿支皮瓣的优势日益凸显。下腹部是常使用的穿支皮瓣供区,无论是最早使用的腹直肌皮瓣,还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都不可避免的要对腹直肌进行解剖,可能发生腹壁疝,腹腔感染等并发症。腹壁浅动脉(superficial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SIEA)穿支皮瓣切取范围位于腹直肌浅面,损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现代皮瓣外科理念。但该皮瓣以往主要应用于乳房再造,四肢缺损修复等,在口腔颌面部的应用极少。目的:1.研究CT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在腹壁浅动脉皮瓣术前设计中的作用;2.探讨腹壁浅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应用特点。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口腔癌患者共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鳞状细胞癌8例,腺样囊性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下腹部CT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受区缺损大小,在影像学定位的基础上,设计、制备皮瓣并转移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显微镜下成功吻合动、静脉后严密缝合受区及供区,术后观察皮瓣存活及功能恢复情况,随访612个月。结果:本组10例皮瓣中存活9例,坏死1例。所有手术病例均为同期修复。左腹部6例,右腹部4例。制取腹壁浅动脉皮瓣成功9例,1例改为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制备皮瓣手术时间约60min90min。皮瓣大小5.0cm×6.0cm7.0cm×9.0cm,SIEA皮瓣厚度1.2cm3.2cm,平均厚度约1.8cm。皮瓣色泽红润,无明显畸形臃肿,无毛发生长,患者外形无明显改变,无口鼻瘘发生,腹部切口隐蔽,遗留线性瘢痕。结论:腹壁浅动脉皮瓣供区损伤小、瘢痕隐蔽,无明显并发症,是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较好选择。术前血管CT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重要可靠的术前检查,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效率与精准度。

冯燕平,傅红,李静,孙明磊[3](2018)在《舌癌联合根治并同期前臂皮瓣修复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配合在舌癌联合根治并同期前臂皮瓣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行"舌癌根治术+颈淋巴结清扫术+游离前臂皮瓣移植术"的50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资料。结果术后皮瓣成活率为100%,供瓣区游离植皮全部成活,患者语言、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术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结论高效精准的护理配合有助于行舌癌联合根治术患者的康复。

岳玖玲[4](2017)在《带有感觉神经重建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探讨带有神经重建的股前外侧皮瓣与未行神经吻合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患者语音功能、吞咽功能及再造舌的感觉功能恢复的差异,应用美国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调查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ead and neck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UW-QOL)评价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比较带有神经重建患者与未行神经吻合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方法共收集52例局部中晚期(T3-4N0-3M0)舌癌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于全身麻醉和经鼻气管插管下进行手术。1、舌癌连续整块切除:根据舌癌TNM分期选择不同的颈清扫术,清扫过程中需要保留面动、静脉,甲状腺上动、静脉,对于颈内静脉切除患者则需要将颈外静脉保留以供血管吻合。2、股前外侧肌皮瓣的制备:沿髂前上棘外缘与髌骨外缘做一连线,从该连线中点向腹股沟韧带中点作第二连线,该线相当于旋股外侧动脉的体表投影。根据组织缺损情况及穿支血管情况对皮瓣的大小及厚度进行设计,试验组在皮瓣上保留股外侧皮神经的分支。3、舌与口底缺损重建:在显微镜下根据供区血管蒂与受区血管管径变化,采用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将供区血管与受区血管吻合。试验组另行股外侧皮神经与舌神经的吻合。将穿支皮瓣用于舌与口底粘膜及部分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必要时需要折叠皮瓣修复。4、术后皮瓣监测及患者功能检测:术后观察患者皮瓣颜色、是否肿胀、Doppler超声血流探测评估皮瓣血管通畅性,同时观察术后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语音功能、吞咽功能,术后3、6个月检测再造舌感觉功能。并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调查问卷(UW-QOL)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52例患者中,试验组25例,行软组织修复及股外侧皮神经与舌神经的吻合;对照组27例,仅行舌癌切除术后软组织的修复。两组患者中5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成活率为98.1%。试验组1例患者皮瓣术后1天发生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后恢复血运。术后9天部分皮瓣苍白坏死,部分成活。2例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管漏,经清创缝合术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2、52例患者中10例患者于术后约4个月行放疗。2例患者术后失访,3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1例患者原发肿瘤复发。其余46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行功能检测,试验组24例,对照组22例。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语音功能及吞咽功能均恢复较好。试验组患者语音功能评分为4.13±0.68,对照组患者语音功能评分为3.73±0.70,两组患者术后语音功能没有明显差别;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为5.50±0.51,对照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为5.10±0.75,试验组患者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4)。对照组仅4例患者测得冷热感觉,试验组21例患者有冷热感知觉;对照组2例患者再造舌有痛觉,试验组20例患者检测到痛觉。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皮瓣均无两点辨别觉,而试验组患者20例可检测到两点辨别觉(5.15 mm±3.20);并且,随着术后恢复时间的延长,两点辨别能力增强。3、术后6个月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得分为907.39分。其中,得分最高的3个分项目为肩功能、焦虑和疼痛,得分最低的3个分项目为咀嚼、味觉和语言。试验组患者在活力、吞咽、情绪项目得分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t=3.07,P=0.00)。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局部中晚期舌癌术后缺损,并发症少,皮瓣成活率高,对供区外形及功能的损伤小,修复效果理想,患者的语音功能和吞咽功能均可获得良好的恢复。与常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方法相比,带有感觉神经重建的皮瓣修复局部中晚期舌癌术后缺损,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而对语音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并且,带有神经吻合的患者术后感觉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的患者,患者满意度增高,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带感觉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临床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可能将成为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常规术式。

王祎,叶茂昌,王来平,李容新,周瑜,朱伟政,赵泽亮,彭晖[5](2016)在《舌癌根治性切除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功能评价》文中指出目的 :对舌癌患者行舌颈联合根治术,同期行前臂游离皮瓣移植舌再造后,中远期的语音、咀嚼、吞咽等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和初步评价。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间,175例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同期应用血管化前臂游离皮瓣即时修复舌缺损的患者,按手术切除范围的不同分为3组(I组手术切除≤半舌,II组手术切除舌根或部分舌根,III组手术切除半舌及同侧口底),分别进行2年以上时间的随访。通过语言清晰度测定、咀嚼效率测定、舌运动范围的测量、吞咽造影剂透视显示吞咽模式,对患者修复后的舌形态、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吞咽功能等进行评价。结果:本组175例患者语音清晰度良好,但因舌缺损范围的不同,语音清晰度有一定的差别,舌体活动范围III组较其他2组受限明显,而咀嚼效率无明显差异,吞咽功能异常主要表现在启动障碍和造影剂滞留/残留。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前臂皮瓣修复舌缺损,尤其对≤半舌或伴有部分口底缺损的修复,能够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继续使用。

孙黎波,肖金刚,夏德林,张力,周航宇,张磊[6](2015)在《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舌鳞状细胞癌患者21例,依据术后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及形状设计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分析皮瓣存活情况及术后皮瓣修复效果。结果21例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完全存活,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存活。切取皮瓣面积最大9 cm×6 cm,最小7cm×4 cm。术后随访648个月,舌形态良好,咀嚼、吞咽、发音功能恢复较好。供区无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结论应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修复后舌的功能和外形恢复较为理想,且供区隐蔽,是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李永平[7](2015)在《胸大肌肌皮瓣在舌再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即刻舌再造中的短期及长期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1年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行舌癌根治术的41例(17女性,24男性;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3.4岁)晚期舌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根治术后即刻采用带蒂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行舌再造。通过查阅病历、门诊复查、电话随访等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对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分。采用SAS9.13软件,对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疗效指标评分分别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1例带蒂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舌再造术后,未出现完全坏死者,皮瓣成活率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07%。胸大肌肌皮瓣行舌再造术后1年的疗效指标评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除4例患者存在吞咽障碍外,其余患者自我感觉满意,舌体外形可,吞咽功能及语音尚可,无明显进食障碍,无明显供区胸大肌功能障碍,生存质量较好。结论:胸大肌肌皮瓣解剖结构恒定,血供可靠,组织量大,手术操作易掌握,成活率高,适用范围广,术后并发症少,能满足舌癌根治术后即刻舌再造的需要,且重建后的舌体外形饱满,功能可靠。使得部分中晚期舌癌患者得到根治,且并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胸大肌肌皮瓣行舌再造术后3个月和1年均获得较好的疗效。当今游离移植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胸大肌肌皮瓣仍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复方法。

万冠群,巫国辉,李小林[8](2015)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复合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科近年收治的29例因"口腔癌联合根治"导致术后口腔颌面部复合组织缺损、并行即刻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9病例中,23例术后修复皮瓣完全成活,创口一期愈合;1例胸大肌皮瓣远端部分缺血坏死,皮瓣部分成活(约80%),创口二期愈合;1例胸大肌皮瓣和移植髂骨部分坏死、感染而清除坏死皮瓣和髂骨;4例口腔膜修复病例二期愈合,无感染坏死。前臂皮瓣再造舌形态较好,胸大肌皮瓣再造舌形态臃肿,两者再造舌的感觉和活动度较差,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结论:胸大肌肌皮瓣、前臂皮瓣和髂骨等是口腔颌面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再造的理想选择。

陈凯[9](2013)在《舌癌术后缺损两种舌再造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颈阔肌转瓣舌再造术和带血管前臂皮瓣舌再造术对舌癌术后缺损进行舌再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舌癌术后缺损需进行舌再造术的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5例,分别进行颈阔肌转瓣舌再造术和带血管前臂皮瓣舌再造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舌再造术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舌再造术有效率为89.33%,对照组为85.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血管前臂皮瓣舌再造术和颈阔肌转瓣舌再造术均为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有效方法,两类方法疗效相似,效果显着,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手术方法。

田鑫,莫立根,张涛,郑厚普,由金萍,陈卫峰[10](2012)在《个体化皮瓣在舌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依照头颈肿瘤外科修复重建原则,给予舌癌根治术后,采用个体化皮瓣进行舌再造,使患者的吞咽及语言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最大程度的减少精神创伤。方法对67例舌鳞癌患者在根治术中应用皮瓣移位或皮瓣移植完成修复重建,在皮瓣设计上采取个体化,并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手术的依从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精神创伤等方面进行判定及分析。结果术后舌创面Ⅰ期愈合67例,1例血管栓塞患者抢救成功,其他无不良并发症,修复成活率为100%。再造舌外形大部分良好,吞咽功能恢复正常,语言功能恢复优或良,患者心理状况良好。结论个体化皮瓣进行舌再造术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功能恢复良好,且患者的依从性高,精神创伤小,值得推广。

二、舌癌根治术后游离前臂皮瓣一期舌再造术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舌癌根治术后游离前臂皮瓣一期舌再造术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舌癌术后股前外侧皮瓣功能性舌再造的中远期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入组与分组标准
        1.1.1 入组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分组标准
        1.1.4 医学伦理
    1.2 治疗
        1.2.1 诱导化疗
        1.2.2 外科操作
        1.2.3 术后对症支持治疗
        1.2.4 放疗
    1.3 实验材料与设备
        1.3.1 实验材料
        1.3.2 仪器设备
    1.4 皮瓣术后监测
    1.5 术后复查及功能感觉检测时间
        1.5.1 复查及检测时间
        1.5.2 复查项目
    1.6 再造舌感觉检测
        1.6.1 两点辨别觉检测
        1.6.2 痛觉检测
        1.6.3 温度觉检测
    1.7 再造舌功能检测及参考标准
        1.7.1 运动功能评价标准
        1.7.2 吞咽功能评价标准
        1.7.3 语音功能评价标准
        1.7.4 咀嚼效率评价
        1.7.5 吞咽障碍检测
    1.8 生活质量评估
    1.9 数据统计学分析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诱导化疗结果
    2.3 皮瓣术后恢复结果
    2.4 参与感觉、功能检测患者的一般特点
    2.5 参与感觉、功能检测患者生存结果
    2.6 再造舌中远期感觉恢复结果
        2.6.1 两点辨别觉
        2.6.2 痛觉
        2.6.3 温度觉
    2.7 再造舌中远期功能评价结果
        2.7.1 运动功能
        2.7.2 吞咽功能
        2.7.3 语音功能
        2.7.4 咀嚼效率
        2.7.5 吞咽障碍
    2.8 生活质量结果
讨论
    3.1 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方法的历史演变及优劣比较
    3.2 功能性舌再造的突破及特点
    3.3 功能性舌再造对根治性舌癌术后吞咽障碍的改善
    3.4 功能性舌再造对局部晚期舌癌患者的中远期生活质量影响
    3.5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功能性组织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影像学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病例
    2 主要设备
    3 术前影像学检查
        3.1 CT血管造影扫描方法及扫描参数
        3.2 数据后处理方法
        3.3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4 手术方法
        4.1 颈部淋巴结清扫及原发灶扩大切除
        4.2 腹壁浅动脉皮瓣的设计
        4.3 皮瓣的切取
        4.4 显微血管吻合
        4.5 创口关闭
        4.6 术后观察与护理
        4.7 随访和评价
        4.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A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 B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C 综述
        参考文献

(3)舌癌联合根治并同期前臂皮瓣修复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护理准备:
    1.3 手术用物准备:
    1.4 护士人员准备:
    1.5 主要手术步骤:
    1.6 下颌骨断开术+原发灶扩大切除术:
    1.7 气管切开术:
2 结果
3 体会
    3.1 注重心理护理, 给予人文关怀:
    3.2 严格执行无菌及无瘤操作:
    3.3 积极配合, 保持高度责任心:

(4)带有感觉神经重建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分组
    1.2 外科手术
        1.2.1 舌癌连续整块切除
        1.2.2 股前外侧肌皮瓣的制备
        1.2.3 舌与口底缺损重建,血管、神经显微缝合
    1.3 术后对症治疗及皮瓣监测
    1.4 远期再造舌功能评价体系
        1.4.1 语言被理解能力评分体系
        1.4.2 吞咽功能评分体系
        1.4.3 感觉功能检测
    1.5 生存质量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患者基本资料
    2.2 皮瓣成活情况
    2.3 远期再造舌功能评价
        2.3.1 语音功能及吞咽功能评价
        2.3.2 两点辨别觉检测
        2.3.3 痛觉及冷热感觉感知能力的检测
    2.4 患者生存质量评估
    2.5 典型病例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离皮瓣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舌癌根治性切除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功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纳入范围
    1.2 临床资料
    1.3 手术方法
    1.4 功能评价
        1.4.1 语音清晰度测试
        1.4.2 舌运动功能
        1.4.3 咀嚼效率测定
        1.4.4 吞咽功能
2 结果
3 讨论

(6)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2.1 颈淋巴清扫、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及受区血管的准备
        1.2.2 皮瓣的设计
        1.2.3 皮瓣的切取及削薄
        1.2.4 血管吻合及缺损修复
    1.3术后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7)胸大肌肌皮瓣在舌再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斜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附件

(8)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9)舌癌术后缺损两种舌再造术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10)个体化皮瓣在舌再造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评估
        1.2.1 手术术式的个体化分析
        1.2.2 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
        1.2.3 如何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
    1.3 手术方法
        1.3.1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
        1.3.2 前臂皮瓣修复术
        1.3.3 胸大肌皮瓣修复术
2 结果
    2.1 对术后皮瓣及功能恢复情况的分析
    2.2 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2.3 对患者依从性评价
    2.4 对患者术后精神情绪改变的分析
3 讨论
    3.1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
    3.2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
    3.3 胸大肌皮瓣修复术
    3.4 依从性

四、舌癌根治术后游离前臂皮瓣一期舌再造术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舌癌术后股前外侧皮瓣功能性舌再造的中远期效果评价[D]. 杨蓉.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2]影像学技术辅助腹壁浅动脉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应用研究[D]. 王栋.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3]舌癌联合根治并同期前臂皮瓣修复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J]. 冯燕平,傅红,李静,孙明磊. 临床医学, 2018(10)
  • [4]带有感觉神经重建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研究[D]. 岳玖玲. 天津医科大学, 2017(03)
  • [5]舌癌根治性切除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重建的功能评价[J]. 王祎,叶茂昌,王来平,李容新,周瑜,朱伟政,赵泽亮,彭晖.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6(02)
  • [6]薄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J]. 孙黎波,肖金刚,夏德林,张力,周航宇,张磊. 广东医学, 2015(10)
  • [7]胸大肌肌皮瓣在舌再造中的应用研究[D]. 李永平. 山东大学, 2015(02)
  • [8]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J]. 万冠群,巫国辉,李小林. 中国美容医学, 2015(06)
  • [9]舌癌术后缺损两种舌再造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 陈凯. 中国医学创新, 2013(14)
  • [10]个体化皮瓣在舌再造中的临床应用[J]. 田鑫,莫立根,张涛,郑厚普,由金萍,陈卫峰. 肿瘤防治研究, 2012(05)

标签:;  ;  ;  

舌癌根治术后前臂游离皮瓣一期舌重建术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