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无溶剂涂料配方

6. 无溶剂涂料配方

一、六、无溶剂涂料配方(论文文献综述)

China National Coatings Industry Association;[1](2021)在《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二)》文中研究说明(接上期)第二章"十四五"涂料行业发展规划1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的预测目标1.1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期间,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民生对涂料的需求,尤其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涂料需求,为国家重大专项工程提供高性能、特种功能性涂料。

柴武[2](2020)在《环保型超支化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文中研究指明环氧树脂具有热稳定性好、粘合性强、工艺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建筑和通讯等领域。但是传统的环氧树脂涂料可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高,漆膜抗冲击性差、耐介质性能有待提高,这些缺点限制了环氧树脂在涂料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通过对环氧树脂涂层进行改性,制备出环保型高性能的环氧防腐涂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论文通过聚萘型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和添加量对防腐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聚萘型超支化聚合物引入到环氧树脂防腐涂层领域,制备出一种具备低黏特性的高固体分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涂层的抗冲击性能得到改善,并且当超支化聚合物EH816的添加量为7%时,涂层具有最佳的耐介质性能,其中耐酸(10%H2SO4)1200h,耐盐(3.5%NaCl)2760h,耐碱(5%NaOH)和耐去离子水3600h以上,耐盐雾(5%NaCl)2880h。EH816改性涂层相比于E51涂层交联密度提高了9.21%。2、使用流变仪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EH816的添加量、活性环氧稀释剂的种类和用量、溶液固含量和温度对树脂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80%固含量的树脂溶液中,体系黏度随着EH816添加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添加量为7~9%时黏度最低。在树脂/稀释剂混合体系中,稀释剂PLR603具有更好的降粘效果。耐介质实验表明当PLR603添加量为10%时,涂层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树脂体系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温度升高到60℃以后,黏度变化不大。3、通过相反转法将环氧树脂水性化,研究了乳化剂配比和乳化工艺对乳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乳化剂复配(5%NSF-1802B+1.5%SE-10N)使用时乳液粒径最小为300~400nm,且常温下可稳定储存半年以上。以制备100g乳液为例,最佳乳化工艺为滴水速率1ml/min、搅拌速度2000r/min、乳化温度60℃,乳液设计固含量为50%。4、以超支化改性环氧树脂EH8167为基体树脂,制备出了一种水性超支化改性环氧防腐涂料。研究了固化剂种类、色浆配方和颜基比对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耐介质耐盐雾性能以及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Aradur3986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色漆颜基比为0.5:1时涂层综合性能较好。相比于未改性涂层,改性涂层的防腐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耐介质时间分别为:耐酸(5%H2S04)300h,耐盐(3.5%NaCl)500h,耐碱(5%NaOH)和耐去离子水2000h,耐盐雾(5%NaCl)1200h。5、对水性环氧乳液、水性铁红色浆和水性环氧防腐涂料进行中试放大实验,成功制备了 1000kg乳液,300kg色浆和300kg色漆。

胡家元,李延伟,刘栓,陈科锋,孙立三,戚浩金,方云辉,周开河,张鸿[3](2019)在《输电铁塔塔脚防护用无溶剂环氧涂料的研制及其防腐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输电线路塔脚腐蚀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环境污染和铁塔保护帽积水易造成铁塔主材与保护帽连接处发生锈蚀失效。开发了一种输电铁塔塔脚防护用无溶剂环氧防腐涂料,该涂料具有粘度低、流平性好和施工方便等优点。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和盐雾实验研究无溶剂涂料的防腐性能,并考察了硅烷偶联剂对涂层防腐性能和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无溶剂环氧防腐涂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和防腐性能,并可对铁塔保护帽进行带锈施工,无溶剂涂层/混凝土体系在盐雾试验箱中试验2000 h后,涂层完整,没有起泡或剥落现象。硅烷偶联剂KH560不仅将涂层附着力从5. 6提高到8. 9 MPa,还能有效增强涂层的柔韧性和耐水性能。

高翔[4](2019)在《水泵减阻抗空蚀复合涂层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工业生产中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将严重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泵是我国工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针对水泵运行过程的空蚀、腐蚀和冲蚀破坏导致泵机效率下降、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提出抗空蚀性能优良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保护方案,以减缓水泵内壁基材的空蚀、腐蚀和冲刷破坏,提高泵机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结合目前法律法规对涂料环保性的要求,通过涂层体系方案设计、树脂筛选、配方与工艺研究和性能评价,研制了由高附着力无溶剂铁红环氧防腐底涂层、高韧性无溶剂中间过渡层和减阻增效抗空蚀聚氨酯弹性体面涂层的复合涂层体系。本文首先进行了高附着力无溶剂铁红环氧防腐底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通过涂层的基础力学性能、拉拔附着力和粘度等性能的测试评价,对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种类进行了筛选,优选出性能优异的J51型环氧树脂与WH-31环氧树脂固化剂,两者混合粘度较低,可采用空气喷涂施工。使用活性稀释剂对环氧树脂涂层进行增韧,当活性稀释剂SM80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1:7时,制备的涂层与碳钢板的拉拔附着力可达14.47MPa,柔韧性可达1mm。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铁红环氧底涂层配方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底涂层具有优良的防腐和粘接性能,与碳钢板的拉拔附着力为11.5MPa,耐中性盐雾试验1000小时,表面不起泡、不生锈,划痕处单向扩蚀小于2mm。其次进行了无溶剂高韧性中间过渡层的制备及工艺研究。为实现过渡中间层与环氧树脂底涂层和聚氨酯弹性体面涂层的良好粘接,设计了两种过渡中间层树脂方案,其一是聚氨酯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后使用环氧树脂固化剂进行固化,其二是使用三官能度的HDI三聚体与聚氨酯弹性体的多元胺类扩链剂交联反应制备高韧性的聚氨酯树脂。试验结果表明,异氰酸酯含量为11.33%的MDI型聚氨酯预聚物改性J51型环氧树脂,羟基反应40%,制备的复合涂层剥离强度为8.05kN·m-1,但破坏形式为中间过渡层与面涂层脱落;使用三官能度的HDI三聚体与二元胺扩链剂制备聚氨酯树脂时,扩链剂中DMTDA:PM100的质量比在0.450.64之间,异氰酸酯与活泼氢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4:11.2:1,复合涂层剥离强度大于20kN·m-1,破坏形式为弹性体面涂层自身撕裂。复合涂层体系的各种涂层的施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铁红环氧底涂层,使用D6630固化剂时,需在25℃以上条件下固化24h,使用WH-31固化剂时,需要30℃条件下固化24h;中间漆涂层需要在常温下固化4h左右后进行面涂层的施工,且中间漆的两组分的配比为1.28:1时,效果最佳,剥离强度可达20kN·m-1以上。最后进行了减阻增效抗空蚀无溶剂聚氨酯弹性体面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软段比例在38.345.1%之间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可达35Mpa;旋转减阻测试仪转速在300r/min和400r/min(即线速度为3.14m/s和4.19m/s)左右时,涂层软硬段比例为0.706,涂层厚度在500700μm之间,柔性因子为2428,涂层具有较高的减阻效率。软段占比为44.5%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连续空蚀测试168h内,不会出现微观可见的较大损伤,240h内不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宏观损伤。

郭明阳[5](2019)在《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性防腐涂料由于VOC含量少,环境友好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水性涂料耐水性和附着力相对欠佳,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能不及油性涂料好,而限制了水性防腐涂料在高性能防腐领域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为聚合物,加入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PACA/GO)作为增效型填料,开发出一种新型增效型的防腐涂料,对涂料的耐久性、耐盐雾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其防腐机理。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种类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磷酸酯单体、环氧树脂、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乳液和涂层性能的影响,优化出适宜的乳液合成工艺:反应温度在80°C,OP-10/SLS为3:1;乳化剂为3.48wt.%;磷酸酯单体为4wt.%;环氧树脂为30wt.%;引发剂为1.51wt.%;硅烷偶联剂为4.13wt.%,制得的水性环氧乳液附着力、硬度、耐水性、耐酸碱性等性能良好,乳液的各项性能均达到了相关国家标准。将5-氨基水杨酸作为掺杂酸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PACA/GO)。用XRD、FTIR、UV、SEM分析了GO、PACA和PACA/GO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目标产物。通过分析GO、PACA和不同质量比的PACA/GO的分散性、电化学活性,确定了GO与PACA的适宜比例。SEM分析可见,PACA均匀地分散在GO片上,GO呈现出不规则的薄片结构,PACA是具有轻微聚集的纳米球形颗粒结构,在水中分散良好,未出现聚集现象,随着复合材料中GO含量的增加,PAGO复合材料的水分散性逐步提升。电化学分析表明掺杂了0.5wt.%GO的PACA/GO聚合物材料增加了PACA的电化学信号强度。PACA与GO的质量比为5:1时,复合材料在乳液中分散性最好。通过配方设计优选了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成膜物的成分含量,以PACA/GO复合材料作为功能性添加剂,制备了增效型水性防腐涂料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添加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机械性能分析(DMA)、开路电位(OCP)、极化曲线(Tafel)、交流阻抗方法(EIS)、电化学拟合、盐雾腐蚀实验等,研究了涂层的动态机械性能、物理阻隔性及防腐性能。PACA/GO复合材料,提升了涂料的耐久性和防腐性能。采用盐雾腐蚀实验对比盐雾试验前后试样颜色、表面平整程度和划痕处腐蚀宽度,来研究涂料的耐蚀性。结果表明,添加PACA/GO复合材料5wt.%时的涂层,在盐雾实验240h时间内仍然表面光滑平整,没有粗糙颗粒和气泡产生,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渗透作用和耐蚀性。GO具有片状纳米结构,能够阻挡电解质浸入基底,使电解质进入金属表面的路径变得曲折,从而能起到良好的物理隔绝作用。PACA可以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同时产生电场能够阻碍电子向外界传递,起到良好的防腐效果。PACA/GO复合材料在水性涂料中的分散性较好,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得到增强,充分发挥GO和PACA的协同作用来提高涂料的防腐性能。推测增效机理为:PACA配备具有交换电子并俘获电子的能力,能够在腐蚀过程中强制性地防止阳极溶解。阳极反应生成的Fe2+和Fe3+由于PACA的存在而转化成Fe2O3和Fe3O4形成钝化膜从而实现对金属的保护作用;GO纳米片在环氧基质中适当分散能够显着增加电解质扩散路径的长度,同时对氧气和水的扩散提供有效屏障层而阻止扩散。PACA/GO加入到水性环氧乳液中显着增强了环氧涂层的阻隔性能和离子电阻。由于GO和PACA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的强界面增加了电子离域并促进了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荷转移,PACA/GO表现出比PACA的更高的电化学活性,改善PACA在水中的分散性,实现水性防腐涂料的增效性。该研究在水性防腐涂料性能增强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可借鉴的指导意义。

王长坤[6](2019)在《无溶剂蓖麻油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自2017年以来,严峻的环保压力和经济形势,导致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和企业产品的转型升级,国内涂料行业整体成本在短期内快速上升,虽然年总产量已突破2000万吨,但全年亏损总额达8.12亿元,亏损率同比增长6%。涂料行业面临严峻的去产能形势,开发低成本、高性能、低污染的产品已成为涂料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聚氨酯双组分涂料体系凭借其优良的附着力、抗冲击性、耐磨性和力学性能等优势占领了涂料市场25%的份额,但其中超过52%聚氨酯由黏度较高的羟基聚合物组成,因此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以满足施工要求。而蓖麻油作为一种低黏度、低成本的天然可再生多羟基化合物,可直接应用于双组份聚氨酯,也可利用其碳碳双键、酯键等官能团,通过化学改性合成植物油多元醇而应用于聚氨酯。但蓖麻油天然三甘油酯结构的不规整性,低羟值,导致其反应活性低,涂层的固化时间长、力学性能较差。本文针对双组分体系涂料的优势和天然蓖麻油存在的不足,通过缩聚和酯交换反应制备出两种改性蓖麻油多元醇,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一种低成本、低污染的无溶剂蓖麻油涂料。完成的研究工作包括:1.以蓖麻油、甘油、己二酸和乙二醇等为原料,采用两步聚合工艺改性合成了低黏度的蓖麻油聚酯多元醇,并将该蓖麻油聚酯多元醇与固化剂制备漆膜。研究讨论了蓖麻油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工艺,以及醇酸摩尔比对蓖麻油聚酯多元醇及其涂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醇酸摩尔比为1.32时,改性后的蓖麻油聚酯多元醇所制涂层的综合性能明显得到改善,特别是涂层的耐冲击高度超过100cm、耐划伤性达2kg,较未改性的蓖麻油提升了2倍,拉伸强度也增强了3倍。2.为了提高蓖麻油的反应活性,采用酯交换法制备蓖麻油醇解物,并将该蓖麻油醇解物与固化剂制备漆膜。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蓖麻油醇解度的影响,以及醇解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蓖麻油醇解物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当蓖麻油醇解度越高时,蓖麻油醇解产物黏度越低,固化的时间越短。其中氧化钙催化下的蓖麻油酯交换反应的醇解度最高,醇解产物的黏度为245 mPa·s,涂膜的固化时间仅为95min。3.将改性后的蓖麻油聚酯多元醇和蓖麻油醇解物复配作为羟基组分,配伍固化剂制得无溶剂蓖麻油树脂。并探讨了其固化反应动力学,其表观活化能为47.212kJ/mol,反应级数n为0.86,动力学方程为:α(t)=1-[1-2.65×104exp(-5678.61/T)t]7.14。进一步通过对钛白粉、滑石粉和气相二氧化硅以及助剂配方的优化,制备出无溶剂蓖麻油涂料。该无溶剂涂层的机械性能好,抗拉伸强度达到16.8 Mpa(蓖麻油为4.5 Mpa),耐水性达30天,耐碱性达72h(蓖麻油为24h)。

沈希[7](2019)在《无溶剂重防腐蚀涂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概述了无溶剂(耐高温)重防腐蚀涂料的特性和应用前景。介绍了"函海公司"系列重防腐蚀涂料以及鳞片涂料/玻璃钢衬里防腐的主要特点。例举了该系列涂料和由此涂料制成的玻璃钢衬里在各种重度腐蚀环境中的应用。

刘晚秋[8](2019)在《高固低黏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用星形聚酯的制备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传统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涂料所用树脂粘度高、溶剂含量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量高、不满足环保法规要求等缺陷,本课题采用两种路线合成星形羟基树脂,优选了缩水甘油醚类化合物和聚醚多元醇分别对两种树脂进行复合改性,以降低树脂粘度,延长双组份涂料的活化期。优选稀释剂、流平助剂、消泡助剂等优化涂料配方,得到性能优异的高固含双组份聚氨酯木器涂料。(1)首先利用醇胺与酸酐在常温下进行开环得到星形聚酯的核,再与系列单缩水甘油醚反应得到带有仲羟基的星形羟基树脂,其分子量为913-1390,PDI指数在1.55-1.75之间,100%固含量的树脂粘度低至1160 mPa.s。利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分子结构,同时研究了原料(酸酐、醇胺与单缩水甘油醚)种类与添加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发现配方体系中单元缩水甘油醚比例不同时所形成的树脂,分子结构不规整的相比分子结构规整的粘度明显降低,但产物由于官能度相同对漆膜硬度方面影响不大。单元缩水甘油醚种类对树脂黏度也有较显着影响,相比芳香族单元缩水甘油醚,脂肪族单元缩水甘油醚改性树脂产物黏度较低,其中以C12缩水甘油醚改性产物粘度降低趋势最明显。由该系列星形羟基树脂制备的漆膜热稳定性好,性能优异。(2)以己内酯与1,2-丙二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开环反应生成带伯仲羟基的产物,再与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在阳离子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开环反应得到带仲羟基的星形树脂,其分子量为696-869,PDI指数在1.15-1.4之间,100%固含量的树脂粘度低至1660 mpa.s。用FTIR和1H NMR表征了分子结构,研究了一元长链伯醇种类以及与己内酯与1,2-丙二醇配比对树脂粘度以及性能的影响。发现在原料配比相同的情况下,该系列星形羟基树脂的粘度随一元伯醇碳链长度、分子量增加而降低,以十二醇制备的SHP-3-7其粘度最低,而以正己醇制备的SHP-3-1粘度最大;减少一元伯醇引入量、增加己内酯与1,2-丙二醇含量,使得SHP-3粘度迅速提高,同时硬度也随之提高。(3)分别加入TMPGE与N303对上述两种星形羟基树脂进行共混改性,进一步降低树脂黏度和延长涂料的活化期,并确定了改性剂的最佳用量。优选了固化剂种类及最佳配比,优化了涂料配方,制备的高固含双组份聚氨酯木器涂料的施工固体含量为70%,VOC为330 g/L,涂膜硬度为3H,具有优异的耐化学品性和热稳定性。

荆夕庆,武春梅,李永,王玉杰,危春阳[9](2018)在《水性/高固含/无溶剂工业防腐涂料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保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国家发展绿色涂料的环保政策和法规要求,从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使用及三废处理几个方面对水性工业涂料、高固含涂料和无溶剂涂料3种可普遍推广的绿色涂料的环境影响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价;对3种绿色工业防腐涂料的VOC排放、应用领域、配套体系以及使用期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建立绿色涂料在全生命周期内的9个关键属性的环境影响评分模型,为评价防腐涂料的环保特性和选择合适应用的绿色工业涂料提供参考。利用该模型得到的系统评分显示:水性工业涂料是绿色环保化的一个方向,但是无溶剂涂料和高固含涂料因其在三废处理、施工性能和使用期效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更为优选的低VOC环保工业防腐涂料产品。

刘秀生[10](2011)在《长效防腐涂层及其耐磨减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结构表面的防腐蚀耐磨涂料通常由防腐蚀底漆、过渡中间漆和功能性面漆等组成,形成防腐耐磨涂层体系。本论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开展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研制涂层的物理机械、耐介质、防腐蚀、耐老化、防霉菌、抗磨损、减流阻和抗空泡腐蚀等性能要求,研究配套的涂料体系,进行性能评价与考核,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底漆研究以涂层湿膜附着力破坏理论为基础,将有机涂层的粘接破坏这一极其复杂的热动力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典型化,探讨了磷酸盐的防锈机理,研究了一种用于替代含铅、铬及镉等重金属的防锈底漆。该底漆由改性复合无毒防锈颜料、高性能环氧树脂、无苯溶剂、助剂和新型固化剂等组成,具有干燥速度快,物理机械性能好和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无溶剂耐磨中间涂层采用丁腈橡胶增韧改性的低分子量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添加经表面改性处理的片状颜料、活性稀释剂、防沉剂及其它助剂等与固化剂混合后制成。评价了涂层的抗渗透、耐盐雾、耐湿热、耐老化、耐介质和耐磨耗性能,筛选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无溶剂涂料产品,比较了不同涂层的抗蚀和耐磨性能。研制的无溶剂涂层的耐磨耗性能比环氧面漆和聚氨酯面漆的耐磨耗性能提高了20%-50%。对比分析了不同厂家氟碳树脂的室外耐候性和室内紫外加速老化(QUV)性能,筛选出性能优异的耐候性氟碳树脂,与耐候性颜填料、研制的防霉剂、分散剂、助剂和固化剂等制成常温固化氟碳涂料。评价了涂层的耐候、防霉、耐盐雾和耐化学介质等性能。研制涂层的耐霉菌等级为0级(即无霉菌生长),耐QUV老化5000h保光率≥90%,户外暴露48个月涂层性能无明显变化。针对常温固化氟碳涂料,尤其是无光或半光氟碳涂料耐沾污性能较差等问题,分别研制疏水化添加剂和亲水化添加剂,用于改善涂料的抗沾污性能。研制的两种添加剂均能将无光涂层(60°光泽≤10°)的清洁率提高到75%以上,其中亲水添加剂的抗沾污性能更好,且不影响涂层的重涂性。研究了低表面能涂层表面能、紫外光照时间与涂层摩擦系数的关系,发现低表面能涂层在紫外光照射下表面能会升高,随之最大静摩擦系数也会增大;滑动摩擦系数变化不大。可能原因是涂层表面平整度对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程度要超过涂层表面能对其的影响。利用研制的专用流阻测试设备,比较分析不同品种与表面形貌涂层的减水流阻效果,进行了理论解释。研制的低表面能涂层减阻效果达到20%以上。针对涂层的防空泡腐蚀要求,研制了高强度粘接底层、高韧性过渡中间层和抗空泡腐蚀弹性体面层的涂层体系,评价了不同涂层的抗空蚀性能。弹性体涂层在保证粘接强度的基础上,具有比硬质合金更好的抗空蚀效果;探讨了满足大型薄壁件抗空蚀要求的涂层体系设计方案,硬质合金与弹性体涂层配合使用,形成的复合涂层具有更优异的抗空蚀效果。研制了一种无溶剂厚浆双组份反应固化型苯氧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涂料,探讨了苯氧基树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成功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工艺,设计并制造了专用的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机及相应工装,实现了研制涂料在大型圆管内壁的精密控制涂装,单道次涂装的涂层厚度可达2mm,涂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均可达到精密机械加工零件水平。针对天然气管道输送要求,计算了涂覆商用环氧涂料和采用离心自流平工艺涂覆研制涂料的内涂管道与无内涂管道相比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研制的新型管内壁涂层具有比商用管内壁环氧涂层更优异的减阻性能。

二、六、无溶剂涂料配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无溶剂涂料配方(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二)(论文提纲范文)

第二章“十四五”涂料行业发展规划
    1 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的预测目标
        1.1 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1.2 涂料行业“十四五”发展预测的总体目标
        1.2.1 涂料
        1.2.1. 1 涂料产量目标产值
        1.2.1. 2 结构调整目标
        1.2.2 颜料
        1.2.2. 1 钛白粉
        1.2.2. 2 氧化铁颜料
    2 涂料行业“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趋势
        2.1 建筑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2 地坪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2.1 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要随着科技进步而提升
        2.2.2 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实现产品升级
        2.3 木器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4 工业防腐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4.1 工业防腐市场容量将继续增大
        2.4.2 同质化或低质化的小企业面临困难
        2.4.3 产品结构上的进一步环境友好化
        2.5 汽车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6 船舶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7 集装箱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8 卷材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9 海洋工程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0 核电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1 工程机械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1. 1 高固低黏涂料
        2.1 1. 2 水性涂料
        2.1 1. 3 粉末涂料
        2.1 2 辐射固化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2.1 UV LED光固化涂料
        2.1 2. 2 水性光固化涂料
        2.1 2. 3 电子束固化涂料
        2.1 2. 4 基于辐射固化的双重固化涂料
        2.1 3 航空航天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3. 1 特殊功能性多样化趋势
        2.1 3. 2 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2.1 3. 3 航空航天涂料市场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可能是减重
        2.1 4 防火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5 防冰涂料产业发展趋势
        2.1 5. 1 民用航空领域
        2.1 5. 2 电网系统领域
        2.1 5. 3 轨道交通领域
        2.1 5. 4 风力发电领域
        2.16涂料助剂产业发展趋势
        2.17钛白粉产业发展趋势
        2.18氧化铁颜料产业发展趋势
        2.18.1开拓创新是氧化铁行业发展的源动力
        2.18.2环保及安全清洁文明绿色生产是氧化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素
    3 涂料行业“十四五”期间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开发的产品
        3.1 涂料应用基础理论性的研发项目建议
        3.1.1 应用基础研究
        3.1.2 新型原材料
        3.1.3 先进设备和自动化环保技术
        3.1.4 涂层体系性能评价技术
        3.2 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开发的产品
        3.2.1 建筑涂料
        3.2.2 地坪涂料
        3.2.3 木器涂料
        3.2.4 工业防腐涂料
        3.2.4. 1 绿色环境友好型低VOCs产品
        3.2.4. 2 功能化产品
        3.2.5 汽车涂料
        3.2.6 船舶涂料
        3.2.7 集装箱涂料
        3.2.8 卷材涂料
        3.2.8. 1 水性涂料
        3.2.8. 2 粉末涂料
        3.2.8. 3 无铬涂料
        3.2.8. 4 环境友好节能的辐射固化涂料
        3.2.9 海洋工程涂料
        3.2.1 0 核电涂料
        3.2.1 1 工程机械涂料
        3.2.1 2 辐射固化涂料
        3.2.1 2. 1 辐射固化涂料的耐候性
        3.2.1 2. 2 LED光固化涂料体系的表面固化
        3.2.1 2. 3 丙烯酸酯类活性稀释剂的绿色生产技术
        3.2.1 2. 4 辐射固化金属涂料
        3.2.1 2. 5 水性光固化涂料的高性能化
        3.2.1 2. 6 阳离子/阴离子光固化涂料应用技术
        3.2.1 2. 7 大分子化光引发剂
        3.2.1 2. 8 新型高性能活性稀释剂
        3.2.1 2. 9 生物基辐射固化涂料
        3.2.1 2. 1 0 辐射固化功能涂料
        3.2.1 2. 1 1 辐射固化金属卷材涂料
        3.2.1 2. 1 2 辐射固化电子涂料
        3.2.1 3 航空涂料
        3.2.1 4 防火涂料
        3.2.1 5 防滑涂料
        3.2.1 5. 1 开发高耐久型防滑涂料
        3.2.1 5. 2 进行非晶金属基防滑涂料技术储备
        3.2.1 5. 3 研制轻质甲板防滑涂料
        3.2.1 5. 4 防滑涂层高压水清除工艺
        3.2.16防冰涂料
        3.2.16.1新型含氟/硅化合物的制备与合成
        3.2.16.2高性能低表面能树脂的设计与合成技术
        3.2.16.3防冰涂料表面结构设计与优化技术
        3.2.16.4防冰涂料性能评价技术
        3.2.17涂料助剂
        3.2.18钛白粉
        3.2.18.1硫酸法钛白粉
        3.2.18.2氯化法钛白粉
        3.2.19氧化铁颜料

(2)环保型超支化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1.2.1 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1.2.2 石墨烯防腐涂料
        1.2.3 聚氨酯防腐涂料
        1.2.4 其他防腐涂料
    1.3 环氧树脂概述
        1.3.1 环氧树脂的水性化
        1.3.1.1 机械法
        1.3.1.2 相反转法
        1.3.1.3 化学改性法
        1.3.1.4 固化剂乳化法
        1.3.2 环氧树脂涂层的改性
    1.4 超支化聚合物概述
        1.4.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1.4.1.1 ABn单体缩聚法
        1.4.1.2 自缩合乙烯基聚合法
        1.4.1.3 开环聚合法
        1.4.1.4 质子转移聚合法
        1.4.2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1.4.2.1 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1.4.2.2 在环氧改性中的应用
        1.4.2.3 在涂料中的应用
        1.4.2.4 其他方面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高固体分环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2 高固体分涂料制备
        2.2.3 涂层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2.4.1 涂层厚度测试
        2.2.4.2 铅笔硬度测试
        2.2.4.3 柔韧性测试
        2.2.4.4 附着力测试
        2.2.4.5 抗冲击测试
        2.2.4.6 耐介质性能测试
        2.2.4.7 耐盐雾性能测试
        2.2.4.8 吸水率测试
        2.2.4.9 电化学性能测试
        2.2.4.10 交联密度测试
        2.2.4.11 接触角测试
        2.2.4.12 流变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环氧树脂溶液的流变性能表征
        2.3.2 超支化聚合物的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2.3.2.1 对涂层铅笔硬度的影响
        2.3.2.2 对涂层柔韧性的影响
        2.3.2.3 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
        2.3.2.4 对涂层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2.3.2.5 对涂层吸水率的影响
        2.3.2.6 对涂层接触角的影响
        2.3.2.7 对涂层交联密度的影响
        2.3.2.8 涂层耐介质性能测试
        2.3.2.9 耐中性盐雾试验
        2.3.2.10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3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2.3.3.1 对涂层铅笔硬度的影响
        2.3.3.2 对涂层柔韧性的影响
        2.3.3.3 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
        2.3.3.4 对涂层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2.3.3.5 耐介质性能测试
        2.3.3.6 耐中性盐雾试验
        2.3.3.7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溶剂环氧防腐涂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3.2.2 无溶剂涂料制备
        3.2.3 涂层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2.4.1 涂层厚度测试
        3.2.4.2 铅笔硬度测试
        3.2.4.3 柔韧性测试
        3.2.4.4 附着力测试
        3.2.4.5 抗冲击测试
        3.2.4.6 耐介质性能测试
        3.2.4.7 耐盐雾性能测试
        3.2.4.8 流变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环氧树脂的流变性能研究
        3.3.1.1 EH816添加量对树脂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3.3.1.2 活性环氧稀释剂对树脂/稀释剂混合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3.3.2 涂层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3.3.3 耐介质及耐盐雾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4.2.2 乳液及涂料制备工艺
        4.2.2.1 水性环氧乳液制备
        4.2.2.2 清漆的制备
        4.2.2.3 色浆的制备
        4.2.2.4 色漆的制备
        4.2.3 涂层的制备
        4.2.4 测试与表征
        4.2.4.1 乳液粒径及分布
        4.2.4.2 乳液静置稳定性
        4.2.4.3 乳液黏度测试
        4.2.4.4 乳液固含量
        4.2.4.5 环氧值
        4.2.4.6 涂层厚度测试
        4.2.4.7 铅笔硬度测试
        4.2.4.8 柔韧性测试
        4.2.4.9 附着力测试
        4.2.4.10 抗冲击测试
        4.2.4.11 耐介质性能测试
        4.2.4.12 耐盐雾性能测试
        4.2.4.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相反转点的确定
        4.3.2 影响相反转乳化的因素
        4.3.2.1 乳化剂的选择
        4.3.2.2 乳化温度
        4.3.2.3 分散速度
        4.3.2.4 滴水速率
        4.3.3 乳液固含量
        4.3.4 超支化聚合物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3.5 固化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3.6 色浆配方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3.7 颜基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3.7.1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4.3.7.2 耐介质性能测试
        4.3.7.3 中性盐雾试验
        4.3.7.4 电化学测试
        4.3.8 中试放大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3)输电铁塔塔脚防护用无溶剂环氧涂料的研制及其防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实验
    2.1 主要原材料
    2.2 配方
    2.3 无溶剂涂料/镀锌钢电极制备
    2.4 测试手段
3 结果与讨论
    3.1 硅烷偶联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3.2 EIS曲线评价涂层的防腐性能
    3.3 动电位极化曲线评价涂层的防腐性能
    3.4 盐雾实验
4 结论

(4)水泵减阻抗空蚀复合涂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选题意义
    1.2 水泵涂层研究现状
    1.3 抗空蚀涂层研究现状
    1.4 有机涂层减阻研究现状
        1.4.1 有机涂层减阻机理
        1.4.2 柔性壁有机减阻涂层
    1.5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思路
        1.6.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6.2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原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案设计及涂层制备流程
        2.2.1 实验总体方案设计
        2.2.2 多种涂层制备流程
    2.3 涂层性能测试
        2.3.1 涂料及涂层常规性能测试
        2.3.2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2.3.4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试
        2.3.5 抗空蚀性能测试
        2.3.6 旋转减阻性能测试
第三章 无溶剂铁红环氧底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环氧树脂筛选
    3.2 环氧树脂固化剂筛选
        3.2.1 环氧树脂固化剂的选用
        3.2.2 制备CYD-128 型环氧涂层的基本力学性能
        3.2.3 制备J51 型环氧涂层的基本力学性能
        3.2.4 固化剂种类对环氧树脂材料的力学强度影响
    3.3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
        3.3.1 活性稀释剂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3.3.2 非活性稀释剂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3.3.2.1 非活性稀释剂增韧改性环氧树脂涂层基本力学性能评价
        3.3.2.2 非活性稀释剂增韧改性环氧树脂材料的力学强度评价
    3.4 无溶剂铁红环氧底涂层的制备及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溶剂中间过渡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中间过渡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1 不同含量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
        4.1.1.1 预聚物的制备
        4.1.1.2 预聚物合成的红外表征
        4.1.1.3 不同含量的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制备
        4.1.1.4 改性树脂的红外表征
        4.1.1.5 改性树脂涂层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4.1.1.6 改性树脂在复合涂层中的剥离强度和拉拔附着力研究
        4.1.2 不同NCO%的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制备及性能研究
        4.1.2.1 不同NCO%的预聚物改性环氧树脂制备
        4.1.2.2 改性树脂的剥离强度和复合涂层拉拔附着力研究
        4.1.3 聚氨酯改性环氧中间过渡层固化工艺研究
    4.2 聚氨酯体系中间过渡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2.1 聚氨酯体系中间过渡层制备及性能评价
        4.2.1.1 聚氨酯体系中间过渡层制备
        4.2.1.2 聚氨酯体系中间过渡层剥离强度研究
        4.2.2 聚氨酯体系中间过渡层工艺研究
        4.2.2.1 底漆固化剂种类对剥离强度影响
        4.2.2.2 底漆干燥温度对剥离强度影响
        4.2.2.3 底涂层与中间过渡层的间隔时间对剥离强度影响
        4.2.2.4 中间过渡层与面涂层的间隔时间对剥离强度影响
        4.2.2.5 中间过渡层配方比例对剥离强度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减阻增效抗空蚀聚氨酯弹性体面涂层
    5.1 不同软硬段比例聚氨酯面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1 不同软硬段比例聚氨酯面涂层的制备
        5.1.1.1 聚氨酯面涂层不同软硬段比例分析
        5.1.1.2 不同软硬段比例的扩链剂对粘度的影响
        5.1.2 不同软硬段比例聚氨酯面涂层的力学性能研究
        5.1.2.2 聚氨酯面涂层结构对拉伸强度影响
        5.1.2.3 聚氨酯面涂层不同软硬段的动态热机械分析
    5.2 疏水聚氨酯面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2.1 疏水聚氨酯面涂层的制备
        5.2.2 疏水聚氨酯面涂层的性能研究
    5.3 聚氨酯弹性体涂层减阻性能分析
        5.3.1 旋转减阻测试仪器
        5.3.1.1 旋转减阻测试仪器设计及制备
        5.3.1.2 旋转减阻测试仪涂层试样的制备工艺
        5.3.2 试样入水深度对旋转扭矩的影响
        5.3.3 材料厚度对其减阻性能的影响
        5.3.4 材料表面疏水程度对减阻性能的影响
        5.3.5 聚氨酯弹性体不同软硬段比例对减阻性能的影响
    5.4 聚氨酯弹性体涂层抗空蚀性能分析
        5.4.1 聚氨酯弹性体涂层抗空蚀试样制备工艺
        5.4.2 聚氨酯弹性体涂层抗空蚀性能测试及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5)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环保型防腐涂料研究现状
        1.2.1 无溶剂型防腐涂料
        1.2.2 高固含型防腐涂料
        1.2.3 无机或有机粉末状环保型防腐涂料
        1.2.4 水性防腐涂料
    1.3 改性增效型防腐涂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石墨烯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1.3.2 聚苯胺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1.3.3 聚苯胺/石墨烯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1.3.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思路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水性环氧乳液的磷酸酯改性及防腐涂层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过程
        2.3.1 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的合成
        2.3.2 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成膜工艺过程
    2.4 水性乳液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2.4.1 水性乳液的外观
        2.4.2 乳液表观粘度的测定
        2.4.3 凝胶率的测定
        2.4.4 固含量的测定
        2.4.5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2.4.6 水性乳液的稀释稳定性检测
        2.4.7 水性乳液的粒径检测
        2.4.8 水性乳液的机械稳定性
        2.4.9 水性乳液的钙离子稳定性检测
        2.4.10 水性乳液涂覆于Q235 钢后涂层厚度检测
        2.4.11 涂层硬度检测
        2.4.12 涂层吸水率检测
        2.4.13 涂层耐水性检测
        2.4.14 涂层附着力检测
        2.4.15 涂层耐盐水性检测
        2.4.16 涂层耐酸、碱性检测
        2.4.17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4.18 热失重(TG)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乳化剂种类的选择对乳液聚合和涂层性能的影响
        2.5.2 不同乳化剂配比对乳液聚合和涂层性能的影响
        2.5.3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聚合和涂层性能的影响
        2.5.4 聚合温度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2.5.5 功能单体磷酸酯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2.5.6 硅烷偶联剂AC-75 的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2.5.7 环氧树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和乳液性能的影响
        2.5.8 引发剂的用量对乳液聚合的影响
        2.5.9 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的光学照片
        2.5.10 磷酸酯改性水性环氧乳液性能分析
        2.5.11 水性乳液的粒径分析
        2.5.12 水性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2.5.13 乳液涂层的热重(TG)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实验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GO及 PACA/GO复合材料的制备
        3.3.1 GO的制备步骤
        3.3.2 PACA/GO复合材料的制备
        3.3.3 PACA的制备
    3.4 性能测试与表征
        3.4.1 复合材料分散性测试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3.4.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4.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3.4.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分析(UV-vis)
        3.4.6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CV)
    3.5 结果与讨论
        3.5.1 不同质量比的PACA/GO在水中分散性
        3.5.2 GO、PACA和 PACA/GO的 SEM
        3.5.3 GO、PACA和 PACA/GO复合材料的XRD
        3.5.4 GO、PANI以及PACA/GO的 FTIR分析
        3.5.5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5.6 不同质量比的PACA/GO的循环伏安曲线
        3.5.7 不同质量比PACA/GO与水性环氧乳液的相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
    4.3 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
        4.3.1 防腐涂料的制备
        4.3.2 钢板的前处理
        4.3.3 涂层的制备
    4.4 性能测试与表征
        4.4.1 涂层基本性能测试
        4.4.2 涂层电化学性能测试
        4.4.3 涂层耐盐雾腐蚀实验
        4.4.4 涂层微观形貌分析
        4.4.5 涂层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4.5 防腐涂料的涂层制备和性能研究过程示意图
    4.6 结果与讨论
        4.6.1 不同复合材料制备的涂层的扫描电镜分析
        4.6.2 不同复合材料制备的涂层的动态热机械分析
        4.6.3 涂层的开路电位(OCP)分析
        4.6.4 涂层的极化曲线(Tafel)分析
        4.6.5 涂层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分析
        4.6.6 涂层不同浸泡时间的电化学交流阻抗图
        4.6.7 涂层电化学拟合分析及其等效电路模型
        4.6.8 涂层的盐雾腐蚀实验分析
        4.6.9 涂层表面扫描电镜图
        4.6.10 防腐涂层物理性能分析
        4.6.11 PACA/GO水性环氧防腐涂层的腐蚀机理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无溶剂蓖麻油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无溶剂涂料
        1.2.1 无溶剂聚氨酯涂料
        1.2.2 无溶剂环氧树脂涂料
        1.2.3 无溶剂聚丙烯酸涂料
        1.2.4 无溶剂聚脲涂料
    1.3 植物油在涂料中的应用
        1.3.1 植物油在聚氨酯的应用
        1.3.2 植物油在丙烯酸树脂中的应用
        1.3.3 植物油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1.3.4 植物油在醇酸树脂中的应用
    1.4 蓖麻油
        1.4.1 蓖麻油的结构与性质
        1.4.2 蓖麻油在聚氨酯的应用进展
    1.5 研究背景、内容和创新点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内容
        1.5.3 方案流程图
        1.5.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蓖麻油聚酯多元醇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前言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主要材料与仪器
        2.1.2 蓖麻油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及其涂层的制备
        2.1.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蓖麻油聚酯多元醇的结构表征
        2.2.2 催化剂种类对蓖麻油聚酯多元醇的影响
        2.2.3 反应温度对蓖麻油聚酯多元醇的影响
        2.2.4 反应时间对蓖麻油聚酯多元醇的影响
        2.2.5 醇酸摩尔比对蓖麻油聚酯多元醇及其涂层的影响
        2.2.6 涂层热分析
        2.2.7 不同多元醇的无溶剂涂层性能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蓖麻油醇解物的备制与性能研究
    前言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主要原料
        3.1.2 蓖麻油醇解物的制备
        3.1.3 结构分析与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酯交换催化剂的选择
        3.2.2 蓖麻油醇解前后图谱分析
        3.2.3 钛酸四丁酯催化条件的优化
        3.2.4 甲醇钠/三乙醇胺混合催化条件的优化
        3.2.5 CaO催化条件的优化
    3.3 本章小论
第四章 无溶剂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前言
    4.1 实验
        4.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1.2 涂料的制备及工艺流程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羟基组分的确定
        4.2.2 NCO/OH的摩尔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2.3 固化动力学分析
        4.2.4 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2.5 消泡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2.6 润湿剂分散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2.7 流平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4.2.8 无溶剂涂层的综合性能评价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无溶剂重防腐蚀涂料(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无溶剂重防腐蚀涂料
2 无溶剂耐高温重防腐蚀涂料
3“函海公司”重防腐蚀技术
    3.1 主要产品
        3.1.1 HT-1环氧重防腐蚀涂料
        3.1.2 YZT乙烯基脂重防腐蚀涂料
        3.1.3 HST环氧呋喃重防腐蚀涂料
    3.2 无溶剂重防腐涂料及衬里关键技术
        3.2.1 绿色低碳技术
        3.2.1. 1 树脂
        3.2.1. 2 溶剂
        3.2.1. 3 填料
        3.2.2 偶联技术
        3.2.3 节能技术
        3.2.4 涂装技术
        3.2.5 鳞片涂料/玻璃钢衬里复合技术
        3.2.6 耐高温技术
4 项目推广应用前景及案例
    4.1 烟气脱硫装置
    4.2 污水处理系统
    4.3 油井管及采油集输系统内涂层
    4.3 管道
    4.5 大型钢结构
    4.6 火电厂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
    4.7 化工气柜
    4.8 海洋设施
    4.9 储罐、储槽
    4.1 0 煤矿井下装备
    4.1 1 冷却塔
    4.1 2 耐化学品地坪
5 结语

(8)高固低黏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用星形聚酯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固体分涂料
        1.2.1 高固体分涂料的种类
        1.2.1.1 高固体分聚氨酯涂料
        1.2.1.2 高固体分醇酸树脂涂料
        1.2.1.3 高固体分环氧涂料
        1.2.1.4 高固体分聚酯涂料
        1.2.1.5 高固体分丙烯酸酯涂料
        1.2.1.6 高固体分聚脲涂料
    1.3 高固体分聚氨酯涂料
        1.3.1 高固体分聚氨酯涂料的特点
        1.3.2 国内外高固体分聚氨酯涂料的发展
        1.3.2.1 羟基树脂
        1.3.2.2 异氰酸酯固化剂
        1.3.2.3 溶剂
        1.3.2.4 助剂
    1.4 星形聚合物
        1.4.1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4.2 星形聚合物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之处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以酸酐、醇胺酰胺化产物为核制备星形羟基聚酯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星形羟基聚酯的合成
        2.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2.2.4.1 星形羟基聚酯的酸值、环氧值及羟值
        2.2.4.2 星形羟基聚酯的红外光谱
        2.2.4.3 星形羟基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2.2.4.4 星形羟基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2.2.4.5 星形羟基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2.2.4.6 星形羟基聚酯的黏度及稀释曲线
        2.2.4.7 星形羟基聚酯的漆膜热稳定性
        2.2.4.8 星形羟基聚酯的清漆制备及漆膜性能测试
        2.2.4.9 高固含量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星形羟基聚酯的红外光谱
        2.3.2 星形羟基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2.3.3 星形羟基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2.3.4 星形羟基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2.3.5 星形羟基聚合物的溶解性及溶液黏度
        2.3.6 SHPs涂膜的热稳定性能
        2.3.7 星形羟基聚酯漆膜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为核制备星形羟基聚酯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星形羟基聚酯的合成
        3.2.4 分析与测试
        3.2.4.1 星形羟基聚酯的红外光谱
        3.2.4.2 星形羟基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3.2.4.3 星形羟基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3.2.4.4 星形羟基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2.4.5 星形羟基聚酯的环氧值及羟值
        3.2.4.6 星形羟基聚酯的黏度及稀释曲线
        3.2.4.7 星形羟基聚酯的漆膜热稳定性
        3.2.4.8 星形羟基聚酯的清漆制备及漆膜性能测试
        3.2.4.9 高固含量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星形羟基聚酯的红外光谱
        3.3.2 星形羟基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3.3.3 星形羟基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3.3.4 星形羟基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3.5 星形羟基聚酯的溶解性及溶液黏度
        3.3.6 SHPs涂膜的热稳定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固低黏双组份聚氨酯木器涂料的配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2K-PU涂料的配制
        4.2.4 漆膜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缩水甘油醚类化合物的优选
        4.3.2 聚醚多元醇的优选
        4.3.3 固化剂种类及比例的优选
        4.3.4 NCO与OH的最佳摩尔比
        4.3.5 复配稀释剂的优选
        4.3.6 助剂流平剂的优选
        4.3.7 助剂消泡剂的优选
        4.3.8 高固含双组份聚氨酯木器涂料配方设计及性能检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1
附件2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9)水性/高固含/无溶剂工业防腐涂料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保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的环保新政与绿色产品战略
2 水性工业涂料技术
    2.1 水性工业涂料面临的挑战
    2.2 水性工业涂料施工特性
    2.3 水性工业涂料的环保特性分析
3 高固含/无溶剂工业涂料技术
    3.1 高固含工业防腐涂料
    3.2 无溶剂工业防腐涂料
    3.3 高固含/无溶剂工业涂料的施工特性
4 水性/高固含/无溶剂涂料产品全生命周期的VOC排放分析
5 水性/高固含/无溶剂涂料全生命周期绿色分析与评价
    5.1 原材料
    5.2 过程能耗
    5.3 清洁生产
    5.4 VOC含量与排放
    5.5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5.6 防护性能和期限
    5.7 设备与涂装线改造
    5.8 三废排放与处理
6 结语

(10)长效防腐涂层及其耐磨减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引言
    1.1 前言
    1.2 无毒防腐蚀涂料的研究进展
        1.2.1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
        1.2.2 环氧树脂固化剂研究进展
        1.2.3 无毒防锈颜料
    1.3 无溶剂涂料的研究进展
        1.3.1 玻璃鳞片在涂料中的应用
        1.3.2 无溶剂涂料的发展方向
    1.4 氟碳树脂涂料的历史与发展
        1.4.1 常温固化型涂料
        1.4.2 水性氟树脂涂料
        1.4.3 高固体份和粉末涂料
        1.4.4 含氟丙烯酸树脂改性涂料
        1.4.5 低表面能涂料
        1.4.6 抗沾污氟碳涂料
    1.5 涂层减流阻及抗空泡腐蚀技术
        1.5.1 涂层的减流阻技术
        1.5.2 涂层抗空泡腐蚀技术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无毒防锈底漆研究
    2.1 前言
    2.2 无毒防锈颜料的防腐蚀机理
        2.2.1 磷酸锌的防腐蚀机理
        2.2.2 磷酸铝的防腐蚀机理
    2.3 实验设计
    2.4 试验材料、设备及检验方法
        2.4.1 试验材料
        2.4.2 性能测试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1 防锈底漆配方研究
        2.5.1.1 成膜树脂与固化剂
        2.5.1.2 防锈颜料的研究
        2.5.1.3 惰性颜填料的研究
        2.5.1.4 不同防锈颜料的协同作用
        2.5.1.5 溶剂、稀释剂和助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2.5.1.6 偶联剂与涂层性能的关系
        2.5.1.7 无毒防腐底漆的基本配方与性能
        2.5.2 研制底漆与其它涂层的性能比较
        2.5.3 研制底漆的施工工艺研究
        2.5.3.1 前处理工艺
        2.5.3.2 施工技术条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溶剂耐磨涂料的研究
    3.1 前言
    3.2 涂料配方研究
        3.2.1 成膜树脂的选择
        3.2.2 羧基丁睛增韧技术
        3.2.3 玻璃鳞片的应用
        3.2.4 涂料其它添加材料
        3.2.4.1 防沉降剂和触变剂
        3.2.4.2 活性稀释剂
    3.3 涂料配方与技术指标
    3.4 涂层体系性能评价
        3.4.1 涂层配套体系
        3.4.2 盐雾试验
        3.4.3 湿热试验
        3.4.4 耐盐水性能
        3.4.5 耐酸性
        3.4.6 耐碱性
        3.4.7 耐油性
        3.4.8 涂层水蒸汽渗透率
        3.4.9 涂层的耐磨耗性
        3.4.9.1 玻璃鳞片涂层的耐磨耗性能
        3.4.9.2 不同面漆的耐磨耗性能
    3.5 研制涂料的施工工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候性氟碳树脂涂料研究
    4.1 涂料配方研究
        4.1.1 实验设备及材料
        4.1.2 树脂的选择研究
        4.1.3 固化剂的筛选研究
    4.2 性能试验方法
        4.2.1 试样制备
        4.2.2 物理机械性能
        4.2.3 耐盐雾性能
        4.2.4 耐候性
        4.2.5 耐化学品性能
        4.2.6 耐霉菌性能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涂层物理机械性能
        4.3.2 耐候性
        4.3.2.1 人工加速老化(QUV)试验
        4.3.2.2 大气曝晒试验
        4.3.3 耐盐雾性能
        4.3.4 耐霉菌性能
        4.3.4.1 试验样品
        4.3.4.2 试验条件
        4.3.4.3 试验结果
        4.3.4.4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氟碳涂料的抗沾污与减流阻性能
    5.1 氟碳涂层的抗沾污性能研究
        5.1.1 涂层清洁率测试方法
        5.1.2 涂层的耐沾污性能
        5.1.2.1 疏水涂层的清洁率
        5.1.2.2 亲水涂层的清洁率
        5.1.2.3 亲水-疏水涂层的清洁率比较
        5.1.3 低光泽涂层的清洁率
        5.1.3.1 低光泽涂层的清洁性能
        5.1.3.2 亲水添加剂与涂层清洁率的关系
        5.1.4 不同涂层的清洁率
    5.2 涂层的减流阻性能研究
        5.2.1 减流阻测试装置
        5.2.2 可拆卸测试管路
        5.2.3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5.2.4 不同涂层的减阻效果
        5.2.4.1 涂层的压差损失与减阻率
        5.2.4.2 表面形貌与减阻效果的关系
    5.3 低表面能涂层紫外光照时间与摩擦学性能的关系
        5.3.1 摩擦系数测试设备与材料
        5.3.1.1 摩擦系数测试设备
        5.3.1.2 试验材料
        5.3.2 不同光照时间涂层的摩擦学曲线
        5.3.3 紫外光照时间与低表面能涂层摩擦系数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防空泡腐蚀弹性体涂层研究
    6.1 前言
    6.2 试验内容与结果讨论
        6.2.1 室温固化体系的研究
        6.2.1.1 基材前处理
        6.2.1.2 粘接底层的研究
        6.2.1.3 中间过渡层的研究
        6.2.1.4 弹性体面层的研究
        6.2.2 加温固化弹性体涂层的研究
        6.2.2.1 基材前处理
        6.2.2.2 粘接底层的研究
        6.2.2.3 中间过渡层的研究
        6.2.2.4 面层研究
    6.3 涂层抗空泡腐蚀性能
        6.3.1 空泡腐蚀试验方法
        6.3.2 清水振动空蚀试验
        6.3.3 人造海水振动空蚀试验
    6.4 薄壁管抗空蚀涂层热力学仿真计算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研究
    7.1 研究背景
    7.2 特种涂料的研制
        7.2.1 特种涂料的研制目标
        7.2.2 无溶剂厚浆双组份反应固化型苯氧基树脂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研制
    7.3 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工艺研究
        7.3.1 涂覆工艺设计依据及工艺设计要点
        7.3.1.1 涂覆工艺设计依据
        7.3.1.2 涂覆工艺设计要点
        7.3.1.3 ××产品内壁涂覆工艺路线
        7.3.2 专用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机及其工装设计
        7.3.2.1 专用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机设计
        7.3.2.2 前、后管封头设计
        7.3.2.3 有效封堵注入管内的液态涂料的措施
        7.3.2.4 合理选用封头和堵头材料以避免涂层粘附在它们的表面
    7.4 ××产品内壁涂覆工艺操作规程
        7.4.1 装堵头
        7.4.2 装前(后)管体非涂覆段端面封头
        7.4.3 装前(后)管体涂覆段端面封头
        7.4.4 在CB-1型管内壁有机厚涂层离心自流平涂覆机上安装工件
        7.4.5 工件预热
        7.4.6 注入液态涂料
        7.4.7 离心自流平涂覆
        7.4.8 拆卸封头和堵头
        7.4.9 检查涂层厚度和外观
    7.5 用模拟件进行××产品内壁涂层工艺的试验验证
    7.6 采用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技术制备××产品内壁涂层
    7.7 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技术在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应用价值探讨
        7.7.1 前言
        7.7.2 与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相关的流体力学知识
        7.7.2.1 流动类型与雷诺数
        7.7.2.2 圆管内的紊流运动
        7.7.2.3 水平直圆管中紊流流动的沿程阻力
        7.7.2.4 管壁粗糙度和雷诺数对沿程阻力的影响
        7.7.3 用算例证明圆管内壁单道次涂覆毫米量级特厚精密多功能有机涂层技术在天然气输送管道中应用价值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本博士论文的创新点及今后工作展望
    8.1 本论文的创新点
    8.2 今后工作展望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四、六、无溶剂涂料配方(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二)[J]. China National Coatings Industry Association;. 中国涂料, 2021(04)
  • [2]环保型超支化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D]. 柴武.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输电铁塔塔脚防护用无溶剂环氧涂料的研制及其防腐性能研究[J]. 胡家元,李延伟,刘栓,陈科锋,孙立三,戚浩金,方云辉,周开河,张鸿. 中国材料进展, 2019(07)
  • [4]水泵减阻抗空蚀复合涂层技术研究[D]. 高翔.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9(03)
  • [5]氨基水杨酸掺杂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水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郭明阳.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6]无溶剂蓖麻油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长坤.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7]无溶剂重防腐蚀涂料[J]. 沈希. 全面腐蚀控制, 2019(03)
  • [8]高固低黏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用星形聚酯的制备与应用[D]. 刘晚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水性/高固含/无溶剂工业防腐涂料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保分析[J]. 荆夕庆,武春梅,李永,王玉杰,危春阳. 涂料工业, 2018(01)
  • [10]长效防腐涂层及其耐磨减阻性能研究[D]. 刘秀生.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11(12)

标签:;  ;  ;  ;  ;  

6. 无溶剂涂料配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